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了行了,让栓子好好说说话。”顾季山见老陈氏没完没了的样子,心里有点嫉妒了,忙开口道。
  老陈氏撇了他一眼,还是把顾青云放开了。
  “夫子挺好的,很有学问,他考校我后就把我放在甲班。”顾青云实话实说,道,“三位同窗年纪都差不多,比我大五岁,他们都很和气,没有欺负我。”
  顾大河一听,就向顾季山解释甲班和乙班的区别。
  听说这是准备可以下场考试的,大家都很高兴。
  “这么说,栓子现在就可以入场考试了?那不是说他很快就是秀才公了?”李氏一脸的兴奋,抱着怀里的小儿子,笑道,“狗剩以后长大了也要和大哥哥一样,读书厉害,也做个秀才公,是不是呀?狗剩,是不是呀?”
  怀里的小家伙被逗得咯咯咯地笑,小腿乱蹬,口水横流。
  “不懂就别乱说,说出去都会笑死人。”顾二河皱着眉头看她,“现在科考的时间已经过了,第一场县试要到明年二月份才开始,还有十一个月呢。”
  李氏闻言有点尴尬,她幽怨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勉强笑道:“都怪我都怪我,日子都记错了。”
  “知道自己错了就好,在外面不要乱说,要让我知道你在外面挑起是非,我就把狗剩抱过来自己养,省得你把他给带坏了。”老陈氏瞪了她一眼,打蛇打七寸。
  自从栓子的身体大好后,她就对他疼爱无比,其中未尝没有小陈氏的缘故,毕竟这也算是她的娘家人了,当然要护着一点。
  而且前几年李氏有了儿子,她才给了她两天的好眼色,她就不知道姓什么了,当时都说了孩子还小,不要带回娘家参加那个什么成亲礼,这又是鞭炮又是喧闹的,很容易把小孙孙吓到,结果她不听,硬是要回,结果呢?孩子染病不治。
  所以现在即使有了两个小孙子,在她心中,栓子还是最重要的,有她在,谁也别想伤害到栓子的利益。
  今天栓子一去镇上,看他和大哥家的孙子一起背着书箱,不大一会,村里的人就都知道他们俩要去镇上的私塾念书了。为此,这事还在村里掀起了一股波澜,现在还在酝酿中呢。以她的经验,明天事情就会闹大,肯定很多人来家里问东问西的。
  “去年你同窗那个叫赵文轩和何谦竹都入场了,两人都只通过了县试,没通过府试,今年他们好像没去考。”顾大河见气氛有点尴尬,就起了话题,道,“我打听到的,何谦竹是何秀才的族中侄子,他们都是桃花镇何里正的族人,关系还算亲近。”
  顾青云一惊,桃花镇也是有几个大姓的,其中一个就是姓何,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他们家族好像出了几个人才。
  “有一天我们姓顾的也像他们一样就好了,族中有两个秀才,一个是私塾先生,一个是里正,族中还有人经商出色,在桃花镇这个地方,就稳如泰山了。”顾季山叹道,抽了一口旱烟。
  顾青云默然,是啊,好像大家都有一种朝不保夕的不安感,即使现在吏治清明,但还是担心一个小吏能给自家带来麻烦。他知道,这是前朝最后十几年的混乱给老一辈的人留下了惨痛的回忆。
  “爹,我今天送完栓子后就顺便去了一趟县城,买了粗盐后,就找一品香的掌柜了解了下牛市的事情,他说确有其事,过几天牛贩子就到我们这里了,他让我们如果想买的话就要准备好银钱,应该会比较贵。”顾大河见他爹陷入沉思,就继续说道。
  粗盐,他们因为要的量比较大,一向在县城里买,比在镇上少花十几文钱。
  顾季山他们精神一震,都紧盯着顾大河。
  顾大河却在沉思。
  老陈氏眼一扫,见大丫她们都听得很认真的样子,就指挥道:“都愣在这里干什么,赶紧去做菜烧水去。”
  二丫嘴巴动了动,想告诉她奶,她们都把这些弄好了,可还没来得及说,就见大丫朝她使眼色,于是就很顺从地出去了,顺便还把三岁的堂弟狗蛋也带出去了。
  顾大河这才又说道:“而且掌柜还说近段时间有些地方的鸡发生瘟疫了,鸡蛋和鸡明显减少,就让我们增加这个月的份额,他的价格也随着市价,加两成。”
  他说了个鸡蛋的数字。
  顾青云一算,就说道:“那这个月差不多有1200文的收入。”本朝是1000文钱兑换一两银子,当然实际上可能会有所波动,不过波动不大。
  “每次鸡瘟,只要我家的鸡群没染上,钱都会赚多不少。”李氏吸取了刚才的教训,想了想才答道。
  她的话让大家都露出笑容,虽然有点不厚道,但自家能多挣钱的感觉很好哇。
  “不过我家还有那么多鸡蛋吗?”小陈氏看了一眼老陈氏,柔声道,“娘,不够的话,是不是和以前一样,向村里人买?”
