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文强刚走没多远,就遇到了一拨拿刀互砍的社会势力。

闸北区属于华界,是个较为混乱的地方,治安很差,这种争地盘和抢劫的事情屡见不鲜。

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被一名卖梨子的小贩拉到了一边,躲了起来。

这名卖梨小贩叫做丁力,他在闸北火车站一带厮混,以卖水果为生,是位削梨高手,人称“水果阿力”。

他还做过“抛顶宫”,就是几个人配合,在人群拥挤的时候,把人家的礼帽抢走。

丁力知道许文强要到法租界的时候,就告诉他晚上进出法租界会被巡捕严查,没有身份证明是进不去的,只能等到白天和商贩一起进去。

他热情的邀请许文强到他家里住上一晚。

于是,许文强来到了丁力的家中,在那间简陋的屋子里过了一夜。

第二日,许文强离开丁家,前往法租界,等待他的将是一个全然不同的新生活。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当初经历的时候觉得很平淡,但以后回过头来看,这或许就是命运。

林子轩起床吃早饭,习惯性的翻看着报纸。

在上海,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都会订阅两份报纸,一份《申报》,一份《新闻报》。

这两份报纸几乎囊括了上海所有的新闻报道,《申报》侧重于关注民生,《新闻报》则倾向于政治新闻。

《申报》的头条是爱因斯坦昨日在公共租界的演讲。

据说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很多著名学者在下面以学生的姿态认真听讲,一些大学生甚至多次欢呼,有人竟然热泪盈眶。

讲演结束后,中国的学者们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期待爱因斯坦能给他们解答。

他们似乎把爱因斯坦当成了无所不能的上帝,以为他挥挥手,就能创造出一个小宇宙。

《新闻报》的头条则是孙仲山发表的一篇《元旦宣言》,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也就是“乃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原,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

这段时间以来,孙仲山都在对自己的政党进行重组,效果显著。

今天下午,他还会在上海万象广播电台进行讲话,呼吁全民族团结起来。

林子轩虽然宣称万象广播电台是商业电台,没有政治倾向,可谁都知道,电台作为宣传工具,总难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孙仲山也是看到了电台的宣传功能,才对林子轩提出了这个请求。

如今整个上海至少有两千台收音机,而且与日俱增,发展非常迅速,这些收音机大多是在中产阶级家庭中,通过电台可以影响到这些人的观点。

林子轩不可能拒绝这个要求,为此承担一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他下午就会去万象书局,陪同孙仲山一起进行这次有历史意义的广播。

林子轩翻到第四版,才出现他结婚的消息,这是作为娱乐消息刊发的,他没什么不满意,相比较孙仲山和爱因斯坦而言,他还只是一个小人物。

上午爱因斯坦离开上海,送行的人应该有很多,林子轩没打算去凑热闹。

他想了想,自己是不是应该为诺贝尔文学奖而努力了。

爱因斯坦在上海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和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很大关系。

即便是听不懂相对论,中国学者也只会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而不会怀疑爱因斯坦是个骗子,这就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带来的光环效应。

不过诺贝尔奖从来都不是公正的,东方人想要获得诺贝尔奖需要更多的努力。

要么你富有争议,要么你有着他们不能忽视的作品。

光凭着《老人与海》恐怕还不够,还需要能够震撼世界的文学作品。

而且,年龄也是个问题,如果三十年后,应该问题不大,但林子轩才二十多岁,他们根本不会考虑这位年轻的东方人。

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44岁的法国人,阿尔贝加缪。

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有时候,年龄也是一种资历。

这个问题可以暂时搁置,至少几年内林子轩和诺贝尔文学奖不会有交集。

上午休息了一番后,林子轩和冯程程来到万象书局,为孙仲山的到来做准备,这件事情绝不能出错,要保证一切顺利。

下午两点半钟,孙仲山和宋倾龄准时前来,林子轩带着万象书局的同事们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

下午三点钟,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先是播放了一段音乐,然后广播员介绍了下面的节目。

