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六一-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题。而现在,这个薪俸并不管高的小官,面对一锭黄灿灿地金元宝,竟然会无动于衷,要知道,这一锭金子,可能是他整整一年的俸禄啊。
梅妃便不再强人所难,让白震山空手而去。望着那个汉子的背影,梅妃忽然对吴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仰,当日吴王在众人面前,拥戴曾国藩登基的画面,再一次浮现过她的眼前,那俊朗的面容,那雷厉风行的神采,无一不让人仰慕之至。
渐渐地,她心中涌起一种莫名地失落,手中把玩的洋玩意儿也没了兴趣,玉妃见她情绪忽然低落,便道:“妹妹,你刚才还对这些东西喜欢得紧,怎么这么快就不喜欢了。”
梅妃幽幽叹道:“这个吴王可真是非同一般地人,你瞧他培养出的手下,竟然能不贪财,这样地官咱们有多少年没看见了,真是难得呀。”
玉妃却是一哼,不屑道:“这世上哪里有不贪财的官呀,不然他们绞尽脑汁往上爬是为了什么,妹妹你可别跟我说,是为了救世济民,泽被天下啊。”
“那可未必,所谓物极必反,也许世道沦落到不可复加地地步,反而就出现了转机,我瞧这吴王就是这样的人物。”梅妃为曾纪泽维护。
“哼,他要是个清官,又哪里来的这许多珍宝送给咱们姐妹,我看他跟那湘王不过是一路人,只不过人家湘王是明着抢钱,他吴王是暗地里敛财,这样一比,那湘王还算是个敢做敢当的真汉子。”玉妃的话充满了对这个世道的讽刺,也是她见惯了世态炎凉,物欲横流,早已不信这世上还有什么清官。
梅妃见说不动玉妃,便也不再多言,漫不经心的把弄着手中的西洋玩器,心中却只是一个劲的感叹。
无极殿,曾皇在此设宴庆贺吴王凯旋而归,奉旨陪宴的大臣虽区指可数,却都是大明朝的实力派人物,曾国荃、彭玉麟、鲍超、杨岳斌、刘坤一悉数到场。
很显然,曾皇将这些人召集在一起,八成是有要事相商。果然,酒过三巡逻,曾皇向众人道:“我大明虽然在近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战果,但天下还远未平定,北方满清虽然刚遭大败,但仍据有黄河两岸大部分省份,实力不容小觑。江南之地,左宗棠尚未归附,云贵、两广、四川等省也未曾明确表示归顺大明。而我大明所据之地,发匪方平,民生凋蔽,内患重重,而外亦有洋人列强虎视眈眈,可谓是困难重重,对于我大明下一步的方略如何,众爱卿有何高见,可畅所欲言。”
砰!曾国荃将手中酒杯猛放在桌上,叫道:“咱们连发匪都能灭了,这些个困难就算得了什么,依臣弟之见,就一个字………打!谁不服就打谁,直到打服为止。”
彭玉麟干咳了一声,道:“湘王这话就错了,咱们是把江南的发匪给打没了,但发匪却并没有灭。据臣所知,那李秀成已经携了小洪贼逃往江北,时下正纠集残部,积极的与捻匪会合,试图在中原一带重振旗鼓。”
曾国荃不屑道:“他百万人马时咱都没怕过,还怕他现在那熊样么,只要皇上下旨,臣弟立刻可以率大军过江,将李秀成和那小洪贼的人头砍下来献给皇上。”
鲍超这时也开口道:“湘王,你可别忘了江北是我北军的防区,即使要打李秀成,那也应该由我北军来,怎敢劳动你的西军呢。”
曾国藩分东、南、西、北军时,基本是按着各军原先控制的区域划分,其中曾国荃防区为湖北、湖南、安徽江南部分、江西大部,并领湖广总督,实力可谓最盛。
曾纪泽防区为江苏全省,浙江北部、安徽、江西各一部分,领江苏巡抚,实力居次。至于左宗棠的南军,名义上他的防区为浙江、福建、广东,但因其未明确表示归顺大明,所以所谓“南军”也只是徒有其名而已。
至于彭玉麟,因其统帅水师,情况特殊,可以说没有任何地盘,也可以说整个长江流域都是他的防区,又因彭玉麟身兼军机大臣,并领江西巡抚,其地位与实力在大明亦是重量级。
而鲍超一直以来都为曾国荃辅军,大明定鼎之后,曾皇为表其功,却又不肯割他九弟的地盘,故只好将湖北、安徽江北这一片地方划为鲍超的防区,虽还令其兼任安徽巡抚,但因安徽大部分地方为曾国荃辖区,他这个巡抚其实是大打折扣的。
数位开国功臣之中,以鲍超的辖区最窄,他自然一心想向北拓展,以扩张自己的辖区,既要攻打太平军残部与捻军,鲍超当然不会坐看曾国荃跟他抢地盘。
