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倭-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海做了几天海贼,兜囊中揣着大把银子,正发愁不知怎样花。辛五郎等人的话,正搔中他的痒处,忙不迭地答应一声:“有理,有理。去吧,去吧。洒家就去碧玉寨做一次恩客,施舍几两银子给那些穷丫头,也算做一件功德嘛,阿弥佗佛。”

这几个倭酋簇拥着徐海,昂首阔步走到碧玉寨上,只见半山腰都竹篱茅舍,木屋板房。这一家唤作“小雅室”;哪一家叫做“致远楼”。名目繁多,也教这几个初来乍到的海贼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徐海看见一家名叫“极乐园”的楼阁门面甚是齐整,便道:“这家馆子不错,肯定是金屋藏娇,待我敲门进去。”里面有人回话道:“对不住,客官。我家的陈思思已被几个相公接到西湖去了。”

又走到“梅花馆”叫门,里边回复说有了客人,不要骚扰他们,劝徐海到别家庭院去找姐儿。连走三四家,没有个姐儿接待他们。日向彦太郎焦燥起来,大叫道:“这些浪蹄子野货,分明是看不起我们这些海客,故意躲起来。丫的,看我放一把火,把她们赶出来,让这些浪蹄子野货晓得我的厉害。”徐海不免安抚日向彦太郎几句,劝住这个不知好歹的莽汉。

辗转来到潇湘馆,这家私窠门面倒是极大,三宅二进的屋子,也有几个村姑在门口晃荡。辛五郎、日向彦太郎、和泉细屋等几个倭酋看到这几个村姑,象捡到宝一样,惊睁一双王八眼,看得呆了。忘八招呼这几个家伙进屋,请座递茶,置办酒席,叫姑娘们伺候这几个倭酋喝花酒,做游戏,不在话下。辛五郎等人得意忘形,叽哩咕噜,连篇的打起九州倭语,弄得村姑们双眼瞪天,不知什么来历。

徐海对这些村姑一个也没看上眼,挑来挑去,拣不上个中意的。便向那忘八发作道:“他娘的,你馆里净是些庸脂俗粉,难道没个上得台面的可人儿?”

忘八陪笑道:“可人儿是有,这个可人儿叫王翠翘,年纪十七八岁,生得倒是漂漂亮亮。只是性情古怪,卖笑不卖身,只陪你饮酒喝茶,吟诗作对。你受得了她来这一套,禁得住小和尚作反,就唤她过来陪你说说话罢。你要搞清楚,可人儿只陪你说话解闷,不陪你睡觉喔。还有她收费很高,陪一席话要五两银子。来这碧玉寨找乐子的客人,几乎没有人理睬这个假撇清的小丫头,客官你要帮衬她吗?”

徐海拍掌叫好道:“好,我正是找这样的妙人儿,安排她跟我见面一吧!花多少银子我也愿意。”徐海说着拿出一两银子,掷到忘八面前,算是给忘八作介绍费。

忘八答应一声,便张罗起来,联系王翠翘过来陪徐海吃饭。在忘八穿针引线下,徐海在潇湘馆见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个决定他命运的女人──王翠翘。

那王翠翘娇姿艳态,举止优雅。她怯生生抱着琵琶走过来跟徐海见面。徐海一见这王翠翘,也怔怔出神,傻了一般。王翠翘那纯净如秋水的眼晴,读多了诗书显得天真幻稚的傻笑,无不令徐海感到震慑动容。王翠翘没料到她第一个恩客竟是和尚,她见这和尚二十五六岁,英姿勃勃,豪气干云,也算是个俗世中少见的奇男子,人中龙。一时也看得痴了。

徐海与王翠翘你瞅我,我瞅你,好象几千年前他们就相识,似曾相识的感觉,万古重复的凝视,就在此刻不用任何语言就交流起来。

徐海笑脸相迎,对王翠翘合掌叫声:“菩萨!”接神仙一般,把王翠翘引到潇湘馆厢房中。分宾对座,互叙久仰。

徐海给忘八几两银子,叫他安排酒饭。少顷,酒菜上来,桌上佳肴俱是海产河鲜,花团锦簇,既飘香开胃,又养眼怡神。王翠翘对汪徐海殷勤敬酒,席上诙谐调笑,好象老相识一样。徐海一出手就给王翠翘十两银子作见面礼,并以兄妹相称。

王翠翘先弄琵琶,弹了一曲“雁南飞”。然后才放下琵琶,把盏巡城,凤凰三点头,劝徐海尽欢。不觉酒酣耳热,王翠翘抚腮望着徐海笑吟吟问道:“我看哥象个大能人,神采飞扬,春风得意,不知哥做什么生理?”

