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6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皇帝派派人问他:“珠厓归属大汉,成为大汉的一个郡,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背叛,你却说不应当攻打,助长蛮夷的叛乱,减损先帝的功德,在《六经》中符合哪条经义?”

贾捐之家学渊源,而且是回到皇帝的问对,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

他从夏商周一直说到本朝,认为皇帝不能忍受一点小愤怒,打算驱赶士兵坠入大海,让他们去阴森幽暗的地方才称心如意,这不是解救饥饿保全人民的办法。

还觉得骆越人父子同河洗澡,彼此习惯于用鼻子喝水,与禽兽没有不同,原本就不值得设置郡县。

区区独居大海之中的州岛上,雾露潮湿,又有很多有毒的植物、昆虫、蛇类以及水土环境的危害,敌人未被俘虏,战士已自死亡。

又不只是珠厓才出产珍珠、犀角、玳王冒,舍弃那里不值得可惜,不进攻也不会减损汉朝威风。

那里的百姓就像鱼鳖一样,哪里值得贪取?我就拿往年征羌的军队来说吧,军队出征时间不到一年,范围没有超过千里,已耗费四十多亿钱。

希望最终舍弃珠,集中力量拯救关东百姓。

贾捐之回答责问的奏折呈上,孝元帝就此事询问丞相、御史。

御史大夫陈万年认为应当进攻,以维护大汉的威仪。

丞相于定国认为:“不久前连年调兵进攻那里,护军都尉、校尉以及丞共十一人,只有二人生还,士兵和转运粮草而死的人在万人以上,费用三亿多,还不能全部降服。”

“现在关东贫困疲乏,百姓很难征调,贾捐之的看法正确。”

孝元帝就听从了贾捐之的意见,于是下诏说“:珠杀害官吏百姓,背叛造反,现在参加朝廷讨论的人有的说可以进攻,有的说可以防守,有的想舍弃那里,意见各不相同。”

“朕日夜考虑各位的发言,认为威势不能控制那里的人,就主张征讨诛杀他们;犹豫不决回避困难的人,就认为应该防守屯田;了解时代形势发展变化的人,忧虑万民。”

“万民的饥饿与不讨伐远方蛮夷相比较,哪一个危害更大呢?再说祖先宗庙的祭祀之礼,逢灾荒之年还不能齐全,何况只是不能回避嫌疑的小耻辱呢?”

“现在关东地区很贫困,国家仓库空虚,没有粮食供给百姓,又加上动用军队,不只是让百姓劳苦,灾年还会连着到来。”

“废除珠郡,有思慕中原礼义、想归属大汉的百姓,所到之处,就地安置,不想归属的不要强迫。”

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个郡,珠厓在象郡的外徼。其实,珠厓珠崖和朱崖,在这个年代是通用的,并不是灵帝的封赏错误。

孝武帝汉元鼎六年,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等讨战吕嘉,平定南越。西汉元封元年设置珠崖郡和儋耳郡两个郡、十一个县,有23000余户。

两郡领县是依据朱崖岛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势,以黎母山脉为中心,向四周倾斜至海地形,环岛沿海地区设置县份。

