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墓府秘藏-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过炉盖,里面是空的,打着孔洞,还保留着陶范浇铸的痕迹。

    这件博山炉,难怪老K一眼便相中了,在这堆明器中它非常显眼,不仅颜色,就连器形与工艺都是里面最好的。

    “这个东西是不是和这些同一时期的?”上官亚雄问我。

    我摇头,我不是这方面的行家,我不发表任何言论,以免误导人。

    “诶,有铭文。”穿山甲翻过了博山炉的底部,忽然说。

    我凑近问道:“写的是什么?”

    穿山甲皱眉读道:“魏华。”

 第四十三章 铭文推论

    “魏华?就两个字?”我知道青铜器上铭文一般不止两个字,于是接过穿山甲手里的鎏金博山炉。

    博山炉在我手上,翻过底部观看,果然在底足下有两个刻字铭文,隶书字体,仅有两个字——魏华。

    “魏华?”杨刚也轻声重复念道。

    古时器物上出现的铭文,及少只有两个字的,青铜器物上出现的铭文一般是工匠或者拥有者的名字,有时加上制造纪年。

    “魏华,到底是制作这只博山炉的工匠名字,还是这只博山炉拥有者的名字?”我纯属是个外行,当然弄不明白这个意思。

    “你的问题,前提是建立在这只炉上铭文是人名,如果它不是人名,或者不单纯是人名的话,那就另说了。”耳机里杨刚如是说。

    “杨骗子,你看出什么来了?”穿山甲及时问杨刚说。

    杨刚沉默了,片刻后说:“这或许不只是人名,两个字应该拆分开来理解,一个是地名或者国名,又或者其他什么,一个是人名。”

    穿山甲与杨刚讨论的这些不是凭空猜测的,这确实是有实例的,许多器物上都是这样。

    “既然这样,我们可以一个个排除,进行推导,或许可以得出答案。”我依理说。

    穿山甲看了一眼鎏金博山炉,又看了一眼我说:“可以试一试。”

    “那就从两字合并为一个人名开始吧!”杨刚如是说。

    然后大家沉默,在脑海里开始搜索一个史上叫魏华的人。

    良久,穿山甲摇头:“史上没有一个有史料记载的名叫‘魏华’的人,至少我不知道。”

    “那就把两个字拆分开始推测。”杨刚说道,显然他也不知道这个人。

    “从地名还是国名开始?”我问。

    穿山甲看了我一眼说:“地名开始。”

    “有叫‘魏’或者‘华’的地名吗?”老K也算是知道一些历史的人,他也不知道。

    “或许是缩写。”我猜测。

    但这最后没有结果,于是我们只有把方向转向国名。

    “如果从国名上来讲的话,那‘魏’就多了去了,而‘华’却在古代没有,看来‘华’是人名。”老K于是说,“这样的话,也很难确定下来,所以我建议没必要浪费功夫,找宝重要。”

    我没有理会老K这个大财迷,开始整理史上的魏政权:“战国七雄之一一个魏政权,三国时期一个曹魏,隋朝末年一个瓦岗政权,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政权,之后由北魏分裂出来的东、西魏两个,十六国时期的冉魏和翟魏,这么多,一共八个之多,即使这些魏政权中有个叫华的人,也不能确定是那个的。”

    “秦柒,知道的还不少,没错,大致就这些魏政权,确实多了些,所以无法明确确定名叫‘华’的人是哪国人。”杨刚犯愁了。

    “这样的话,还是回到了原来的问题,须要确定大墓年代才能确定墓主身份,白活了吧都!”老K一旁幸灾乐祸说。

    “好吧,我们干脆别管这些,直接往下走,走到底,然后我们再返回圆形墓室,想办法把悬于虚空的玉棺弄下来。”上官亚雄看到我们白忙活了一阵后无果也说。

    提及玉棺,我问杨刚:“杨骗子,我早就把玉棺身上的金字拍给你了,到底弄明白了金字内容没有?”