徐海王拱手求饶,惭愧地道:“妹太抬举哥了,哥这点本事,算什么大能人。妹别问这个,问点其他事情行不行,哥干的大事大大不妙。”徐海眼见王翠翘追问他的出身,不好意思说出他干强盗的营生,自觉茫然失措,怀羞汗颜。

王翠翘鼓起玉腮,装嗔佯怒,摇头不依,一定要徐海坦白交待。

徐海笑道:“我干这行太厉害了,不是我不想说,怕说出来吓死你。”

王翠翘哂笑道:“婆婆妈妈,没点英雄气慨,快说吧!让我看看你到底是个土匪,还是个贪官?。”

徐海合掌叫声善哉,然后道:“实不相瞒,我便是人称为天差平海大将军的徐海。哥是上天派来东海扫除妖魔的神使,你信不信。”

“哦!”王翠翘惊呼一声,半响无言,良久才裣衽作礼,顿首道:“久闻将军大名,今日得见英雄一面,足慰平生。道不同,求有异,将军不可妄自菲薄。小女子倒是十分羡慕将军哩。”

徐海没料到他在这碧玉寨上还有一个女粉丝,闻言耸然动容,不免有几分得意。

这王翠翘也有个令人伤凄的身世,本是名门闺秀,因这战乱流落江南,不得已托身乐籍,干起这倚门卖笑的营生。她一家大小在杭州城郊挣扎求生,父亲起初在码头做挑夫,不幸闪伤了腰,也干不成什么重活;母亲有肺痨病,久病床塌,需要药物疗理苟活残喘;还有一个尚不懂人事的妹妹也需要她照顾。有一个这样的不幸家庭,使只有十七岁的王翠翘不得不用稚嫩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她心中也积蓄着一肚子愤世嫉俗的怨气,恨天不公,恨地不平,恨人心不古,恨自己命运不济。她能体会那些被恶政逼入死路的海贼心中哪份凄凉与无奈,并对这些草莽英雄不幸遭遇寄予无限同情。

徐海与这王翠翘几番清谈切磋,竟成知己良朋。徐海也有接这王翠翘到海岛上享福的想法,但王翠翘生性刚烈,不惯受人怜悯施舍,竟婉言谢绝徐海的好意。说道:“妾非爱风尘,是被前缘误。不能为锦衣玉食自甘堕落,只要能自食其力,宁可粗茶淡饭,做个寻常百姓过平凡日子。”

徐海见王翠翘不受他蛊惑,只得作罢。摆袖抬手道:“翠翘,你是个才女,何不在席上作诗一首,替我助酒怡情。”

王翠翘闻言微笑道:“小女子才疏学浅,那有本事作诗,近年乐行教坊流行一首悲愤诗,被众姊妹反复传唱,让小女子替徐贵人复述朗诵,如何?”

徐海合掌点头,表示愿闻其详。

王翠翘逐拔点琵琶,抑扬顿挫,说唱起来:

自古江南多祸殃,恰如长江水流长;

陌路邂逅话凄凉,多少悲歌叹无常。

举世深陷屠戮场,何止将军哭国殇;

莫提易姓换代事,却惹秋风断人肠。

徐海按律敲案,不住点头,听罢王翠翘朗诵完悲愤诗,眼睛发红,四顾茫然。王翠翘即兴吟诗一首,得遇知音鉴赏和唱,不觉动情,也泪洒衣衿,感慨万端。

徐海忽然诗兴大发,举怀吟道:“星汉暗换愁白头,何以解愁乐忘忧。举杯且想乌有国,与尔同消万古愁。”

王翠翘拍掌叫好,与徐海频频碰杯,眉目传情,彼此有心,俨然把对方当作知己心腹一般。酒宴一席谈,光阴捻指间。与汪杯觥交错,不知不觉喝到日转西红,依依不舍而别。

第五十三章霜侵雪害

却说周全功在留都南京刑厅当差,南京是陪都,禁卫森严,宵小夜间不敢出来犯事。这小子每天到刑房画卯之后,不是到勾栏酒馆鬼混,就是回家睡大觉。他寻思长此以往,很难找到机会立功发财。他听说杭州水火盗贼事情频发,便向上司请调往杭州公干。恰好杭州知府也发函知会南京刑厅,诉说杭州刑房人手不足,邀请南京刑房派遣人手过境协助捉拿倭寇探子。南京刑厅长官眼见周全功是新晋的差人,急于寻些事路显摆自家的本事,以便博取上司的赏识和同行的尊重。便领了份上,打发周全功到杭州城来历练,协助当地刑厅缉捕倭贼。

周全功带着委任书风风火火赶到杭州上任,新官上任三把火,每日穿街过巷,四下巡察,倒也尽职尽力。只是,不知是他运气不太好,还是倭寇探子晓得他上任消息,预先躲了起来。总之自他受命上街巡逻搜查倭贼以后,街上风平浪静,曾经猖獗一时的倭贼探子躲得大小无踪,让周全功很是纳闷,自叹命薄福浅。看来逮一个贼立功发财也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啊!功名争夺在心巧,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