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1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观一声令下,早就做好了准备的青州军步兵,齐齐发出了一声呐喊,潮水般的涌向正往山坡上冲的秦军。

领着百余名秦军冲锋的偏将,在与敌人撞击到一处的时候,由于肩膀上伤口传来的剧痛,长枪脱手飞出。

在长枪掉落的那一刹,一个青州军提着短矛,向他狠狠的扎了下来。

眼见短矛就要扎到秦军偏将,偏将抡起盾牌,朝着那曹军的太阳穴上就是狠狠的一下。

太阳穴被砸了个正着,那曹军的短矛还没有扎到秦军偏将,就一头摔倒在了地上。

数百倍于秦军的青州军涌了上来,前面的人还与秦军厮杀着,后面的人则是发出一声声呐喊,用力的推挤着他们前面的同伴。

强大的挤压力将秦军压缩在了一处,一个个秦军倒了下去,而他们脚下,躺着的青州军尸体,绝不比他们战死的人数更少。

人数的悬殊,使得战斗结束的进程加快了许多,青州军重步兵发起冲锋不过一盏茶的光景,战斗就已经到了尾声。

喊杀声止歇了下来,山坡重归于一片宁静。

无数青州军站在山坡上,他们的视线却都是停留在伫立于他们之中的两个人身上。

立于人群之中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身上衣甲已经是残破不堪,浑身也沾满了血污,就连脸颊上,也是留着一条条的伤口。

脸颊上的那一条条伤口深可见骨,却已经不再流淌鲜血。

他站在人群之中,一只手掐着一个青州军的颈子。

被他掐着颈子的青州军,面皮呈现着青紫的眼色,眼珠突出舌头也微微外吐,已是死去有一会了。

掐着那青州军颈子的不是别个,正是率领这支秦军骑兵的偏将。

糊满了血污的脸上,神色一片凝重,他的眼睛平视着前方,眸子里却是没有了半点神采。

他已经死去,死在了无数曹军的短矛之下。

在临死的那一刻,他还紧紧的掐住了一个青州军的脖子,拉了一个垫背的敌人。

山坡上的青州军望着他,离的近些的,在看着他的时候,眼神里还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恐惧。

鲜血的味道萦绕于山坡,死亡的气息在每一个活着的青州军心头缠绕。

没有人上前将那秦军偏将推倒,四周的所有青州军,在看着已经死去的他时,心内都难免涌起了一阵阵的恐慌。

山坡之上,孙观与荀攸并肩而立。

望着被青州军团团围住的秦军偏将尸身,他们的脸上也是一片凝重。

被敌人包围,还能如此勇猛厮杀,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他们的前进?

一股凌冽的山风在山岗上刮过,吹的每一个青州军浑身都感到一阵阵森冷的寒意。

山风掠过僵立于杀场的秦军偏将,偏将的身体微微晃了一晃,终于直挺挺的朝侧面倒了下去。

第1030章洛阳来的军令

站在山岗上,望着那直挺挺倒下的秦军偏将,孙观取下了头盔,将头盔环保在臂弯中。

他的脸色一片凝重,站在他身旁的荀攸,也是同样的满脸凝重。

“传令下去,厚葬秦军!”沉默了许久,孙观终于从口中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立于他身后的一名亲兵应了,飞快的朝着山坡下跑了去。

在那亲兵传达了孙观的命令之后,一群青州军纷纷将兵刃收起,为秦军战死的双方将士收尸。

一具具尸体被青州军丢进挖好的深坑中,当两个青州军兵士抬起秦军偏将的尸身,也打算和其他尸体丢在一处时,一个青州军军官拦住了他们。

抬头朝山岗上望了一眼,那青州军军官缓缓的摇了摇头。

见军官摇头,两个青州军兵士轻手轻脚的把尸体摆放在地上,而后到一旁,用铁锹另外又挖了个坑。

独立的墓穴挖开,两名青州军兵士扭头朝军官看了一眼,见军官点了点头,这才再次抬起秦军偏将的尸身,将他摆放在了那个刚挖开的墓穴中。

一捧捧泥土填进深坑,埋葬秦军偏将的两个兵士,很快就垒砌起了一个小小的坟茔。

与一旁埋葬双方战死将士的两个鼓包挤在一处,这个坟茔显得有些渺小。

不过它的地势却是在两个鼓包的上方,就好似一员威武的将军,正站在点将台上,凝望着台下的大军一样。

山岗上的孙观和荀攸都没有说话,远远望着那座刚刚垒砌起的坟茔,俩人的心底都涌起了一股崇敬和担忧。

他们崇敬的是,秦军将士竟是有着如此强悍的战意,一场厮杀结束,千余名秦军,竟是无一生还。

而他们担忧的是,还有近六万秦军在轩辕关附近,随时可能来到。

六万秦军,与一千秦军自不是同等概念。

在人数上,青州兵并不占有优势,双方一旦正面厮杀,青州军绝对会以极快的速度溃败。

稍有不慎,许都危矣!

