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的鼓动下,一群智商欠费的吃瓜群众还真的组织起了‘倒张’运动,经过一些躲在背后人的操纵,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倒是搞出了好大的阵仗。
    “让你们看看,什么才是真相!”
    现如今的电影观众,早已学会了不盲从,那些原以为挺身而出一呼百应的所谓的电影圈的大人物,很快便遭遇了打脸。
    一个看不下去的网友,将五六月份上映的国产电影一一列出,每部电影上都重点标注了导演、出品人、投资公司等制作信息。
    无一例外,那些在网络上叫得最欢的,全部在列。
    这里面的猫腻就很明显了。
    在这个原本称得上‘华夏电影保护月’的五六月份,华夏电影界往往会趁机推出一大堆明显灌水就图圈钱的粗制滥造的电影。
    可在今年的华夏电影保护月,却迎来了好莱坞大片《南北战争》这样的超水准电影大制作,不但将这些试图圈钱蒙骗电影观众的垃圾电影扫荡得七零八落,更是让幕后投资者损失惨重。
    这些在华夏电影界已经散发着腐朽气息的所谓泰斗级的前辈,心头滴血的同时,一瞅《南北战争》的制作信息,顿时火冒三丈。
    好家伙,却是张导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背叛了组织,这不能忍!
    更重要的是,他打破了华夏电影市场的默契,让他们损失惨重,自己吃肉的同时,竟然连一点汤都不愿意留给他们这些业内大前辈,这绝壁不能忍!
    若是让张导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把华夏电影行业彻底打醒,他们这些已经跟不上时代形势的老前辈们,注定是被淘汰出局的下场,这尼玛不能忍!
    尽管很多人明白了其中的猫腻,但大部分盲从的吃瓜群众们依旧跟在这些微博大V身后摇旗呐喊,弄得网络上乌烟瘴气。
    但大部分沉默者,却很快用事实打了这些电影界腐朽者的脸。
    六月中旬,《南北战争》上映第四周,狂收六亿票房,将《南北战争》在华夏电影市场上的累计票房推到三十亿的高度,眼看着就要将《孟姜女》斩落下马。
    此时《南北战争》在华夏电影院线的排片率依旧高达35%,依旧稳居同时段排片率第一的位置。
    而且让华夏电影圈那些腐朽者更加失望的是,《南北战争》是打着中美合资的合拍片的名义上映的,根本不受‘好莱坞大片只能上映一个月’的限制,顺利进入第五周。
    第五周还未过半,《南北战争》的票房顺利超越《南北战争》,高达三十六亿,并且以单天平均近四千万的增幅往上攀升。
    这下子,华夏电影圈一些一直保持沉默的人彻底坐不住了。
    在他们的鼓动下,此起彼伏的‘倒张’宣言和纷争,很快从网络上蔓延到现实世界中。
    “张导已经成了好莱坞大片摧毁华夏电影产业的最大元凶,他能够将华夏电影票房推到《孟姜女》的高度,也能亲手竖起一座压在华夏电影产业上的石碑,那就是《南北战争》!”
    “我呼吁,华夏官方电影机构应该彻底废除中美合拍片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罪恶政策,将保护华夏电影产业落实到实处!”
    “《南北战争》在传统的华夏电影保护月一路驰骋,彻底扼杀了华夏电影产业的新希望!”
    “终有一天,华夏电影市场的观众会为今天的选择而后悔,当华夏电影市场上充斥着好莱坞大片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电影产业彻底亡了……”
    “……”
    在某卫视的辩论节目上,一位所谓的电影界资深人士,公开在电视台发表炮轰张导的言论,言辞之激烈,大有将张导处之而后快的架势。
    “近日,国家导演协会电影导演分会召开会议,在国家导演协会副主席、电影导演协会主席宗青峰的主持下,会议通过了将张导除名的决定,彻底将张导从电影导演协会清除!”
