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你从悲剧的角度来看,这个情节就没有问题了。”林子轩讪讪的说道。
“什么?悲剧?”严独贺一时间愣住了。
这部《天龙八部》是悲剧,你逗我呢?
故事一开始段誉掉进悬崖学会神功,然后来到江南碰到美女王语嫣,和乔峰结拜,乔峰义薄云天,领导丐帮群雄,什么南慕容,北乔峰,看的人热血沸腾。
虽然其中难免有小波折,但总体来说,这都是一部让人心怀舒畅的爽文。
你现在告诉我是悲剧,这真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的确是悲剧。”林子轩承认道,“最后乔峰自杀身亡了。”
这句话给了严独贺致命的一击。
他看着林子轩,想起林子轩写过的《日出》和《雷雨》,这才意识到林子轩不仅是写武侠小说的大师,还善于写悲剧。
竟然是悲剧,我果然是太天真了。
严独贺离开的时候如此想到。
林子轩觉得很对不起严独贺和读者,让他们经历了自己当初经历的一切,他相信当这段情节刊载到报纸上的时候,会有更多的读者不满。
可要是改变了剧情,那后续的工作量就太大了。
算了,只有悲剧才能真正的打动人心,他这么安慰自己,反正不是自己难受,爱咋咋地。
等到《快活林》刊载了《天龙八部》的最新章节后,林子轩才真切的感受到读者的怨念。
这一次和杨康的死不一样,杨康怎么说也是反派人物。
阿朱可是女主角,那么温柔可爱的女孩子你怎么能忍心让她死呢,而且还是最残忍的死法,死在了自己心爱的人掌下。
作者和阿朱到底有多大的仇怨啊!
第一百四十二章旁听生
以前读者看金勇的武侠小说,看到郁闷的情节只能朝着报社寄抗议信,因为他们不知道金勇是谁,但现在他们有了更为直接的抗议目标。
那就是林子轩。
所以,他收到了不少读者来信。
其中有恳请他修改情节的,有发泄不满的,有言语威胁的,甚至还有阔少愿意出钱让阿朱复活的。
此人还替林子轩想好了后续的情节。
阿朱其实身怀一门神功,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的那个月圆之夜从地底下爬了出来,成为了绝世高手。
林子轩极为无语,我写的是武侠小说,不是僵尸流。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天龙八部》受欢迎的程度和读者的怨念。
和《笑傲江湖》的不温不火不同,《天龙八部》在上海滩引发了又一轮武侠小说的热潮。
《快活林》的销量比《通俗小说周报》的销量高很多,读者的基数差距太大,引起的反响自然不一样。
有读者和严独贺一样,认为林子轩在生活中遭受到了打击,才写出这种天怒人怨的情节。
这种说法很有市场,一度影响到了林子轩的日常生活,就连家里人都关心起来。
因为林子轩和冯程程就要结婚了,这时候你写这种情节难免不被人多想,让男主角亲手打死女主角,你这是有多恨女主角,你和程程之间没有什么矛盾吧?
就连冯程程都露出怀疑的神情,你这是在射影什么吗?
林子轩终于体会到自作自受的苦楚了,他一再强调这只是小说,和现实没有任何联系。
我绝对没有其他想法,这真的只是小说而已。
很可惜,他越是这样解释,越是引起猜疑。
家里人甚至认为他在外边是不是找了其他女人,其实在这个时代的上海滩,大户人家养外室是普遍现象,但你不能主次不分,要以家庭为重。
为此,他的父亲林伯清还和他长谈了一次。
自作孽,不可活!
