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苍茫-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此番登莱两营战兵几尽全毁,水师全军覆没,火炮数十门都是落入叛军手中,就是明国惨胜叛军,登莱也不复明国第二大军镇的模样,不足为虑了。”豪格畅快道。

皇太极微不可查的摇摇头,思虑不周啊。

“登莱还有个赵烈,他才是我大金的死敌。”岳托插了一句,岳托年少成名,随军征战多年,果敢坚毅,深得老汗王欢喜,自有韬略。

他一语道出了登莱战力的根基是在赵烈那里,余者都不足惧。

“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掌兵数千,听闻宣川一战折损颇大,日后登莱化为白地,他还能有何作为。”豪格不以为意,对他这个堂哥也不太在意,如今他可是国主之长子。

“凭的就是他三番五次偷袭我军,坏了我军数千族兵的性命。”皇太极打断他的话,这个儿子他不甚满意,但是如今自家儿子里面大的大小的小,只有豪格能帮上他。

“王上,既然大明军兵如此羸弱,不若我大军今年再入关一番。”阿巴泰眼睛瞪得溜圆道。

虽说岁数也是不小了,但是这股子冲劲没变啊,皇太极颔首笑笑。

“今年不成,大军征讨察哈尔,此番如不能彻底解决林丹汗,明年就再来一次。”

皇太极惋惜的摇摇头,说实话,明国内乱不止,军兵孱弱正是用兵的时节。

可惜啊,可惜。

“只是北部林丹汗正在集结部众妄图卷土重来,你等想想看,东部朝鲜如今不足为惧,南部登莱和东江自顾不暇,能守住诸岛就是不错,辽西精兵损失泰半,还送了我等万余军兵数万丁口,哈哈。”皇太极长笑了一声。

众人也是得意的笑成一片,这就是几年来的赫赫战功,都是大家亲手打下来的,当然自傲。

“如果林丹汗败亡,我大金四面还有谁人可制,到时我大金可随时入关,再无后顾之忧。”讲到此处,皇太极红光满面。

他将父汗交到他手中的四面临敌、汉民逃亡的烂摊子,整顿成今日局面,他当然有理由骄傲。

众人尽皆称颂,他们也是拜服当今汗王,在皇太极的治理下大金确是蒸蒸日上,如今隐隐有入主中原之相,这在老汗王入主沈阳时也是不敢想的啊。

第351章督师平叛

朱大典坐在一匹枣红马上,周围是亲信的家丁,在蜿蜒的队伍中间慢慢前行。

五十出头的朱大典在兵部给事中的任上就以知兵著称,此前明军接连的失利,接连两任的山东巡抚毫不知兵、胡乱指挥以及登莱巡抚孙元化的一味招抚、坐失良机,是此番孔贼做大的重要因由。

