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本来有些无精打采的匠人们听到这话,异口同声地吼道:“谢过三公子!”

黑压压跪着一大片人头,不仅仅是赵云,连正拿着纸张幻想的张郃都被惊动。

张光明只是一个纸厂管事,这里也不是真定的范围,天高皇帝远,他克扣工钱什么的,说明监管还是有问题。

赵云当初可对每一个来此的匠人家属都有了很好的安排,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或经商或种地,几乎所有人家里都不错。

张光明的手再长,也管不到真定,也不敢管,生怕自己的贪墨暴露。

“柱子,吩咐下去,让家里马上捉拿张光明!”赵云脸色一沉。

赵家每年给赵云的份子钱可不在少数,他暗中明里的产业更多,到手的钱,都被投了进去,纸厂也是他的钱在运转。

他刚才说每个人的待遇上涨十倍,只不过是在张光明的基础之上,也没多少钱。

再说了,这些匠人,只要把他们的家里安排好,一个个连命都可以不要的。

当下,赵云宣布让赵墨改善伙食,给每一个工匠做几件体面的衣服。

一行人随身带了些纸张,马不停蹄,又赶回真定。剩下的陆陆续续会不断运回来。

当初为了给印刷这一块的人找地方,赵云可是费了好大的心思。

最后,在师父挨着不远的一处山谷里找到了幽静的好地方。

这里四面环山,还有从小跟在一起的部曲们守卫,安全问题一点都不用担心。

周围的人都知道,这是赵家三公子的一个别院,可从来都没有人明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在小山谷里不断发展。

“三公子,想死老奴了。”负责人是从小服侍赵云起居的赵德。

他今年也就比赵孟大上一两岁,因为生活优渥,看上去很是富态,说是个小地主别人也会相信。

腆着大肚子的赵德,赵云对众人介绍道:“这是德叔,他老人家在这里,我才放心。”

张郃领头,众人齐齐行礼:“见过德叔。”

赵德的胆子可不大,慌忙躲在赵云后面,不知道该如何答话。

“行啦,”子龙哈哈一笑:“我德叔打小开始就没见过他有勇敢的时候,你们别吓着他。”

张郃不管不顾,看到大厅里就有印刷好的一本本书籍,还带着墨香,直接奔了上去。

这下,连有些矜持的蔡瑁等人也顾不得礼仪,跑到书架前,开始翻阅。

“发哥呢?”前世见过比这更精致多少倍的书籍,赵云早已免疫,他禁不住问道:“应该娶妻生子了吧?”

“托三公子的福,老汉也有孙子了。”说道儿子赵发,赵德本来就小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恭喜恭喜,回头我把礼补上。”赵云替老人把有些凌乱的胡须轻轻捋了捋。

“不用,”赵德不好意思:“都是夫人操办的,这些年他在夫人跟前做事。”

是吗?赵云一愕,在母亲那边好像没看到这人,估计是老太太私人田庄店铺之类,让赵发去打理。

在别院没有停留多久,吃过晚饭,赵云让赵德吩咐工匠用新型纸张。

活字印刷术早就出来,有人盯着,倒也放心。

赵云想了想,临走之前又留下几个部曲,让他们职责分开,日夜巡逻。

刚回到家,还没喝口水,赵得柱苦着脸进来:“公子,张光明不见了!”

“你慢慢说,别着急!”赵云心里一沉。

在真定,还有人敢收留赵家的部曲?他还不相信。

谁知这张光明根本就没有回到赵家,最后有人见到他是在城里。

这人在哪儿去了呢?他在甄家的别院里。

不仅有甄家的主事人甄修,还有他们大老远从泰山请过来的孔融。

然而,书房里的气氛可不太好,甚是凝重。

“配方你没有?”甄修死死地盯着张光明。

找来一个管理纸厂的人,甄家也明白造纸术的强大之处。

谁知张光明也就有些小聪明,平日里让他克扣下工钱什么的还可以,让他去了解一道道工序,一样样材料,还不如杀了他。

“文举先生,您看这事儿闹的。”甄修原想直接带着孔家的人到造纸厂,哪知瞬息间就发生了变化。

要是孔家宣布纸厂是他们家的,估计赵云都有些头疼。

那可是孔圣人的家族,你赵家有个燕赵书院,能和孔家相比?

