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惊叹。
卢科夫此刻虽然惊讶于这桐油纸伞的奥妙,但是却还是微微有些不悦道:
“我们似乎把话题扯太远了,继续说这个案件吧。”
江户川虽然被训斥的,可此刻心里却是无比的感激卢科夫,再让苏怀说下去,她真是没脸留在台上了。
旁边的道尔赶紧接回话题,继续道:
“我们先假设这红油纸伞真有紫外线的功能吧,如果从骨头上,观察到了‘血荫’现象,那么就可以推测出死者身前是被钝器重击的。
因为出血是一种**反应,活着的机体才会在受到损伤之后产生出血,并且血液进入组织内。
死亡后切断血管形成的伤口虽然也会有血液流出,但往往只在表面,不会进入组织内。不过如果在受伤后极短的时间内就死亡的话,这种出血表现也并不会很明显了……
所以单纯依靠这种方法得出确定性的结论却并不是很可靠,影响因素有很多,例如死亡的时间,死亡的方式等等。”
道尔突然插嘴,点出另外一个关键,珍妮听出一丝希望,连忙惊喜引导道:
“那就说这种方法虽然巧妙,但是并不准确?无法作为法医依据?”
卢科夫点头道:
“确实可以这么说,显然单纯用紫外线来观察血荫,太过武断了……”
可正在众人以为卢科夫是站在道尔的结论这边时候,这位俄国专家却又道:
“不过宋慈在剧情中,利用了另外一种方法来补充,来提升检验的准确性,那就是‘涂墨法’……骨头受损之后,会出现肉眼无法分辨的细缝,墨水涂上,渗透进去留下痕迹,也能证明骨头受过重击……有这个补充,就严谨多了,不过……”
说到这里,众人都看到卢科夫欲言又止,望向苏怀,珍妮都不由焦急催促道:
“卢科夫教授,你觉得当中还有什么问题,直接说出来吧。”
卢科夫凝视苏怀,沉声道:
“要想墨水能渗透到骨头细微的缝隙中,而且水洗不掉色,能做到这一步的,必须要墨水有十分强的着色能力,和细腻的染色剂,墨水是碳制作的,恐怕达不到这个程度,请教苏先生,这当中是怎么回事?”
卢科夫之前质疑油纸伞不可能透析出紫外线,被苏怀当场打脸之后,这次底气也不是那么足了。
语气客气了不少,已经用上“请教苏先生”这种求问语调了。
众人都望过去,心想刚才油纸伞你有门道,这墨水难道你们华夏还有门道?
第八百六十八章 萤火与皓月!
面对问题,苏怀轻摇折扇,一副“老卢真乖”的表情,微微笑道:
“卢科夫教授问得好,华夏古人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而这墨可不是碳水,古代制墨是用不完全燃烧的方法从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烟尘,分别得到松烟和油烟作为原料。WwW.⒉
中,蒸骨验伤用的上级品的墨,我虽然不知道指的是什么,但是可以从宋人李美撰「墨谱法式'得到一个方子。
牛角胎三两,洗净、细锉,以水一斗,浸七日;皂角三挺煮一日,澄取清汁三斤,入栀子仁、黄蘗、榛皮、苏木各一两、白檀半两、酸榴皮枚,再浸三日。入锅煮三、五沸,取汁一斤,入鱼胶二两半,浸一宿,重汤熬熟,入碌矾末钱,同滤过,和煤一斤。
上面烟与胶等混合后,为浓稠胶状,为了合均匀,必须在石臼中捶打,捶的次数越多好,古人有捶三万杵的事。杵好即可用手制成墨丸或墨条,或放入墨模中压成墨块,再放入灰中慢慢荫干……”
苏怀解释完,对卢科夫,道尔,江户川微笑道:
“各位如果还有疑问,可以按照这个方子回去制作一下,看看制作出来的墨水有没有达到着色强,墨汁细腻可入骨缝的程度……”
全场鸦雀无声,卢科夫没作声,道尔和江户川更是没有说话。
只有女主持人珍妮不甘地望着苏怀,很想出声质疑,却感到心底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
原本这个“蒸骨验伤”被众人当作一个非常不合理的案件,都觉得这是推翻最大的机会。
可随着质疑越多,苏怀一一解开当中那些“荒唐”举动的逻辑,众人越能感觉这个“蒸骨验伤”巧妙,且科学合理的之处。
就算不懂什么推理,什么科学道理的人,都能感受到华夏古人无比高明的地方。
那些“极为荒唐”的地方,由苏怀分析出当中的道理之后,一次次给人以恍然大悟的感觉。
