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野有些郁闷的是,高平城最强日军部队的迅速覆灭,没有给他足够的经验教训,稀里糊涂,那个实力雄厚的警备部队就灭亡了!
长野还是有信心的,他不相信八路军能攻克临汾,他倒是相信,如果八路军来进攻的话,就算有什么夜战武器,也要付出十万人的代价!
白天,他亲自登上城墙巡视,还骑马到城外的工事堡垒地带查看,指点改进措施,还监督检查工兵部队在城外布设的地雷阵。详细提出指导意见。
晚上,他一直在构思着未来战斗的情景,他不确定八路军是否改变策略,从游击战一跃而为攻坚战。
“毛利君,你以为如何?土八路真的会攻城吗?”长野中将阴鸷的眼神在灯光下边的扑朔迷离,他手里玩弄的铅笔,在军事地图上反复比划着。
“有可能,因为,八路军已经打击了我运城部队的联系意愿,还截断了北线的铁路线,飞机侦查,尽管八路军伪装很好,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包括谍报人员的努力,可以预见。”毛利广末大佐肯定地说。
“他们会攻哪里进攻?什么战术,他们的大炮有多少,口径多少,炮弹多少,都值得我们探究啊。”长野佑一郎中将面对参谋长,不能再隐瞒自己的焦虑。
战略上,这个老鬼子是自信的,战术上,也非常焦虑。
不光两个高级军官,他们还召集了所有作战参谋进行会商研讨,将各种可能的演变都计算清楚。
1942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晚上七点钟,长野佑一郎和他的参谋长巡视城防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一个妙计:“毛利君,你觉得八路军进攻的重点是我们帝国皇军,还是皇协军啊?”
毛利广末一愣:“当然帝国皇军才是土八路仇恨的目标。”
长野佑一郎附在毛利广末大佐的耳边嘀咕了一下。
“要西,要西!”毛利大佐大喜,又提出了细节方面的补充,长野随即下令,让部队立刻执行。
日军穿上了伪军的服装,伪军换装成为日军,同时,日军还拒捕大批的中国百姓充当人质,盾牌。
日军还将一部分兵力换装成便衣队,伪装成中国老百姓的样子,布置在城内。
日军巡逻的时候,还用绳索将中国百姓串成一串儿,肩膀上用一根木棍捆绑羁绊,发给用纸张卷起来的假步枪,混淆视听。
第693章试应手策略
日军还在城外挖掘大量的封锁沟,沟内引水,沟岸上摆满荆棘,拉上铁丝网,里层的铁丝网通电,大量的碉堡工事坐落在铁丝网里面,形成火力交叉。
日军还源源不断得从太原调集人手,云集临汾,摆出一副和八路军决战的架势。
这一切,都是临汾独立混成第三旅团长长野佑一郎的谋划,日本山西驻军的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构思得更深邃,宏大,他要长野旅团钉在临汾,吸引八路军主力围攻,顽强抵抗,消耗和疲敝对手,等时机来临,整个第一军聚集的兵力将一拥而上,将彭德怀主力部队一举歼灭。
日军114师团,独立4旅团,独立10旅团和独立14旅团等部队,正在紧张动员,配置决战的武器,充实病员,岩松军长还跟驻扎河北,内蒙古等地的日军进行联系,更跟满洲国的关东军联系,在必要时候,请求支援。
日军在东南亚激战的大背景下,将驻扎在中国境内,特别是北方的主要航空力量往山西调集,希望在关机时刻,发挥火力压制作用。
在日军紧锣密鼓布防调动的时候,农历年正月初八,就在日伪军更换服装,又抢抓许多中国百姓充当替死鬼和肉盾的时候,彭总在临汾城外20里的一处村庄里,召开了临汾攻坚战的军事会议。
会议准时开始,八路军将领们群情激奋,现在,主要是129师的部队,也调集了115师的部分团队,从高平,长治一带出发的八路军四路精锐,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总共歼灭日军一万四万多人,俘虏总数超过一千人,是以往从来没有经过的,伪军三个师团崩溃,部分反正投诚的直接编入八路军。
十几个团的部队,本身拥有了苏联提供的冲锋枪,速射炮等新式装备,加上大捷中缴获的日军大量武器,八路军可以说鸟枪换炮,战斗能力一日千里。
彭总首先介绍了与会人员,对于赵羽重点介绍,随着他的介绍,知道的人热烈得鼓掌,不知道的震撼地呼喊,会场气氛非常燃。
