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如今一副形势弱于敌人的姿态,正好用于诱敌出关决战,免得再在坚城雄关上头死磕。
全军很快背水结阵,一艘艘高句丽人那里缴获来的板屋船,以及临时改装了舷窗、让船只下层甲板也可以开射孔放箭的中小型沙船,纷纷冲滩搁浅,打开舷窗木板,伸出一根根锋锐的箭矢。
周法尚的三万兵马,至少有一万余人的弓弩手,此刻全部都是隐藏在船上,冲滩火力支援。利用战船的掩蔽,这些弓弩手的防护比守城时还要可靠,除非敌人从舷窗里射进来,否则根本伤不到人,因此可以尽情的输出,敌人要想近战的话,则不但要击破前面周法尚部署的重步兵,还要冲过齐腰深的海水才能到船边,再抓着湿滑的船舷木板登船——这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更别说打着野战心理准备而来的叛军,根本不可能携带任何攻城攀登的器械。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完美,似乎是要翻版去年萧铣在平壤城下、大同江边,伏弩射杀高句丽国王高元之弟高建那一战。
谁让杨玄感这个匹夫没想到去和高句丽人勾结,了解一下高句丽人惨败时来护儿使用的战术呢?这个信息不通畅的年代,被人一招鲜连续吃几回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尤其是当这一招第一次使出来的时候,对付的是番邦蛮夷时,国内的人几乎不会注意到得胜将领究竟用了什么计策、有哪些细节。
两阵对圆、周法尚看到对面叛将出来喊话威慑时。居然是杨玄感出阵,心中惊诧莫名,随后又是一阵狂喜,就好像杨玄感已经授首了一样。
“居然是杨玄感亲自出战?看来这叛贼也是急了眼了,唯恐咱在他背后站稳了脚跟,前后夹击呐!莫非真是上天要咱建功,让杨玄感落个和高建一般的下场?”
幸好。杨玄感还是有脑子的,不明虚实的情况下没有贸然亲自冲锋,只是挥军掩杀。两股大军很快如同海浪与礁石相撞,碎得一塌糊涂,鲜血飙飞,箭矢飞射。虽然很有战争的美感。可惜死的双方都是汉人,丝毫没有此前痛饮高句丽蛮夷鲜血时的成就感。
……
周法尚和杨玄感在一片石激战的过程虽然惨烈,却没什么好多说的,因为从战术层面上来说,几乎就是来护儿和高建在大同江畔那一场登陆战…反登陆战的翻版。所区别的无非是杨玄感更加孤注一掷,投入的兵力更多,账面上的人数优势比例更明显。
但是,杨玄感的嫡系部队终究只有那么不到五万而已。现在纵然拉起了二十万大军。多的都是辅兵、杂兵、几个月前还是农民或流贼的普通百姓而已。故而虽众却不能对周法尚形成很明显的碾压。厮杀了足足大半天,都没分出胜负来。周法尚有船阵放箭掩护,就如同牛皮糖一样死死黏在滩头,不让杨玄感歼灭。
而且周法尚麾下的士兵有很多都是去年打过大同江畔那一战的,对于没什么文化的士兵来说,“已知”和“未知”对于士气的影响巨大,己方用过这种战术,还取得过大胜,那么士兵自然信心满满,韧劲十足。
一片石血战从上午一直打到黄昏,三五万士卒和杂兵在这片嶙峋的海滩上负伤、战死,双方都憋足了气,最终慢慢松懈下来。
不过,在申时初刻的时候,东边的海面上,再次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战船帆影,立刻在战场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轰动。周法尚麾下的隋军士气大振,如同打了鸡血一样大喝猛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杨玄感那一边。一开始叛军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随着敌人士气暴涨,各种喊话,叛军将校们自然是面如金纸,骇然不已。
杨广以来护儿为先锋,亲自督军前来了!昨日到杨广御营中运粮的来护儿部人马,卸下了全部粮食之后,腾出了船舱,然后立刻运载了杨广中军最精锐的部队,作为援军,渡海绕过了榆林关,直插关卡背后登陆。
而且,来护儿选定的登陆点,貌似比周法尚一开始选取的登陆点,距离榆林关还要近那么个把时辰的路程。
也就是说,杨玄感出关决战的部队如果现在不撤退,就会被来护儿断了退回榆林关的后路。而他如果现在撤退,又会被黏住他的周法尚逮住机会,衔尾追杀。如果榆林关内的守军再次冲出来助战,那么对于朝廷大军来说就更好了——守关的部队主动冲出来野战,拿人命对耗,杨广手头七十万大军,加上来护儿的十万,还怕打消耗战么?
