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9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早就商议好的事情,不一直维持国力和人力难以应付的庞大军队,建立起一套预备役制度保证有兵源,又维持一定的军队不断发动战争。

萧何在不断地点头,只要是本土没有战火纷飞,其实发动战争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因为战争需要采购相当多的物资,大量的订单之下会刺激民间的经济,能消化掉民间的劳动力,经济腾飞的速度将会异常的惊人。那就就可以说,只要本土能够稳定,对外战争中又能增加总体资源,战争就不是什么坏事。

“东胡那边派来了使者,他们正在商讨与我们一起进攻匈奴的可行性,太尉署需要判断东胡是不是想要迷惑我们,做好相应的应对计划。”吕哲“呵呵”笑了几声:“或许短期的互相利用不是什么坏事,就像我们同意并且鼓动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进入西域那样。”

“西域是我们的,王上。”蒯通一直都认定这一点,也就不是那么乐意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将爪子伸到西域:“或许我们更应该答应乌孙那边的请求。”

乌孙使节团是在三天前抵达南陵,由鸿儒馆的景驹进行接待。

乌孙人是前来商议结盟的可能性,一旦双方结盟就将团结起来针对匈奴,为了能够争取到吕哲这边对结盟的兴趣,乌孙使节团带了五百多匹的宝马过来,其中公马和母马是对半分,更是提出了双方不但能在军事上进行合作,民间的贸易也将全面展开。

“乌孙人只是期望去除掉匈奴越来越大的威胁,他们并没有展露出任何一统西域的野心。我们需要从乌孙那边获得更多优良的战马,至少五年乃至于十年之内也需要一个在西域对我们友好的势力,能够提供更多的方面来侦察西域的山川地理和风土人情。”蒯通显然是经过详细的考虑,一直都在试图说服吕哲。

第八百三十一章:五年计划(下)

只要是以势力而存在的集团,没有一个集团是没有扩张的野心,差别就是有没有那个实力去扩张罢了。乌孙没一统西域的野心?也不知道蒯通是怎么得出这么一个结论。

说乌孙没有扩张野心是极为不负责任的言论,乌孙自然是有扩张**,也肯定抱着一统西域的理想在一直前进着。可惜的是乌孙一直没有找到良好的机会,到了机会来临时却是自己内部出现混乱,西迁的月氏人也插了一脚,导致乌孙一统西域的计划永远是留在羊皮纸上,没能付之行动。

在于吕哲的记忆中,乌孙还真的就没有一统西域,不过那是建立在匈奴崛起,匈奴崛起之后进兵西域不但将西域变成了自己的后花园,也在进兵过程中打服了乌孙。乌孙成了匈奴的附庸族之一,月氏人心怀怨恨杀死了乌孙王难兜靡,面临亡族的乌孙小王子猎骄靡被冒顿收养,猎骄靡长大成人之后也成功登上王位再次复兴乌孙一族。

吕哲从蒯通的一番言论中看到了帝国官员的自信,蒯通之所以那么说肯定不是在指乌孙没有扩张的野心,是蒯通在“预言”乌孙人不可能一统西域。

也许吧?原版历史上,乌孙一统西域的计划因为匈奴的崛起永远停在羊皮纸上。在这个时空中,吕哲带领着一个族群用很短时间完成崛起,帝国已经有攻占西域的计划,军队也开始在付之行动。

现实的情况和地理环境在困扰着乌孙人,他们不但与匈奴是敌对,近期乌孙还和新出现的敌人交恶,呼揭、丁零、匈奴集结大军将要有大动作。各族集结大军不管是要针对谁,直接造成的却是乌孙变成了被包围的对象。

多面被包夹之下的乌孙自保已经困难,哪还有什么能力去一统西域,只期盼能结交到朋友,在强而有力的朋友帮助下保证不被亡族就不错了。

“……所以,哪怕乌孙人有一统西域的野心。现实情况也不允许他们那么做。”蒯通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因为他们面对的不但是来自同为胡人的竞争,还要迎接来自我们的抵制。”

蒯通认为暂时与乌孙人结盟是有好处的。这个好处在于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击败被困在黄河源头附近的头曼所部,也能在草原上埋下一个钉子,对于帝国征讨草原有着绝大的好处。那么相较起。与遥远的帕提亚、巴克特里亚等等国家结盟,与乌孙人在这一阶段形成盟友关系才是对帝国最有利的。

