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密见大夫人说的是怨他偏心何密,又心疼女儿,反倒松了口气,板着脸道:“像什么话,没个体统!老大在哪为官是老夫说的算吗?得着机会,老夫自然会托人为他打算。回去好生安慰姑娘,再敢撒泼,家法伺候!”
大夫人凭着一口怒气跑来大哭一场,如今闹也闹过了,何密也松口要将老大调回来,怒气便也压下来些,何密又用家法吓她,到底不敢再争论,唯唯诺诺回去了。
何密按着眉心,似有些头痛,轻声道:“愚蠢!”
何泽最怕的不是父亲厉声呵斥,反而是这种云淡风轻的训诫,才是何密心里暴怒、起了杀心的表现。
何泽不觉脚下发软,颤声道:“父亲!”
何密睁开眼盯着他道:“你的目标该是沈家吗?盯着沈淳做什么!就是死了一千一万个沈淳,这天下还不是姓邵!”
何泽低头道:“儿子知错了。”
何密叹道:“我知你吃了沈淳和他那小畜生沈栗的亏,心中有怨气。”
何泽道:“因庭辩之事儿子要五年不得升迁,咱们家也伤筋动骨……”
何密打断道:“那现在呢?现在何止是伤筋动骨?稍不留心,就要万劫不复了!”
何泽跪下哭道:“是儿子莽撞了,再不敢犯!”
何密沉默半晌,叹道:“你该庆幸有人代你受过。”
何氏三番两次差点被何密“以死以证清白”,都因沈栗挤兑何密阴差阳错地留下命来,这次终于还是没有逃过。
何氏与她那被黄家退婚的侄女留下血书,一起上吊死了!
何家经过门人们的努力宣扬,博取人们的同情心,加之古籍伤口化脓,高烧不止,都没挺到行刑那天,缁衣卫还是断了线索,何家终于又逃过一劫。
只是皇帝还是疑心不止,朝堂上何系官员的升迁纷纷停滞下来。
何家如何捶胸顿足且不提,沈家此次也颇为受挫。
李氏的死,对沈家的影响其实不小。
世子沈梧身体不好,沈家人急于让他留下子嗣,不然李氏也不会表现的那样心急。
原本容蓉热孝成亲,不适合在孝期生子,李氏还起心为他纳妾。如今沈梧也在孝中了!况沈梧还因伤心李氏之故缠绵病榻。
田氏叹了口气,到底哪年哪月才能见到曾孙呢?
再说沈栗,李氏一去,沈栗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漫长的孝期。
这意味着他要离开东宫整整三年!
三年之后,太子的身边还会有沈栗的位置吗?说不定这次离开,就是永远告别东宫了。
这不单是沈栗自己的前程受挫,还影响到沈家对家族未来的安排!
沈淳的脸就没放晴过!
沈栗倒是表现的淡然:“父亲不必如此担心,儿子这个年纪,便是日日在太子身边,其实也做不得什么,不妨安心读书,三年之后,儿子正好在应试年纪,也不算耽误。”
沈淳叹道:“你倒是能想的开,也罢,如今却是别无他法。为父只是担心三年之后,你与太子殿下疏远了。”
沈栗笑道:“儿子虽然不得出入东宫,却未必无法博得太子殿下的注意!”
第七十二章三年
天色暗沉,北方的三月春寒料峭,只树枝上冒出几片新绿,暗示凛冬已去。行人裹着厚厚的衣裳,脚步匆匆。
何泽坐在轿子里,手捧暖炉,不耐烦地掀起轿帘,百无聊赖地向街上看去。
前方一群人闹闹哄哄,吸引了何泽的注意力,他使劲跺了跺轿底,外面轿夫连忙把轿子停下。
何泽仔细看去,这人群之中却是几个顺天府的差役,举着告示,口中大声宣讲着什么:“……故此,今年凡试种玉米、土豆的土地,都可免税一半……”
外面围着的人顿时欢呼起来。
期间夹杂着各种议论:“听说这两样东西特别高……对!叫高产!能当粮食吃,味道不错,还能做各种小食儿。”
“可不,朝廷说啦,这两种东西还不挑地,好地孬地都种得!反正还有免税,不妨试试。”
“就怕认识的人少,到时候不好卖。”
“没事,大人们说啦,到时候要是商人们不收,朝廷就直接征收了,按照市价,反正亏不了。”
“听说是礼贤侯府的那位七少爷特意寻来的良种……”
听到这里,何泽心里一股火上来,狠狠跺了跺脚,跟轿的常随赶忙挥手,驱赶轿夫快快起轿。
“真是见鬼了!这个沈栗怎么就这么能折腾!”何泽忍不住面容扭曲。
三年前因庭辩事件,何泽“受了牵连”,被皇上下令五年之内不得升迁,官路不畅。随后又因为刺杀沈淳案,何家又被怀疑,好容易逃脱,只叹家族势力大受打击,何泽简直痛心疾首。
好在因李氏去世,沈栗不得不离开东宫,礼贤侯府沈淳又开始赋闲,世子更加病怏怏了,对头家没得好,何泽的心里才平衡了些。
谁知道去年秋季,沈栗眼瞅着要出孝了,忽然沈家庄子里爆出了这小子耗时三年,从番商哪里买来良种,精心培育,得了高产粮食的消息。
东宫亲自出面,请了皇上和各部大臣前去验看。原来,这良种之事竟是沈栗在太子的支持下暗地里试验的,待沈栗记录整理好了详实记录,收集了足够的种子,才报请陛下验看。
还有什么可验看的?说是在太子的支持下,太子的动作皇帝能不知道吗?这分明是有皇帝的默许!如今出了成果,皇帝领着几个阁老和六部官员转了一圈,回头就要在景阳附近“推广试种”!
