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罗斯的重心一直在欧洲方向,从未改变,亚洲只是斯拉夫人扩张野心的添头。为了应对德意志帝国陆军的压力、应对在巴尔干方向的扩张,俄国陆军应尼古拉二世的要求,在欧洲方向整编了六个集团军的兵力。陆军大臣向尼古拉二世承诺,一旦战争全面爆发,俄国可以在一个月内扩充三个集团军的兵力,在半年内将兵力扩充到一百五十万,一年内扩充到三百万。
廉价的农奴使陆军不缺少补充兵力,但脆弱的工业不足以应付大扩军带来的装备需求压力。尼古拉二世从未放弃海上的野心,也没有放弃寻求不冻港,在海军大部分覆灭于远东战场后,俄国海军正好迎来了五岳舰时代。与英国不同,俄国海军老旧军舰大部分消失,这可以让新补充的军舰赶得上时代的步伐。
可惜的是俄国造船工业没有生产新式战列舰的能力,而全世界都在造舰狂潮中疯狂着,没有哪个国家愿意将辛苦生产出来的战列舰卖给别的国家。当然,除了华国之外,他们将四艘超级战列舰卖给德国的事直到一年多后还被人们谈论着,这是个异数,充满让人无法理解的秘密,大部分西方人将其归咎于东方文明的神奇,有些人甚至因为这个而放弃了对耶稣的信仰,转而到华国寻找上帝的痕迹。
尼古拉二世命令外交大臣向华国提出购买战列舰的请求,而且财大气粗的他们一口气就提出了四艘超级战列舰的购买意向清单,可惜的是华国坚决不出售这种武器。无奈之下的俄罗斯自己摸索着设计建造,直到大战爆发俄罗斯海军也没有得到一艘新式战列舰。
造船工业只是俄国薄弱工业基础的一个体现,另外在钢铁产量、产业工人数量等方面俄国都落后于新兴工业国家。在战争开始之前,俄国本土军工业只为陆军提供了九百辆坦克、两千五百门火炮和一千一百架飞机,另外枪械、弹药等都有很大的缺口。
石油带来的财富大部分被贵族、企业主、大地主等挥霍消耗,他们从全世界购买奢侈品,互相竞争斗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大贵族家中往往存放着上百辆世界名车,从最珍贵的华国产跑车,到精密的德国汽车,再到奔放的美国轿车,应有尽有。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然而由于本国的石化加工能力不足,最后还得从欧洲进口成品油料!
“富有的俄国佬”一时成为上层舞会流行的词汇,贵族们没有将财富投入到工业中扩大生产规模、更新生产技术和设备,而是将钞票塞进女人的胸沟中。因为俄国富豪,世界范围内的红酒、艺术品、豪车、手表等奢侈品的价格呈几何倍数上升,在一次华俄两国商界举行的酒会上,寒酸的华国富商被富有的俄国佬好一阵嘲笑。因为那些华国商人身上没有一颗钻石,没有一块高档手表,没有一串珍珠项链。华国人将用来装饰的消耗投入到生产之中,几年后又用那些生产出来的武器闯进了俄国富豪的家门,将所有的奢侈品全部抢了过来。
PS:剧透,明天的内容是政府总结工作报告,战争开始之前要不要再加上点内容?小白君还想写奥运会、南美布局,请书友们给出建议。非常感谢!(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Ps:通过一个广场来展现国家经济建设成就,大家是否认可这种写法呢?