“全军速速撤回关内!五弟,你留下本部兵断后,不要给周法尚追杀咱的机会!”
杨玄感深感大势已去,准备做出一个壮士断腕的决定。
关键时刻,还是李密更加看的清楚、壮士断腕断得更彻底:“楚公不可!昏君既然有了浮海而来的实力,这榆林关还有什么价值?不如即刻以本部兵急行军逃回涿郡再作打算吧。派信使去榆林关传信,让二将军也赶紧带领精锐撤走,不要给昏君在关卡内包围的机会!”
这已经不是壮士断腕了,其实是直接断臂,但是杨玄感没有选择。
第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内
杨万硕看着越战越少的己方士卒,心中悲凉。穷途末路的他,已经没有了退路,被朝廷大军团团合围了起来,这便是一颗断后弃子的悲哀。
然则困兽尚且死斗,活人又怎肯乖乖等死?杨素诸子,多是颇有一些武艺,尤其是长子杨玄感,更是以勇猛在军中称道多年,杨万硕虽然比不上大哥,却也不虚了。
一杆缠杆长枪飞刺而来,挟着战马冲刺的劲道,破风之声嗡鸣不止,一听便知是一员悍将。杨万硕勉力撑起手中铁矛竖着一挡,虎口巨震,才算堪堪避了过去,然而双手已经有些麻木了。不想对面那将领似乎不需要歇力,也不等战马冲回来,便是仅仅双马交错后那么一丁点时间,略微兜转了一下马头,扭转狼腰便是一下回马枪,杨万硕只觉脑后生风,堪堪才来得及转过半个身子,继续格挡这一枪。
幸好,听声势这一枪比刚才的蓄力一击要轻得多,毕竟回马枪的力道哪里比得上蓄势已久的冲刺呢?杨万硕自忖应该还能接得下来,然而枪矛相交的时候,一股恰才没有的枪杆横向抖动的暗劲传来,杨万硕的铁矛几乎便要脱手而出。
杨万硕下意识集中全身力量握紧矛杆,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对方的缠杆枪枪杆被阻挡住之后,居然以一个夸张的比例颤抖起来,就好像一根小提琴的琴弦被指板按住一段后,剩余那一段会抖得更厉害一样。那红缨的枪花。瞬间绽放开来如同碗大。杨万硕原本也只是堪堪躲过枪尖,这一抖,利刃便划过他的铁盔。拉出一道火花,随后狠狠划在他的眼眸上。
杨万硕一阵惨叫,铁矛脱手飞出,然后没等他有下一个念头,颈椎骨便被巨力捅断了。还在抵抗的杨玄感军断后残部,也纷纷在朝廷大军“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的喊话中作鸟兽散。
几分钟后。“咚~”的一声,杨万硕的首级被秦琼意气风发地掷在了副帅周法尚的面前。周法尚欣然收起,准备给朝廷报功。
差不多是同一时刻。榆林关内的杨玄感军守军为了害怕被朝廷大军前后合围,也跑了个七七八八,断后的杨玄纵左支右拙,被朝廷大军攻了进来。登城攀援如履平地的沈光飞身上城。斩了断后贼将杨玄纵的脑袋。也交到了自己上司那里请功。
几天前还貌似雄壮的杨玄感叛军。冰消雪融地便折了小半人马。跳出包围圈的兵力狼奔豕突逃回涿郡。
……
杨广也许是压抑得太久了,逃出生天,惊天逆转之后,少不得狠狠发泄一阵子。朝廷大军合兵一处,也有将近七十万众之多,只要不缺粮,那么和杨玄感的人马正面决战肯定是不虚的。追杀猛进了十来天,很快就把河北从贼数郡都收复了回来。把杨玄感逼到了孤城涿郡之中围困。
一开始被攻破的贼军部队被俘后,杨广怒中下令斩杀坑杀的不在少数。后来贼军惧怕,死战不降的例子多了起来,杨广发泄的劲头儿也过去了,才在群臣苦谏之下放弃了继续杀俘的行为,改为胁从不问。
形势一稳定下来,杨广不作死不舒服的劲头就又上来了。眼看着不过才六七月天,杨广心说要不是被杨玄感这一闹腾浪费了两三个月,今年可不就把高句丽给打灭了么?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他便心痒难熬,趁着围攻涿郡的间隙,把萧瑀、萧铣、来护儿、杨义臣等将领都召集到一起讨论是否有可能这俩月扫清了杨玄感贼军后,朝廷马上重新挥师东进,今年之内就灭了高句丽。
杨广最信任的宇文述,没有被叫来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