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禽兽不如的穿越女-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难道跨越

几个国家发兵过来?

百度百科上关于宋仁宗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宋仁宗的时候,有次高丽的贡品迟迟未到,就有大臣建议发兵攻打高丽,皇帝说,何必为了一点贡品损伤高丽百姓?不必发兵。

百度百科的编撰人,把这段话作为宋仁宗“仁慈”的证据。

可是,当时高丽和北宋并不接壤,宋仁宗就是想发兵,是借道辽国去攻打身为辽国属国的高丽,还是仿效美军来个仁川登陆?

非不欲也,实不能也。

彼得鲁。巴普提斯塔也是这样想的。

既然教皇对于纽斯特里亚百姓的痛苦无能为力,他又何必千里迢迢地带这些信件回去?

给这些人一个安慰,然后把这些信件随意处理掉才对。

当然,他也可以把这些信件交给被控告的人,不过,能把信件递到教皇特使跟前的,也不会是什么普通的农民,这倒还在其次,要紧的是,如果把这些信件轻易地交了出去,彻底倒向一方的话,对教皇在纽斯特里亚的影响,

却是有害无益的。

在这个混乱而野蛮的时代,早些年,休说贵族们,就是各地主教,不把教皇放在眼里的也多的是。他们彼此攻杀,根本不听教皇的命令,教皇在那个时候,比春秋的周天子还不如。

而教皇是怎样摆脱这种情况的呢?

是因为这些主教的政治自杀。

主教们彼此攻打的时候还不忘打嘴仗,打嘴仗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比对方高级,往往会声称教皇站在自己这一边,代替教皇颁布各类教皇圣谕……

这些“教皇圣谕”颁布得多了,就在贵族、民众和下级教士心里普及了“教皇是权威”这一印象。

到最后,他们纷纷去找教皇支持自己。

结果,教皇就这样渐渐恢复了权威,被一群政治不及格的主教用虚假广告给重新捧了起来。

彼得鲁。巴普提斯塔作为教皇的特使,在政治方面是及格的,像这种政治自杀的错误,他是不会犯的。

可是,他只是政治及格而已,通了天也就是个政客,论到政治家,他连边都还没摸到呢。

政客需要的是现实主义,而政治家需要的是理想主义。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理想家往往会输得很惨,非常惨。

但是,能改变世界的,却是理想家,因为他们不随波逐流,他们靠着理想、信念、热情去改变这个世界……一万个里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会失败得非常难看,而剩下的那一个,结合理想与现实,改变这个世界。

彼得鲁。巴普提斯塔并不是后者,他也从来没有野心去做后者。他是这样一种人——为教皇和教会服务,为有权有势的人服务,为他这个等级的教士们服务,而不为神和信众服务。

这种老练世俗的态度使他在永恒之城飞黄腾达,至于永恒之城在他这种人的努力下是上升还是下降,这种问题已经超出了他这类政客的思考能力。

他这种人的典范,还要数北宋的司马光。

司马光当政期间,西夏派人来求北宋在宋夏战争中占领的兰州、米脂等地。

司马光说:“此边鄙安危之机,不可不察。灵夏之役,本由我起,新开数砦,皆是彼田,今既许其内附,岂宜靳而不与?彼必曰:‘新天子即位,我卑辞厚礼以事中国,庶几归我侵疆,今犹不许,则是恭顺无益,不若以武力

取之。’小则上书悖慢,大则攻陷新城。当此之时,不得已而与之,其为国家之耻,无乃甚于今日乎?群臣犹有见小忘大,守近遗远,惜此无用之地,使兵连不解,为国家之忧。愿决圣心,为兆民计。”时异议者众,唯文彦

博与光合,遂从之。

司马光就这样“为兆民计”,大大方方地把将士们鲜血夺回——西夏全境本都属于北宋——的国土送出去了。

当然,这样大笔一挥,说着漂亮话,承认“灵夏之役,本由我起”,只字不提当初西夏的叛乱和历来的侵略,把国土送出去,对他在政治上是有利的——米脂等地,是在新党主政期间夺取的,是新党的功绩,而司马光,是旧

党。

新党,你们有什么?不就是“擅开边衅”,夺了一些“无用之地”吗?

这些地,我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人君啊,不要“见小忘大”,为了“无用之地”去“擅开边衅”啊,要当一个慷慨的,仁慈的,时不时抽自己耳光,一边大方赠送国土,一边还说“本由我起”承认自己不对的“天朝上国”啊!

