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于杨奕辰来说,前两天京城传来的信件,已经告诉他圣旨就在路上,加上在十里铺和柳清溪共同接过一次圣旨,这次也算是轻车熟路。
毕竟是县衙,比起当初的柳清溪家好了不知道多少,大红色的步从县衙门口,一直铺满一条街道,香案由专门负责县衙一应财产的官员负责布置。
“快点快点,马上就要来了。”一个中年官员满头大汗指挥衙役们搬东西。
“等等,香案没有摆在正中间,你们往左挪一点。”
县衙之中,处处都是匆忙的脚步,所有人都动起来,换衣服的换衣服,修剪花草的修剪花草,时不时有两个匆忙的人撞到一起。
只有一个人,端坐在大厅主位之上,运筹帷幄,嘴角含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正午时分,所谓的圣旨姗姗来迟,为首之人一身蓝色的太监服饰,三十多岁的样子,像粉面小生,皮肤堪比女子光滑细嫩。
身后跟随一众侍卫,手捧明黄色的圣旨,迈着急促的步伐走来。
以杨奕辰为首的临沂县官员早已在门口等待,心中焦急紧张面上却不显。
待圣旨到来,为首的太监缓缓展开圣旨,尖细的声音传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临沂县县令杨奕辰在任两年间,亲民爱民,大兴农田,制造机械,功绩卓绝,实乃西月百官之榜样,特赏赐黄金千两,丝绸百匹,珠宝十箱,升工部郎中,尽快启程,钦此!”
太监合上圣旨,笑眯眯的看着跪在地上一众官员缤纷多彩的表情,有惊讶,又羡慕,有了然,有嫉妒,也有坦然。
而对于这份圣旨的内容,什么黄金前两,丝绸珠宝之类的,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最后的官职,工部郎中位列正五品。
而以杨奕辰原来七品县令的官职来说,这可是连升四级,别说西月国的历史上,就是纵观几千年的历史,都极少有人能连升四级。
更何况只是短短两年的时间,杨奕辰手下的人那个心情复杂啊。
其中当属两年前的县丞和县尉两位大人,两人因为托大被杨奕辰杀伐果决的手段掣肘的服服帖帖,等他们归来之时,县衙大大小小官员几乎全被杨奕辰收买。
两人空有一个名头,这两年在县衙大事儿参与不了,小事儿做不了主,日子过得别提多憋屈了,然而一点招数都没有。
现在其他人都为杨奕辰升迁感到高兴,他们两个则是青一阵白一阵。
想啊,杨奕辰升迁了,对于这些曾经在手底下干过的肯定不会亏待,特别是那几个心腹,可是对于他们两个来说,能不使绊子就不错了。
心里真是比吞了苍蝇还难受,两人后悔捶胸顿足,话说两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道下马威,指不定杨奕辰升迁之后,县太爷的位置就是他们的了。
现在,眼睁睁的看着官位与自己失之交臂,那种复杂的心情。。。。。。
就在两人心里翻江倒海之时,传来杨奕辰清朗的声音:“臣谢主隆恩!”
“哈哈哈!”几声大笑传来,抬头一看,原来是为首的公公发出来的:“咱家在这儿恭喜杨大人高升了!”
