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们尚未意识到,赵无恤却已经意识到,甚至在刻意推动的一点:照这样下去,天下迟早会变成士的天下,而不是贵族领主的天下!

计然却隐约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他拍着案几大笑:“然,这就是赵氏吸引我的地方!也是我想要北上去亲眼看一看赵氏之政的原因。”

子贡亦笑道:“先生一定不会失望的。”他同时也不失时机地招揽道:“既然文、范二人在楚国郁郁不得志,何不与我一同北上,赵氏正是急需人才的时候,二人若的确有才干,不要说区区一下大夫,就算是上大夫,主君想必也不会吝啬!”

其实子贡师兄弟里也只有几人做到了下大夫,不过他做买卖惯了,先把待价而沽的这三位一起骗去再说。

“善!他二人就在载郢,子贡南下正好顺路!”推销成功后,计然心里落下一个石头,正是因为替范蠡不忿,他帮子贡忽悠叶公时才一点内疚都没有。

两人一拍即合后,再度把酒言欢了片刻,待夜色将尽时才各自离去。他们商量好了,子贡带着计然手书,后日便南下载郢寻找文种、范蠡二人。计然则先在叶地盘桓几日,再告辞叶公,借口云游四海,去宋国商丘等待子贡一行。

“不知子贡最后接到消息时,赵将军在攻略何地了?”话别时,计然多问了一句,他虽然身居楚国,却对北方六卿的战事十分关心。

“先生只需要知道,等吾等北上时,或许不用绕道,可以直接由卫至朝歌了。”

说罢,卫国人端木赐脸上露出了些许为难,他叹息道:“赐从小听到大的桑间濮上之音,也不知还能奏多久……”

……

与此同时,一场不合礼制的即位仪式,正在子贡口中的“桑间濮上”之地楚丘举行,主持者正是屡次挑战旧礼制的赵小将军。

这一次,他不止是窃国政,不止是公然叛晋,还口口声声说什么“清君侧”,也不止是撕毁周王檄文,将它们扔进大河里,耀武扬威恐吓天子卿士了。

今天,他要在卫侯元眼皮底下,扶持一位卫国新君,建立一个伪卫政权……

第714章 卫侯蒯聩

楚丘,传说楚人祖先季连曾带着部众居住于此,故而得名,卫懿公时朝歌被赤狄攻破,卫人仅剩五千之众逃到大河东岸。依赖齐桓公的援助东迁,卫文公在楚丘重新建国,康叔的社稷方才得以续存。卫国在楚丘立都四十年,直到卫成公元年(前629年),为避狄人侵扰,又迁到了东面数十里外的帝丘。

这里虽然做卫都的时间不长,但还有卫文公的坟冢和宫室遗留,其地位相当于陪都。只是近几年卫国卷入齐国与晋、鲁的战争,兵祸连连之下,楚丘被占领数次,于是城池破败,民众纷纷外逃,放眼望去只见颓垣残壁。尤其是位于城邑郊外的行宫,野草在条石缝隙里疯长,卫文公庙宇外竟然有獐子在跑动,殿堂的柱子上甚至有野鸡搭的窝……

不过这一日,楚丘的卫国行宫里里外外站满了气宇轩昂的虎贲,破败的殿堂被裱糊一新,朝服衣冠的士大夫们簇拥着一位绛纱袍的青年闹哄哄地上殿来。

“君父尚在壮年,蒯聩岂能僭越称君?”

这青年不断挣扎推让,正是流亡的卫国太子蒯聩,簇拥在他身旁的多是一同被卫侯元驱逐出国的“太子党”们,如公孟彄等,还有陆陆续续与卫侯元冲突而被赶出国的大臣们,什么北宫结、公叔戍,一群人呼啦啦围在蒯聩身旁,你一言我一语,竟是在劝他即位!做卫国的国君!

“君上昏聩,亲弥子瑕、宋子朝等奸佞小人,被齐侯和陈氏所骗,一意孤行要卷入战乱。他被迷了心智,疏远忠臣,甚至驱逐了一心为国的太子,如今卫国局势危如累卵,君上已经不能担当社稷大任了,昨夜康叔入梦,说蒯聩当为君,还请太子不要再推让了!”

一边说着,众人不由分说地将早已准备好的诸侯冠冕,绣着金线,黑红相间的朝服给蒯聩穿戴起来,又七手八脚地将他按到君榻上,山呼海啸地俯首垂拜。

“君上!”

“也罢也罢,汝等这是陷我于不忠不孝,但为了卫国六百年社稷,为了万千黎庶,小子只能做这罪人了!”蒯聩演技不错,三次推让不果后,便一边嗟叹,一边在君榻上显得坐如针毡,可心里却喜滋滋的。

他当了十年太子,一直笼罩在卫侯元的阴影下,今天终于有机会被臣下山呼为“君上”了!

