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说完了,怕大王便舍不得杀我。”邹衍很是臭屁的整理了一下衣袍道。
“再不说,孤现在就烹了你。孤知道怒火解决不了问题,但可以解决你。别再考验孤的耐心!”荆二阴沉着脸说道。
看着荆二又要有发飙的意思,邹衍赶忙做出一副恭顺状。毕竟,来这里是为了办事并不是为了自杀。
“大王!现在东胡入侵,已经将陇右折腾得一片糜烂。我家侯爷为了朝廷的安危,百姓的身家性命着想这才出兵。有人说,这是我家侯爷拥兵自保的结果。
可大王您知道,我家侯爷的封地在平凉。所以平凉的防区,也就是封地这百里之内。没有朝廷的令旨,平凉是不可以出兵越过防区进入关中的。东胡人杀进陇右,我家侯爷也是无可奈何。大秦最重律法,侯爷这样做是尊法办事。无论是大王,还是朝廷上的大夫都不能苛责我家侯爷。”
邹衍从法理上将云玥不出兵的理由叙述一遍,连荆二也不得不承认。这老王八蛋说的,符合大秦律法的规定。
见荆二无言以对,邹衍继续说道:“我家侯爷出兵,自然有大量的消耗。这些都是应该朝廷拨付的,大王若是觉得多可以着量删减。可若是因为用度不足,将士们士气低落。云侯恐怕也无可奈何!”
721。第721章 公孙龙现身
“你在威胁孤?”荆二的眼神非常像饿狼,刚刚邹衍说得非常明白。只要不满足这张勒索清单上的物资,云玥就算出兵也是出工不出力。荆二的手青筋暴起,将身上的袍子都抓出了几个洞。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对王室的讹诈。现在的荆二,非常想将这个该死的邹衍拉出去煮了,然后喂狗!
可现在他不能煮了这个王八蛋,昨天晚上和公孙龙商量了半个晚上。目前的局势还得用云玥去对付东胡人,义渠君可不是麃公。义渠君是王室成员德高望重,而且勾搭东胡这件烂事儿义渠君也或多或少的听说过。万一这老家伙被东胡人弄得损失惨重,将事情翻出来……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大王,这不是威胁自然也不是讹诈。只是大王要平凉的军卒卖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而已。毕竟,士卒们也是爹生娘养。命只有一条,若是阵亡或者伤残。娘老子还是要有人养,伤残了也需要抚恤。西北又贫瘠,我家侯爷也负担不起这么重的负担。所以,只能请求朝廷援助。”邹衍皮笑肉不笑,简直就是要将荆二气死的节奏。
“好,孤答应你家侯爷。不过这些物资需要筹办,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筹办得好。让你家侯爷先行发兵从背后攻击东胡人,可行?”荆二也不是傻子,现在先开出空头支票。反正仗打完了,老子俩眼一抹黑不认账。你云玥,还能敢来咸阳要账不成。
“我家侯爷是大秦的臣子,自然会尊大王的君令。只是别的倒还能应付过去,这箭矢弩矢等军械却是军中急需的。不知大王能否即刻支援平凉一批,另外这八千斤铜也需要大王尽快运往平凉。”都是千年的狐狸,荆二一开口邹衍就知道这小王八蛋要玩什么花样。
别的东西挂账倒是可以,只是这箭矢兵器还有铜都是平凉急需的。从耿师傅和渔老开始做炮弹,平凉的铜就没够用过。即便多要些兵器,回去熔炼了不还是可以铸成炮弹。毕竟那些兵器,也是青铜铸造而成。
“好,就依卿所请。箭矢弩矢军械和铜,孤会尽快交相邦筹办。一定会尽快发往平凉。”荆二也知道,这些东西是平凉最后的底线。
“如此多谢大王,臣告退!”事情办完了,邹衍觉得应该赶紧走。不然这位大王若是留自己吃饭,天知道会不会在饭菜里下毒。
“邹衍先生且慢!孤刚刚有些失仪,还请先生稍作,孤想向先生打听一下平凉的情形。”这也是荆二和公孙龙商量好的,邹衍是平凉的重要人物。从他嘴里打听一下平凉的消息,很有用处。不仅如此,他们还打算趁机策反邹衍。毕竟荆二是大秦的王,无论从哪方面看,咸阳都比平凉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要强。
邹衍虽然不愿意,可也是无奈。只能跪坐到一边,打起精神应付荆二的问话。
“听说先生在平凉负责书院教习,不知平凉书院是个什么所在。”
“回大王的话!平凉书院乃是我家侯爷为了培养人才,特设的机构。现今书院有各科学员五百余人,教习八十余人。分有算学,工科,医药,和兵科四科。每年毕业的学员有近两百人。其中择优者留校任教,估计再有五年。书院的学员就可以超过千人,教习也会超过三百人,到时候学科也会相应增加。平凉的各级官吏,还有商队的管事也都在书院进行短期培训。当然,李斯先生与乌孙大掌柜也会付给书院一定的培训费用。”