孙仲山站在话筒前,开始发表演说,他没有拿稿子,就那么讲了起来。

林子轩和其他人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已经在万象书局实习的蒋伟和她的同学王剪虹也在人群后面,见证了这个时刻。

演讲持续了大半个小时,孙仲山留下了一幅题词,四点钟离开。

林子轩和冯程程乘车返回家中,望着外边商厦上悬挂的庆祝新年的横幅,他猛然觉得,新的一年就这么开始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我们的家庭生活

回到家中,吃过晚饭,林子轩习惯性的站起身,朝着书房走去。

这是他的习惯,每晚要写上两到三个小时的稿子,看看书,然后睡觉。

刚走两步,他就停了下来,想起来自己已经结婚了,不再是单身一人,需要考虑另一半的感受,不能再这么不管不顾了。

至于婚后的日子应该怎么过,他心里还没底。

后世是个较为开放的时代,两个人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过着没羞没躁的生活,不用担心别人说什么,自由自在。

但现在是和整个家族生活在一起,相处模式就要有所改变。

不说家族,就算是和冯程程,他都没有想好以后如何相处。

在后世,很多男女没有结婚就住在了一起,彼此非常了解各自的生活习惯,结婚之后不会有太大的矛盾出现。

可在这个时代,特别是大家族,婚前是严禁生活在一起的,一旦被发现,名声就坏掉了。

上海沪江大学是教会学校,管理比较严格,林子轩和冯程程每个周末能够见上一次,或者是吃饭聊天,或者是看一场电影。

他们之间最多是牵牵手,偶尔拥抱,他可以说了解冯程程,但又不是彻底了解。

他了解冯程程的性格,却没有更为细致的了解她的生活习惯,因为两人没有在一起生活的经历,不知道如何来配合对方。

他在书上看到“相敬如宾”这个词,来形容夫妻之间和谐的生活关系。

然而,这恐怕是彼此不愿意深入了解对方,给对方留下了空间,这很难说是好是坏。

说好听点,这叫做互相尊重,说难听点,这就是没有爱情,只剩下了亲情。

按照后世的观点,爱情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深入的了解,如何才算爱的彻底。

林子轩回头看了冯程程一眼,他不怎么喜欢“相敬如宾”的模式,感觉上太过虚假,既然成了一家人,还是在心灵上更为亲近一些的好。

只是这个时代没有电视,可以让他们躺在沙发上对着电视剧的剧情吐槽。

也没有太过私密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大声的谈笑,做一些爱做的事情。

怪不得这个时代的人喜欢早睡,那些不睡觉的都在外边的娱乐场所找乐子,没有电视和电脑的日子真的太过无聊。

他本以为自己习惯了这个时代,可此时此刻,他才觉得和这个时代仍然有着隔膜。

“你怎么了?”冯程程招呼佣人把饭菜端下去,看着林子轩在发呆,不解的问道,“不去书房了么?”

虽然这是她在这座公馆生活的第二天,但从林晓玲那里知道了林子轩的不少生活习惯,比如晚上会在书房里写稿子。

“我在想……”林子轩迟疑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出去看电影吧,《顽童当家》正在戏院放映,很有趣的一部片子。”

他本来想和冯程程探讨一下日后的相处模式,可话到嘴边,觉得就这么说出来太过严肃和正经了,或许会吓着冯程程,以为他有什么不满。

于是便改变了话题,在以后的相处中慢慢磨合会更好一些。

《顽童当家》昨天开始在影院放映,票房还不错,虽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大,但却是一部合家欢的片子,老少咸宜。

在这个年代,因为在上海话中“小鬼”是指童工的意思,所以林子轩改了电影的名字。

元旦过后,将近农历的年底,明星电影公司会有三部片子陆续上映。

《顽童当家》是第一部,接下来是《妈妈再爱我一次》,最后是压轴的《大闹天宫》,这是要横扫贺岁档的节奏。

“那部片子你早就看过了,你还是去书房写稿子吧。”冯程程婉拒道。

她不是喜欢玩闹的人,而且刚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