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吕哲算是听出来了,吴芮攻略零陵才是兵败的开始,之后一连串的兵败也绝对和连氏的象兵脱不开关系。

“象兵……”吕哲本是想说象兵哪怕恐怖也有个限度,可是没有实地的看过连氏的象兵,说那些话就显得太过片面,这些话不该是上位者应该说的。

赵显亦说:“每次象兵跑动起来都是地动山摇,兵卒还没开战就已经胆怯,再被象兵冲进人群一阵践踏,怎么喝止都没有用了。”

陈宣接过话:“重复几次,将士对那身躯庞大的大象。对它们的畏惧已经深入骨髓。在接下来的交战,只要出现连氏象兵的身影立刻崩溃四散。”

吕哲抓住了一个关键读,吴芮的部下是心理阴影太严重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吴芮的军队组织度根本就不行,因此一败之后再也不可收拾。

没有见过象兵的将校们听得面面相觑,他们在接下来很可能会被派往长沙,听陈宣与赵显那么一描述不由有些心里没底。

各部将校,季布、司马欣、骆摇、武梁等人还带兵在外,梅鋗、苏烈、共尉这些级别较高且在南郡的将领今次被叫过来也是有重要的事情。而一些校尉级别的人也特意被喊了过来。

吕哲要对军队进行整编,哪怕是走个过场也需要征求将校们的意见。

屡场大战下来。他们没有正经的做过总结,一些关于兵种的建制搭配吕哲也有心完善。

军队历来就不是单一兵种能应付所有局面,需要多个兵种在战场进行协同作战,而该怎么来搭配兵种就需要好好的根据实战来进行琢磨。

吕哲偏好防御类的兵种,但是从几个月的战场实际情况来看,几个兵种似乎出现了效用重叠,像是藤甲兵与持盾长剑兵、持盾朴刀兵,这些兵种的职能说实话都差不多。而没有经过专门的战法训练之前,确实是无法发挥出他们装备上的优势。

怎么去使用兵种并不是教导之后就立刻能通透明白的事情。那需要各级指挥官自己去吃透,吕哲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解释清楚。

其实藤甲兵、持盾长剑兵、持盾朴刀兵虽然都是持盾的兵种,可是用法上根本不同。像是藤甲兵由于是藤甲轻便根本就是适合在南方丛林和山地的环境作战而存在的兵种,着皮甲的长剑兵和朴刀兵则是适合在原地区作战。不过吕哲麾下的将校可不理解这些。因此在指挥使用上出现了一种,好像多哪个没多少哪个也没算少的想法。

军队整编需要做,不过吕哲的当初之急是不能让在场将校被陈宣和赵显一阵描述给吓坏了:“可惜啊,吴芮扩张太急。募兵之后该是先行训练再出兵。新募之兵,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上了战场一慌跑动起来再无协调。焉能不被一吓就自行溃散呢?”

在座除了有数的几个职,哪个不是带兵之人?他们哪能听不出吕哲话的意思,是在指出吴芮的军队训练不足组织力也不行,不是象兵太过威猛。

对于训练度和组织度,将校们经常能听见吕哲提起这两个名词。两个名词从字面来看听上去并不是那么复杂,只要有相关的带兵经验甚至可以说对这两个方面是无比的熟悉。

军队之所以是军队,并不是那么多人扎堆在一起,这个暴力机构是最需要组织度的一个集体,而训练度这关乎到战斗力,吕哲在一段时间的督导军官时曾经一再的强调过。

吕哲无意立刻出兵夺回长沙郡,这读苏烈、共尉、梅鋗、蒯通在撤兵途已经得知,但是其余人并不知道。

现在,那些不知情的人正看着吕哲,等待着谈到出兵长沙的事宜。

“三个月来连番大战,军士疲惫军需耗费甚多。经历与楚国一战,我们又再得庐江、江二郡。诸多事情还需要时日来进行处理,若非实质必要,短期之内大兵出征将会避免。”吕哲定下了一个调子,扫视分列而做的众人,继续说:“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军队会进行规划,预计编练十五万战兵,之前因为大战断的屯田计划也将再次提上日程。同时,针对苍梧、衡山二郡的驻防也需要诸君发表自己的看法。”

整编?事先不知道消息的人一阵纳闷,他们依稀记得军队在半年之前有过一次整编,而现在才不过半年,怎么还又要再次整编?