  “是要买的,加上我们以前腌制的,还没卖出去的,可能还差一点,到时老大媳妇,你就去村里找人买,按照惯例。”老陈氏吩咐道。
  小陈氏点点头,知道她的意思,按照惯例就是先找和自家关系好的,比如顾家的其他几房人啊,然后才是村里其他和自家走得近的。
  “卖鸡的话,现在有52只,还有35只母鸡在生蛋,我看了下,可以卖出2只老公鸡,还有10只老母鸡,它们都不能生蛋了。”顾青云想了一会就建议道,因为他经常去看鸡群,非常了解它们的情况,大家也就同意了。
  说完这个事后,大家的心情颇好,老陈氏就问起了大丫的亲事。虽然家里的很多事情她都一把抓,但是对于孙女的亲事她是不插手的,都由着自己的儿子儿媳做主,省得以后过得不好遭埋怨。
  这就是顾青云比较佩服他奶奶的一点,自己奶奶有时候觉得很霸道,但在有些事情上,她又放得宽,刚柔并济,把两个儿媳妇都管得比较服帖,为此村里的老妇人还向她取经呢。
  “哎,你们说以后大丫她们嫁了后,家里咸鸡蛋的秘方是不是就被带过去了,我们到时还能不能挣钱啊?”李氏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忙问道。
  众人一愣。
  
    
    第18章 算学

  现在家里的收入大头都在咸鸡蛋上,如果有人竞争的话……大丫她们都是知道秘方的,在家里进进出出,也从来没想过瞒着她们,当然会知道了。
  顾青云看了一眼厨房,只看到三丫的小鞋子一闪而过,知道她们在偷听。
  “这个不怕,到时叫大丫她们把咸蛋卖到其他县或镇就行了,现在事情还没发生,说那么多浪费。”老陈氏拍板。
  于是,这个话题就那么过去了。
  顾青云只觉得有点憋闷,家里的女孩们真是太……难道这也要提防?无法形容,可大家都是习以为常的样子。于是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沉默。
  当晚,顾青云洗完澡刚准备背书的时候,他爹就进门了,主要跟他仔细说同窗们的事。
  顾青云这才知道,赵文轩家是镇上的,家里只有一个寡母带着他。他们以前也不是桃花镇的,是七年前从外地迁来的,因为赵文轩的娘亲刺绣手艺高超,所以能供得上他读书,在镇上也站稳了脚跟。
  至于赵玉堂,他家中是经商的,家在县里和镇上开了两家布店,卖的都是价格较高的布匹,生意很好。
  本朝规定,商人是有等级的,从一等到五等,根据纳税数额来划分,最高等级的就是一等皇商,只要上等级的,名下的土地不能超过一定的亩数,以防有些商人赚够钱就买房置地,挤占平民的生存资源。
  此外,商人的后代也是可以科考的,只是会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像一些小商贩,只要纳税的数额没到一定的地步,就可以买房置地,户籍还可以是“农”。
  总之就是打击大的,保护小的。
  顾青云看到这一条规定后,非常惊讶,貌似前世他没听过古代有类似的规定啊?难道是自己太孤陋寡闻了?
  不过他又很佩服顾大河打听事情的能力,他才刚进私塾呢,自家的老爹就把情况都打听清楚了。
  “爹把这些告诉你,是想让你多个心眼,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注意不要冒犯他们的避讳之处。”顾大河神情温和,摸摸顾青云的脑袋,道,“爹就希望你能多交几个朋友,这样聊天说话也有个伴。”
  顾大河想起了自己儿子常常一个人待在房里读书的情形,这才忍不住开口。
  只恨自己没给他多生一个兄弟,要不然也不会经常一个人孤零零地待着,从小到大都是如此。
  顾青云微微一愣,抬眼一望,见顾大河眼里的慈爱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