这样自己骗自己,一边当洋盘,一边自以为是“慷慨仁慈的天朝上国”,才可以不思进取!

才会觉得维持原状就好!

这样,我们这些旧党,就可以什么都不干,继续身居高位,领取丰厚的俸禄和享受让后世公知们羡慕不已的“与士大夫共天下”“不杀士大夫”的待遇了!

要是继续作战,可是会耗费宝贵的粮食和铜钱的!

至于不作战的时候财政已经出现大窟窿这件事嘛……至于送了土地之后西夏还继续侵略抢劫这件事嘛……

只要不继续主动作战,武将就出不了头!只要不继续主动作战,实干派就不如嘴炮派!只要不继续主动作战,皇帝就没可能靠军功真正成为大一统中华的正统皇帝!

没有战功,没有可倚仗的武力,他就得继续“与士大夫共天下”,靠我们的法螺来维持他的正统性!

司马光,是一个非常精明的政客。

至于北宋的未来?

哼,这么广袤的国土,这么众多的人民和军队,这么先进的火器,边境野人最多在边境抢抢,给他们多送点钱就是了,还能抢到汴梁来吗?

第124BOSS对BOSS

与聪明的司马光相反,愚蠢的汉武帝居然把西北那些“泽卤”(沼泽盐碱)之地看得不亚于汗血宝马,一再动用数十万兵马攻取。穷兵黩武地打下来了,他还不算完,又是建朔方,又是盖酒泉,又是立敦煌……建完了要塞,

他修驿道驿站,修完了驿道驿站,他挖水渠立田官,迁移黄河水灾难民到西北,借给他们种子耕牛,居然在酒泉敦煌这些西北之地种起地来!

至于养马,更不用说,河西牧场延续两千年,到现在仍然是解放军的优良马场。

像他这样不惜民力来夺取战略要地和马场,也难怪汉朝在他晚年风雨飘摇……飘摇……一路飘摇到他玄孙宣帝的时候……然后这风雨飘摇的汉朝,发十五万骑兵(漠北决战的1。5倍)加上盟友乌孙五万骑兵,一共二十万骑兵踏

上漠北草原,昔日不可一世的匈奴这次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了,他们扶老携幼望风而逃。

怀着天下理想的愚蠢汉武帝,在后世被人嘲笑了千年。

而像司马光一样聪明地把国土送出去的行为,在今天仍然被无数人津津乐道,赞美为智慧的代表。

一般人很容易学习哪个真是不言而喻。

彼得鲁。巴普提斯塔若是学习的是前者,他也爬不到现在这个位置。但是,缺乏理想的结果就是,他面对图尔内斯特异乎寻常的异端景象,犹豫了。

换了一个充满理想的年轻教士,可能刚才就指责众人的行为是彻底的异端,予以坚决阻止——如同救主第一次进入圣殿就打砸圣殿内众多商人的摊位那样,认为圣殿中不该有那些东西,就立即动手!

彼得鲁。巴普提斯塔没有立即动手。

他已经被对手的身量给吓到了。

为“迎接特使”就能动员六七万人!

六七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

纽斯特里亚国王通常能动员的军队,也就一万。

虽然纽斯特里亚王国在诸王国中不算最大,可也绝对不算小,在彼得鲁。巴普提斯塔的认知中,一万人的军队,不管放在任何国家,都是绝对不能小视的力量——准确地说,是可以裂土称王的力量。

哪怕他们是异教徒。

异教徒在教会的眼皮底下,凭借武力割据一方的事情,还少吗?

当然,这不是说,任何人聚集起个万把人——好吧,如果某个神棍真能光靠忽悠召集起万把泥腿子,教会、起码彼得鲁。巴普提斯塔是绝不会把武力镇压作为第一步的!

因为……很可能……打不过……

必须先用谈判稳住对方,必要的时候先给予虚假的承认,然后召集起附近的王公贵族来武力保卫教会,镇压异端,许诺他们在镇压异教徒之后可以取得异教徒的财富——教会和贵族一向是这么合作的。

但是,若以打击异端的名义召集附近的贵族来镇压主教的话……

彼得鲁。巴普提斯塔可吃不准到时候被镇压的到底是谁。

贵族们平时还是以虔诚者和教会保卫者自居的,但是牵扯到利益的话……那些抢劫焚烧修道院和教堂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