杨奕辰微微一笑:“谢谢刘公公,多亏刘公公您提携了。”
原来这个宣旨的太监是老熟人,当时柳清溪和他一起受封赏的时候,就是他来宣旨,杨奕辰态度十分温和。
场面话谁不会说?不管里面有没有这个小刘公公的功劳,这样的回答都让他心情舒畅。
再说了,这种经常在宫中奔走之人,即使自己没有官职,但是有些耳边风还是避免不了的,和这种人搞不好关系,也够喝一壶的了。
杨奕辰深知这里面的道理和弯弯绕绕。
加上上次对这个小刘公公的印象也不错,也乐得卖个面子。
“哪里哪里,都是杨大人您少年英才,总有一天会一飞冲天,上次咱们见面的时候咱家可是印象深刻啊,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又见面了。”
小刘公公话上虽然谦虚,但心情大好,心里更觉得杨奕辰上道儿,如此年轻深得皇帝赏识,自然会有大前途,关系保持好将来对自己也有利。
“还是要感谢小刘公公您不远千里跑这一趟,里面歇息一下吧,已经备好茶水。”杨奕辰伸手做出邀请的姿势。
小刘公公此行就是宣召杨奕辰进京,时间不赶,来之前皇帝特允他和杨奕辰同行,因此不像上次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县衙中,杨奕辰好酒好菜好茶招待宣旨的队伍,他亲自陪同小刘公公,下面的官员对这些士兵也是恭恭敬敬。
这一顿午饭可谓是宾主尽欢:“刘公公舟车劳顿,一路辛苦,这几日暂且在县衙歇下,后面已经为您准备好房间,还望刘公公多许我几日,处理一下家事和公事。”
全程杨奕辰良好的态度让小刘公公十分满意,对于他宽限几日这个并不过分的请求自是应允:“没问题,杨大人尽管忙,咱家在这儿等您几日就行。”
“那好,我会尽快处理好事务,这几日刘公公可以在临沂县体验一番我们这儿的风土人情,欣赏一下我们这儿的美景。”
“那就叨扰杨大人了。”
安顿好前来下旨的人,杨奕辰加紧速度做好交接工作,由于县令一般是三年一个任期,他这次两年,势必要有人接管县令的位置。
对于这个人选,他有考量,对上面也做了推荐,而由于他功绩卓绝,对于他推荐的人,凌江省那边直接同意,毕竟这位目前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是不是露脸的。
此时,县衙后面书房之中,杨奕辰一身青衫,坐在书桌后面,冲面前身着蓝衣的年轻人道:“这次我离开进京,临沂县就交给你了。”
年轻人二十多岁的年纪,五官虽然不如杨奕辰貌美,但也是清俊小生一枚。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奕辰的至交好友华书生。
第四百三十章 安排
l?'???z??…pse???i?}?????f??yygn???'v???x???县试的时候结下来的友谊,后来杨奕辰连中三元,被分配到临沂县当县令,而华书生同样参加过几次科考,堪堪考中举人。
杨奕辰当县令,他就成了他的师爷,两人性格合得来,又是多年朋友,公事处理都有很多心得,可以说是杨奕辰的左右手。
这次杨奕辰离开,自然把重要的位置留给这个至交好友。
“没问题,交给我你放心,进京之后,一定保重。”端坐于杨奕辰对面的少年道珍重。
两年的搭档,多年的好友,两人虽说不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但也是理解对方的好伙伴。
杨奕辰进京不能再像在地方上,带一个助手,那么把他留下来,将来还是一个很好的助力。
“放心,我有分寸。”杨奕辰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一路走来,困难重重,进京以后,也不会顺利,但他不畏惧。
“对了,咱们两个一起这几年,县衙大小事务你都比较了解,我就不多说了,这两天要回十里铺一趟,把我娘接过来。”
“恩,你放心去安排,到了京城记得给我来信儿。”华书生,哦,不,现在应该叫华县令了,重重的拍了拍杨奕辰的肩膀。
随后,杨奕辰快马加鞭赶回十里铺,此时,关于杨奕辰升迁到京城的消息已经在十里铺炸开了锅。
“哎呀,咱们十里铺出一个县太爷就很了不起了,没想到人家这次成五品大官了。”一个妇人瞪大眼睛,吃惊的说。
虽然她的概念里,五品大官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是七品县太爷就是他们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儿了,五品那肯定更大啊。
“了不得哟了不得,杨夫人可是养了个好儿子,听说这次会跟着去京城。”
“可不是,听说京城那个地方啊,地都是琉璃石铺的,街上不是大官就是有钱人,俺们这辈子估计都去不了那样的地方。”女人脸上露出神往的表情。
“行了行了,俺不跟你们说了,杨大人听说今天回来,俺去看看去。”其中一个女人着急忙慌的跑开。
这其他人一听,也没功夫在这儿瞎掰扯了,一个个跑着往杨家那边去。
此时,柳清溪和张五梁等人自然也得知消息,加上村里德高望重的几个人,都出现在杨家宅院。
一下子让杨家这个本不算小的宅院看起来拥挤了很多,包括温氏在内的所有人都忙着招呼村里人。
村民们都是憨厚朴实的人,一起相处这么多年,他们也不会摆什么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