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把《射雕英雄传》的稿子写完,交给了严独贺,至于《寻秦记》和《笑傲江湖》就只能断更了。
孟晓冬的唱片灌录由黎锦挥负责,他不需要担心。
银行的事务交给家里管理就好了,反正就是存取款业务,早已走上正规。
1921年11月19日,林子轩一行人从上海出发,前往美国。
时隔一年,他又将出海远行。
在码头上,林子轩看到王庚身边跟着一名女子。
女子年纪不大,还是学生打扮,不过颇有气质,和普通学生不大一样,带着一种洋气。
“这是我的未婚妻,陆小蔓。”王庚如此介绍道。
林子轩顿时愣住了,这个名字他很熟悉,这不是他的好室友徐至摩后来的妻子么?
那么这个王庚就是陆小蔓的前夫了。
当然,两人现在还没有结婚,林子轩用错了时态,他定下神来,热络的和这对未婚情侣攀谈起来。
上船没多久,林子轩就弄明白了陆小蔓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前往美国。
陆小蔓出生在上海,1909年随母亲赴北平依父度日。
1918年,入北京圣心学堂读书。
同年,父亲专门为她请了一位英国女教师教授英文。
她十六七岁已通英、法两国语言,还能弹钢琴,长于绘油画。
1920年,被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聘用兼职担任外交翻译,逐渐名闻北平社交界。
此时,陆小蔓19岁,她和王庚都是北平外交界的风云人物,郎才女貌,珠联璧合,在陆家和王家的撮合下,王庚和陆小蔓已然订婚,准备来年结婚。
她也算是在外交部工作,听说王庚要到美国,便提出一同前往。
一来想到美国旅行一番,二来对林子轩这场轰动文坛的官司颇有兴趣。
第五十四章断更引发的大猜想
林子轩虽然离开了上海,但和他有关的风波并没有平息。
不说还在热映的《上海假日》,也不说孟晓冬即将推向市场的唱片,只说他在报纸上发表的小说,就足够引起热议了。
为了《射雕英雄传》完美结束,他赶了几天稿子,在离开前把最后三万字给了严独贺。
严独贺先睹为快,看完后拍案而起。
“好一个华山论剑,好一个郭靖,好一个成吉思汗。”严独贺激动道。
这个结局虽然和历史不符,但却意味深长。
特别是最后郭靖和成吉思汗的对话,有关于“英雄”的争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英雄,是杀人灭国的豪强,还是救民于水火的侠客。
“我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依你说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话!”
这无疑是对战争的反思。
在这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作者这样写似乎别有深意,把整篇小说的高度又提升不少。
严独贺看的心潮澎湃,想要邀上三五好友痛饮一番,如此方能尽兴。
好文章可下酒,这才是文坛的佳话。
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严独贺是个随性的人,不愿意自己一个人欢喜,他决定明日把这三万字全部刊登出来,和上海的读者共襄盛事。
原本《射雕英雄传》每天连载三千字左右,多则五千,少则两千。
林子轩留下了十天的份量,但因为严独贺有稿子任性,在林子轩刚刚离开上海的时候,《射雕英雄传》就完结了。
这部连载了九个多月,共计一百一十多万字的小说就此终结。
第二天,看到《快活林》的读者不敢置信。
虽然知道小说就要结束了,可没想到完结的如此之快。
能够一次看完自然是心满意足,但看完之后却有着深深的空虚感,以后不用每天期待接下来的剧情了,不过总有些依依不舍。
我们明天看什么?
