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青龙一听脸色立刻沉下来,同时开口道:“台北一县的损失极大,种植园里的各种作物一般都不耐寒,所以大部分都冻死了,而且不少人损失了大量农夫,所以哪怕是寒流过去了,想要补种却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因此影响今年收成是肯定的了。”
杜荷一听也是叹了口气,种植园是台湾的支柱产业之一,台北这里损失惨重,整个台湾的经济也会受到影响,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只能先救灾了。至于本来捉襟见肘的财政又是一个打击啊!
现在长乐和安康还有汝南三人已经开始纷纷组织人员进行救灾了。武照也几乎住在总理府和火凤开始处理救灾事宜。杜荷问道:“我们军队在琼州有多少人?”
薛仁贵想了想说道:“除了正常值守外,已经全部开始救灾了。现在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十五万人了。就连警备队也投入进去了。”
“通知预备役!立刻开往灾区!我们一起去!”杜荷起身严肃的说道:“这次我们就是打仗,只不过我们的对手就是老天爷。死人是一定的,可那是我们的同胞所以我们绝对不能不管。能少死一个就少死一个。”
程鸾儿说道:“这个长乐等人已经在联系了,世家和一些富商都已经纷纷响应了,已经有船队像大唐购置必需品了。而且云朵知道琼州受灾已经准备了大批的牛羊马匹。相信也快运到了,这样会缓解一下灾情的损失。只是我们女营大约还有一万人左右,是不是也……”
杜荷笑道:“当然了,这次这么大的寒流,女营也是士兵。一定要去!尤其是里面还有很多的医护兵,那些老人抵抗力差一些当然要重点救
治了。”突然想到席君买和苏定芳,好奇的问道:“这两货还回来不会来了?都快大半年了还没完事?上个月初就已经把文单事情处理完了,怎么还不回来?”
房遗爱撇撇嘴说道:“你不是让碧娘去支援李恪了吗?他们刚刚走的时候你不是带了一封信吗?让他俩也在那里训练部队,说高原气候不是那么好适应的。为了明天李恪动手做准备吗?”
“妹的!我给忘记了!”杜荷苦笑道:“主要是咱们不是现在人不够用嘛!”想想要不是吐蕃那里高原气候,气压低会让很多战士不适应。需要好好的适应一下,估计李恪早就动手了。
杜青龙叹口气说道:“大唐的南方地区也受到同样的影响,不少地方都受了灾,特别还有一些地方下了不小的雪,将道路都给封了,结果导致交通不畅,一直到雪后十几天才恢复交通。虽然这场天灾来的很突然,不过万幸的是,这几年随着商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百姓也都随之受益,一般家中都储备着一些粮食,再加上江南草木茂盛,也不缺升火的燃料,所以倒没有死多少人,只是受到一些财物上的损失罢了。”
杜荷摆摆手说道:“那就先这样吧!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吧!”
长安太极宫两仪殿内,李世民与太子李治相对而坐,两人分执黑白子,正在棋盘上杀的难解难分。李世民的棋力高超,李治虽然年幼,但却得几位国手的指点,棋力也十分不凡,再加上今天李世民心中有事,所以才让李治占了便宜,慢慢的竟然占了上风。
“不下了,父皇败局已成,雉奴你的棋力见涨啊!”李世民忽然将手中的白子放了回去,然后有些欣慰的看着李治道。做父亲的,自然都希望儿子能超过自己,李世民也不例外。现在的李治已经渐渐的有了帝王之气,尤其是将朝堂之事玩的比自己还要好。
“父皇你是在让着儿臣,否则以父皇的棋力,哪里是儿臣能打败的?”李治也有些谦虚的道,不过脸上却带着无法掩饰的喜色。
李世民看着儿子的样子却是淡淡一笑,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走到书案前,从上面拿出一本奏折和一封信,回身递给李治道:“雉奴,这是你六哥七哥和八哥写的奏折,现在他们已经算是在文单站住脚了。只是等着你三哥准备好进攻吐蕃了,到时候他们就是一个整体了。”
李世民说到这里,脸上闪过一种很复杂的神色,其中有心疼也有自豪,他也知道,李贞和李恽此行,肯定会遇到不少的危险,甚至有可能连命都会失去,但是他们既然想要做一番事业,自然要有所付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天上掉下来的。想想当初,他自己不也是在战场上几度生死,才最后搏得现在的江山社稷。
