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城如今已经为大可汗所有,龙城百姓也就成了大可汗的子民,岂有劫掠自家子民的道理?”袁章先反驳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关于粮食不用担心,谁后就会有人给咱们送上来,诸位依旧回去耐心地等候吧,用不了多久京城就会被咱们攻下。”
“二十万人所需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夷列刺不甘心的说道,此前他也曾对袁章多加试探,却都被对方轻而易举的化解了,只是这次他无论如何也猜不出袁章打算如何解决粮食的问题,哪些勤王军本身就是穷光蛋,而周围的城池村庄都被他们抢的差不多了,袁章又严令他们不准骚扰百姓,只能去抢劫官员富户,收获远不足大军所需。
“既然国师说了不用担心粮食,那么你们就不用操心了,都下去依照国师的命令行事吧!”阿鲁布不等袁章说话,就主动站出来替他解决了问题,一声令下众人纷纷站了起来,向他行过礼后退出了大帐。
等到帐篷之中只剩下他们二人的时候,阿鲁布忍不住好奇问道,“国师究竟打算从哪里弄到粮食?”
“大可汗,如今周围粮食最多的地方在哪里?”袁章反问道。
阿鲁布顺着帐篷的大门向外望,映入眼帘的正是京城高耸的城墙,他若有所思地答道,“这附近粮食最多的地方恐怕就是京城了!”
“正是如此,大可汗请放心,京城的粮食足以满足二十万大军之所需。”袁章自信满满的答道。
阿鲁布顿时迷茫了,方才不是说现在还不到攻城的时候么?不攻城他们就进不了京城,而进不了京城如何弄到京城中的粮食?或许看出了他的疑惑,袁章揭晓了谜底,“在下自有办法让大魏的官员们乖乖地把粮食送出城来。”
说罢袁章起身缓缓走到大帐门口,叫过一名亲兵吩咐道,“去,将大营外面的大魏使者带进来,本国师想要见见他们。”(未完待续。)
第409章 城中百态
自从漠北诸部围城之后,大魏的朝堂之上越发的静默了,往日里吵得不可开交的群臣此时都纷纷闭上了嘴巴,因为他们知道如何通过争吵为自己活着自己所属的势力赢得利益,却完全不知道如何让围住京城的数十万大军退去。
但是北虏大军并不会因为他们的静默而自动退去,这该商量的办法还是要商量的,在太后焦急的催促之下,文武百官开始商量着各种办法,派出使者和城外的北虏接触,试探看看是不是有议和的希望,号令天下赶来京城勤王,亦或是。。。。。。看看有没有办法从大军围困之中逃出一条生路。
二十万大军围城已经有一个月,而他们始终没有商量出什么结果来,只是看着北虏并没有马上攻城的打算,于是连忙喝令城头上的守军不得主动挑衅,为此甚至还斩杀了一名不小心触动机关发射了投石机的士兵,将他的首级传遍京城四方城墙,以警告众士卒。
然而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仅没有让北虏满意的退去,反而激怒了京中的士子,前次会试的诸多不公已经让众士子积累了滔天的怒火,如今有做出这般屈辱的举动,不仅是这些士子,就连京中的百姓也为太尉府和兵部的这项命令而感到愤怒。
群情激奋之下,京中的士子和百姓们再次涌到丹凤门外,敲响了登闻鼓,要求严惩袁汝夔和王季和;先前他们无视北虏的威胁,没有做好防御工作,致使北虏大军直入京城之下,如今大难临头了竟然还不组织京中禁军守城,反而勒令士兵不得主动攻击,难道这是要将京城拱手送人么?一想到北虏入京后他们将会遭遇的可怕下场,这些人就对袁汝夔等人恨之入骨,纷纷加入到丹凤门外的队伍之中。
这次聚集的人数比上次更是多了十倍都不止,为了保住自身的安危,群臣纷纷和袁汝夔、王季和划分界限,此前和他们有恩怨的朝臣更是落井下石,送上一封封的弹劾奏折,给他们安上了一条又一条的罪名。
终于在百姓围住丹凤门三日后,太后承受不住压力将他二人抛弃,以昏聩误国为由将他二人押出午门处斩,同时恢复了陈少阳等人的功名并予以嘉奖;至此,京中百姓的心思稍安,但大魏依旧没有找到退兵的办法。
不得已之下杨介夫提出了两条对策,首先让丘尚俭暂掌太尉府,统领京中禁军,组织防御事宜,事到如今他也顾不得和勋贵们的恩怨,找遍京城也就只有丘尚俭等寥寥数人还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将禁军交给他总比交给别人要好一些,加上朝中文武百官如今对这一位置都避之不及,生怕落到自己头上,所以很快就通过了这一决议。
另外悄悄派出使者试探北虏的真实意图,看看能不能想到退兵的好办法,在他们看来北虏入寇的事情发生的多了,只要他们抢够了东西就会主动退去,或许自己主动送上银子,再贿赂一番北虏中的要人,说不定就能达到不战即刻退兵的目的。
