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孝直你大可到大哥这来!大哥有一口肉吃,定不会亏待了你!”李郡守堂堂一个建业的郡守,若在此时,也算是一路诸侯了!只是黄巾之乱一次大洗牌之后。这郡守的位置,怕是要拱手相让了。
“哎。。。。,直也想另寻他人!可放眼天下!却是无一人能值得我法正鞍前马后啊!”法正眼神微微的朝韩凡看了一眼旋即摇头叹息道。
这次要见韩凡,其实也是和司马懿的想法差不多,十常侍乱大权在手,皇帝昏庸,各地天灾连连,江南几乎颗粒无收,百姓早有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
前些日子,一个自己的县城内开始出现一些自称是大贤良师,太平道的人,在城中画符水救人,开始广收教民,法正思前想后,派人打听消息,得知事情经过,顿时冷汗直冒,连夜向刘璋汇报。
书信中提到此太平道之人神通广大,使得不知是妖术还是仙术,治病救人也就算了,居然还打开方便之门,让百姓信奉一个叫张梁的大贤良师,如今十常侍弄权,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欲谋之,反被所害,大汉四百年江山已是岌岌可危。
如若这个太平道在发展下去,必定成为推倒大汉江山的一个巨大危险,言辞之激烈,乃法正从不曾有过的,可刘璋却当成一个笑话,还在书信中说他太多疑,别人是利用仙术救人,是行善事,积阴德,应该大力支持,以求得身体平安,大汉安定。气的法正拍案而起,这两人听到自己好友在书信中常常提起一个叫韩凡的新人类玩家。
而最近关于韩凡的事迹有开始风传,法正也起了一丝另寻明主的心思,而韩凡正是太开始寻主生涯的第一站,只是没有想得自己的好友,司马懿亦在韩凡帐下。
“孝直此话可当真?竟日我城内也出现了一批道士,自称是太平道,大贤良师的土地,在城内广收门人,治病救人呢!”李郡守听了法正的话,心中一惊,想起自己给对方打开方便之门,冷汗开始冒了出来。
“那是自然!如今形势已经岌岌可危!我大汉四百年,能不能继续传承下去,这次是最大的危险,如若陛下继续沉迷酒色,至我大汉江山,大汉百姓于不顾,十常侍不除,如此下去,我大汉必乱!”法正面色凝重,语气铿锵有力。
其实如今的形式,不用玩家们多嘴,稍微懂历史,懂治国,懂事实的大臣王侯们,也能猜出个所以然来,大汉现在之所以不乱,只是无人站出来,举起大旗高喊推翻大汉王朝而已。
王侯大臣们在家里捶胸顿足,急的满头冒烟,却没有办法拿皇帝如何,没办法拿曹节等十常侍如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汉的江山一天比一天的危险,那些受先皇大恩的官员们,心里是急得滴血,痛的喘不过气来。
“哎。。。。。太平道之事我也要反映上去,可如今忽然冒出一个太平道,帮着朝庭处理流民,那十常侍怕是巴不得,如何会管?”李郡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神色黯然的说道,他心中也明白,他们这些人,无法改变多少东西!
今天见有人说看不出NPC在前期的强势,那是因为前三卷,和NPC势力关系不大,勾心斗角,名震天下是重这一卷开始的,到了黄巾之乱,讨伐董卓,大家就知道玩家的地位了!也能看出主角的地位了!(!)
第三卷尸魂满天!第一百六十五章煮酒论道
李郡守一面唉声叹气的说着。一面和法正使眼色,法正也端的酒樽,痛饮了数杯,方才稍解心中苦闷之气。
响起李郡守多次扬言夸赞韩凡,外面也是风传韩凡英雄气概,今日得见,却是自己从小都要佩服的同窗好友,司马懿都甘愿为韩凡鞍前马后,心中更是好奇的紧,微微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若何?韩兄不知道有没有什么看法!但且说来与我几人一听!”
“考试题目来了!”韩凡心中一笑,神态自若,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孝直兄!方才你所说之事,牵扯甚大,不知孝直是问哪一件?”