“无伤大雅,”孔融摆摆手:“老夫明日就上门,让赵家把工坊交给我家。”

“燕赵书院而已,比得上曲阜孔家的族学吗?到时候随意派几位夫子,祭酒、博士就不劳赵家费心了。”

你还真敢想?甄修闻言大吃一惊。

赵家的恐怖,别人不清楚,通家之好的甄家如何不知道?

人家武力值爆棚,惹毛了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你个人仰马翻。

别看赵孟这些年来韬光养晦,要是动了赵家崛起的根基你试试看?

看到孔融跺着小方步离去,甄修脸上不由起了阴霾。

(三江票,读者君们还有否?马上就要被赶到五名开外,巫山拜托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现在没证据了

这一夜,赵云睡得踏实,张郃手里抱着一本《易》沉沉睡去。

蔡瑁与蒯越抵足而眠,他们可没睡着。

“异度,想不到哇,”蔡瑁心事重重叹口气:“原本我们北上,只是想沾沾光,为家族挣点钱,赵家,不是我们能揣度的。”

“是啊,德珪,”蒯越身体没对方好,劳累得早就昏昏欲睡:“武力也就不说了,文名随着书籍的流行,是另外一个亚圣之家!”

“不行,明早就让人给家里带信,我们自己和子龙商议。”蔡瑁更看重的是利益:“书籍在荆州、扬州,我们也来分润一笔。”

蒯越却没有再说话,发出均匀的呼吸声,他实在太累。

一大早起来,赵云等人自然又开始一天的课程。

“大兄,等会我们就出发,直接到书院,让两位岳父和族伯他们来烦神。”他呵呵笑道:“毕竟我们的身板太小,扛不住压力。”

赵云很清楚,纸质书籍的出现,将会是人类历史上知识爆炸的一个新飞跃。

真定赵家,也就在常山国和冀州还有些名气,在大鳄面前,碾压成渣都是有可能的。

“也只好如此了,”张郃眉头紧锁:“最好把冀州别的家族都拉进来,我们冀州人抱成团,别的州郡不可能得到利益。”

“我蔡家、蒯家,唯赵家马首是瞻!”蔡瑁和蒯越心领神会,异口同声。

“有两位的相助,在荆州自然需要蔡家和蒯家、黄家、马家、秦家来做。”赵云当即表态:“兄等也能看出来,光是两家扛不住压力。”

蔡瑁和蒯越无可奈何,只想到利益,却没想到大小。

“啥?孔融?”正要出门,赵云就接到了父亲派人来传话。

“文举先生也想在燕赵书院插一脚?”张郃没做他想,有孔家掺乎,书院能传播得更快。

目前的生源,都是靠燕赵风味在各地打理,能来大饭店吃饭的,有几个家里没钱?

赵家不需要大小世家,而是要团结天下的寒门,只有寒门崛起了,赵家的地位才更加稳固,光是燕赵风味的渠道是不够的。

蔡邕、荀爽、赵温都是文人,与赵孟的风格不一样,他们都住在书院。

此时,赵家的中门再一次大开,赵家家主的脸上止不住喜意,领着自家兄弟子侄,在门前排成一大串。

刚刚就建好了燕赵书院,泰山孔家当代最杰出的人孔文举到来,是否意味着从此真定赵家就摆脱了头上的武夫帽子?

赵云不动声色,看到父亲得意的模样也不好泼冷水。

历史上对孔融的风评可不怎么样,不仅仅是让梨的故事,熟读历史的赵云对此人没啥好感,一个纯粹的文人而已。

孔融领衔的大队人马,虽然从真定县城出发,一路上走走停停,浑然不顾身边不时有人传说,赵家家主早就在门口等候。

“文礼兄、丘洪兄,”孔融干脆走出马车,冲两位同伴拱拱手:“不曾想燕赵之地,竟然风景胜过他地。”

陶丘洪是寒门出身,从名字都可以看出来,与戏志才一样都是双名。

边让家族是个小世家,当然不能与泰山孔家相比,能成为与孔融、陶丘洪齐名的一时俊秀,让边家乐得找不到北。

“文举兄言之有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边让摇头晃脑:“古人诚不我欺也!”

只有陶丘洪默然无语,自己身边这两个白痴,为何竟然有人把自己和他们并列?

真定这里,农人忙天忙地,脸上露出的笑容是最真实的,说明他们受到地主的压榨比较少。真定城的繁华,比平原郡不知强了多少倍。

这一切,显然是与赵家的努力分不开的。两个****不去想想深层次的原因,有啥景色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