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我为王-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齐人发难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晋国了,之前齐欲攻西鄙,只有赵氏因为心系无恤,集结了军队随时准备驰援。现在已有一师之众开到到了温地,加上温大夫赵罗的军队,可出兵五千。

坐于赵无恤下首的张孟谈在心中算了一下,捋起宽袖,苍白修长的手指指向晋国方向:“但范、中行却无甚准备,此番仓促应战,东阳之地、鼓、肥、柏人,中行能发兵万余。朝歌一带,范氏也能提供万余的兵卒,与齐人相比依然处于劣势。”

无恤向朝歌以北,柏人以南的位置努了努嘴,冷笑道:“孟谈别忘了,还有与中行氏有姻亲的邯郸氏,他们有大县邯郸,还有几个城邑,可出近万之卒。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邯郸对赵氏大宗的命令已经听调不听宣,反而成了中行的盟友。”

张孟谈点了点头,赵无恤和邯郸稷在晋国泮宫的冲突,他就是亲历者。

“现在晋国有些地方秋收还未结束,从开始集结、治兵到上路,这几处的援军一个月大概能开到夷仪,虽然依旧无法与齐人直面对抗,但让他们有所顾虑,不敢强攻城邑是做得到的。”

“如此算来,齐人虽然战略欺骗成功,可也不是必胜之局,难道说,他们还有什么后手?”

无恤和张孟谈的目光齐齐盯向了地图的南端……

“还有卫国!”片刻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无恤语气急促:“卫侯自从上次荧泽之盟后,一直对晋国,对我夺其甄邑有怨愤之心,早想脱离晋国控制已久。这次齐国攻晋,正是再度叛晋就齐的好时机。虽然不知道卫侯和齐国达成了怎样的协议,但从现在的局势看,若是在范氏和邯郸氏准备支援夷仪,卫军突然出动,攻入晋国境内,这两家的军队就不得不推延东进的时间,为齐人拔城赢得时间!”

虎会也认同:“没错,拔除夷仪后,卫国的东北两面就完全被齐人包围了,对解除晋国、鲁国对卫国的夹击十分重要。同时齐军还可以隔着黄河与晋国对峙,若是形势有变,随时和齐庄公时一样,主力打穿东阳,直插富庶的邯郸、朝歌、南阳等地,登太行,羊肠坂以东的县邑便要无日不惊了!”

有了虞喜等探马轻骑传回来的即时情报,有了子贡手下商贾打听到的零碎消息,加上虎会对晋国内部军力的了解,结合张孟谈对局势的推演能力,齐人此次举国而战的目的渐渐云开雾散。

现在的情况是,若局势一如他们推演般一一应验,齐军攻克夷仪,就赢得了这场争霸战争的主动权!

冉求大多数时间都在静静地听着,此时他心生一计,道:“纵观局势,只有在温地的五千赵氏偏师,还有司寇的数千武卒、邑兵能对卫国形成夹击。如此,则可让卫侯无法顺利实施与齐国商议好的计划,阻止齐人拔夷仪,阻止齐国获得战争优势,事后不失为大功一件!”

“或许,司寇便能因此而归晋了!”

一时间众人停止了讨论,室内寂静无声,数道目光定在主君赵无恤身上,他们的情绪各不相同,晋人虎会等人光中带着殷切,鲁人阚止等人眼里则有些担忧。

而第一谋臣张孟谈,则抿着嘴角,低头把玩起顺手拾起的一枚象棋。

无恤知道,那是枚黑色的“卒”,在家只能直走,过河却能横行的小卒。

第390章 何去何从

一刻后,军议结束,人走屋空。

张孟谈俯身一边小心地卷着地图,一边说道:“司寇最后还是婉拒了子有的建议。”

无恤坐在席上沉吟了片刻,想起冉求的提议,想起方才那阵沉寂,摇着头说了这么一句话。

“子有知兵,且眼光独到,可惜他的性子正而不诡……”

冉求是赵无恤发现的将才,也是个可以托付重任的敦敦治吏,可惜人哪有十全十美,他的情商以及对局势的观察比张孟谈、阚止差了不少。

无恤轻笑:“也罢,不诡便不诡,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子有性情如此,难怪喜欢堂堂正正之师列阵而战,战势上虽然有创新,但都在阵法和兵种上,却不太用奇谋诡计。”

纵然如此,往日治兵军演时,羊舌戎、穆夏、田贲、虞喜、伍井等人却无一能敌。唯独虎会依靠作战经验老到,能胜之一筹,等这仗打完后,有过历练的冉求大概就是无恤手下除虎会外,第二个能独当一面的军吏了。

……

冉求退下后有些莫名其妙,虽然方才话刚脱口而出就知道自己说错了,却不太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归晋,这是赵无恤在朝见鲁国君臣时常挂在口边的事情,也是鞭策手下晋人们筚路蓝缕的动力,可事到临头有了机会,却为何以“不可轻举妄动”为由搁置了呢?