    “没有,没有拍好,手电光线太强,照在玉棺上,拍上来的照片有一些地方都是一片白,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四周一些金字还能看得清楚。”杨刚此时才这样与我说。

    我恨得咬牙切齿问:“你个杨骗子,既然看不清楚,那你当时为什么不告诉我,大不了再想办法拍给你,现在才说。”

    “秦柒,别气,反正你早晚都会回去,到时候再说吧!”杨刚嬉笑与我说。

    我更气了,骂道:“敢情冒险的人不是你。”

    “杨骗子,你是不是刚才睡着了,这个错误犯得太低级了。”穿山甲也如是说。

    孙晓雅此时说:“别说了,已经过去了,现在说没用了。”

    “好吧!”我低声应了句。

    “秦柒,我们继续吧!”穿山甲也相当无奈,只好选择继续走下去,希望下一个房间里有我们想要得到了信息。

    依然是老K和大胡子推门,这次有了上次的经验,两人很容易就打开了第四与第五间房间的石门,五人鱼贯而入。

    这个房间里的明器还是以玉器为主,我们大致看了下,没有我们要的东西,没有玉制大印,没有一件器物上有明显可以说明年代的纹饰,没有一件器物上有铭文。

    “奇了怪了,仿佛是有意不留下线索,让来人知道这位墓主人的身份。”我疑惑捎头,着实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嗯,很像是刻意安排似的。”穿山甲打着手电在明器中翻找有价值的物件。

    老K和大胡子已经没有兴趣再拿物件了,而他们的背包也着实装不下了。

    第四间房间里的鎏金博山炉被强行装在了老K的背包里,他的背包,此时只能塞时一些小物件,用来填充空隙。

    最后我把手电光照在东北方向的墙面上,老K和大胡子二话不说,直接推墙去了,果然,墙上又被推开一道石门来,我们再往里走。

    这已经是第六间了,按东北方向直走的第六间,谁也不知道下面还有没有第七间。

    “这里不一样。”上官亚雄发觉了房间不一样,于是说。

    我打着手电观察,墙面地面天花板依然是蓝田玉的,而且是整体挖出来的空间,这是非常奇特的事件之下。

    “我更加确定,这就是蓝田玉的矿体,否则无法用它来做一个这么大的墓。”我坚信自己之前的推测。

    “这个已经毋庸置疑了。”杨刚也赞同我的推测附和道。

    穿山甲的手电照射在房间里的明器上,在寻找有用的物件,发现这个房间的明器有明显的不同,于是对我说:“秦柒,你来看看这些明器,似乎有级别的摆放。”

 第四十四章 三国古墓

    “对呀,这里的明器一小部分是青铜与玉器,大部分都是木质与竹质的漆器,还有布艺,只是已经腐,一触却碎。老k蹲在地上打量眼前明器。

    我看了一下房间里的明器,没错,和穿山甲说的一样。

    我随手拿起一只漆碗,还好,木质胎体的漆碗居然还保存得完好,只是已经经不起外力作用了。

    漆碗外有图案,很精美,几乎保持着原来的模样,漆碗以红黑为主色调,碗内是红色的,碗外是黑色的。

    碗外有红色的图案,以花草鸟为主,以从前的艺术水平来说,这个碗相当精美,不是普通百姓家应该有的物件,而且这只碗显然是食用器具,碗沿与碗内有划痕。

    我对这方面没有研究,并不能作出鉴定结果,于是只好放下,把目光转向一块织物上,看不出来是什么纺织的,只是我一上手,那织物即刻支离破碎,就像被火烧地的稻草,看似完整,一触即碎。

    穿山甲把我刚刚入下的漆碗拿了起来端详,看到碗外的图案,即刻皱眉。

    “穿山甲,熟悉吗?”杨刚即刻问。

    穿山甲继续皱眉沉思,然后不置可否地说:“很像,大概像三国时期的漆器。”

    “什么像,它就是属于三国时期的漆器,亏你还是个行家,你看仔细了,这种风格,已经非常形象了,不再是从前那种抽象绘画,风格走上现实事物,这种风格是三围时期的产物。”杨刚大概非常熟悉这类物件,像教导小学生一样教穿山甲鉴赏。

    穿山甲甚至有些难堪,毕竟自己是开古玩店的,经手的老物件不知道有多少,但这类漆器可是相当少的。

    漆器虽然有漆层保护,但到底还是无法保证木质胎底不接触空气,杜绝氧化,经过不知道多少岁月,木头终究还是要腐朽的。

    所以,在古玩市场很难见到漆器,即便有,也是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