李治听到李贞和李恽马去文单已经站住脚了,脸上却露出一种羡慕的神色。他这几年虽然跟着李世民和众大臣学了不少的东西,同时性子也沉稳了许多,但毕竟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心中对于传说中那个光怪陆离的海外世界,更是充满了向往。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他的太子身份已经成为他身上的一道枷锁,别说出去到海外游玩了,恐怕出个长安城都会被一帮老臣劝诫上半天。虽然李治知道,他身上担负着大唐的未来,但是他毕竟还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正处于好玩好动的年纪,特别是眼睁睁的看着几个哥哥在外面闯荡,而他只能整天呆在长安城中,这更让李治有种度曰如年的感觉。
正文 第330章 节:战吐蕃
更新时间:10…10 13:53:37 本章字数:3922
李世民看着儿子脸上的那种羡慕,心中也是暗笑,对于李治的想法,他也十分的理解,当初李治还不是太子时,就吵着要跟李恪一般出去干一番自己的事业。结果因为年纪太小,被自己拦了下来,后来好不容易年纪大了,却又成为太子,就更不可能出去了。
“雉奴,你是不是很想去杜青莲那里转一转?”李世民忽然开口问道。
李治听后猛然抬起头来,脸上带着一种惊喜之色,不过很快他就又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声音平静的道:“启禀父皇,儿臣这几年读了不少书,但是总感觉还是缺少点什么,想到六哥曾经和我说过,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儿臣一直想要外出走走,只是受制于身份,却一直未能如愿!”
“好!好一个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李世民听后抚掌大笑道,“雉奴,你六哥说的不错,为帝王者,若是只呆在深宫之中的话,那么他永远不可能知道民间的疾苦,曰后你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时,也千万要记住这一点!”
李世民说到这里,猛然间一转身,双眼炯炯的看着李治道:“为父也是最近才想通这个问题,所以我思量再三,决定还是让你外出一趟……”
“真的?谢父皇!”还没等李世民的话说完,李治却已经满脸狂喜的抬起头来,刚才他已经从父亲的话中听出了一丝苗头,不过现在确认了这一点后,还是让他无比的惊喜。
“哼,为君者,怎么能如此沉不住气?”李世民被李治打断了话,当下忍不住呵斥道。不过看到李治如此高兴,他这个做父亲的也心中高兴,语气中也没带什么怒火。
李治也知道自己太高兴了,也幸亏这里只有他们父皇两人,若是有其它大臣在的话,估计又得说自己什么殿前失仪了。
看到李治吐了吐舌头再次站好,李世民又瞪了儿子一眼,然后这才接着又道:“不过这次外面可不是单单让你去游玩的,路程的你自己去安排,我给你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之内,你必须熟悉一下国内的百姓生活,另外也可以去你六哥那里,体会一下你六哥那里与咱们大唐有什么不一样,事后要写一篇对比的文章,为父要检查的!”
“一年?”李治有些不敢相信,他没想到父亲竟然给自己这么大的自由,一年的时间让自己安排,想去哪都行,甚至还能出海到六哥那里,这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想到这一年的自由时间,李治也不禁有些失神,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急忙向李世民施礼道:“谢父皇,儿臣一定不负父皇的期望!”
李世民看着激动的满脸通红的儿子,也不禁微笑着摇了摇头,脸上也出现一丝溺爱之色,然后开口道:“起来吧,为父做出这个决定,其实主要还是想让你开阔一下眼界!若是再过几年的话,估计会比咱们大唐的关中地区还要兴旺发达,这点为父想了许久都想不明白,所以你若去了那里,多向你老师讨教一番,曰后你会用的到的!”
其实这也是李世民的私心,因为他与杜荷那日在乘船前往琼州之时进行一次畅谈,也可以说是个约定。他时常与杜荷有书信往来,只是只有两人知晓。这次让李治前往也是让他亲身感触一下。毕竟以后李家的买卖还是他说了算。
李治紧接着又想到一个问题,当下有些小心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