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前攻略-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好容易停下来,抬头看了眼四面八方的目光,唇角微弯:“朕要立皇后。”

众人哗然。

新帝却毫不动容,任由下头的人交头接耳,只最后才扔出最叫人震惊的一句:“来人,拟旨,朕要立定国公之后,陆家嫡女陆昭阳为皇后。”

朝臣顿时沸腾了。

定国公之后?定国公难道不是一早死了,而陆家上上下下全部流放淮北了吗?怎么莫名其妙冒出一个陆家嫡女来?

太后与一众女眷在慈宁宫设宴,消息传来时,她面色丝毫未变,只说了句:“知道了,你下去吧。”

她看了眼皇后,皇后近日来一直病怏怏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此刻坐在那里面色如水,安静得像是完全没有听见前来报信的宫女说了什么。

倒是那一众妃嫔、朝廷命妇一片哗然,纷纷交头接耳,问陆昭阳是谁。

太后似乎又回到了那一日在这慈宁宫里初见那宫女那天,她跪在地上,不论自己如何威胁,就是不肯妥协。其实很有定国公的气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只可惜她与定国公是站在对立面的,是有着血海深仇的敌人。

抬头瞥了眼皇后,她让身边的宫女去给皇后添杯青梅酒。

“天寒地冻的,皇后脸色不好,喝杯酒暖暖身子。”她轻声道。

皇后起身谢恩。

她也只是轻轻弯了弯嘴角:“一家人,何必多礼?”

众人都注意到了,太后仍将沈氏称为皇后,哪怕如今已是老四在位,宫中都称沈氏为沈娘娘,早就不是什么皇后了。更何况乾清宫才刚刚传来旨意,说新帝已经拟旨另立皇后,太后这句话就来得有些不是时候了,总让人觉得话里有话,别有用意。

皇后抬头,与太后有那么片刻的目光对视,她能看见那其中窥探的意味。可到底还是什么都没说,她又坐了下来,端起那杯酒。

从前父亲是不让她喝酒的,闺阁女子,哪有喝酒的道理?是后来认识了他,被他往离经叛道的方向带上了路,从此一去不回头。她与他共饮,虽无流觞曲水,但有山花虫鱼。她与他去郊外放风筝,没有所谓的男女大防,只有欢声笑语。她做了太多父亲不希望她做的事,最离谱的便是如今这般,做了老四的棋子,助他一臂之力将皇帝赶出了宫。

她在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时也曾想过,若是父亲泉下有知,必然会暴跳如雷吧?

可他忽视了她一辈子,临死前也仍然紧紧握住皇帝的手,说着要他早日登上大位,兴我大兴。

她到底算什么呢?

可如今她做的这一切,想必父亲就是在世,也绝不可能忽略她了。

她搁下酒杯,胃中暖洋洋的,久违的温暖让她觉得舒坦了很多。她轻飘飘地抬头看了眼太后,眼中已有了尘埃落定之意。

*

新帝册后之事是举国大事,次日就传遍了整个京城。

朝臣的劝阻对于明君兴许有用,但对于老四这样刚愎自用的人来说,无异于隔靴搔痒。他心里痒,朝臣挠不到,那他就必然要做可以止痒之事,谁人都阻止不了。

定国公是大奸臣,当初陆家满门流放那日,全京城的老百姓都跑出来了,跪在长街两侧山呼万岁,老天开眼。而新后竟然是陆家遗留下来的嫡女,是罪臣之后。

各地的折子像是雪片一样涌入京城,可是没有用。

“让中书省拦了,朕不看,全是些陈词滥调。”老四懒洋洋地推了,因天气寒冷,身子骨不好,他连早朝都懒得上,十日里能有两三日上朝就不错了。

而更令人气愤的是,这位新帝不止挑心情上早朝,更因为阴晴不定,上不上朝没个谱,从来不会在免早朝的前一日告知朝臣。于是一个月里,大半时日都能看见朝臣们天不亮就顶着风雪入宫上朝,可在乾清宫外吹着寒风苦等不知多久,才终于等来司礼监的宦官通传一声:“今日早朝免了,诸位大人请回吧。”

在这样的日子里在殿外站上半个时辰,浑身都僵了,可身子冷是其次,不知多少人寒了心。

赵孟言便在这样的日子里睡到日上三竿才起,看看外面的天,问了句:“今天上早朝了吗?”

