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良久,李治的面容缓缓变得柔和下来,轻轻摆了摆手。
“弘儿,你暂且退下!”
既没有对李弘的话表示支持,也没有表示反对。
缓缓退步,李弘站回了自己原来的位置。
却发现自己的背后早已被冷汗浸湿。
心中叹了口气,李弘有些惭愧,自己还是对于政治的敏感度不够,或者说还是低估了自己这位父皇,本以为今天的主角是裴行俭和李义府,没想到竟然直接将他也牵连了进来。
虽然刚刚只是短短的片刻之间,但是李弘知道,自己刚刚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稍有不慎就是大祸临头。
自己这些日子四处奔走,尤其是在裴府和李绩呆了那么长的时间,以李治的势力怎么会不知道,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但是今天大殿之上的情势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可谓是对李义府相当不利,而且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文武大臣的全面对抗,若是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恐怕最终的结果是李义府和裴行俭都逃脱不了干系。
这就不得不让李治疑心,这件事情乃是李弘一手谋划,为了打击李义府而布下的一个局。
李治早就知道李弘和李义府的关系很差,也知道他们两个一直在明争暗斗,但是真正让李治震怒的是,今天大殿上的局面。
以李绩为首的大部分武将如此齐心,口口声声说李义府是奸佞之徒,不免让李治以为这是李弘的手笔。
而李弘一个太子,能够指使军方有如此大的动作,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随时有着倾覆皇权的力量,怎能让李治不雷霆大怒。
刚刚李弘若是稍稍为裴行俭说上一句好话,恐怕现在还能不能继续站在这里都是两说!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裴行俭罔顾圣意,擅自招降敌酋,此为大不敬之罪,臣恳请陛下拿下此獠!”
李义府怪异的看了李弘一眼,阴测测的声音响起。
虽然他不知道太子殿下刚刚为何会替他说好话,但是送上门来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李弘的确是他想要对付的人不错,但是朝堂上即使是敌人也有合作的时候,眼下他的目标是裴行俭,所以李义府一见李治的脸色略有缓和,也顾不上给李弘上眼药,急急的开口道。
“哼!”
却不料李治冷哼一声,面色骤变,愤怒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含元殿。
“你们这是在威胁朕吗?”
声音中蕴含着无穷的怒火,几乎是一字一句的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心中一沉。
ps:帝王一怒,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次宣传一下我们的书友群,欢迎加入重生大唐皇太子,群号码:545755662
月麒在这里等着你们,快来吧!
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向大家说声抱歉,月麒首次上架,不熟悉后台,搞了个乌龙,这一章是第一百三十四章∶没安好心的家伙!
希望大家谅解!
李治突然之间发怒,让所有人都愣在了当场,倒是李弘反应的最快,不慌不忙的跪了下来。
“父皇息怒!”
紧接着,一众大臣们才反应过来,跟着李弘伏地高喊。
“陛下息怒!”
“息怒?”
李治的声音越发的气急败坏。
“尔等身为臣子,拉帮结派,挟持君上,真是我大唐的好臣子啊!”
这话的讥讽意味浓的很,对于臣子们来讲,不可谓不重,是以殿下跪着的大臣们,听到李治的这句话,几乎都是冷汗直流。
“臣等有罪,请陛下降罪!”
对于李治的愤怒,李弘倒是毫不意外。
开玩笑?
不管怎么说,李治都是一位皇帝,而且是一位并不昏庸的皇帝,而今天的情势,几乎已经和逼宫无异。
先前李义府的行为还在李治的接受范围之内,毕竟那些大臣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在整个朝堂中并不算很多。
但是后来情势发展到李绩为首的一干武将同样用这个法子出来,就让李治出离了愤怒。
试想一下,如果整个朝堂上动辄出现这种大规模的请愿,皇帝还如何管理,大臣们都如此齐心,还如何让政令通达。
所以这个毛病,坚决不能惯!
先前是因为军方的态度让李治怀疑到了李弘的头上,如今李治确定了今天的事情并非李弘有意挑起之后,自然理所应当的爆发了自己的怒火。
可笑李义府连这一点都没看明白,贸贸然的继续攻讦裴行俭,只会让李治更加生气。
发泄了一通,李治坐在御座上,大口喘着粗气,一旁的武后贴心的端起茶水。递到了李治的嘴边。
至于殿下跪着的一干大臣,则是被吓得瑟瑟发抖。
“行了,都起来吧!”
