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生在西晋末-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东家,你是我见过的最豪爽的晋人商贾,日后只要你的商队到了辽东,尽管来我们乌丸部落交易,我一定用最盛大的仪式来欢迎他们。”速丸一边喝着炒茶泡出来的茶水,一边拍着胸脯保证道。

卫朔笑着拱拱手以示谢意,“多谢速丸首领好意,你放心,只要我的船队还来辽东,定不会忘了你的部落。”

“如此就多谢卫东家了!”

随后速丸兄弟提出了告辞,他们需要赶回部落准备用来交易的马匹。待两个乌丸人一离开,卫朔就迫不及待地求见了县令沓氏霞客。

这几日,随着卫朔在西安平开始大规模卖粮,城内的庶民各个欢欣鼓舞,引得不少人都称卫朔为大善人,连带着沓氏霞客也跟着涨了不少民望。县令沓氏霞客眼瞅着城内的民心日益安定下来,他看卫朔等人是愈发满意起来。

得知卫朔求见,忙人将其领进来。刚一见面,县令就忍不住夸奖道:“此次多亏了卫东家相助,要不然真不知阖县百姓该如何度过严寒的冬季。”

卫朔忙谦虚道:“大人过奖了,这都是大人爱民有加,我不过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今日卫某前来,是有些事情要向大人打听一二。”

“不知有何事要打听?卫东家不妨直言相告!”

“不知县令大人对辽东乌丸人了解多少?”

“乌丸人?乌丸部落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战国末年,匈奴破东胡后,其中的乌丸人迁至乌桓山居住。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丸随即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丸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乌丸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直到被魏武帝曹操击破后,乌丸人才彻底没落下来,如今在辽东本地已没了势力庞大的乌丸部落,大多数乌丸部落臣服于段部、宇文、慕容三部鲜卑,相继被胡化为鲜卑人。不过也有少部分乌丸人不愿意受鲜卑人统治,纷纷迁居到辽东东部一带居住。”

“卫东家怎么突然对乌丸人感兴趣了?”

卫朔解释道:“今日接待了两个乌丸人,与他们达成了一笔马匹交易,故想了解一下辽东的乌丸人。”

“哦,原来如此啊!”沓氏霞客恍然大悟道:“其实说起来,乌丸人和我们晋人在辽东都是被鲜卑人、高句丽人欺压的对象,只要不是与鲜卑部落交易,卫东家大可自行其是。”

卫朔闻言心中一动问道:“难道辽东的局势已恶化到了如此危急时刻吗?”

或许长时间背负着巨大心理压力,又没有可倾诉的对象,沓氏霞客突听得卫朔包含关切之意的询问,不由得潸然泪下,满脸悲切道:“唉!卫东家有所不知,就连在下也不知道这西安平县城还能维持多久,也许到了明年此地就将落入高句丽手中。”

第101章 插手辽东

“怎么?难道小小的高句丽也敢染指我辽东?”卫朔闻言大怒。

“唉!一言难尽啊,自今年洛阳陷落的消息传到辽东后,各部胡族纷纷举旗叛乱,要不是东夷校尉封释大人请了慕容鲜卑帮忙,怕是辽东早就陷落了。那高句丽趁我中原王朝势弱,从上个月开始,高句丽人就开始举兵南下,企图拿下带方、乐浪二郡。”

“带方、乐浪二郡的守将张统在辽东各地的援助下,经过殊死抵抗,才堪堪挡住了高句丽人的进攻。为了切断辽东郡与带方、乐浪二郡的联系,高句丽将兵锋对准了我西安平。只等来年天气变暖之际,高句丽一定会出兵攻我西安平。”

“而今,整个西安平县内,只有不到五百士兵,如何抵挡得了数万如狼似虎的高句丽大军?”说完,沓氏霞客一脸愁容。

卫朔也没想到辽东的局势糜烂到如此地步,可他决不能眼睁睁看着高句丽侵占辽东、带方、乐浪等地。卫朔相信假如他不插手的话,辽东局势必然按照原有轨道运行。一旦带方、乐浪二郡沦陷,避居此地的晋人必定西投慕容廆。

历史上慕容鲜卑能快速在辽东崛起,与他们大肆收容、招揽滞留在辽地的汉族人才有巨大的关系。无论是东夷校尉封释还是皇甫真、裴嶷、张统等人,这些汉族人才在无法回归中原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英明的慕容廆来辅佐。