小厮答:“没呢,大人们又在外头候了大半天,最后等来的还是那句免朝。”

赵孟言弯唇笑,望望天:“他也该回来了。那人喜欢作死,那就全等着被人轰下台吧。”

只是下一刻,他又想起了那深宫之中的人,笑意慢慢地消失了。

老四真的该死。千不该万不该招惹上陆昭阳,须知他若是不触及皇帝的底线,恐怕皇帝会顾念手足之情,给他一个机会安度余生。如今他打上了昭阳的主意,喝,真是找死。

*

消息传到金陵时,皇帝已经无法克制自己的怒意。他将桌上的册子信件一应拂到了地上,几乎忍不住怒吼出来。

皇后?

老四要册昭阳为皇后?

他自己无法做到的事,还没能来得及实现的诺言,如今竟然被老四那个孽障抢先一步!

他不会蠢到相信老四对昭阳一见钟情,这一招很明显是冲着他来的。老四想宣战,想报复,想从心理防线上击垮他。

他几乎是一拳砸在桌子上,那桌子轰的一声倒了下去,四分五裂。

方淮进来了,默默地看着地上的满目狼藉,最终只弯下腰去捡起那些必要的信件,整理完毕放在了一边的椅子上。

“何必动怒呢?您知道他为的就是这个目的,要看您火冒三丈,要看您受不了,看您苦苦煎熬。”

“那他成功了。”皇帝咬牙切齿,紧紧攥着拳头,最后霍的抬起头来,“京中的重臣都联系过了吧?他手下那个叫谢中钦的人,赵孟言谈得如何了?”

“他好像还有几分傲骨,无论如何与赵孟言投缘,都不愿背叛旧主。但赵孟言倒是打听出来他随同四王爷先进京,一家老小都还在淮北,正准备举家迁去京城。赵孟言推测说,四王爷的大部分属臣都是如此,家眷都还在淮北等候入京。”方淮说。

皇帝沉默片刻:“非常时刻,也应用非常手段。派兵去看着那些家眷,先控制起来。不需从金陵调兵去,让驻守淮河一带的淮河军前去。”

“是。”方淮领命。

皇帝来回踱步,最后又问:“周川那边如何了?”

要率兵重返京城,同时不引起老四的主意,必须有最周全的计划。老四想必一直盯着河西这边的,他若是原路返回,只会打草惊蛇。而昭阳就是在周川出事的,若是走周川那条道,老四一定不会察觉,但前提是周川的官员都是沈家的旧部,太傅不在了,如今都是皇后的远亲。

他须得想个法子,带兵从周川回去。

册后大典就在元月底了,离今只有半个多月。

必须赶在那之前。

否则他就算重回京城,再夺皇位,也只能抱憾终身。

☆、第100章 出深宫

第一百章

皇帝正在金陵千方百计打通周川回京之路,天寒地冻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挂着大红灯笼,贴起了窗花,闭门不出,躲避寒冬,外头却忽然有人求见。

方淮进来回禀说:“像是宫里来的人。”

他递了只锦囊过来,说是外头的人递进来的。

皇帝拿了过来,那只红底绣金线的锦囊看着确实是宫中之物,他打开绳结,取出了里头的一把小木梳,表情顿时一怔。

那木梳看得出已有些年头了,因常年被人握在手里已有了斑驳的痕迹,又颇为光滑,尾部有两个刻得歪歪扭扭的小字:子之。

他记得它,十一岁那年母亲的寿辰上,他亲手送上了这把自己雕刻的小木梳。

那时候澜春还嘲笑他:“二哥真是太小气了,我都送了母后一把金镶玉长命锁,你居然就送一把破木头!”

他没好意思说这是出自他的手,只能低低地呵斥一句:“就你知道孝顺!”

木梳是太后的,那外头的人……

他一顿,抬头大步走了出去。

府邸不算大,临时安顿一下罢了,皇帝也不在意这些虚的。何况他不是要在金陵久留之人,京中还等着他,他不想让自己过得太舒适,忘记了此行的初衷。

几步功夫就出了府门,他瞧见外头停着一辆马车,乌木做的车厢不甚起眼,外头站了四个穿便服的侍卫。

“是太后派来的人?”皇帝负手立在门口,瞧着那辆马车。

他话音刚落,车帘忽然动了动,有一只小手从里面伸出来,轻轻地撩开了帘子。马车上,大皇子探了个脑袋出来,怯生生地望着他:“父,父皇……”

皇帝几乎是怔忡片刻,才叫了他的名字:“奕熙?”

小小的人站在马车上头,他走近了些,伸出双臂将大皇子抱下马车,放在地上:“你怎么来了?”

奕熙仰头望着他:“母亲跟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