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塑国魂-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所说道:“刘中堂大人,我不得不提醒您,您在冒着得罪德意志帝国的风险!只要签订了这份条约,就意味着获得德意志帝国的友谊。我再次提醒您,胶东半岛实际意义上已经不属于清政府了。您付出了一份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不但赢得了德意志帝国的友谊,更加打击了叛军。这是一举数得的妙招,我实在想不通您到底在坚持什么?关于军费部分,我可以代表德意志帝国,重新予以考虑……我想,只要签订了这份条约,贵国的皇太后必定会嘉奖阁下的。”

刘坤一端坐在椅子上,脸色桀骜而阴冷,拱了拱手,淡淡地道:“克大人,胶东半岛是我大清土地,刻下不过是被叛军占去罢了,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总有收复的一日。可克大人这条约一出,硬生生就是把胶东半岛从我大清国里划了出去!克大人之前所说的好处,老夫都知道。可老夫不是李鸿章,担不起卖国贼这个骂名!”说到后来,刘坤一已经声色俱厉。听了通译翻译之后,克林德也变了脸色!他知道,这一回,恐怕又要失望而归了。

说起来,克林德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强硬姿态,实在是大错特错。他根本就不了解对面的中国老头到底是什么人。

刘坤一,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一八五五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一八六二年,升广西布政使。一八六四年升江西巡抚。一八七四年,调署两江总督。一八七五年,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一**一年受命quot;帮办海军事务quot;,并任两江总督。

这老头军旅出身,行事作风,比之李鸿章更像是个军人!甲午之时,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刘坤一兼署江宁将军。他在《续办江海防务折》中报告了镇江、江宁一带昼夜戒备的筹防情形,为防日军quot;窜入南洋,以图分忧quot;,特quot;将一应战守事宜妥为布置quot;。之后,日军在辽东、辽南攻陷许多城池,清廷为挽救危局,谕刘坤一为钦差大臣,quot;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quot;。并派湖南巡抚吴大瀓、四川提督宋庆为帮办。刘坤一接受命令,表示quot;惟有殚竭血诚,于一切防剿机宜,仰秉睿?,悉心筹划……亟图补救,迅扫狂氛quot;。:

刘坤一开始加强军队调度,派吴大瀓统率湘楚各军二十多营万余人6续出关,委新疆藩司魏光焘为前敌营务处。刘坤一注重军工生产,积极备战。原来沿江炮台都是老式的后膛炮,他令上海制造局制造新式后膛炮,创建吴淞口附近的狮子林炮台,并在多处炮台增设新式大炮。

甲午战败,马关条约一出,刘坤一不停地上折子反对。坚决反对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他说:quot;既经赔款,又须割地,且割完富未扰之地,无此办法。辽、台并失,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如畏倭攻京城,不得已而出此下策,则关、津、畿辅均宿重兵,讵不可一战?quot;刘坤一再寄督办军务处,认为quot;宜战不宜和quot;。他分析了quot;倭奴远道来寇,主客之形,彼劳我逸quot;的形势,指出quot;在我止须坚忍苦战,否则高垒深沟,严为守御,倭寇悬师远斗,何能久留,力尽势穷,彼将自为转?之计。……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quot;。表示quot;坤一职在兵戎,宗社所关,惟有殚竭血诚,力任战事,此外非所敢知quot;。

甲午之后,憋了一肚子气的刘坤一继续任两江总督,后虽屡奏请开缺,皆不准。

这么一位有军事眼光的宿将,军人作风的大臣,强硬派的脑人物,怎么会惧怕他克林德的威胁?

克林德脸青一阵白一阵,腾地一下站起了身。德意志帝国公使的自尊心,实在令他再也坐不住了:“刘中堂,你以为你不签这份条约,在江宁我就找不到能签这份条约的人么?即便江宁没人签,没了这份契约,我国就不会自取胶东半岛么?”

刘坤一也火了:“不请自来是为贼!来人,给我插出去!”

“喳!”

门口两名戈什哈应了一声,三两步蹿过来,叉起克林德,拖着就走。一路上,传来克林德越来越远的声音:“刘坤一……你记住,德意志帝国不会善罢甘休的……刘坤一……”

会客厅内,景涛瞧着老大人头上跳着的青筋,欲言又止,终于开口道:“大人,这个时节多事之秋啊……得罪了洋鬼子,是不是……”

刘坤一一跺脚,站了起来:“景涛,你跟着我这么多年,我什么人你不知道?叫我学李二当汉奸,白日做梦!我刘坤一就算身死,也不想死后留个遗臭万年的骂名!