对于书院邹衍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了个底掉,反正书院的人才朝廷是别想用。荆二再牛,也只有眼馋的份儿。
荆二和屏风后面的公孙龙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厉害的云玥。这样大规模的培养人才,五年之后每年就会有两三百个学识优异的学生毕业,就算是稷下学宫恐怕也没有这样的培养速度。怪不得平凉这些年发展如此迅猛,都是人才惹的祸。真不敢想象十年之后,平凉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国家见的比拼,其实就是人才的比拼。朝廷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平凉的后面。
“哦,平凉的人才都是这样培养的啊!孤有意在蓝田重新开办玉山书院,不知邹衍先生是否有意思来朝廷任职。孤必以大夫之礼相待之!”听到平凉书院如此作为,荆二升起了挖墙脚的想法。当然,这也是昨天晚上与公孙龙商量好的。
“哈哈哈,多谢大王的招揽。只是邹衍毫无离开平凉的打算,其实大王的意思邹衍明白。可离开了那些教习,邹衍即便是去了玉山也是无用的。”
“邹兄的豪气果然不减当年,不知邹兄还记得小弟否?”屏风后面忽然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接着一个同样儒雅的男人走了出来,不是公孙龙还是谁!
眼看荆二对付不了邹衍,无奈的公孙龙只能亲自上阵。今天要做最大努力,将邹衍策反。若是在平凉有了这样一个卧底,将来的事情要好办很多。更因为邹衍掌管书院,重要性更是成倍增加。
“刚刚听着声音便有些耳熟,正思索着何人搭救。没想到原来是公孙先生,许久未见原来先生在大王这里效力。”邹衍坐直了身子,双手抱拳向公孙龙道谢,刚刚若不是他咳嗦一声。说不定,现在邹衍就被煮成了一锅肉汤。
“呵呵呵!故人相见,先生不必多礼。”公孙龙也是抱手还礼。
“哪里!哪里!刚刚大王明明已经震怒,若不是公孙先生搭救。恐怕邹衍,现在已经被烹熟了。”当年在燕国时,邹衍与公孙龙多次饮宴,两人相谈甚欢也算是故人。
“邹先生是当事的哲人,自然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现今天下归秦已经是大势所趋,先生为何要蜗居平凉。受那风沙苦寒之罪呢?若是来咸阳,大王必定以国士待之。日后的前程,必然不在公孙龙之下。”
722。第722章 邹衍的坦白
“哈哈哈!公孙贤弟,今天的事情你我都看在眼里。大王杀我之心有之,灭平凉之心亦有之。当然,若是邹衍现在投奔大王。也必然受大王的看重,很快便能够成为朝廷的大夫。
不过凭良心说,今日大王可以杀我却不能杀我。而今日大王欲灭平凉,却无法灭平凉。大王需要平凉去与东胡力拼,是以不能杀我邹衍泄愤。大王欲灭平凉,可平凉现在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决计不是朝廷三五十万大军可以灭掉的!
当然,大王若是发百万大军经年围困倒是可行。可惜,平凉现在的存粮已经足够三年所需。平凉能守三年,请问朝廷能否养活百万大军三年?如此众多的兵力抽调到西北,山东六国会等上三年再任由秦军进攻?今日之平凉,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方面全面超越大秦。只要朝廷再等上十年,平凉便完全有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甚至取而代之。若公孙先生处在兄的位置上,是否会投奔朝廷?”
邹衍说得可算老实,将荆二的心思兜底倒在了大殿的地上。这让荆二和公孙龙好不尴尬,就连千度也垂下了头。正因为是要处心积虑的削弱平凉,这才有了引东胡人西进的馊主意。如今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不敢对外说。这份苦,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既然邹兄这样坦荡,小弟也就不藏着掖着。朝廷迟早要对付平凉,诚如兄所言。现在平凉已经成为尾大不掉之势,可尾巴终究是尾巴。大秦富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