《快活林》上并没有金勇先生的新书预告,说明明天看不到新的武侠小说了。
普通读者担心不已,但评论界却沸腾起来。
这部红遍上海滩,万众期待的小说终于写完了,他们也能重新审视这部小说,从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历史背景等等角度进行全面解析。
评论界就是靠这个混饭吃的。
让不少人失望的是小说最终没有写崩,收官很完美,否则他们就能大肆批判一番了。
毕竟赞扬这部小说的话太多了,吸引不了读者的注意,能够骂一骂总是好的。
这类借助真实历史背景虚构人物的武侠小说并不少见,不过只有《射雕英雄传》写出了大格局和大情怀,可以说是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
即便是在北平推崇新的文人也对此赞誉有加,因为《射雕英雄传》还为推广白话文写作做出了贡献。
小说中对白话文运用的非常纯熟,让人丝毫不觉得生硬。
这种如此成熟的作品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就像是其他人还在学习拼音,有人已经开始造句了。
不管怎么说,《射雕英雄传》必将在通俗小说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报纸上长篇累牍的报道,普通读者却感觉到了**。
普通读者对这类报道很认同,也觉得这是一部好小说,但再好的小说也完结了,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他们需要新的小说。
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通俗小说周报》,这里毕竟还有金勇先生的《笑傲江湖》。
随着《笑傲江湖》情节的发展,令狐冲的个人魅力逐渐展现出来。
以前抱怨的读者也接受了这种设定,慢慢沉浸在故事之中。
在后世,《笑傲江湖》的成书比《射雕英雄传》晚,无论是作者的写作手法,还是情节设计都比《射雕英雄传》要成熟。
其中所涉及的场景、人物以及各类武林人物交手搏斗的场面不可胜数,但历历写来,景随情转,变化无穷而皆能贴合生活。
更别说,跌宕起伏的情节,波谲云诡的故事引人入胜,难以自拔。
虽然要等上一周才能看到,但总算是有个盼头不是。
然而,让他们失望了。
最新一期的《通俗小说周报》上没有《笑傲江湖》的连载,只有一个声明,金勇先生在《射雕英雄传》完结后,想要休息一段时间,去旅游散心了。
读者顿时郁闷了,这是不给人活路啊!
平禁亚比读者更郁闷,这原本是《通俗小说周报》提高销量的大好时机,可惜林子轩没有给他留稿子,这一断更就要两三个月。
他原本想找人代写的,但被林子轩断然拒绝了。
代写这种事情在民国时期的文坛不是什么新鲜事,特别是对于连载的小说而言。
谁没有个头疼脑热,家里出事的时候,这时候找熟人代写是正常现象。
即便是后世的《天龙八部》,其中也有代写的部分,就是游坦之和阿紫的那一段,并且把阿紫的眼睛弄瞎了。
因为连载的小说一旦断更,不说没有稿酬,还会流失读者,给报社带来损失。
林子轩却不愿意找人代写,他不缺钱,报纸就是他自己的,所以没必要找人代写,从而影响了小说的质量。
原本金勇先生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大家能够理解,毕竟写《射雕英雄传》耗费了心神,休息就休息了。
可有细心的读者发现在《笑傲江湖》断更的同时,《寻秦记》也断更了。
《通俗小说周报》给出的理由是,黄毅先生写书劳累,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旅游散心。
有人就戏言金勇先生和黄毅先生不会是一起去旅游了吧!
这件事引起了八卦小报的注意,他们仔细翻阅了《寻秦记》和《射雕英雄传》的发书时间,发现这两本小说几乎是同时发书。
《寻秦记》刊载在《自由谈》,《射雕英雄传》刊载在《快活林》。
随着《寻秦记》被批判,退出《自由谈》,转而刊载在《通俗小说周报》,随后金勇先生在《通俗小说周报》上连载《笑傲江湖》。
不查不知道,这件事透着蹊跷。
记者向周瘦绢和严独贺进行询问,两人都笑而不语,而《通俗小说周报》的主编平禁亚更是一问三不知。
于是,在知情者不愿意透露消息的情况下,各种猜测纷纷出炉。
第五十五章看;真的有飞碟
民国时期的报纸对八卦的热情完全不亚于后世,十里洋场最不缺的就是窥人隐私的小报。
小报的记者从《通俗小说周报》入手,分析为什么黄毅和金勇两位写武侠小说的大家同时选择这家刚刚创办没多久的报纸。
随着时间的推移,《寻秦记》这种穿越文也逐渐被社会接受。
退出《自由谈》后,《寻秦记》有了一批固定的读者群,这批人不是社会学者,而是混迹在十里洋场的少爷和他们的帮闲们。
《寻秦记》不讲什么大道理,讲的就是一个爽。
项少龙纵横战国时代,邂逅各色佳丽,集冒险和搜奇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