三三七独木难支(四)

北京城,恭王府。

门房里,两名关东军的将领对坐着,品着茶。一人中等身材,相貌俊朗,只可惜横在脸上的一条伤疤,破坏了美感。不过配上一身笔挺的军装,倒是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另一人,脸上始终挂着和煦的笑容,身子矮胖。没错,这两位,一个是凯泰,另一个,自然就是袁世凯。

当日何绍明进天津卫,见了凯泰一面。谈话一番,最后留下了一个疑问。“你可知这满清究竟是怎么倒的?”凯泰不知如何回答,只说不清楚。结果,何绍明勒令其回家反省,直到弄明白为止。凯泰倒是听话,在家里一待就是四十天,到了今儿,才被何绍明重新召唤过来。

这会儿,前贝子爷凯泰的脸上挂着淡薄,倒是有些无欲无求的感觉。而坐在他对面的袁世凯,则是心中忐忑。有些兴奋,更有些不安。兴奋的是,他袁世凯此番又立了大功,这回进京,少不得被提拔一番;忐忑的是,何帅这人,袁世凯始终闹不清楚到底如何。似乎对自个儿颇有些成见,就怕到时候来个明升暗降。

二人有一嘴没一嘴地闲聊着。等了两盏茶的光景,外头脚步声连响,二人都抻着脖子观望,等来的不是何绍明的机要秘书,却是何绍明的小舅子额鲁。

额鲁见着凯泰就笑了:“凯泰!有日子没见了,怎么着?这一个多月在家玩儿修身养性呢?走吧,大帅在后花园里头等着你呢。”也不客气,上来一把就拍在了凯泰肩膀头上。疼得凯泰一呲牙。随即又对袁世凯道:“袁长官,您多等会儿,大帅说过会儿就见您。”

“好说,好说。”袁世凯连连赔着笑。瞧着二人的热络劲头,心里头却不是个滋味。正所谓亲疏有别,凯泰尽管是个满洲贝子,可人家打从一开始就跟着何绍明,关键口上也是上了战场拼了刺刀的主儿,自个儿这半路出家的比不得人家!

且不说袁世凯心里如何作想。额鲁引着凯泰,穿过庭院,边走边聊。眼瞅进了后花园,额鲁贴着耳朵对凯泰说道:“大帅正陪着宝贝闺女、儿子玩儿呢,心情不错……”说话间,停在花园外头,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凯泰感激地点点头,顿了顿,昂走了进去。

园子里,腊梅盛开,枝头落了厚厚的雪花,正应了那句诗词: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耳边传来小孩子欢快的笑声,抬头前望,一处楼台旁,几名女子依柱歇息,笑吟吟地看着几个孩子抛掷着雪团。场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蒙着眼睛,正抱头鼠窜着。

凯泰已经走近。管家楞格里瞧见凯泰,点了点头,示意噤声,而后小心地靠近,附耳低语。何绍明一把扯了眼睛上蒙着的布条,冲着凯泰呲牙一笑,而后佯怒道:“好了,一帮小混蛋,折腾起老子来个顶个的狠。今儿就玩儿到这儿了,都给老子滚回去做功课!安妮,管着弟弟妹妹,我可记得方才打我最狠的就是你这丫头。”何绍明笑骂着,不停地抖落身上的雪泥。

小安妮吐了吐舌头,学着山寨大王撮嘴呼哨一声,几个满身泥雪的孩子,笑嘻嘻撒腿就跑。路过凯泰身边儿的时候,小安妮眨了眨可爱的大眼睛,惊讶道:“咦?这不是凯泰爷爷来了么?”

时隔多年,小丫头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洋娃娃了,如今已经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多了分顽皮,少了分稚嫩。此番调笑,说起当年那一遭,倒是羞得凯泰脸红了好一阵。可怜凯泰一时间不知如何说辞,支支吾吾楞在那儿,很是尴尬。

小安妮达到了目的,咯咯笑着,领着一帮子弟妹远去了。何绍明对着三个夫人一番嘱咐,便披了衣服,走了过来。

“想明白了?”没有寒暄,劈头就问。但正是这种直接的态度,反倒让凯泰心生熟悉之感。何绍明把他打回家,然后彻底改组禁卫军,这事儿他一早就知道。自古帝王,要么杯酒释兵权,要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