生了一阵闷气,李治不情不愿的说道。
他总不能真的把殿上的人都换掉吧。想必先前这番震慑也应当让他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西征之事,刚才裴爱卿和李爱卿都已经对质完毕,各位爱卿都说说有何意见吧?”
李治恢复了平静,冷声说道。
这句话李治先前问过一遍。但是这一遍显然和刚才绝不一样。
这次是真的要大臣们说自己的看法,如果再出现刚才一样众口一词的景象,恐怕就真的是活到头了!
大殿内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当中。
如今帝后的态度不明,谁敢贸然前去碰壁。
没看见身份高如英国公,李中书都被陛下训斥的面红耳赤的吗?
“怎么都哑巴了?刚才不是一个声音比一个高吗?现在怎么一句话都说不出了!”
看见大殿内沉闷的景象,李治又是忍不住一阵怒火往上冲,寒声说道。
“陛下,老臣厚颜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听老臣一言。”
李绩不愧是历经三朝的老臣,转瞬之间便明白了李治究竟为何如此生气。当下心中一凛,沉声说道。
“西征大胜本为我大唐之幸,然我大唐向来以军功为重,概无功高盖主只说,如今守约立下如此大功,却因一纸奏章,毫无证据之猜测,被陛下卸去官职,夤夜召回长安接受审讯,老臣历经三朝。未曾见此奇景!老臣斗胆问陛下一句,若只凭一纸猜想便可将我大唐三十万大军的主帅定罪,日后又有何人胆敢继续领兵出征!”
老李说的很不客气,但是李治却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愤怒。反倒脸色稍缓。
李弘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老狐狸能够混迹三朝果真不是个没脑子的主,这几句话虽然看似是在指责李治,言语之中甚至不甚恭敬。
但是以老大人曾为帝师的身份,如此说倒也不为过。
最重要的是,李绩对李治的心理把握的相当准确。
他清楚的明白今天武将齐心请愿的行为触及了李治的底线,如果军方真的如此齐心协力对抗文臣。那么很可能会超脱出皇帝的掌控,成为威胁皇权的利器。
这才是让李治如此暴怒的最大原因。
李绩的这几句话看似平淡,但是其实是在变相的向李治解释。
军方内部并非毫无隔阂,也不是如此齐心协力,只是因为裴行俭的遭遇起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所以才如此齐心的上奏。
“李中书,英国公所说你如何解释?”
李治的面色缓和下来,对着李义府问道。
“回禀陛下,臣身在京中,并非身在阵前,对于此等大事自然缺乏证据,然种种迹象表明裴将军嫌疑重大,臣身为宰相,自不能坐视此事演变下去,密奏陛下乃是应有之意。
至于召裴将军回京,自是因为如此大事,不得不查,亦不得不辨,陛下今日准裴将军进殿自陈,即是为查明真相而来,若裴将军持身公正,又何惧对质,陛下明察秋毫,自会还将军一个清白!”
李义府倒也机灵,一番话说下来,不仅把自己给择了出来,而且竟像是裴行俭心虚了似的,还小小的捧了李治一把。
“陛下,裴将军素来严正,此次虽急功近利,但却是为我大唐着想,何况前方军情瞬息万变,裴将军临机专断也无不妥,何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时不查有些许过错也不掩其大功。”
刘仁轨跟着出位说道。
倒让李弘的眉头一皱,这个老家伙怎么会帮裴行俭说好话!
别人不知道,但是李弘既然有意重用军方,自然对军方内部的势力有所了解。
虽然如今的军方看似铁板一块,但全是因为有李绩在那镇着。
实际上军中已经分裂为了好几派,最强盛的莫过于受李绩支持的裴行俭一脉,但是除此之外,以刘仁轨为首的另一脉也有不小的势力,隐隐有和裴行俭抗衡的趋势。
当然,军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势力,整个形势复杂的很,不比朝堂上简单多少,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是这两脉势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