从卫国出奔时,蒯聩悲观地觉得自己跟卫国国君恐怕是没什么关系了,谁料赵氏却硬生生将他扶上了君位,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居然会这么快!

从去年冬天各势力休战,一直到开春的二月初,发生了很多事情。

在西线,一月中旬,赵韩两家从晋阳和长子、上党发动了一场攻势,去解平阳之围,吸引了知伯和晋侯的注意力。

而与此同时,他们却迅速调集重兵,向东进攻中行氏的河间地以及南面的卫国。

卫国猝不及防,本来和他们一起协防赵氏的郑国没有掩护卫军侧翼,营地空空如也。原来郑国人早已将大军撤了回去,一部分留在虎牢镇守,一部分则由游速带着去攻打蛮氏国,占领了汝水以北后,在边境和叶公县兵发生了冲突,双方剑拔弩张起来,也顾不上管卫国死活了。

所以战争很顺利,赵军占领了大片土地,控制楚丘后,赵无恤更是做了件让世人震惊的事情:他寻来卫国的流亡势力,让他们立卫国太子为君!

“可我父还活着,他才是国君……”蒯聩当时直接被怔得坐倒在地,一张脸吓得煞白,在他的计划里,仅仅是求赵氏助他回国,逼迫卫侯让他以太子身份摄政即可,谁想赵无恤直接拍板,让他自立为君。

当时赵无恤却不以为然地一笑:“晋国的师旷曾经评价过卫国人驱逐卫献公之事,他说,国君是神明的主祭人,是国人的希望。如果使民众的生计困乏,神明失去祭祀者,百姓绝望,社稷无主,那国人要这个国君有何用处?还不如驱逐了事。”

“如今卫国又出现这种情形,卫侯老了,糊涂了,我大军东征,他居然还在鼓动卫人负隅顽抗,驱使国人自寻死路,他已经不适合再做国君,卫国人需要一位新君为他们指一条明路,太子自然是唯一的人选……”

于是在赵无恤的鼓动和布置下,才有了今天这出劝进闹剧。

以这种方式登位的蒯聩环视殿内,几十个人一齐劝进,这架势足以与在帝丘的卫侯分庭抗礼,他慢慢地也不紧张了,而是享受起这一刻来。

虽然蒯聩的亲信也曾忧心忡忡地说,他这是与父亲作对,在道义上落了下风。而且除了赵氏、鲁国、宋国、曹国外,天子和晋齐都绝不会承认他的合法性,楚丘卫侯政权前途堪忧。

这时候蒯聩的心态已经变了,谁不让他当国君,他就会跟谁急。合法不合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用,当年晋国的曲沃一系还不是被全天下敌视围攻,最后一样成功取代了晋侯,篡位为君。与之相比,蒯聩觉得自己还是有理有据的,卫国在连年战火里,已经滑落到灭亡的边缘,是时候有人站出来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了!

“和当年卫文公在这里重建卫国一样,孤也会让卫国复兴!”

蒯聩一时间志得意满,称孤道寡起来,直到他的目光越过那些三叩九拜的卫国大夫,看见殿堂侧方那群人,这才猛地清醒过来。

赵无恤作为“外臣”,此时正戴着远游冠,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看,他身后的那些家臣将吏也仅仅是朝蒯聩拱手,浑然没把他当回事。

……

赵无恤的确没把蒯聩当回事,这已经不是他扶持的第一个国君了,去年年底,图谋投靠齐国的薛国被盗跖带着鲁、宋的军队包围。薛人大恐,便杀了其君薛伯比,迎接城外的公子夷为君,薛国遂定,鲁国那些心怀叵测的大夫和泗上诸侯们顿时老实起来,赵无恤这是在告诉他:我虽然不在曲阜,却离洙泗不远。

有了薛国的例子在先,赵无恤如今着手建立楚丘伪卫政权,也颇为得心应手。

“卫国太子并无人君之状啊……”项橐跟在赵无恤身边,旁观了整个过程,只觉得乏味得让人打瞌睡,而且他也挺瞧不起蒯聩的,被异国卿大夫扶持的国君,想想就知道肯定是傀儡。

“能听话便好。”无恤言罢,带着众人朝蒯聩祝贺,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蒯聩虽然被扶上了君位,可他手下连一兵一卒都没有,卫国的土地要么在他父亲手里,要么被赵氏占领。赵无恤扶他上台,只是想要一个招降卫地士大夫和国人,同时名正言顺占领卫国的名义而已。

总算蒯聩不傻,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