面对东宫献上的记录和证据,就是何阁老也楞没找着机会说出反对二字!
想到这里,何泽疲乏地闭上双眼。
几年前沈栗还是个人憎狗嫌的小纨绔,何泽连看他一眼都嫌脏了眼睛,谁知道这兔崽子怎么一阵风似的就起来了呢!如今竟成了礼贤侯府撑门面的后起之秀了,居然压都压不住!
原本以为沈家这三年沉寂下来,以后再想回到朝堂,得到陛下与太子的赏识,且不容易呢,结果怎么着?
守孝也没耽搁沈栗继续得到太子的信重!
民以食为天!皇权和朝廷的稳定不就是凭着保境安民吗?民心要安,粮食才是根本!没吃的,狗都要造反,有吃的,庶民是不会闲的没事拿起刀枪的。如今得了高产的良种,皇上已经准备在秋收之后拜祭太庙了!
何泽一声叹息。沈栗这次献上良种之功,比之战场杀敌或外牧一州也丝毫不差!这玉米和土豆二物能喂饱多少人,就能给皇家增添多少威望,皇上和庶民多满意,就能给沈栗增加多少政治资本!
何泽这厢正郁闷着,轿子忽然停了,何泽正奇怪呢,长随低声禀报道:“老爷,是礼贤侯府的人在前面和咱们碰到了,您看……”
看什么?总要有个避让的,何泽品阶低,自然是他的轿子要给沈淳让路。
何泽郁闷地摆摆手:“让路!”
沈栗在马上看得真切:“父亲,好像是何家的轿子。”
沈淳瞄了一眼,笑道:“应该是何泽的轿子。”
多米在一旁接道:“何大人怎么不出来拜见?”
多米被沈栗从李朝国带回来,因他不爱读书,索性就被沈栗放在身边和竹衣作伴,却没让他签身契,打算得了机会给他安排个好出路。多米倒也适应良好,如今已看不出与盛国人有什么不同了。
沈栗笑道:“能委屈何大人给父亲让路已经不易了,还是放过他吧。”
沈淳摇摇头,失笑道:“捉狭!”
沈栗眨眨眼道:“儿子猜何大人一定在暗暗骂我们呢。”
沈淳哼道:“要是可以,怕是杀了我们才解气!”
见沈栗懒洋洋的样儿,沈淳沉声嘱咐道:“如今你出了孝,正好是应试时候,需记得谨言慎行,不要让何家抓住了把柄!”
沈栗笑道:“父亲放心,如今的何家已经不是当年的何家了。”
几人闲聊着,到了李侍郎府,不,如今要叫李尚书府了,去年李意荣升户部尚书。
李臻带着李颗迎出来道:“还说慎之也该到了,果然就来了。”
沈淳笑道:“自家人,何必如此。”
李臻笑道:“快进去吧,父亲正等着呢。”
遂引着沈淳与沈栗向李意书房去。
李意见几人进来,挥挥手道:“不爱那些繁琐礼节,算了吧。栗儿,你过来,再给老夫说说那玉米与土豆。”
李意如今手握朝廷的钱袋子,对钱粮事敏感非常,今年要在景阳附近试种这两种新作物,种子还没下地,李意已经开始筹算秋季的赋税了。
李臻乘着李意与沈栗对答时打量着未来的女婿。
三年过去,沈栗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狐狸脸的孩童了。如今沈栗刚刚十六岁,随了沈淳的个子,长身玉立,长眉细目,俊朗非常。不过沈栗虽然从文,气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