虽然都没有说话,可两个人的心底,却是涌出了一个同样的念头。

此时的轩辕关内,近六万秦军列着整齐的阵型,正看着驻马立于他们面前的五位将军。

两支秦军会师,大军人数翻倍,对强行攻破青州军,也是多了几成把握。

会师自有会师的好处,同样也有着会师的弊端。

率领这两支秦军的,并不是同一位将军,而刘辩又没有下达指示,告诉他们一旦会师,由哪支秦军的主将统领全军。

魏延与张辽并骑立于秦军将士们面前,俩人的目光都停留在将士们的身上。

在派出一千名探路骑兵之后,二人已是商议过,无论骑兵有未返回,都引领大军经过嵩山,直捣许都。

由于有着吕布和贾诩的前车之鉴,俩人并没有擅作主张,已是派出信使,前去请示刘辩。

只不过信使已然去了一天有余,至今尚未返回,也正是因此,二人集合了大军,却迟迟没有下达出发的命令。

洛阳城内,刘辩正端坐在前厅之中,在他的面前,笔直的站立着一名秦军军官。

站在刘辩面前的秦军军官,正是魏延和张辽派来向他请示可否进攻许都的信使。

端坐在前厅中,刘辩的一只手捏着下巴,在听了信使的请示之后,他已是足足沉默了一盏茶的光景。

麾下的幕僚都在忙着各自的事情,轩辕关一带,六万秦军已是不小的战力,进攻许都,只要开展的顺利,也不是没有可能。

考虑到这些,刘辩并没有派人去将幕僚们请来,只是自家分析着进攻和防御的利弊。

若是死守轩辕关,秦军着实是可将战果保持,但是对曹军的威胁,也就会减少到最小,于整个官渡之战,并没有半点好处。

如果进攻许都,曹军于嵩山一带拦截,秦军必定会有不小的伤亡。

两相权衡,刘辩终于做出了进攻许都的决断。

只要攻破许都,曹操便是被断绝了后路,中原一带的战争,也将会随着曹操的消亡,而进入尾声。

与其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而放弃进攻许都,倒不如一举将许都击破,从而提前结束乱世,将来死在战争中的人,便会更少。

心内有了决断,刘辩望着迎面站在厅内的秦军军官,对那军官说道:“告诉魏延和张辽,只要能击破许都,本王不管他们用什么法子。不过他们的所有军事行动,只能围绕在许都周边,不得乱来!”

“诺!”刘辩的这句话,无疑是告诉军官,他已经同意了进攻许都,军官心头一喜,连忙抱拳应了一声,躬身倒退着走了两步,才转身跨步向厅外走去。

军官离去之后,刘辩坐在厅内,半晌也没言语。

允许魏延和张辽率军进攻许都,刘辩总觉着还少了点什么事没有吩咐,过了半天,他眼睛猛然一睁,向身后的王柳说道:“快差人追上信使,要他告知魏延和张辽,大军会师之后,由魏延统一调配全军!”

从刘辩的语气里听出了几分焦急,王柳不敢怠慢,赶忙应了一声,飞快的跑出了前厅。

聚集了大军,一直在等待着信使回归,魏延与张辽带同太史慈等人驻马立于大军前,俩人不时都会朝着嵩山的方向望上一眼。

“将军,不好了!”就在俩人望着嵩山方向,等候着信使回归的时候,一骑快马从嵩山方向奔了过来,马背上的骑士还没到他们近前,就带着掩饰不住的慌乱高声喊叫着。

听得那骑兵的喊叫,魏延和张辽不由的都皱了皱眉头。

策马冲到魏延和张辽近前,骑兵翻身跳下马背,抱拳躬身对二人说道:“我军探路骑兵,遭遇青州军伏击,全军覆没!”

“可有活人?”听得兵士的禀报,张辽和魏延以及他们身后的太史慈等人都是一愣,魏延连忙追问了一句。

保持着抱拳躬身的姿势,前来报讯的骑兵对魏延说道:“千余名将士悉数战死,无一人生还!”

千余名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