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英雄谱-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

高云愣了半晌,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句话来,“这是要猜灯谜吗?猜对了才许洞房?”

两个新娘噗嗤一下,都乐出了声儿。

高云一听,感觉这俩声音都耳熟。拿起喜杆,慢慢走到近前,“你们都别动哦!”,说着话,高云把喜杆一伸,挑下一块盖头。

“啊!?霜儿!怎么是你!?”

高云这话似乎让韩霜有点生气了,“怎么?是我就让主爷你如此失望吗?在军营里你那样对我的时候,怎么不这般嫌弃呢?”

高云自觉语失,赶紧解释,“不是!不是!霜儿你别误会,我怎么会嫌弃你呢!只是这太突然了,她们跟我说的今天是跟苏苏完婚啊,怎么这是临时换你了吗?”

“苏苏在这儿呢”,另一位新娘不等高云挑盖头,伸手自己把盖头揭开了,正是苏苏,笑嘻嘻的看着高云。

“不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高云一头雾水。

韩霜气道:“你当日在营中那般对我,事后却只字不提。霜儿是出身微贱,但你当日却为何要对我做出那种事情?我不得已求助玉儿姐姐,她才安排我跟苏姐姐如此行事。看来你当日只不过是一时兴起,终究要对我始乱终弃,那我走便是!你也不必如此嫌弃!”

“哎!哎!别别!别生气!”,高云见韩霜站起来就要走,赶紧拉住,“哎呀霜儿,我怎么会对你始乱终弃呢?其实我心里一直记着当时对你的承诺,只不过这些日子实在事务繁杂,才耽误了。能娶到你,我高兴都还来不及,又怎会有半点嫌弃呢?你别多想。玉儿也是,该早告诉我嘛!干吗瞒着我”。

高云这话听的韩霜直撇嘴,说道:“还不是为你脸皮薄,玉儿姐姐怕你尴尬,才这样安排。大户人家哪一个不是妻妾成群,偏偏你,贵为徐州之主,纳妾而已,却逼的玉姐姐和琳姐姐如此大费周章”。

“就是!就是!”,苏苏也接着话茬挤兑高云,“明明那么好色,还掩饰到这般地步”。

“谁说的!?”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你不好色吗?”

“我没说我不好色,可我从来不掩饰好吧!反了你俩了,敢这么说我。看我今晚怎么收拾你俩小妮子!”,高云故意摆出极邪恶的笑容,把苏苏和韩霜同时按倒在床上,衣服都不用脱的,三下五除二撕了个精光。

“饶命!饶命啊!普方哥”

“我不敢了,饶了我吧,主爷”。

咳!咳!第二天啊,响晴薄日,天高云淡。高府内外一片熙熙攘攘,挂灯笼、贴春联,上上下下,忙碌异常。

第3章 。19|

一百七十七回:暗流涌动

闲观星辰月,身沁草木风。

默数古今事,遥叹衰与兴。

江山易鼎处,焦土葬刀兵。

可怜五千载,何曾尽安宁?

冬去春来,一岁又始,闲暇时光快,在一片欢闹声中,不知不觉到了元宵佳节。元好问曾有诗曰:“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描述的就是元宵节的欢闹景象。

元宵华灯是汉武帝设立的,这个时候大汉制度的约束力还存在,所以即便是这个大气候异常的年份,各州各郡的官吏也都按惯例设置花灯闹市,供人观赏。

下邳是徐州的中心,在高云治理下又越发的繁荣昌盛,百姓兴致也高。所以下邳的元宵华灯节异常热闹,官办的、民办的各式彩灯花样琳琅满目,大街小巷是peoplemountainpeoplesea,摩肩擦踵,热闹非常。

高云想带诸葛汐她们几个孩子去看花灯,但是左右找不到诸葛亮。便问尹茜,“你看见我的小明侄儿了吗?”

“应该在书房吧,这些天一般没事都在那里”。

“哦”,高云点点头,径直来到书房。进门一看,小诸葛亮正和郭嘉面对面侧卧在地上,一人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唉,我说你们俩,这一年一回的花灯大会你们不去看,反倒在这里看书?”

俩人一看高云来了,赶紧站起来行礼。

小诸葛亮笑道:“叔父好从容啊,这般时候还有心观灯?”

“噢?”高云笑着蹲下来,问道:“哪般时候啊?”

