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杨奕辰不同,手底下能人多了去了,关于他和柳清溪的传言,关于短短时日的声名鹊起,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此时,十里铺地基基本完成,其他村子虽然滞后,但也差不多准备土坯完成。
凌江省衙门
梅汉生小心翼翼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被傅志凉的眼睛盯着,他心跳渐渐加,额头细密的汗珠越增多。
渐渐汇聚成大滴滴落下来:“傅大人,下官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吗?”
傅志凉冷笑两声,如此灾难,他自然不愿意前来,但身为户部侍郎,圣旨已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前往。
可是到来十天了,这个知府大人不是推脱这个就是推脱那个,不是说路还没修通,就是说他是钦差大人,用不着下去,下面太危险。
“呵呵,梅汉生,本官看你胆儿肥了啊?为什么你这个知府大人,得知地动的消息这么落后?为什么京城都知道了你还不采取措施?”
梅汉生心若擂鼓,因为傅志凉戳中了事实,额头的汗越来越多,背后的冷汗沾湿衣服:“大人,下官不敢呐,确实是。。。。。。”
“行了行了,别在这儿给我推辞了,死亡人数真如你所说吗?我可是听说了,目前死亡不止两千,至少翻一倍!”
傅志凉的声音冰冷,一向为人圆滑的他这次不得不重视起来。
不管当日朝堂什么缘由,以至于圣上选择派他前来赈灾,那么既然来了,就要解决问题。
地动啊,千百年来十分少见的灾难,一旦生,圣上自己心中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回想古籍,哪次地动之后不生难以预料的言论?为此皇帝夜不能寐,本想派太子前来,然而考虑种种因素,加上灾区条件艰苦,生怕太子受不了。
也就没有告诉他,另外派人前往。
挑来挑去,只有傅志凉这个人一直中立,平时比较圆滑,做事儿虽然喜欢给人上眼药水,但能力还是有的。
现在回想起来当日金銮殿上的情景,傅志凉都难以接受。
但是没办法,既然来了,就一定要做好,否则京城?那就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
来之前对梅汉生这个人也做了一些了解,典型的不作为,不图往上升,也就不想管百姓的事儿,比如这次的地动。
如若这位知府大人及时疏通道路采取措施,动百姓,能有今天的事儿吗?
可是梅汉生就这么晃晃悠悠的干着,美其名曰没有等到圣上旨意。
来到凌江省,花了这么长时间,总算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比如死亡人数的报备,梅汉生根本没说实话,全是假的。
谁知事到如今,这个人还早狡辩,梅汉生这个生气啊。
他还着急赶紧处理完以后赶紧回京城,这什么破地方啊,本来房子就破破烂烂,一层的土房子居多。
然而地震之后更是一片废墟,看着人难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傅志凉问过问题以后不说话了,给梅汉生思考的时间。
沉默良久,梅汉生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大人,下官真不是故意的,大人,下官不敢了。”
“呵,梅大人,本官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看你能不能把握住,否则本官定当上达天听。。。。。。”
“是,谢傅大人,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这边傅志凉和梅汉生的智斗到此算是告一段落,只有那下这个凌江省的一把手,接下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毕竟这里不是他们的地盘,好歹梅汉生在此有十年之久,人脉还是有一些的。
衙门后边,分别给到来的钦差大人安排了相应的房间,此时,宁泽这个大将军一身黑衣,站立在窗前。