彭总接着通报了各种渠道传来的消息,临汾城内的,城外的,太原的,阳泉的,张家口的,都是电文,甚至河北的日军动向等等。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攻击临汾城的战略方案。”
彭总讲了攻击临汾的重大意义,强调,攻克了临汾,消灭敌人一个重兵集团,可以极大震撼敌人,造成以后敌人作战的掣肘,被动,还可以夺取临汾极为重要的煤铁资源,筹建八路军的军事基地,军火工业,改善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占领了临汾,也能彻底截断晋西南运城等地的数千日军的退路,将其逼入死地而歼灭之,至于对八路军和中国的声名提升,赢得民心军心,更是重大。
总之,夺取了临汾,整个晋南的光复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极大扩张八路军的根据地。
彭总介绍了直接强攻临汾城的预案,优缺点都直言不讳,随即,让刘伯承师长讲述了第二种方案,围点打援。
两个方案摆出来,让大家思考,然后挨着发言,小组讨论,军事民主形式相当好。
这种情况表明,彭总既倾向于强攻临汾,又有很大顾虑,因为地下党的情报表明,要强攻临汾,八路军必然付出惨重代价。而且,从日军的动向措施看,他们明显知道了八路军特种部队和夜视仪的情况,一旦针锋相对做出布置,能很大限度上压制特种部队的发挥,甚至,给特种部队造成不小损失。
不过,直接强攻临汾,也有很多优点,比如,日伪军的防御只会越来越巩固,攻击要趁早,比如,八路军士气极其旺盛,特种部队的夜视能力无敌等等。
大家讨论得很认真,严谨,热烈。轮到赵羽的时候,他端详着军事地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彭总,刘师长,我没有大兵团指挥的经验,不能妄下论断哪一个方案的优劣,我提议,在此期间,我们特种部队分出一部分,奇袭晋中!”
会场里一下子愣住了,都觉得赵羽的说法有些离奇,不靠谱,这边临汾才是战斗焦点,你突然提晋中干什么?
晋中城的确位于山西省的中部,距离临汾500华里左右,距离山西省会太原只有区区70里,南下太行山西路的榆社一百多华里,是一个重镇。
赵羽实际上是支持后一种方案的,他反对强攻,现在临汾城内外的碉堡群里,汇聚了日伪军三万以上,八路军要想歼灭敌人,必须付出至少一万人的代价才有希望,也许,在敌人的猛烈火力和飞机轰炸下,全部调集的十几个团,四万多八路军全部填进去,也未必能攻克城市!
围点打援的话,日军未必上当,反正临汾城已经相当坚固了。
赵羽讲述了自己的计划,迅速改变思路,以攻击临汾为诱饵,对晋中和太原进行直接的特种攻击,如果日军从临汾调兵回援,则八路军正好截击,痛加歼灭。总之,必须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赵羽分析了进攻临汾和晋中的优缺点,临汾敌人准备充分,晋中敌人肯定非常松懈,避实击虚,必然能获得重大战果。
“这是两种方案难以定夺的时候,走闲棋的方法,围棋上叫做试应手!”赵羽强调。
“呵呵,赵羽同志把整个山西都考虑进去了总先就表扬起来。
军机难得,彭总和刘伯承师长在简单听取了赵羽的计划以后,立刻批准,立刻让他们行动。
赵羽带着匕首部队星夜返回太行山根据地,彭总则将主力部队进行调整,临汾的四面都布置了部队,挖掘站好工事,距离敌人阵地10公里之外,避免敌人的加农炮或野战重炮的威胁,调集几个部队,预备在后方,调集一支部队攻击破袭城北的铁路线,公路线,务求彻底截断。
有彭总等人在,赵羽并不关心那里,他们骑马向东面疾驰。
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彭总将八路军总部的骑兵营抽出一个连专门陪同东下。
八路军主力团一支,由王近山副旅长率领,北上运动到铁路线洪洞附近,破击铁路线,八路军一个营由韩雨钧支队长带领,在另一个地点破袭铁路,大张声势,吸引敌人的注意力。
赵羽不管那些,一夜时间,长途跋涉,回到长治。
清晨赶回,一气睡到下午四点钟,赵羽等人迅速吃饭,补充了小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