他们是没搞清楚状况,半年前吕哲麾下将士不过才十一万,而现在快速膨胀之后都快接近五十万了,是全然不同的状况。

蒯通见吕哲看过来,他站起来为不明了的将校解释了一下原因,谈到出产与军队数量的平衡,民生跟不上军队难以养活。

“可是……在接下来我们需要应对四氏和百越的近四十万敌军,楚国也极可能再次卷土重来……”

“是呀,我们位处多战之地,需要大量的军队驻守与做出相应的反击,怎么能裁减军队呢?”

蒯通头疼了,他是被吕哲推出来试探众将的态度,不然要是由吕哲自己开口那些将校哪怕有不同的看法也肯定要闭口不言。现在蒯通只是开个头而已,一部分将校虽然没有明白说,但是已经在怒瞪蒯通,表达出官意图裁军的不满。

说实话,若不是苏烈、梅鋗等高阶武将知道那是吕哲经过多方面思考做出来的决定,他们不知情的话也肯定要往官故意夸大困难的方向想。

吕哲看着蒯通被一些校尉怒瞪不由看了萧何一眼。

萧何现在是民政大总管,针对民生的事情本来应该由他来讲,不过吕哲非常清楚说那些事情再谈到裁军肯定是要被众将校敌视,因此才选了蒯通这么一个多多少少与军方有过接触的人出来。

裁军减少军队数量,那是关系到军方大多将校实际利益的事情,军队减少很多人会担忧裁军裁到自己头上,那怎么了得?

“军粮不够?那继续抢百越不就够了!当初……”

吕哲听到这里终于出声了:“裁军是我的意思。”

再不出声,那些将校还不知道要扯什么话出来,当初攻略苍梧郡是特殊情况,那是百越在储粮准备反攻,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粮食,怎么能视为常态。

众多将校惊奇地看向自己的主上,他们有读难以相信一直偏向军方的吕哲怎么会在连番得胜之后起了裁军的念头。

“军队现在数量是四十八万,各郡产出只能支撑二十万军队的所需。”吕哲盯着刚才说要继续抢百越的那个校尉,这人是曾经被留在江归于苏烈所部的周敢,在丹阳一战有着不错的表现,估计也是自觉有了战功才会不经大脑说那些胡话。

“四十八万,十三岁以下、四十岁以上,这一类士卒的数量足有十七万。”吕哲手的这个数据肯定不准确,不过只会多不会少。

“……大部分皆为新来投效的首领带来。这样的士卒能打仗?能打仗为什么这一次需要让各支军队游离在外,而不是集大军与项梁决战!”吕哲不用将这次作战的真正意图说出来,不过是要让他们有一个概念。

“我多次讲过兵在精而不在多,你们是想带着一帮老幼作战,还是希望麾下士卒皆为壮年?”吕哲缓了缓语气:“前来投效的首领众多,军队构成混乱。诸位皆是追随我总夷陵崛起于微末,裁军裁不到你们头上,我也不会做自断臂膀的事情。”

将校们渐渐有些明白了,人员变得太过复杂,吕哲是要借整编消除各首领原有的影响。同时,既然裁军裁不到他们头上,那似乎也没有必要反对吧?

“裁军期间,你们全部留在南陵,以轮换模式进入武学听讲。”

武学?他们有经历过一次,那次是吕哲作为主讲官讲解一些战术战法。

第三百三十九章:中原诸事

吕哲有心建立类似于军校的学校,可是思来想去根本建立不起来,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讲师,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干一直亲自担任讲师,因此只能节选时间找机会开讲。

将校们听吕哲有意再次开讲,虽然对类似于“天子门生”的一些事情没什么慨念,可是既能听到一些用兵的知识又能与自家主上亲近,心怎么能不感觉到兴奋?

那边的燕彼却是心里嘀咕:“怎么能这样?那些该是教导子孙,非嫡子不可传授的……”正嘀咕着却听吕哲在喊他的名字,赶紧站起来。

“你将原的局势讲给诸君。”吕哲如此说道。

原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燕彼需要整理一下思路,他先是对吕哲一礼,而后面向武将那边,道:“先说赵国,自王奔率偏师进攻太原,历经两月张耳、武臣率军防守的晋阳宣告失陷,王奔十万秦军攻下晋阳之后受于冬季将临停驻过冬。王奔攻取晋阳后,三川郡的徐岩本部出兵砀郡,在新邓区域的魏国被迫逃向陈郡,魏军夺取新蔡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