他思索再三,模模糊糊意识到一些东西,但又无法确定。这一夜冉求辗转难眠,便摸着黑起床,让人备好礼物,等到第二日宵禁刚结束,便带着随从抱着一只士见礼用的野稚赶到阚止的居所外静静等待。

在赵无恤手下做事的属吏都过得挺滋润,俸禄粟米足够养活自己和家人、私属,若是花的不大手大脚,还能有些富裕。此外,出手阔绰的主君还会帮你把住房问题一起解决了,中级军吏和属臣自有居所,冉求和公西赤住处邻近,阚止则傲然独处一边。

但冉求却舍近而求远,一来是因为公西赤作为邑三老,并未参与今日的军议。而阚止作为无恤身边佐吏谋臣,却得与听闻,谨慎的冉求牢记军务不得外传的禁令,绝不会以身一试士师成抟负责的军法刑罚。

二来,他觉得师弟子华的性情有时比自己还大条,恐怕理不清这其中的各种关系,反倒是阚止经常玩弄阳谋阴谋,向他请教或许能得知答案。

平日冉求为人低调小心,交游不广,很少过来,今天来此拜访殊为难得。

不过看来阚止也是这样的人,他的府邸门可罗雀,连过路的人都没几个。冉求就这么冷冷清清地等了半个时辰,等到朝食前后,门总算开了一边,看门的阍人揉着眼睛往外一瞧,有个士人在外等待,便忙不迭地去告知主人了。

他心里暗道奇了怪哉,自家这位主人人缘极差,自从搬到这儿以后,鲜有人来拜访的啊!

没多会,阚止趋行而至,口称“稀客”。他邀冉求入内,冉求这才发现,这座由赵无恤馈赠的小小居室和公西赤那处大小相同,里面却完全是两个样子。

公西赤喜好享受,虽然俸禄不多,但即便向人借贷,也要维持侈靡生活,他府中高车肥马,轻裘鲁缟充斥内外,瓷器玩好陈列其间。

但阚止这地方却不同,家中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虽然不知道他在阚邑时是什么样子,但至少现在看上去十分节俭清廉。

冉求此时尤未多想,只是暗暗思索道:“我也得劝劝子华,私行勿要太过侈靡,司寇虽然让子贡经营奢侈之业,却将这股风气严严实实地挡在了领地之外!”

随后,两人在席上分坐后,冉求也不多客套,直接表明了来意。

“还请子我教我!”他长拜发问,问的自然是昨日军议时发生的事情。

阚止挥手将侍奉在旁的竖人隶妾退下,移席压低声音说道:“此事本来应该秘而不宣,不知道的就不要问,知道的也要烂在肚子里。但我明白子有是个能守住话的人,便破例为你解惑一次,你平日为人谨慎,昨晚的提议,确实莽撞了些……”

“司寇多次说过欲归晋国,晋人同僚们也不时露出思乡之情,我本以为……”

“道理上没错,但却不能现在说出来,尤其是不能从吾等鲁人口中说出!”

“求愚钝,还望子我教我!”

阚止无奈地摇了摇头,分析道:“看一看典史便能知道,晋国之政,内斗与外争从未停止过,当年范文子就曾说过,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既无外患,又无内忧,如果不是圣人,必然会偏于一边。如果偏重于外患,晋国诸卿合力对外,那局势还可以补救,如果偏向内斗,那政出多门,晋国就危险了。”

“子我的意思是,司寇的选择,是考虑到晋国内争的缘故?”

“没错,从司寇被逐出晋国时起,晋人齐心对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子有恐怕不知道,赵与范、中行有隙,几乎到了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程度,可不是一次援救和市恩能解除的。你说,司寇怎可能为了救中行的城邑而在火中取栗呢?”

“退一万步说,即便司寇此次保全了夷仪,为晋国立下大功,那样真的就能回国么?或许会更受忌惮,归国之事只能依靠赵氏和司寇自己,指望晋侯开恩,指望其他诸卿?嘿,恐怕永无归期!”

……

在阚止将其中缘由叙述一通后,冉求顿时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