那个人离开已经很长一段时日了,起初有消息传来,再后来信件送达京城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宁泽思考许久都没得到想要的结果。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一个小士兵敲门进来:“将军,据可靠消息,灾情最为严重的临沂县目前修复情况最为良好,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死亡人数相对较少。”
“是吗?”宁泽随意反问一句。
“是,属下已经查明,他们那边已经开始修建房子,进度较快。”
“什么原因?”宁泽皱皱眉,话说那位虽然比他小七八岁,但两人是忘年之交,是好朋友。
这次如若不是凌江省处于靠北的位置,他根本不会前来。
至于灾后修建,这都是傅志凉负责的部分,他的任务就是保护粮草的安危。
只是,小兵口中的的临沂县引起了他的注意。
关键起人还是一个小姑娘,那也太惊悚了。
不怎么接触女人的他打心眼里不相信这个事实,随口多问一句。。。。。。
第二百七十五章 钦差大臣
样的女人?”这句话一问出口,他自己都愣住了,什么时候他对女人感兴趣,还相信下属这样的鬼话连篇了。
谁知小士兵眉飞色舞讲述:“大人,这在临沂县压根不是啥秘密,临沂县的百姓们都知道,都说这个柳姑娘是菩萨转世,拯救百姓与水火之中。
对了,还有一个杨举人,是临沂县最年轻的举人,今年刚刚高中,地动之后,他拿出所有家当贡献出粮食,可以说他们方圆几十里的百姓都靠他们两个恢复正常生活。
就连周县令都在大力推行她的建造方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军,我觉得要是都用这个方法,指不定很快百姓就能回到原来的生活了。”
小士兵讲的唾沫横飞,喜悦之色不易言表,滔滔不绝的讲论让宁泽皱紧眉头。
终于忍无可忍:“行了,你不用说了。”
话说他自己都想不明白怎么收了个这么话痨的属下。
前面,梅汉生在傅志凉的威压下,屁滚尿流麻溜干活去了。
擦擦额角冷汗他长舒一口气,可算是死里逃生了,真想赶紧把这两尊钦差大臣送走,有他们在,他压力山大。
出了衙门,梅汉生整整衣襟,一张严肃脸:“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干活去?一个个没事儿了是吧?”
在傅志凉那儿受的气全撒在下面人身上。
衙门内,宁泽将傅志凉请来:“不知宁将军找本官什么事情?”
两人虽然一文官一武官,但品阶相同,所以傅志凉也用不着跟他客气。
“傅大人请坐,本将听说临沂县已有解决办法,且百姓十分信服,不知。。。。。。”
“真的?”傅志凉皱皱眉,怀疑的看向面前这位年轻将军,再想想这位的身份,也不难怀疑他消息的来源。
宁家世代从军,宁老爷子也就是宁泽的祖父曾任一品大将军,后年纪渐长,身体大不如前,逐渐隐退。
然而宁家并没有因为宁老爷子的退居而没落,反而人才辈出,宁泽的父亲是现任家主,常年真守边关,被皇帝封为护国大将军。
而宁泽这一代,他是最优秀的年轻人,年仅二十八岁就位列正三品火器营翼长,掌管军中兵器制造。
这次被派出来主要因为他主动请缨前往灾区。
傅志凉自认家世身份地位都比不上这位年轻人:“宁将军有话不妨直说?”
“我只是告诉你一些线索,事情还要靠你安排,我只负责粮草押运。”
被噎了一下,傅志凉尴尬的笑笑:“谢谢宁将军提点,本官这就去办。”
本想由宁泽提出办法,他去执行,这样万一有什么意外生,凭宁家多年来对朝廷的贡献,皇帝肯定不会怎么着,结果呢?
吃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叹口气,和这位年轻将军第一次深入打交道,对方年纪轻轻做到这个地位,还是有理由的。
次日,周县令挽着衣袖扁起裤腿,亲力亲为指挥人们清理废墟,修建房子。
好在这里大多都是土房子,土料环保可直接回收利用,清理起来度不慢。
之后是制作土坯,周县令跟在一个身穿土黄色麻布,脚踩草鞋的中年壮汉身后:“咱们这土坯得打多长时间?”
眼看天气一日热过一日,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照在人身上,汗水顺着脊背止不住的往下流,更有身体不好的中暑脱水情况严重。
所以他心里头着急啊,人们为了快点住到房子里,拼了命的干活,但是天气不允许啊,目前这个村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中暑了。
中年壮汉抹一把汗水,用脖子上的毛巾随手擦了一下:“大人,这天儿不行,热的时候肯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