眼下是非常时刻,卢承庆等人也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纷纷对杨介夫的意见表示了支持,于是乎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被派了出来,带着大魏皇帝的圣旨从城墙上缒下城外,匆匆赶到北虏的大营之外。
袁章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未感到丝毫惊讶,以他对京中百官的了解,他们做出这些事情来一点也不奇怪;但他也没有直接接见这位使者,而是将他晾到一边,一直到今日,估摸着使者的锐气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方才命人带他过来。
“下官鸿胪寺卿陈静庵见过大可汗,见过国师大人。”刚刚接任鸿胪寺卿的陈静庵深深感到如今的鸿胪寺实在不是个好去处,上一任的鸿胪寺卿崔可灼因为进献金丹而获罪,如今自己又被派上了这份差事,可想而知此行无论是成还是不成他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如果不成自不必多说,就算是成了等北虏退去之后朝堂上的那些君子恐怕又该责怪自己卖国了。
“鸿胪寺卿?我当日离开京城之时,鸿胪寺卿还是崔可灼,没想到这么快就换人了。”袁章嗤笑道,看着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官员如此卑躬屈膝,他的心情莫名的感到痛快。
“大魏近些年来朝政动荡,不仅是崔可灼,就连下官的好友槐野先生野辞官还乡了。”陈静庵生硬的扭转话题,亮出了自己和昔日的国子监祭酒王维桢的关系,希望袁章能念在他的面子上保住自己的小命。
“槐野先生近来可好?”袁章听到这个名字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昔日在京城时王维桢对自己多有照顾,不知道如今他看到自己率领大军围困京城,又会是何想法?
“槐野先生离京之时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御医曾说他不可有大悲大喜,不然定会遭遇不测。”陈静庵一边回答一边偷偷打量袁章脸上的表情,见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关切,陈静庵适时地哀求道,“还望国师大人看在槐野先生的面子上早日罢兵,以免京城失陷而让槐野先生心情大恸。”
袁章闻言久久不语,若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王维桢丧命,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可眼下二十万大军齐聚京城之下,又岂是这点小小的原因就能让大军退去的?王维桢的恩情固然要报,可阿鲁布的恩情难道就可以无视么?难道恩师的大仇就可以不报么?
还是等将来阿鲁布统一天下之后给王家一个好归宿吧,袁章将此事放到一边,开始和陈静庵谈起条件来,“二十万大军,,又岂是阁下一言即可退却的?”
若想退兵也不是不可以谈,就看你能拿出什么条件了,陈静庵听出了袁章话里的意思,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连忙问道,“敢问大可汗和国师大人有何需求,大魏但能做到决不推辞。”'未完待续。'
第410章 猪队友
“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军攻城必然死伤无数,吾不忍为之。”阿鲁布口中说着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他们这些在漠北草原上挣扎求生的部落又何时怜惜过人命来?“只是本可汗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若是空手而归,儿郎们怕是不答应啊。”
“我大魏近年来虽多有事端,但尚还有些积蓄。”陈静庵激动之下也顾不得试探对方的底细了,当即开始问价,“敢问大可汗想要多少金银财帛?”
这套手段是阿鲁布在草原上用惯了的,遇到不服管教的部落就带领大军推过去,若是他们拼死抵抗,实力又不比他们弱多少的话,那么阿鲁布或许暂时只要名义上的服从就可以了;若是被他们击败则部落中的牛羊马匹、青壮妇孺就要全部掳走,而现在大魏就是他们砧板上的肉,毫无反抗之力,那自然是要的越多越好,阿鲁布不禁想要金银财帛,还想要这座无比繁华的城市,而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