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正在展望未来,眼看得不远处走过来几个人,身后是几个赤膊劳工,身上扛着沉重的布袋,哼哧哼哧的跟在他们的身后。
“站住,做什么的!”防卫港口的士兵们将他们拦住,“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是一些种子。我们的家乡没有的种子!”一个红头发蓝眼睛的洋人抢到前面,说道。
“打开看看!”士兵们丝毫不给洋大爷面子,上去扯开布袋,发现里面是一些茶树种子,摆摆手,示意走开。
几个人如蒙大赦一般急忙将布袋扛在身上,大步向停靠在港口上的大船走去,正巧被李辉看到,他急忙下令士兵们将这几个洋人拦下来。
“你们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李辉拦住他们,问道。
“我们只是将一些茶树种子带到家乡去,我的很多亲人们都没有看到过这种东西。”洋人们辩解道。
“哦,是这样,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茶树种子是严禁出口的。”李辉冷冷说道,下令士兵们把麻袋抢过来,付给他们一点银子,“告诉你的同行,如果谁敢偷带茶树种子或者蚕种出关,格杀勿论!”
“这……”几个洋人看着手中的银锭,登时傻了眼,怎么会出来这样一条禁令?自己本来还想着偷带一些茶树种子出关,之后前往果阿等地区种植,获取暴利,要知道,茶叶在西方可是奢侈品,一般人喝不起的。
“蚕,他们把蚕也禁止了。”几个西洋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最后叹了口气,垂头丧气的走回了掘港城。
李辉同时接见了博尔纳特,熟悉了解了他带来的这一批工匠们的技艺,其中有几个专门制作燧发枪的人,是正宗的巴黎人,显得很浪漫,在这住着不到一个月已经成了当地妓院的常客。
“会制作火器的站在这边。”李辉用英语和德语说道,这些人急忙站到李辉的左手边,“会农活纺织等的站在这边。”
有几个人怨恨的看了那些会制作枪炮的人一样,站在李辉的右手边。
最后李辉又单独把一些会冶炼金属的人才挑出来,送他们道掘港银矿冶炼厂,现在这个冶炼厂由李辉亲自控制,毕竟是至关重要的部门,别人他都不放心。
会制作枪炮的人则送到崇明岛,由茅以桢和戴苍进行甄别挑选,择优录用。会农活的和纺织的则下放到农村,在农田进行水利化操作。
将这些人分配完毕之后,李辉发现博尔纳特身边还站着一批人,一个个身穿深色教士服,手里拿着十字架,一脸虔诚的祈祷着。
“博尔纳特,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李辉好奇,怎么还有这么四五个剩下来的家伙。
“他们是上帝忠诚的子民,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指引那些失去方向的迷途的羔羊……”博尔纳特说道,“我奉神圣罗马帝国教皇陛下的旨意,带领这些虔诚的人来到遥远的东方,指引人们走向上帝的路,走向永恒的真理。”
“这样啊,不需要了,我们已经有了上帝的仆人。”李辉将约翰逊船长叫过来,“他就是上帝在东山的代表。”
“李,你怎么倒向了这些叛乱分子?”博尔纳特对此表示相当不理解,他认为自己为李辉他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在对于东山军的贡献上已经完全超过了那些新教分子,为什么胜利的反倒是他们?
“亲爱的李,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博尔纳特发怒说道。
“我想要一座水力镗床,如果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我弄到的话,我可以考虑扩大天主教在东山军辖地的话语权。”李辉沉吟半晌,说道。
“好吧!”博尔纳特受够了,这个李辉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一个永远不能满足他胃口的恶魔,但是博尔纳特把这些事情都看成是上帝对他忠诚心与传教信心的考验。
“就当是磨练吧!”李辉笑道,“博尔纳特先生,那些新教徒已经帮助我制造了很多艘大船了,希望你能抓紧时间。上帝的福音保佑你前进。”
“如果不是看在你救了很多人的份上,我一定坚定的相信你就是撒旦派来的恶魔。”博尔纳特看着李辉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恨恨说道。
“随便!”李辉双手一摊,对这样的变相敲诈表示默认。对此,他在良心与道德上没有一丁点的愧疚,半点也没有。
看着扬帆远航的博尔纳特,李辉终于觉得这家伙有点可怜了,哼!谁让你小子上次骗了我的银子呢,这就是惩罚!
