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老大这时候也明白,要重建洛阳,自己一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和刘备合作。刘备是大汉皇亲,现在已经不是他自己说的了。刘辨亲口喊过皇叔,这面招牌在诸侯的眼里,还是有些分量的。于是双方的分工逐渐明确起来,合作的也颇为顺利。
童老大暂时放下了军务,种田,这件看上去很简单的事情,牵制了洛阳所有的人力。
—://。。
第一百六十章 谁能救大汉?
更新时间2011…5…13 14:50:29 字数:3556
手下文官严重缺乏的刘备甚至让张飞和关羽也客串起了文职。童军对于这样的安排很是无奈,同时也想看看张三爷放下长矛以后,那只手是怎样拿毛笔的。
让童军吃惊的是,张三爷居然能写出一手好字,丝毫不逊色于简雍。童老大手下的军士也放下了训练,从早到晚搭建窝棚。有帐篷搭帐篷,没帐篷砍树木来搭,实在不行就用泥土和茅草搭起来,让那些赶到洛阳的难民,或者即将赶来的难民有个遮风避雨的场所。
童军准备等到秋收之后,再慢慢搭建民居。作为看惯解放军抢险救灾场面的童老大对这些感到很是平常,既然想让人家来,就要给人家一个睡觉的地方。
但那些难民却是感动异常,一双双望向童老大的眼睛里都盛满泪水,他们根本不知道,如果不是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和蔼的人联络那些黄巾,他们根本不用流离失所。
他们只知道,官兵为他们这些人搭建住所,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不光这些人不习惯,就连刘备这样在演义中爱民如子的人也颇有埋怨,说:“如果你有时间,就来帮帮我。”
童老大却坚持让军士们搭建窝棚,为了做足表面工作,童老大甚至自己也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面,周围全是他的佃户。
现在应该说这些人不算是佃户了,童军告诉他们,你们自己种地吧,只要土地上是你们自己撒的种子,那片地就是你们自己的。
李平等人对这样的事情深信不疑,因为他们从没有怀疑过童军。
还有一些外来的流民,因为家中劳力的丧失,生活很是困难。胡奶奶带着年幼的孙子和孙女,也在耕种着土地。没有壮劳力的家庭干这样的活是很吃力的,对于连一个成年人也没有的家庭来说,这更是一项艰难的工作。
而且,她们以前也算是大户人家,只是家中被黄巾抢了,她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来洛阳的路上。所以从没有干过这粗重的农活的老奶奶,带着两个孩子也在耕种土地。
童军见他们的样子,想让他们放弃。胡奶奶却是不答应,她说,她年纪大了,孙女过些年也要嫁人的,趁着还能帮上忙,给年幼的孙子留些田产,将来也有个依靠。
童军把自己的马留了下来给犁田,还找了两个军士专门帮他们耕种。
老奶奶非常感激,跪在地上给童军磕头。童老大忽然想到,如果自己不让张燕下山,她们一家人就不用生离死别,不用背井离乡了。
尽管有那点点良心忽然发现了,但是童军马上用自己的理想掩盖了良心。
人,还是少了,必须让张燕再闹下去。
又是一批难民赶到洛阳,这是童军进入洛阳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批人,足有两万之多。刘备放下手中的一切工作,赶过来和童军一起安置这些人。
茅草屋加上木架房也不能一次容留这么多人,即便十十几平米的房间挤上二十多人,依然有很多人要住在外面。
对于这些赶到洛阳的难民,童老大首先是将他们集中在一起,然后挨个的登记造册。登记过后,才能领到食物,才能安排住所。
刘备对童军这个方法很是赞同,由于没有足够的文职人员,为了快速安置好这两万多难民,凡是会写字的军士都被拉过来负责登记。
一共三十多张负责登记的桌案,虽然数字不少,速度却不敢恭维。
“你叫什么名字?”行中拿着手中笔,抬头看了眼前这个比较清瘦的男人一眼。
那男人说道:“华歆。”
然后看着行中拿笔的手,皱起了眉头。行中也皱起了眉头,把笔咬在嘴里思考了一下,马上写下:“华新。”
华歆看着,出声提醒道:“军爷,您写错了。”
行中一挥手,不耐烦说道:“都一样,都一样。”然后又巡例问:“哪里来的?”