曾国荃现下是仗着自己湘王之尊,更加的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便跟鲍超争道:“本王只不过是怕宋国公兵微将薄,打不过人家。既然宋国公也要北征,那本王就由湖北出兵,宋国公由安徽出兵,看咱们谁先攻占中原。”
鲍超不服气,也道:“好,那咱们就看谁的兵更强了,我倒想与湘王比上一比。”
看着争吵各不相让的二人,曾纪泽心头阴霾,他忽然觉得大明的前途,也像他的心情一样,阴云渐布。
第一百四十九章 英国的态度
曾纪泽心中暗自有了计划,高声道:“皇上,儿臣有话要说。”
曾皇也被鲍超与曾国荃的争执惹得心烦,见自己的儿子有话说,便挥手制止了二人的争吵,道:“吴王有何建议,尽管道来。”
曾纪泽遂面向众人,朗声道:“我以为,目前我大明最重之事,乃是先统一南方诸省,休养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同时,倾尽全力发展洋务,殖产业、开矿山、炼铜铁、办工厂、产丝布、造枪炮、兴教育、建学校,如此,才能使大明国力兴盛。”
“与此同时,外和欧美列强,使之不介如我中国内战,内连太平军和捻军,使其北上与满清相争,使清狗无暇犯我大明。待三五载之后,我大明国力已盛,便可挥师北伐,扫灭满清,必如摧枯拉朽一般。儿臣以为,这才是大明朝近几年的发展方向。”
曾纪泽之言,正合曾皇的心意,就他而言,当初不愿称帝的原因之一,或许便是江南战乱已久,黎民百姓饱受灾祸,再起兵戈,必使天下苍生再度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余心不忍。故曾纪泽提出的休养生息的计划,其实本就是曾皇的本意。
“吴王所言极是,朕即日便下旨,令各地仿效江苏,广办洋务,特别是办兵工厂,造枪造炮,强我明军,此乃大明首要之务。”曾皇不给其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抢先表示十分的赞成,如此一来,其他也就不好再提意见,何况这些人在办洋务这方面,均是持有开明态度,就算曾皇不表态,只怕也不会有所异议。
曾纪泽接着又提议,让他的江苏省成为一个洋务的试点省。诸般持有异议的洋务,都可以先在江苏试行。如果效果明显,便在全国推广,如若办差了,也不至对全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曾纪泽提出这么个意见,就是因为包括曾皇在内的很多人,对很多外国的先进东西持有抵制或是保守地态度。而曾纪泽自然知道中国没有更多停步不前的时间。她必须抓住每一天奋起直追世界发展地脚步。所以他才想了这么一个折衷的办法,而另一个目的也是想通过办更广泛的洋务,使自己所辖的江苏省综合实力率先提升起来。
像曾国荃这样见识的人。自然巴不得能把每一分能用地银子,全投入了造枪造炮之中,至于什么殖产业、兴教育,在他们眼中看来,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故而对曾纪泽这一动议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曾皇便也顺水推舟,准了他的奏议。
“父皇,儿臣前番提出征四川。后来细细想想不太稳托。当年的太平天国就是犯了分兵地大忌,才使原先强盛的战斗力被削弱。所以儿臣以为。应当罢西军入川的计划,只派水师溯江而上。将蜀国公接应到湖北便可。”
曾纪泽方才已说动了曾皇,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这时再提取消征川的计划也是合情合理,曾皇也不想自己这亲家变成他登上皇位的牺牲品,顺势又准了曾纪泽的请求。
众人吵吵一番也没个结果。吴王只几番话便定了大局。曾国荃感觉到自己颇有相形见掘地兆头。在这个时候。他必须提出自己地奏议。否则便在这大政上被吴王盖过了风头。
曾国荃便道:“皇上。既然要平定江南。臣弟以为当立即拿左宗棠开刀。皇上连下了三道圣旨。叫他入京面圣。可这姓左地连个回声也没有。分明就是不想归顺大明。臣弟地大军已经逼近湖州。只消皇下下旨。臣弟保证在一个月之内。拿左宗棠地脑袋来见皇上。”
曾皇抚须道:“左宗棠素来心高气傲。当年在朕幕下时。便多有不服朕。想要此人诚心归顺。确实不容易啊。不过这左宗棠乃当世奇才。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