“嘿嘿,四方风云攒动,苍穹将即色变,叔父尚有如此雅兴,实在难得啊”。

“呵呵呵呵,你这小鬼头,见识倒不小。说来叔父听听”。

“侄儿遵命!叔父且听了,自董卓逼宫之时,天下诸侯无不厉兵秣马,枕戈以待。如今春回地暖,用兵之时,岂有不变之理?董卓沉积多年,兵精粮足,讨之不易。前者丁原不明兵势,擅动干戈,自取杀身之祸。如今诸侯虽各有小成,却终究根基不稳,绝不敢以一己之力与董卓为敌。然若迁延日久,又恐被董卓一一击破。此种利害,诸侯皆同,故而最终必定联手一战。若侄儿所料不差,不出旬日,必定有挑头之人,撺掇诸侯联合”。

“嗯!说的好”,高云听了连连点头,欣喜不已,又问诸葛亮道:“那依你之见,诸侯之中哪一个将会是挑头之人?”

诸葛亮不假思索,张口答道:“汜水关乃洛阳门户,荥阳以东距陈留最近。董卓若是出兵,必然先取酸枣,以固外围。曹孟德首当其冲,为求自保,必然先动。而曹操位小职卑,难以号动天下。如今天下诸侯之中名望最盛者乃渤海袁绍、董卓最惧者乃是叔父,我料曹操必将先借叔父与袁绍之威望,以聚诸侯”。

“哈哈哈哈”,郭嘉听的拍手大笑,“此子真奇才也!”

高云心说:“这哪是奇才,这简直就是天才啊!”

小孔明说完这些,做了个鬼脸,咧着嘴问高云道:“叔父,若是大军征讨董卓时,叔父可不可以带小明一起去啊?”

“不行,不行”,高云摇了摇头,“两军阵前,刀枪无眼,你尚且年幼,太不安全。你只留在下邳,帮忙守备便好”。

“叔父此言差矣!”,小孔明一副据理力争的样子。

“何差之有?”

“叔父,有道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昔年秦甘罗一十二岁只曾只身赴赵。今叔父既任小明为随军参赞之职,于公便是君臣之份也。大战之时叔父却将我置于下邳,若三军知晓此事,皆以叔父厚此薄彼也,叔父将何以服众?”

小孔明这些话说的句句在理,高云一时间竟然没法反驳。转念又一想,虽然是行军打仗,但是又不带他冲锋陷阵。中军之内有那么些猛将在,料也没什么危险,便道:“哎,真是拿你没辙。好吧,叔父就答应你,届时命你随军前往”。

小孔明见高云答应了,乐的欢呼雀跃起来。

天下群雄四起,自立一方,不服号令。董卓也知道这样长期下去危害极大。元宵节一过,皇宫大殿照例早朝,文武分列,董卓升殿而坐。

这董卓自从入宫以来,荒淫无度。后宫佳丽三千,加上大小宫娥婢女,让这厮目不暇接。每天晚上都不是一个两个,都是按群那么来。

时间一久,难免酒色掏空,董卓眼见得消瘦不少,双眼泛青,面色发暗,坐在龙椅上气喘吁吁,问众臣道:“如今天下宵小之辈甚多,叛乱之徒此起彼伏,徐州高云、渤海袁绍、南阳袁术、陈留曹操等等之辈皆拥兵自重,不尊王命。长此以往,必成大患。在座诸位皆国之栋梁,可有良策解之啊?”

殿上众臣都被董卓吓怕了,稍有不慎就可能遭灭顶之灾,一个个谨小慎微,谁敢说话。董卓这一席话问下来,整个大殿之上连个放屁的都没有,一片鸦雀无声。

董卓气的拍案大怒,“尔等一个个枉食君禄!临事之时,全无办法!废物!废物!”

李儒见董卓发怒,连忙上前,奏道:“启奏我主,臣以为此等乱臣贼子,不可使其养成力气。如今当趁其羽翼未丰,出兵一一剿灭,以除后患”。

董卓听了这话,气稍微消了点儿,又问道:“文优忠君爱国,真乃栋梁之才也!依你之见,当先征讨哪处贼子?”

“禀太师,臣以为,虎牢关以外,陈留最近。贼子曹操新聚乌合之众,易于剿灭,可先发兵征讨”。

“好!何人愿领兵前往,剿灭反贼曹操?”

吕布闻听,迈步向前,拜倒丹墀,应道:“儿臣愿往!”

“好!我儿奉先,忠勇无匹。为父即加封你为荡寇大将军,领兵马三万,择日出征!”

“儿臣尊令!”

吕布是个急性子,令了董卓军令,即日便点调兵马,差拨粮草辎重,准备出征。

曹操得了这个消息,急忙与众文武商议。

夏侯惇道:“主公勿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夏侯惇愿为前部破敌!”

荀彧连连摆手,说道:“主公,我军新立,兵寡粮稀。董卓势大,荀彧以为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