林子轩只能一再的做出保证,我是清白的,那真的只是小说,我以后再也不把女主角写死了,这总可以了吧。
别说是他,连茶馆的说书先生都被这段情节给郁闷了。
他们说书是为了赚点小钱,可你搞出这么悲惨的情节,要是说出来,下面的客人听得不爽,还不把茶馆给砸了,他们担当不起啊。
于是,这些说书先生在说这一段之前都会事先声明,有事你找作者去,和我没关系。
阿朱死掉这件事闹了半个月才算是平息。
让林子轩庆幸的是他没有写《神雕侠侣》,那个才更为要命,你到底有多恨小龙女才会写她和尹志平的那些事啊。
这段焦头烂额的日子让他深切体会到笔名的好处,只要用了笔名,再也不用担心读者会到家门口堵人了。
林子轩在上海大学每周有两节课,分别在周一和周四中午。
他上课不点名,一般来的学生都会超出中国文学系学生的数量,他也不在乎,甚至有些都不是上海大学的学生,只是慕名来听课的。
他讲如何写作,又不仅讲写作,还会扯到其他地方去,比较的随性,不古板。
他经常会当场背诵一段传统文学或者外国小说,如果被学生问到不懂的问题,他直接承认这个我没看过,等看过了再告诉你。
他给学生的感觉就是知识渊博,为人坦率,言语风趣,富有个人魅力。
既然是写作课程,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就是写作,林子轩一般让他们随便写,心中想什么就写什么,不要为赋新词强说愁,要有感而发。
他的观点是只有发自内心的文章,才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你连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能感动读者。
“蒋伟是哪位?”这一次上课,林子轩第一次点名了。
因为他从收上来的作业中发现了一篇散文,写的是自己的家乡,文笔清新,带着点小活泼,和其他人较为死板的叙事方式不同,让人眼前一亮。
而且,看起来不像是抄袭的,有着很浓郁的地方特色。
这是一个写作的好苗子。
班上的学生们愣住了,他们知道林子轩不怎么记人,这个蒋伟犯错了么?
大家都在用眼神四处寻找,大多是在看男同学。
可是没想到在教室最后的角落里站起来一位女学生,这名女学生年纪不大,一脸茫然的看着林子轩。
“没关系,你坐下吧,我想说你上次写的文章不错。”林子轩夸赞道,“以后要多写作,好的作品我可以给你推荐发表。”
以林子轩的名声,说是推荐,那就是铁定会发表了。
其实,他也没想到这个蒋伟是位女学生,他还以为是个男生呢,那样可以重点培养一下,女学生的话不太方便。
特别是在他就要结婚的时候,万一传出什么不好的传闻就郁闷了。
这个女学生让班里的学生们非常诧异,他们对视了一下,发现谁都不认识这个人。
“我不是这里的学生。”女学生朗声说道,“只是听说是先生的课,这才过来听讲的。”
“哦,你是哪所大学的?”林子轩好奇的问道。
“我在女子工读学校读书。”蒋伟回答道。
林子轩想了想,这才想起这所女子工读学校,其实应该叫做平民女校。
平民女校是1922年2月10日由陈独绣等人创办的,对外称是女子工读学校,有意区别于外国教会办的女校。
1921年12月25日,平民女校在《民国日报》刊登招生广告。
1922年3月5日出刊的《妇女声》第5期专门推出了“平民女校特刊号”。
“说平民,是别于贵族的意思,换一句说,何以称作平民女学校,因为第一,这是平民求学的地方;第二,这是有平民精神的女子养成所。”
这件事情曾经引起过热议,报纸上把贵族女校和平民女校做对比。
贵族女校培养的是上流社会的交际人才,平民女校培养的大多是进步女青年。
“那你想不想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上课?如今只能作为旁听生了,下学期可以入学。”林子轩颇为爱惜这个写作人才,提议道。
“我可以么?”蒋伟惊讶道。
“可以,我来替你介绍。”林子轩允诺道。
“多谢先生。”蒋伟一脸兴奋,躬身道谢。
“好了,下面开始上课。”
此时,林子轩还不知道,这位刚刚18岁的女学生来自湖南,以后她将用笔名写文章,她的笔名叫做丁灵。
第一百四十三章这个时代离开家庭的女青年
下课后,林子轩把蒋伟留下来,了解一下情况。
这位女学生脸有些圆,不算漂亮,却显得很有生气,性子较为活泼,她把自己的来历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蒋伟1904年出生于湖南临澧,蒋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她的祖父做过大官,留下了大笔的财富,据说拥有一座有二百多间屋子的庭院。
然而,这个家族正处在衰败之中,她的父亲十几岁中秀才,又留学日本学习法律,却染上了抽大烟,拿银子当铜钱花的挥霍恶习。
因为身体多病,意志消沉,退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