因此内阁和天子任命朱大典为此番平叛的督师,也是寄予了厚望。

朱大典身子还算健壮,也会骑马,他不愿坐在马车上在这破落的官道上颠簸,不如骑马行进爽利。

此番平叛大军又从京畿各处、辽镇调集了二万余马步军前往平叛。

其中骑军就占了八千,辽镇五千军兵都是骑军,其中还有近千的夷兵,都是由北虏和女真人组成的,他们野性未泯,极为的剽悍,战力颇强。

此番从辽镇不多的精兵中抽调也是没有法子的事,登莱的叛军如今已经是四五万的大股叛军。

呵呵,这是当时的消息,如今经过夜不收多方打探,叛军已经膨胀到八九万之众,短短一月多又翻了一翻。

等闲的明军已经证明不是叛军的对手,辽镇就又一次成为朝廷的指望,为此不惜冒险抽调辽镇精兵前来平叛。

朱大典苦笑不已,京中首辅周延儒兵部熊明遇为首的一味招抚,而各地督抚都是同声的上书言进剿,这让天子左右为难,这才拖宕至今,结果此时一看,叛军规模又翻了一番。

唉,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纷乱四起,才想起我等这干能干事的。

重新被起复的朱大典心下不无怨言,这不,虽说起复山东巡抚,天子还派了一个监军,太监高起潜,就坐镇在后军辽镇援军那里。

从天启年间就同魏阉斗了经年的朱大典,因此仕途不顺,历经贬职,对巨阉向来厌恶,但是此番天子一言既出,他也只好认了。

平叛大军数万兵马日夜兼程行进踏入山东境内。

大明辽东战火刚息,登莱烽烟再起,这些在明人来说都是让人焦虑的事情,整个帝国处于惶惶不安中。

离着大明海路逾月距离的北华也被站前的紧张气氛笼罩着。

又是一个温暖平和的早晨,鸡鸣犬吠声开始在村中回荡,方高山正在院里打磨他的雁翎刀。

他将磨石放下,用清水将刀身冲净,然后用一块干净的抹布将刀身上的水分擦净。

阳光应在刀身上,将一缕寒光反射在房门处。

“二子,吃饭了,大早晨的就晓得打磨这把破刀。”老妈一边用手挡着反射过来的刀光,一边喊着。

她对儿子喜爱兵甲极为的不满,她向来视这些东西为丧气之物。

“哈哈,妈,八天前放我们归来时,就说了随时听候召唤归队,兵器须得保养好了。”方高山一边笑着,一边将佩刀入鞘进得屋内。

老爹方顺正在就着咸菜吃着玉米粥,方明山这个十四岁岁的半大小子稀里呼噜的吃着。

方高山的媳妇李氏如今怀孕半年了,正在剥着鸡蛋皮,每天早上两个煮鸡蛋,这是她的任务。

看到媳妇愁眉苦脸的模样,方高山也是没法,李氏不爱吃煮鸡蛋,但是老妈发话了,谁敢不从。

就连方顺也是出外说了算,家里还是听老妈的。

“二嫂,我给你剥开。”小妹方明娟欢快的帮着剥着另一个鸡蛋。

“小妹啊,今天于哲家里有活吗。”方高山笑嘻嘻道。

“用你管,你个臭二哥。”方明娟白了他一眼。

“我是你二哥,怎么不管,你要晓得,你还没过门呢,先得帮着家里锄草浇地,嗯。”方高山挤眉弄眼的逗弄妹妹。

“娘都说了,于哲家里干活的人少,让我多帮着他们家些,你胡说什么。”话虽如此,方明娟的两腮还是泛起嫣红。

“别听你哥的,他就是愿意逗弄你,甭管他。”方吴氏斜睨了不着调的二儿子一眼。

方高山嘿嘿的笑了一声,每天逗弄妹妹妹夫也是一乐啊,妹妹不让逗弄了,还有未来的妹夫于哲呢,一会好好调侃一番。

“高山,给你。”李氏用她稍显生硬的汉话道。

虽说,汉话还是有些生硬,比刚来时可是强多了,那时李氏就是会最简单的吃、喝、好、安,如今日常说话没有问题,方高山没啥挑的。

李氏能吃苦眼里有活,颇得方吴氏欢心,模样也不差,方高山很满意了。

自从显怀后,地里的活已经不让她干了,如今就是院里喂喂狗,赶赶鸡鸭啥的。

方高山风卷残云的吃着,眼看就要将早饭吃完。

一阵洪亮的铜号声响起,饭桌上的人都是一愣,不约而同的放下了饭碗。

方顺和方高山拿起佩刀抢先出院。

只见两名满身灰尘的骑兵站在学堂前的小广场上,已经有十来个村民围拢过去。

“谁是村长。”一个军兵喊道。

“俺就是,俺就是。”方顺快走几步来到近前。

“村里所有的备兵须得在后日晚上前抵达方茂港,违者军法从事。”军兵大喊道。

“遵命。”方顺和方高山回了一个军礼道。

看看两人标准的军礼,军兵露出笑容,回了一个军礼,拨马向下一个村子飞驰而去。

“好了,大家都回家吧,家里有备兵的赶紧收拾行装,咱们这里离方茂港近,后日早上出发就可以了。”方顺喊着。

他作为村长须得将这些备兵组织起来,还得安抚家中,也不轻省。

回到家中将消息一说,屋内一时寂静,连平时最话痨的方明山也不吭声了,他晓得二哥要出征,这可是危险的活计。

两月前,春耕刚结束,所有备军都被集中到方茂港和华都整训过了。

经过两月整训,备军正式成军,同时告知备军放假回家休整,接下来就有大战,目标就是十胜地界的阿努伊人和倭人。

没想到二哥回家只有不到十天,军令就下达了,方明山也知道战阵凶险,而二哥就是要投入战阵。

“日子过的好好的,还打什么仗啊。”方吴氏擦了擦泪水。

“你个婆娘,不打跑他们等着倭寇来抢我等的土地吗,就像当年辽东一样。”方顺一瞪眼,他虽然对两个儿子都离家作战不舒服,但是还拎得清,倭寇和他们明人只能有一个留在北华,明人输了,这里的房子田亩都会失去。

方吴氏没有言声,只是家中两个孩子都投军,让她心中牵肠挂肚的难受。

李氏眼含泪花没有言声,她是一个居家女子,向来是男人说啥是啥,虽说心中不舍,也不敢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