华歆说道:“长安。”
行中笑了:“长安?我们这几天都是从东边接人,你是第一个从西边来的。”
华歆说道:“我听说有人来重建洛阳,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所以特意从长安赶回来。”
行中却不关心他为什么回来,接着问道:“认识字么?”
华歆回道:“自幼四书五经便可背诵,孔子百篇均有研习。”
行中点点头,在那册子上写下两字:“识字。”
然后手指粥棚,递给华歆一块木牌:“去后面先领碗粥,排队在那等着,会有人安排给你住宿的。”
华歆愕然。
盛粥的碗大多是破的,但这并不影响华歆喝粥的心情。轻轻吹了口气,华歆发现这粥还不算太稀,居然有几粒米从碗底飘来上来,心中有些惊喜。一口下肚之后,感觉肚子舒服不少。
华歆也是士人,虽然士人都看不起他,但是他看得起自己。董卓和士人开打之后,华歆虽然没有站出来,但是内心着实期盼联军能击败董卓。
偏偏那联军是来势汹汹,去势也汹汹。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联军已经不再是联军了。
随董卓去了长安之后,华歆看出董卓已经是日落西山,本想打道回府,可又听说有人接下了修葺洛阳这个差事。这个消息马上激起的华歆的好奇心,想看看谁有这个气魄,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他本来不是难民,遇到这批难民之后,把自己的食物都分了出去,于是,他也就成了难民。
童军?刘备?华歆默默念着这两个名字,刘备好像没听说过,那童子安倒是有一面之缘。
先前在洛阳,除了给这童子安和袁魁擦过一次屁股之外,也没打什么交道。不过从这个人救济难民的举措来看,是个人物。最少他来这么短的时间,已经让洛阳这一片死地有了一点生机,有了希望。
身边有一个军士,光着膀子抬起一根很粗的木头,放在两片已经搭建好的土墙之上。那木头很粗,华歆估计就是十个自己也未必抬得上去。
军士放好木头之后,在土墙上做些什么。片刻之后听他喊道:“给根绳子。”下面有同伴马上递了根绳上去,那人看过之后却又扔了下来:“太细了,用着绳子架不住风吹,换粗的。”
等那人绑好木头,华歆的粥也喝完了。马上有军士抱着一捆捆的稻草上去,铺在那绑好的木头上,房顶基本成形。
那军士也不用梯子,直接从房顶跳了下来。华歆上前一步,抱拳说道:“请问军爷,洛阳太守刘备刘大人现在何处?”
那军士听见有人问他,回头看了华歆一眼,两个人都愣了一下,华歆忽然一笑:“原来是童将军,倒是下官失敬了。”
童军跟着笑了:“没想到在这里再次见到华大人,华大人现在来洛阳,所谓何事?”
华歆道:“只想能为重建洛阳略出薄力,不知道将军能否给下官一席之地?”
童军点点头,喊来行中道:“带华歆先生下去休息,给先生换身干净的衣服。”
华歆却是拒绝了,“下官知道现在将军急缺人手,敢向将军请命。”
这是第一个前来投奔的名士,即便他的名声实在不怎么样,童军依然非常的高兴。
华歆的能力马上突出的显现出来,他坐在行中的位置上,拿起行中笔,一个人的造册速度要比十几个人加在一起还快。
童老大相信这些名士的眼光,既然他们肯来,说明现在洛阳已经有了一样东西——希望。
两天之后,第一批救援的物资被送到洛阳,这让刘备和童军都很高兴。让他们意外的是,这批物资并不是刘虞答应送来的那批。这些物资大多是粮食和布匹,还有一些破旧的衣服,是曹操送来的。
金燕子一度非常的差异,当曹操举起屠刀,毫无理由的屠杀徐州居民之时,所有的人都认为曹操是个混蛋,金燕子也是这样想的。
她不能理解曹操的所作所为,因为曹操杀了很多无辜的人。自己身边这些难民之中,就有许多是徐州人,他们的家被曹操毁了,亲人被曹操杀了。现在,曹操又给他们送来物资。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金燕子很困惑的问童军。
童军说道:“曹操是个英雄,我知道他一定会给我们送物资来的,他也希望我们能重新把洛阳建起来。”
金燕子还是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