    “不过该决定被国家导演协会暂时搁置,但在电影导演协会的官方网站上,协会成员,原本挂名电影导演协会副主席的张导,被移除……”
    “电影导演协会联名发布了公开宣言,称张导人格有问题,继续执导电影作品,将给华夏电影市场带来更大冲击,将提交联名信,希望从国家层面封杀张导……”
    “……”
    眼见网络上的疾呼,根本无法对抗《南北战争》给张导带来的巨大声望,电影界泰斗宗青峰迅速动用了职权,试图从官方层面将张导一举封杀。
    跟在他身后的一些徒子徒孙,很快发动了自身的关系,在各大电视台,在各大知名报刊上大肆炮轰张导,并指示手下进行恶意抹黑。
    “张导违反国家生育政策,超生,其影响极为恶劣!”
    “张导旗下的工作室存在偷税漏税!”
    “张导涉嫌在某部电影作品中潜规则某女星,致使其怀孕打胎!”
    “张导已经拿了美国绿卡,摇身一变成了美国人!”
    “……”
    一时间,各大媒体都成了这些徒子徒孙攻击张导的渠道,全国上下一片风声鹤唳,使得张导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南北战争》在国内上映第六周,累计票房突破四十个亿,正式结束华夏电影院线之旅。
    超过八亿美元的票房贡献,使得《南北战争》的全球票房突破二十六亿美元,一举将张导推到国际大导演的位置,荣升好莱坞二十亿美元票房导演俱乐部。
    至此,《南北战争》的全球上映圆满落幕,米高梅和华纳兄弟两个好莱坞巨头成了最大赢家。
    而腾讯影业却也因此声势大涨,成了仅次于两大好莱坞巨头的第三个赢家。
    单说国内,超过40%的票房收入,也就是十六亿属于发行方的票房分成里,腾讯影业按10%的利润分成,便能拿走一点六个亿的分成,扣除五百万美元的宣发投资,净赚一亿三千万。
    再说北美市场,贡献了《南北战争》超过五成的票房收入,高达十亿美元,余下的八亿美元则来自全球各地。
    而北美市场的十亿美元票房,属于发行方也就是米高梅和华纳兄弟的票房分成是四亿美元,腾讯影业按5%的票房分成,就能拿走两千万美元,也就是一亿两千万人民币!
    不过米高梅和华纳兄弟在华夏赚得更多,足足赚了超过两亿美元,远比以前的买断强上千万倍!
    大赚特赚的腾讯影业,第一次感受到了财大气粗。
    那么在《南北战争》上映期间,备受华夏电影界恶意攻击的腾讯影业,再也没有了忍气吞声的必要。
    没有犹豫,在白一摁的指示下,腾讯影业率先展开反击,以《帝都时间》等报刊杂志诽谤、污蔑等证据,一纸诉状将几个知名报刊杂志告上了法庭。
    不仅如此,腾讯影业还搜集材料和网络言论截图,一举将宗青峰等所谓的电影圈前辈级人士告到了法院。
    与此同时,张导的工作室也跟进行动,发起了十几起诉讼。
    一下子,整个华夏演艺圈都因为双方的攻讦而陷入了动荡中,不断有艺人选择站队,不断有艺人发表声明,试图中立的往往被双方骂得狗血喷头。
    华夏文娱市场,无形中也受到了干扰。
    “《国产电影该成长了!》”
    就在华夏文娱市场的形势即将进一步恶化的时候,中央喉舌级媒体《认民日报》终于发出了来自高层的声音。
    “《南北战争》将好莱坞大片的真正实力展露无疑,那么这种展露,是好是坏呢?”
    “有人说,华夏电影市场还不成熟,需要更大程度的保护;有人说保护不能让华夏电影市场获取更多成长……”
    “远在大洋彼岸的北美好莱坞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我们山高水远的无法确切看清楚,但近在眼前的韩国电影市场,却能看得一清二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韩国电影界人士惊恐于好莱坞大片的全球电影市场碾压,请求政府出面成了保护措施,限制好莱坞大片的引进,不但有限额限制,还有上映时间限制……是不是感觉和华夏现如今的好莱坞大片引进举措一模一样?在这种形势下,韩国电影产业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但此后十年里,韩国电影界一直在自己的圈子里舞弄风雨,却一直没有产生过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
    “这种情况,直至韩国新一届总统卢选武上任,他一举打破韩国的电影保护政策,决心打开好莱坞电影大片进入韩国市场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