李辉忽然觉得,给这个小子五千两银子去购买镗床是不是多了一点……
秋风乍起,农田收获基本结束,今年东山军总共收到粮食九千担,棉皮一千包,加上从粮食富余的农民手里收购来的粮食,总共达到了一万五千担,分别存放在掘港和西亭两地。
江阴地区的收获也基本结束,虽然夏季遭遇了战乱,但是江阴地区今年的总播种面积也达到了六万亩,而且大都是高产的玉米,玉米每亩的产量能达到三担三百六十斤(一担=120斤)总共上交一万八千担,李辉又下令从百姓手中收购了五千担,总数达到江阴存储粮食的历史顶峰两万三千担。都堆在特制的粮囤里,以备不时只需。
(兄弟们啊,已经连续两周没有推荐了,希望一直在支持刃上的兄弟们去签个到,或者给几张票票,谢谢了啊!)
第三十二章 银州矿产(五)
“真是鱼米之乡啊!”李辉看着江阴传来的粮食丰收报道,舒服的翘起二郎腿,手指在桌子上当当的敲击出有节奏的音乐,两万担粮食啊!够好几年的战备了!他心情大好,接过王秀楚写好的委任状,从桌子上拿过朱砂印泥,抄过一块方方正正的铜制印章,狠狠地扣在上面,还不忘吹上一口气。
“委任约翰逊为东山军造船厂总管,令到上任,不得有误!”作为宣旨的特使,李辉突然觉得自己很没用,看着别人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自己却只能做这些下三滥的活,心情要是顺畅才怪。
他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翻看了《练兵实纪》和《武备志》等等很多兵书,又加上李辉的从旁指点,终于得出了针对满清步兵的对阵方案,以及步兵营的基本配置。
“每营一千六百人,分列空心大阵,每面四百人,分八列,前两排置以长枪兵,中间为三排火铳兵,后以一排碗口铳兵,加两排大风弩防住阵脚,可保战事无虞。”他在计划书中这样写道。
李辉又加以改进,标准步兵营中,长枪手四百名,火铳手六百名,碗口铳兵二百名,大风弩兵四百名。碗口铳手长枪兵每人携带背包一套,里面装着折叠被水杯等基本行军之物,每人带一支长枪,一把腰刀;火铳兵每人带火铳一支,背包一套,火药一斤,铅子一斤,腰刀一把;碗口铳兵则带有背包一套,腰刀一把,火药铅子各五斤;大风弩兵则每人带背包一套,腰刀一把,每人身背弩箭五支,桐油一瓶。
而至于掷弹兵营,则依旧保留长枪兵,将火铳兵替换为掷弹兵,其他数量不变。
现在骑兵营还没有建立,所以还是按照步兵营的规格进行训练作战,李辉的计划是先买到足够的战马,再分批进行训练。
伏波营的编制为每营有巡风号大船两艘(小二号福船),作为战时指挥舰,海苍船四十艘,鸟船四十艘,三桅运输船二十艘,都是经过改装的,还有双桅快船二十艘,船员总共四千余人。
李辉本想将伏波营拆成两支,后来转念一想,反正现在的伏波营也是分成两队进行巡逻,也就不需要进行拆解,也怕高元华对此有异议,所以只能暂时维持现状。
剩下的船只一部分排水量较小的归入内河水师,还有一部分则改装为武装运输船,负责从松州运输银矿等物,而黄生举管辖的商队也在扩大规模,按照他的意思,要李辉组建第二支海面舰队,对付日益增多的海上抢劫事件。
李辉仔细算了算,从张翼他们那里接收的船只足可以组建第二支海面舰队,但是没有合适的人进行指挥,海面舰队不同陆军,要是换上一个心怀二志的领导,保不齐一眨眼就把你的军队拉到满清那里去了。所以万万马虎不得。
李辉倒想让雷通去当第二支舰队的领导者,但是从目前看来,雷通骚扰敌人骚扰得不亦乐乎,根本没这个兴趣。再说,平衡也是很关键的,在学校混了好几年团委的李辉不会不明白这个问题。
“该派谁去呢?”李辉挠挠头发,看着掉在纸上的头皮,心中一阵烦躁。武扬很不错,但是太年轻,还是放在松州好好锻炼几年吧!孙恩也是,海余正在江阴主管全局,貌似自己手头也没什么像样的将领。
于是乎李辉将眼光钉在刚刚随博尔纳特回来的周通身上,这小子本身就是海盗出身,还跟着雷通他们在海上混了那么多年,应该可以上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