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军进攻之前已经将情报做到最好,没有成功使用骑兵夺得城门,后面分批抵近城下的汉军也不是那么轻松如意地进行部署,在第一支汉军步卒抵达广陵城下时,广陵三处守军的瓮城驻军率先出动,双方在广陵城下的首场厮杀也就开始了。

首支抵达广陵城下的汉军步卒为数是一千预定中的夺城先锋,该支部队能够续骑兵之后第二部分到达,注定不会是什么行动缓慢的兵种,正是一些以装备皮甲的轻便步兵。他们距离广陵城大约三里地的时候,作为广陵掎角之势西边的瓮城守军最先出战,两千余齐军也算是抓住了汉军赶路而来疲劳的疲劳期,普一交手也算是打得有声有色。

齐军率先主动捕捉战机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也足以证明齐国按照在这里的守将不是愚蠢之辈,若真的是愚蠢的家伙才会坐视汉军站稳阵脚。

广陵守军主将在瓮城一部与汉军交战时,他又从城中调出三千人,其中的二千五百齐卒是直奔瓮城而去,另外的五百齐卒则是往邗沟方向而去。

在汉军后续部队出现在广陵可及视野的时候,原先与汉军前驱交战的齐军脱离战场,撤退的方向却不是来时的瓮城,是广陵主城。

突袭方案宣告失败,周文当然是觉得可惜,不过他也没有纠结太多,取巧突袭不成无外乎就是以实力破城罢了,对于事先早就做好充足准备的第三混编军团来说,一场硬实力的攻城战也是检验部队的机会。

作为第三混编军团的军团长,也就是中郎将周文,他的轻松心里是有底气的。他很清楚这一次汉军北上是做好很多作战部署方案,并不是第三混编军团在唱独角戏。

第一骑兵军团在徐志的率领下成功阻击了田广南下兵团,随后就向东海郡的东南方向运动,此时此刻数万骑兵正驰骋于淮水北岸,大规模的骑兵穿插作战不是为了攻下某座城池,主要目标就是将东海郡南部与北部切割开来。

从一些渠道证实而来的消息,齐国朝堂所理解的是整个东海郡已经变成一个大战场,汉军看上去无所不在,几乎每个能够传递军情的地方都在上报发现汉军大规模部队。

齐国不是没有努力进行抵抗,可是就如同田广遭遇骑兵显得两眼抓瞎不知道该怎么应对那样,经常就是命令下达给某个地方的驻防齐军去哪里支援,结果这支齐军在半路上就是遭遇汉军骑兵的突袭,要么是崩溃要么就是被歼灭,让齐国朝堂显得无所适从。

直至汉军第三混编军团拿下盱台和围攻广陵期间,齐国原先在东海郡的十来万驻军,只要是出城向某个方向运动,那么该支军队不是消失在编制上就是被打残,吓得后面接到命令的齐军压根就不敢再冒险出城,被逼迫得急了干脆派上少数部队应付式去送菜的也不是没有。

汉军第五骑兵军团加入参战序列的时候,泗水郡北部的齐军遭遇跟东海郡的部队如出一辙,若是安生待在城内驻守还没什么,一旦出城离得稍远一些,立刻也是招来大队汉军骑兵的突袭。

军队出城会招来汉军骑兵的突袭,这样一来不成兵团规模的部队压根就在旷野待不住,齐国临时想在战场进行大兵团集结又需要从各个城池抽调兵力,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只能是从战区外面抽调部队,而无法让战区内的齐军动弹。

显然,吕哲对于骑兵的第一阶段运用没什么复杂的地方,不过是利用骑兵的高速机动性进行搅乱战争态势,针对性的布置就是用在吃掉任何一支敢于出城的齐军,将整个大战场进行局部分割和封锁,再用非骑兵军团来一场个个击破的战略。

第六百五十章:欢迎来到新时代(五)

使用骑兵将一个大区域进行切割与封锁,让大区域战场成为一个又一个局部战场,期间对敌方的支援部队进行拦截与劫杀,该种战术是首次出现在华夏战场。◎頂點小說,x。

在此之前,华族军队任何对骑兵的运用无外乎几种,像是武安君白起用骑兵拦截和破坏粮道,又有庞涓大规模使用战马代步将骑马步兵运用在快速增援目的上。

拥有最多战马的胡人,他们现在对骑兵的运用十分简陋,那种骑马冲锋的场面几乎是看不见,趋于庞涓用战马进行代步,到了战场下马作战,该种战术。骑马射箭在目前并不是胡人的专利,秦军、赵军、燕军也有这样的能手,只是相对于华族来说胡人自小习惯了骑马,胡人与马为伴自然是骑术要超过华族,因此胡人的弓骑兵数量较多罢了。