可如今卫朔来了,他必定不会再任由此事发展下去,如果可能,他倒是希望将皇甫真、裴嶷等人招揽至麾下。这二人都是国士一般的人才,连惊才绝艳的慕容恪也曾对皇甫真赞誉不已:“不从君言,几成祸败。”

前秦丞相王猛更是赞道:“皇甫真故大器也。”

连唐初名相房玄龄也说:“真,弱冠,以高才。”

裴嶷虽然比不上皇甫真,但也差不了多少,他与皇甫真一道成为慕容廆极为倚重的左膀右臂。说实话,卫朔也没信心能成功将这二人招揽到麾下,毕竟他们都是世家名门之后,一个出身安定皇甫家,乃东汉末年名将皇甫规的后人;

另一个则是河东裴家出身,裴家更是级世家豪门。裴嶷本身更是担任过一郡太守之位,也不知对方愿不愿委身在小小的兵曹从事之下!不管怎样,卫朔都要试一试。

“沓氏大人,假如卫某愿意帮助大人守城,不知大人可有信心守住这西安平城?为带方、乐浪的百姓争得一线生机?”

“什么?!卫东家此言何意啊?”沓氏霞客满脸不解之色,他绝然不信一个小小的商贾能帮他解决掉数万高句丽大军的威胁,故他朝卫朔拱拱手道:“在下多谢卫东家的好意,只是大势如此,卫东家不必徒然空耗钱财了!”

“诶,沓氏大人莫急,且听卫某细细道来!”说着卫朔将随身的印鉴给拿了出来,递到县令手中道:“大人请看,其实卫某真正的身份乃是徐州兵曹从事,麾下有近万精锐士兵,若大人不介意的话,在下可从徐州调些兵马过来相助!”

沓氏霞客一脸呆滞得看着手中的印鉴,不知该如何反应。卫朔明明只是个商贾,怎么一眨眼就成了朝廷六百石的官吏。可手中真实的印鉴却告诉他,卫朔说的话都是真的。

“你,你,你……”

看着瞠目结舌的沓氏霞客,卫朔忙解释道:“不是卫某有意期满大人,实在是卫某不想沾染其他麻烦,今日若非大人说起了辽东难处,在下也不会和盘托出。”

沓氏霞客长叹一声道:“唉,在下没有错怪卫大人的意思,只是此事太过匪夷所思,本官一时不敢相信罢了。”

“其实说穿了也没什么,在下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刺史裴盾的青睐,委任在下为徐州兵曹从事一职。后来与南下避难的奋威将军祖逖一道,在彭城大破匈奴胡骑三千,狠狠打击了南下胡人的气焰。”

“后来因胡人势大,卫某与祖将军一道护着裴刺史撤退到下邳城。因在下与祝其县县令有些交情,故应其邀请在下又亲率精兵三千进驻祝其,护得该县百姓不受胡人侵扰。为了组建与胡人抗衡的骑兵,卫某不得不北上辽东买马。”

卫朔半真半假将自己在徐州的事情简略的给沓氏霞客介绍了一番,虽有夸大之嫌,可让沓氏县令听得眼中异彩涟涟。显然听了卫朔的经历后,沓氏县令终于动心了。

沓氏县令忙起身来到卫朔身边,急切的问道:“不知卫大人可派多少援兵前来?那高句丽士兵虽然战力不强,可人家人多啊!就算卫大人麾下各个以一当百,如果来的人太少了,怕是也不济事啊!”

卫朔仔细盘算了一番,如今他麾下已有了近万兵力,除了各地驻守外,他最多可征调三千人左右来援辽东,故略一沉吟道:“不瞒县令大人,在下麾下虽有近万虎贲,可要防备各地胡人,因此最多可抽调三千兵力来援。”

“三千人……三千人虽然少了点,但用来守城也绰绰有余了。”沓氏县令虽有些失望,可还算满意。本来他以为卫朔一个小小的兵曹从事,能派出一千人马就算不错了,而今平白多了两千人,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县令所言甚是,在卫某看来,若只是守城,三千人马加上西安平内的数百驻军,足以应付高句丽的大军。不过,卫某却不打算就此放过野心勃勃的高句丽人,如果不给他们一个教训,日后必定还会起大军来犯。”

“若要一劳永逸,则必须给高句丽人来个狠的!”

沓氏深以为然,忙问道,“不知卫兵曹有何妙计?”

“大人可还记得刚刚我们谈论过的乌丸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