“哦。。。那韩兄认为,哪一件才是国家存亡之大事,那一件又是百姓生存之大事?”法正皱了皱眉头,一脸认真的问道。
司马懿面带微笑,如若是韩凡不在此地,怕也要和法正对论一番,而此时。他这个军师,却只得坐在一旁倾听饮酒,可也是落得清闲自得。
“孝直此言差矣!所谓国家,乃是百姓的大家,百姓生存之大事,难道非国家存亡之大事呼?如若没了百姓,失了民心,这国家也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了!”韩凡知道,此等时候不能畏首畏尾,必要产所欲言,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在趁机说出要邀请,那成功率,可是大大提高。
“好。。。。好!!啊,是孝直我口误,罚酒一杯!罚酒一杯!”法正紧皱的眉头松开,面色傥荡的朝韩凡抱拳称谢,旋即倒上一杯温酒,一饮而净。
“那韩兄且说,如今作为大汉之臣,要如何匡扶汉室,救济黎民,铲除奸恶,辅佐皇室。又要如何独善其身,在这动乱之世干出一番大事?”法正整了整语言,确定不会出错后,才徐徐说道。一双细小眼睛。瞪的老大,一眨不眨的盯着韩凡。
而一旁的司马懿,李郡守,皆以放下手中酒樽,正襟危坐,脸色端正着直视韩凡,看韩凡能说出什么高谈阔论来。
“要是说匡扶汉室,救济黎民,说来也简单,却有难!”韩凡淡然道。
“哦。。。。。韩兄莫要卖关子,有话且直说,不然罚你三巡不得举杯啊!”法正也算是一个直脾气,见韩凡要和自己轮具急的面红耳赤。
“哎。。。。孝直,不要着急,且听我家主公慢慢分析,若是觉得不对,自然是今夜不得在举杯,若是说的对嘿嘿。。。。。。。。。”司马懿笑而不语。
“大汉至今传有十余代,多四百余年!可对?”韩凡直视着法正问道。
“然也!”法正带着疑惑点头。
“我大汉统治四百余年,百姓民心所向,无不是皇室刘姓。这十余年来,天灾连连,瘟疫四虐,为了一口粮食,百姓早已经抛妻卖子,易子儿食,却无人揭竿而起!孝直兄可知其中利害?”斟酌一杯后,开口说道。
“这。。。。。。,自然如韩兄所言,我泱泱大汉,立四百余年,天威荡漾,枭雄之辈,皆胆寒于朝廷之威而已!”法正一脸的疑惑,回到了法正的问题。
“可若是长久以往下去,单单靠着朝廷的旧威,亦能震慑多久?”韩凡继续问道。
“那。。。。。。。,恐怕最多在一个十余年而已,那时,天威尽皆失去,怕是一人登高一呼,天下响应啊!”法正背后冒出一丝冷汗。
以前自己思量大汉王朝的兴亡和现在的情况,却从来不曾想为何百姓迟迟不造反,而忍受陛下昏庸,宦官弄权,名不聊生如此之久。
而是一味的想着如何匡扶汉室,如何救国救民,却不记得如今形势已经到了大厦将倾,众人皆推的地步。
“没错!正如孝直所言。我大汉是衰是胜,短短十余年,就能彻底决定,如果等到十余年后,民心尽失,天威不在,这朝廷之上,也到了改名换姓的时候了!”
不等法正开口,韩凡继续说道。“而十余年的时间,若百官齐心协力,皇上立志救过,足够解决如今所有的问题。所以说,匡扶汉室,救国救民。不难!”
“而难的是人心叵测,难的是权力争斗!难道是美色诱惑啊!”韩凡旋即脸色一变,痛心疾首的叹息道。
“韩兄此言何解?”法正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一把抓住韩凡的手,直勾勾的盯着韩凡。
“哎。。。如今文武百官,各位其主,明面上是侍奉皇上,背地里,却是拉结党派,各自为势。各自谋权夺位!试问百官见互相算计,权力斗争不休止,如何治理天下?如何忧国忧民?难道一些所谓的忠臣义士,整夜在家摆酒宴请,摇头叹息哭哭啼啼一整夜,能哭醒皇上?能哭死十常侍不成?”韩凡语气有些激动,每每想起大汉几百年的江山就这样溃散了,心中也提其悲愤不已。
“甚。。。。。是,甚是啊!!!”法正和李郡守面色有些微红,不过同时点头,低声答道。
“百官不待。而殿下,不分忠奸,听信宦官之言,谋害旧臣,整日沉迷于酒色,如果不彻底改制,何以治国平天下?”韩凡神色一暗。
“然也!!韩兄说到了点子上啊!”法正甚是赞同韩凡的话。
“然而!我等乃一介草民,又或则官品不高!手中权力不足,尽管是心忧天下,却成不了事!而此时,而能做的,不过守的一地平安,一地之温饱也就是功德圆满了!就算大汉倒了,我等不愧对列祖列宗。”韩凡说出了心中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