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

他白天没有说出的话,在日记中可以肆无忌惮的发泄出来。

他痛斥了林子轩对于历史的不尊重,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之情,不过觉得不太尽兴,或许我应该先看看那部小说,然后再有理有据的批判一番。

于是,彼得逊律师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叠稿纸。

他看了第一眼,字迹很优美,好像是女子写的一样,《乱世佳人》,名字起的还不错。

他还不知道自己是第一个看到这部小说的美国人,以后会被写入美国的文学史之中。

故事从一座农场开始,讲了一名叫做思嘉的女孩子……

彼得逊律师沉浸在了故事之中,忘记了他的日记,忘记了时间,等他看完所有稿子之后,已经到了深夜,窗外是呜咽的冷风,他的心里同样发冷。

《乱世佳人》把他带回到了那段战乱的岁月,那些人物,那些故事,有些是他听说过的,有些是他经历过的。

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残酷,一切似乎历历在目。

故事还没有结束,但他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他看了看自己的日记,把当前的一页撕了下来,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做。

彼得逊律师拿起笔,在空白的一页上这样写到。

“今晚我看到了一本小说,或许这会是一部杰作。不,这肯定是一部杰作,你能想象么?这是一个中国人写的。他写了一段美国的历史,上帝啊,这真是一个奇迹,我有幸看到了它,感谢上帝。”

这无疑是《乱世佳人》的第一篇书评。

此时彼得逊律师完全相信林子轩就是《老人与海》的作者,他要帮助林子轩打赢这场官司,当然他明天还要向林子轩讨要《乱世佳人》下面的稿子。

以什么名义呢?

对了,就以要打官司的名义好了,我是律师,我说的算。

他合上日记,强忍住再看一遍小说的冲动,躺到床上睡觉。

睡梦中,他似乎回到了1861年,那个战争刚刚爆发的年代。

第六十一章让黑人兄弟们行动起来

彼得逊律师小说看爽了,可林子轩和张康任这边却出了问题。

按照张康任的安排,林子轩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会要求到法庭上作证的权利,并且以书面形式向波士顿地方法院提出申请。

不出所料,波士顿地方法院驳回了林子轩的申请,理由就是《排华法案》。

于是,林子轩以自己的处境为例,对《排华法案》的不公正性做出了反驳,要求能够废除《排华法案》中的这一条款。

因为《老人与海》的版权之争造成的影响,林子轩受到多家报纸的采访。

这种观点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引发了争论。

这是林子轩和张康任商量好的,任何事情最不怕的就是争论,如果一直都没有人提起,永远也不会有进步的可能。

张康任联系了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和自己在美国的朋友,一起呼吁让华人能够到法院出庭作证,这是民主国家所代表的自由和正义。

王庚作为大使馆的联络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中国大使施肇吉。

施肇吉祖籍浙江省杭州府余杭县,他是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也是第一位在位的中国学生。

“中国积弱,受人欺凌,愿以所学,为国家收回权利,雪耻图强。”

这是施肇吉的理想宣言。

听到王庚的汇报后,他对这次行动表示支持,并向美国政府提出交涉。

这是关系到华人在美国生存地位的事情。

在各方的努力下,以林子轩为中心,的确造成了一些声势,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于华人的排斥情绪。

只有一些没有政党偏向的报纸才会支持林子轩,美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发出了批评之声,由此可见,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说实话,林子轩对这个时代华人在美国的遭遇并不太了解。

在后世的报道中,也只是说美国的每一根枕木下都有一具华工的尸骨。

然而,从书上看到的东西永远没有亲身经历来的印象深刻。

他虽然在两年,见识到了美国的种族歧视,不过这种歧视没有加诸在他的身上,他无法感同身受。

这一次,看到美国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看到他们对华人的歧视和侮辱。

林子轩无法冷静下来。

张康任对这种情况早已习以为常,没有动怒,他在美国生活多年,知道这种情况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但这位老者没有放弃,仍旧为了提高华人在美国的生存权益而奔波。

林子轩原本是来美国打官司的,现在却陷入了另一桩麻烦之中。

这种状况对他很不利,他在和美国的主流社会相对抗,现在还只是报纸上的争论,可一旦引起美国大人物的关注,那就麻烦了。

美国社会一向讲究“政治正确”。

这本来是一个司法概念,主要是指在司法语言中要“政治正确”,即“吻合司法规定”或“符合法律或宪法”。

后来却逐渐演变成为“与占压倒性优势的舆论或习俗相吻合的语言”。

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谈话中,凡不符合占压倒性优势的舆论或习俗的话,就被视为“政治不正确”。

现在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就是排华,这是美国社会的大趋势。

无论是张康任,还是施肇吉,亦或者林子轩,都无法改变,他们在和整个美国抗衡。

林子轩冷静下来,思考着对策。

华人毕竟人数不多,无法造成大量的舆论,在美国,白人是主流,接下来是黑人……

或许该让黑人兄弟们行动起来了。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林子轩拿着几张稿纸走了过来。

几个人围坐在一桌吃着早饭,包括张康任、王庚、陆小蔓、郑证秋和周剑允。

林子轩坐下来,把稿纸递给张康任,然后平静的吃着早饭。

张康任颇为诧异,不知道林子轩的意思,他看了看稿纸,上面写着《我有一个梦想》。

“六十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这项重要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残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然而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六十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六十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六十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所有人--不论白人还是黑人--都享有不可让渡的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张康任看的头皮发麻,心脏急跳。

他捂住胸口,在随身的衣袋里寻找着药物,他患有心脏病。

林子轩吓了一跳,赶忙把药物给张康任喂下去,他只是想稍微卖弄一下的,没想过张康任的身体状况。

等到事情平息,坐在旁边的王庚拿起了稿纸,念了起来。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的孩子被‘仅限白人’的标语剥夺自我和尊严,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州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饭桌上的所有人都安静的听着,他们的神情很激动,他们隐约的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件能改变世界的大事件之中。

第六十二章《我有一个梦想》

王庚的声音继续响起。

“朋友们,今天我对你们说,在此时此刻,我们虽然遭受种种困难和挫折,我仍然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扎根于美国的梦想之中。”

“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真理是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