五指山是晁家的人来了以后,认为自家不是黎族,更遑论黎母了,改称五指山。

儋耳郡、珠崖郡两个郡,以东、西两部划分,分辖现在的朱崖。西部地区属儋耳郡,东部地区属珠崖郡。

而实际管辖所及者仅为朱崖的沿海沿河地区,形成朱崖岛的环岛实治建置。西汉时朝廷派地方官员巡视涨海一带水域。

尽管大汉在这里建立了一级行政机构,始终是外郡,县与县的边界也十分模糊。不要说后世的考古学者,就是本地人都不清楚具体是哪个县。

以前的十一个县分别是儋耳县、至来县、九龙、瞫都县、玳瑁县、苟中县、紫贝县、颜卢县、山南县、临振县、乐罗县,形成朱崖岛最早的沿海环岛建置布局。

汉始元五年,省儋耳郡并入珠崖郡。汉初元三年,罢珠崖郡,置朱卢为都尉治。朱崖自武帝立郡至此,共六十五年。

现代的人名地名,重叠的很多。譬如朱卢县,在合浦就有一个,而在这边,居然也出现了一个。或许是当地的官员从合浦而来,见到此地有如朱卢一样的红色就随口道来。

符树符林是黎人,但是在朱崖岛上,还有很多的汉人。毕竟大汉的人民只要有衣穿饭吃,晚上又没啥娱乐活动,一个男人有好些女人,哪怕存活不易,人口还是井喷式增长。

当年从中原移民过来的汉人,就居住在朱卢一带。

前世的赵子龙没有到过海南岛,他只能凭借记忆,让南征军往上辈子的海口那位置走。

不仅有蔡瑁,连甘宁都赶了回来,毕竟大帅前来朱崖是大事,其他的侵略活动也好,商业行为也罢,暂时就可以放开。

符树与符林哥俩面面相觑,他们除了家乡,也没在岛上转悠过,不知道其他地方。

“主公,这里的人着装不似中原人。”甘宁脸上满是不解。

尽管离海岸线还有一小段距离,两人的目力自然能看到清清楚楚。

“岸上有听懂汉话的出来下,”赵云有些纳闷儿,还是发了一声过去:“我们是汉军。”

汉军?岛上的汉人这些年貌似被朝廷抛弃了,再也没有任何官府的人过来,难不成真的有汉军过来吗?

岸边的汉人看到了军舰,发了疯一样朝海边跑,嘴里哇哇啦啦,说的啥估计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懂。

“是汉人!”赵云吁了一口气:“那是南海一带的口音!”(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一章越人黎人大汉人(3/7)

大汉在朱崖洲上设置了十六个县,其实沿着岛屿的只有十一个县,中间有五个。

要不然的话,估计贾捐之也不会建议大汉政府撤掉珠厓郡,毕竟外郡再怎么着也是一个国家的领土,说啥都不会轻言放弃。

汉武帝穷兵黩武,至少能打得匈奴不敢南顾就能在史上留名,皇帝们对国土对异族的战争就像打了兴奋剂一般执着。

贾捐之在说那话的时候,珠厓郡十六个县,拢共有十三个县反叛,估计也就中间的县份,从来没有怎么和外界接触,等于是全境都在叛乱,那得需要多少军队前来平叛?

关键不管只珠厓郡、儋耳郡还是后来合并的珠厓郡,都是外郡,中间的五个县,连大汉都只是当年的官员随口命名,并不怎么着紧。

在大汉的开国历史不久,出现了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叫晁错。

不得不说,道家关于风水之类的说法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当然,也不可能全对。他出自颍川,就是诸多汉末世家崛起的风水宝地。

一个地区的兴衰,与其教育的程度成正比,那边的文化气候浓郁。不管怎么着,有汉以来,每一代都会出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他也是其中之一。

晁错力主振兴汉室经济,孝孝文帝十二年,他上了一篇《论贵粟疏》。

这篇疏继承了贾谊的重农思想,强调重农抑商。晁错在这篇疏中细致地分析了农民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农民流亡,粮食匮乏的严重状况。

他建议孝孝文帝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其一,贵五谷而贱金玉。其二,贵粟。

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孝文帝接受了。

接着,晁错又给孝文帝上了一篇关于减收农民租的疏。

对于匈奴的侵扰和西汉王朝中央政府的消极的和亲政策,他和贾谊一样,都是不满的。这家伙对匈奴的态度比较强硬,开始主张武力平定,

此议不为孝文帝所接受后,他仍主张积极备战,提出移民实边的策略。

孝文帝前十一年,晁错给孝文帝上一道《言兵事疏》。提出了以蛮夷攻蛮夷的观点。

他并不是主张单纯地依赖蛮夷,而是企图使之与中国的军队相结合,使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主张主动地向匈奴出击,被孝文帝委婉地拒绝了。

接着晁错又向孝文帝提出了积极防御的策略,即《守边劝农疏》和《募民实塞疏》。

在《守边劝农疏》中,他分析了秦王朝戍边政策的失误,分析了匈奴民族活动的特点。提出了徙民实边的主张。

为了使募民徙边的工作做得更好,晁错在《募民实塞疏》中又提出了两条建议:

其一,对安置移民生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其二,要学习古代的方法,将移民按军事建制严格地组织起来。

同时,晁错又在《论贵粟疏》中建议,全国百姓向边塞输纳粮食,以换取一定爵位或用以赎罪,这叫纳粟授爵。

这些由晁错主张或更定的措施,对汉初经济发展和文景之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对晁错提出的移民实边、寓兵于农的政策,孝文帝立即付诸实施。这个政策不仅在当时起到防御匈奴的作用,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