道尔和江户川,原本仅剩下的一点点的自尊心,都已经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变得毫无价值了。
他们每一次认为找到漏洞的地方,实际上都是在给宋慈这位千年前的古人,铺垫着舞台,一次次的证明着的伟大与光辉。
历史上的真实的宋慈,原本模糊的身影,遥远而不可琢磨,可随着道尔,江户川一次次和他在穿越时空的较量中,一次次的质疑,两人都越能清晰感到宋慈身影,宛如遮天蔽日般伟岸。
和这位华夏法医鼻祖相比,他们两位所谓的推理大师,竟是如此的渺小。
道尔都不由暗自摇头,在心里暗暗懊恼道:
“错了……我一开始就错了,这根本就是不公平的较量啊,我们的侦探小说,都是凭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精心编排出来的,是我们一个人的智慧,可却华夏千百的古人探案的智慧总结……虚构……哪里能和事实相提并论。”
中的这个“蒸骨验伤”,给创造侦探推理小说流派的大师道尔当头棒喝,让他意识到了,自己引以为傲的推理侦探水平幼稚无比的同时,又把他带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领域。
侦探推理题材,往往都是以令人拍案叫绝的推理桥段,尽量让观众跟着思考,就像是设计一个极为复杂的迷宫,带着观众读者进进去之后,让他们迷路,然后道尔指出唯一的一条正确道路,来令人觉得这个侦探推理桥段,太绝妙了!
这是一种智商上戏耍,让人拜服的手段。
可道尔看向演播室的大屏幕,看着这个的宋慈,却完全不是这种感觉。
因为宋慈从头到尾,其实并没有任何炫耀智力,戏耍观众的意思。
剧中的宋慈,一心一意只是要破案,他展现的推理手法,丝毫没有虚构,造作的,每一步都经得起推敲。
看似每个精巧解密推理,运用的往往不是小聪明,而且一套自成一体的科学逻辑,展示出一个强大文明体系特有的智慧和经验。
眼前这个蒸骨验伤的手法,无一不是运用地都是华夏人独有的文化产物。
第一步是“蒸”以水汽,让水气渗透骷髅骨,这“蒸”是华夏民族独特的烹饪手法。
接着油纸伞验伤,华夏是在汉代明了纸张,然后通过中医技术找到了桐油这种东西,制作出了油纸伞,通过总结经验,现了红色油纸伞中可以透析紫外线。
虽然华夏人不什么是紫外线,但是却把红油纸奉为了传统,这当中恐怕是不知道多少有识之士奉献了自己的经验总结?
而最后蒸骨验伤的补充是“涂墨法”,这“涂墨法”,用的墨水同样是华夏独有的“文房四宝”中的一环节。
可以说这一个“蒸骨验伤”中,实际上华夏厨艺的精髓,纸张的明,墨水的研制,中医的知识集合在一起,融汇贯通在一起,才可能产生的惊人法医技术!
在今天之前,道尔无比认定,宋慈一个苏怀虚构出来的人物,因为如此伟大的现代法医鼻祖,竟然在炎黄二十三史中毫无记载,可谓是名不见经传,怎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要是西方出现这种人物,一定会大肆宣传,名留青史,甚至要塑造成雕像放在各个城市**人膜拜。
可在华夏,史书却是提都没有提一下,这实在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可直到此刻,道尔是真的彻底的心服口服……甚至觉得很自己很可笑。
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啊……
第八百六十九章 为什么独尊孔孟?
苏怀看着全场如此沉默,心里也是笑了笑,你们这次真是自找苦吃,你们挑哪一集,也不该挑到这一集来挑刺,蒸骨验伤这个环节,原本就是中最具有传奇性的一幕。?
此时全场一片沉默,苏怀也是缓和气氛,笑着道:
“宋慈坐镇提点刑狱司,对他职责范围内,不论是险恶之地,还是穷乡僻壤,他都会亲自调查追访,这个行为史称循行部内,作为一个高级法官,如此作为,在西方各国都没有出现,堪称人类法官的楷模和法医鼻祖。
不过这个蒸骨验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