“我们无法长时间维持百万大军在草原征战,拉拢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很有必要,”蒯通看向萧何:“想必执政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确实无法长期在草原上部署超过百万的军队,萧何有上交过一分报告。报告中指出维持在后勤线上的二百余万人手大大拖慢了执政府复苏本土建设的脚步。长期维持草原上的百万大军,不但是本土建设的脚步被拖慢,六七年之间累积下来的物资也必将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哪怕是真的能成功灭亡匈奴,付出也远要比得到的更多。

吕哲只是在静静地听着,他能理解太尉署是从军事角度上来进行阐述,执政府那边却是在展露出属于文官集团的保守。

太尉署一切以能够更快完成军事目标进行思考无从指责,他们的存在就是干那些事情的。而执政府从内部建设上进行考虑也没有错,错就错在于对于“价值”的估算错误,最大的错误就是认为占领草原没有多大的效益。有那么点不上心。

草原有没有价值,能产生什么效益,这些都另外分说,吕哲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执政府没有认识到扩张的重要性。

萧何当然看出了吕哲的不悦,但他还是要说出自己的忧虑:“我们计划用五年的时间逐步抚慰内战带来的创伤,是在对外战争的同时建设内部,财政能够支持,粮秣的供应上实在是太艰难了。”

各地都在开采矿产,开采出来的铁矿被冶炼之后制作成为各种兵器和农具,铜矿、银矿、金矿则是成为货币。那么在财政上实际上并不紧张,甚至可以说财政上一直很富裕。

中原大地经过将近十年的战乱,农业体系基本上是被破坏得零零落落,短期之内无法重建起战前完整的农业生产。只有从南方运输粮食才能保证中原以及辽东、北疆、秦地不会出现粮荒。

南方的粮食产地不少,南方的气候也保证了粮食出产的顺利,开辟黔中平原的产量地,岭南地也在屯田兵团的建设下有了出产,再有蜀地平原的支持下,原先的累积再加上每季度的出产。粮食上面虽然略略有些紧张,可是支撑个二三年还是能够办到,唯一忧虑的是人口的增长和长期庞大军力的运用形成一种入不敷出的现象。

“一年之内逐步恢复,三年之内达到全面恢复生产的目标,依赖南方运量的力度会越来越小吧?”吕哲脸色不好看,语气也就显得有那么一些生硬。

萧何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各地自给自足会逐渐恢复,不出意外的话三年的时间够了。”

吕哲听出了话外之音:“所谓的意外是什么?”

这一下萧何迟疑了,有着太多太多可能出现的意外了,不但是军事上面,帝国本身的政策也是干扰的一部分,他不敢说吕哲在一些国家政策上的激进,只能委婉说道:“王上,我们在增加人口上面的考虑有些略微的不足……”

“嗯?!”吕哲被这么一提醒,原本放松下来的脸部肌肉重新绷了起来。

鼓励生育已经让人口形成爆炸式的增长。庞大数量的新生儿出现所导致的是,有着太多太多的妇女被限制在照顾新生儿上面,所造成的就是可劳动人口的减少。

使用国家的政策来鼓励生育,物资、财帛上的奖励是需要付出的,同时因为照顾婴儿潮的关系国家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卫生体系,那就不止是简单地拿出一笔钱或一笔粮食来进行发放,还在许许多多的方面需要进行投入。

萧何有过计算,自国家的鼓励政策执行之后,花费在奖励政策下的资金已经达到夸张的四百万贯,各植物类粮食超过三百万石。肉食三十余万斤,而这还是目前为止的投入,卫生体系建设的花费更是惊人。

当然了,卫生体系的建设不是简简单单的照顾婴儿潮的出现。对于民众平时的生病就医也有其贡献,所以萧何并不是简单地将卫生体系的建设算在鼓励生育政策上。

“应付对外战事,国内在建设又鼓励生育……”萧何看上去压力很大,说话的语气也充满了委屈:“不是臣推脱,实在是……实在是有些喘不过气来。”

吕哲做事太急了吗?确确实实地说。相对起历朝历代一项政策至少用五年十年乃至于是数十年来进行,他在一些计划上和部署上的时间规划,真的是太紧迫了。

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