武汉市中心长江广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游客,这是一名美国男子,身边跟着两名健硕的护卫。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不远处几名青年华夏男子不时的将目光投向这边,腰间鼓鼓的样子,警惕的观察周围的环境。这一切都表明了这名美国男子特殊的身份,因为他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卸任美国总统后先是在他新泽西的牧场居住了一段时间,写写传记、向报社投些评论文章,日子过得倒也逍遥。不过他绝不是耐得住寂寞的人,即使在牧场里也没有天天骑马打猎钓鱼,他的书房里堆满了报纸的新闻和情报部门提供的信息,可以说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在那段时间里,他不但研究了自己政途失败的原因,还详细分析了国际局势的变化、现状和未来趋势。而所有的一切,都与华国紧密相连,因此他对华夏、对吕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阅读了大量关于华夏的书籍和文章。
许多东西是从文字中找不到的,于是在1909年的7月,罗斯福搭乘华国的豪华游轮总统号,从纽约出发,历经三个多月的航行,终于抵达上海。之后从上海转乘内河客轮,10月15日在武汉靠岸,开始了他为期半年时间的华国之旅。
考察从登上华国总统号邮轮就开始了,总统号下水时造成的轰动逐渐散去,人们的热情被转移到乘坐这艘世界最顶级的邮轮上面。当时罗斯福也被其吸引,特地搜集了一部分关于华国造船业的情报分析,再加上华国自己公布的部分数据,相结合之下,就会发现华国已经拥有了英美水平的造船工业。
在1905年以前,华国的大中型船只均由设立于湛江、广州、杭州以及上海的几家国有造船厂建造,从1905年中下旬开始,随着民间资本逐渐雄厚,华国逐渐将造船合同下发给一些民间私营造船厂,以减轻国有造船厂面临的沉重压力,以集中精力生产军用舰艇。
海上运输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的巨大推动力,让民间造船业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吴氏财团和梅氏财团为代表的华国大资本家,他们可以投入巨资,并采取先进制造技术、聘用高水平的工程师和工人,起点非常高。
造船企业的增多、钢材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让船只价格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几大国有货运公司、众多中小型运输公司、渔业公司对私营船厂的信心增长,大量的订单涌向私人企业。在丰厚利润基础上,私营造船厂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船坞、船台的扩建以及维修设施的升级改进,在基础设施方面赶超国有造船厂,使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更有利的自然条件使北方的大连、青岛、天津成为新的造船中心,这三个港口可以辐射北方大部分地区,利用国家政策扶持、北方经济飞速发展和南方雄厚资金投入,三个地区的造船厂总产能已经基本与南方民间造船厂持平。几大国有造船厂正在这些港口建设规模更大的军用造船基地,也满足海军对战舰的需求。
到1909年末,华国年产民用三千吨以上运输船六百五十艘,其中五千吨级以上达到四百艘,万吨级以上大型货轮达到七十艘。而华国各私营或国有运输公司持有的三千吨级以上货船数量超过一千九百艘,更小型的货船不计其数,华夏从大陆走入海洋的大门已经开启,从一个大陆国家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就是华夏崛起的关键因素。
按照预计,战争时期,在国家不进入战争状态下,华国造船工业经过动员,每年可以提供一千艘左右的货轮。如果进入战争状态,华国造船业可以爆发出每年两千五百艘的产量,用下饺子来形容绝不为过。
从出发以来,不论是华国总统号邮轮,还是上海繁华忙碌的港口,还是承载着无数客货轮的黄金水道,都没有眼前的长江广场带给他的震撼剧烈。位于武汉市中心的长江广场,是武汉市区规划重建后吕梁特意安排留出的城市绿地,五个街区长、两个街区宽,大部分被绿色植物覆盖,因此也被称为长江公园。
管中窥豹,其实罗斯福完全可以通过一个长江广场,透视华国的经济建设成就。站在广场入口处,罗斯福的目光首先被广场四周高大的建筑群吸引,这片建筑群不亚于纽约华尔街的高楼大厦。华国总统府位于广场的东侧、总理府位于广场的西侧,东西两侧还有各国使馆区、华国财政部、警察总部、外交部等行政机关总部,华国权力机关的核心就在这片广场之上。
狭长的南北两侧是震撼人心的摩天大厦,吴氏财团总部大楼和梅氏财团总部大楼、武汉经贸大厦是这里三座最高的建筑,聚集着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东北街区是华国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聚集着五十多幢摩天大厦的西北街区是武汉最大的公务办公中心。南边五个街区长的沿广场路,是武汉最大的购物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
这些最能体现华国建筑业的发达,全国各省的大中城市都在科学的规划下转变为现代化的都市。高居世界第一的水泥产量为建筑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华国甚至有些浪费的消耗庞大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北方工业建设完成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