必须说明的是,胡人的弓骑兵并不是多么厉害的兵种,在以往的边境冲突中,胡人对上秦军的弩骑兵经常被打得满地找牙,胡人与赵军的白戎、白狄骑兵对阵也是吃亏状态,燕军在与胡人的交战中也是处于优势状态。

华族毕竟是科技文明领先于胡人的族群,虽然差不多都是拆用角弓,但是在箭镞的材料上却是天差地别,胡人的箭镞要么是骨头做成、要么直接就是木头,华族的箭镞基本为金属材料,在杀伤力和破甲能力来说几乎是没什么可比性。

在秦一统天下又由汉取代之前,华族对阵草原胡人一直是优势状态,这里有华族不缺战马的关系,也有科技工艺上的领先,更加主要的是心理优势上要强于胡人。

汉取代秦,先是经过刘邦的“白登之围”要用献上女人和财帛才得以脱困,华族的心理优势在这一刻被终结,后面又连续失去多个牧场疆土。导致华族政权再也没有优良产马地,然后才是一连贯面对胡人时处于被动的开始。

在马镫、马蹄铁没有出现之前,单一骑兵的运用也就是借其高速机动性的便利进行运兵。哪怕是只能做到这一步,在一方拥有大量战马提高机动性时,占有高速机动性的这一方所取得的优势也是极为明显的。

汉军骑兵装备了马镫和马蹄铁,同时对马鞍也进行了改良,到这一步其实已经是提前近一千三百年。

吕哲起初的作战部署并不是利用骑兵进行单纯的战场分割和封锁,他开始的想法十分大胆,那就是战争一开始就打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骑兵闪击战,说白了还就是一场以高速机动为主的切割与穿插大型战役。但是实际的情况却不容许这么干。

汉国的骑兵历经将近四年的发展其实并不算久,在拥有大批基础人员……也就是来自于秦地、赵地、燕地善骑者的前提下,加上拥有马镫的辅助,在拥有近二十万匹战马的持有量下,四年也不过是才发展到拥有两个军团十万人的骑兵。

骑兵从来都不是人骑上战马就是一名合格的骑士,他除了能够纯熟地驾驭战马,还要懂得在马上使用至少一种兵器进行搏杀技巧,会至少一种搏杀技巧之外就要学习更多,例如新的兵器运用。对马匹的了解,培养懂得号令等等。

四年的时间吕哲可以在有用大量优势的情况下武装起两个骑兵军团,但是他不能奢望两个骑兵军团骑上马背,经过一些学习就能成为所谓的精锐。

说句非常实在的。兵从来都不是练就的精锐,很多士兵在训练的时候看去俨然就是一个“兵王”,但是真正上了战场却是一个废材。

同理,吕哲虽然对两支骑兵军团有信心。但是很多时候光有信心是不够的,两支没有经过真正考验的骑兵军团,吕哲虽然不介意给予足够的信心。不过该有的循规蹈矩却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大规模超过千里的骑兵闪击条件明显不成熟,在累积起足够多的骑兵战经验之前,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穿插作战显然是个不错的考验,毕竟不但拥有步兵军团随时可以策应,补给上面也能获得保证。

第一骑兵军团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绩已经超过吕哲的预计,徐志率领的骑兵军团不但成功地完成截击田广兵团的任务,甚至在后面突入东海郡北线的作战中,该支骑兵军团也在大规模的反复奔袭中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战果。

回馈而来的战报让吕哲的心思变得更大了,第一骑兵军团从出战后并没有回到后方进行过任何补给,已经做到了骑兵作战时该有的特性,那就是一旦出击就不再依赖于后方的补给,除非是收兵回归,不然便是一种随时处于作战状态且能够自足的兵种。

实际上也真的是那样,大规模的骑兵出动之前带上最大携带量的物资,一旦进入战争出击状态就该是不依赖后方,毕竟他们一生俱来就是一种不断运动和作战的兵种,要是对于后勤线依赖过重,那就不是飘忽不定的骑兵,是一种能够被敌人依照补给线推算出活动规律的伪骑兵,这样一来与之其它的兵种又有什么区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