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甚么不好的?男人三妻四妾不是正常的么?”王武瞪着眼睛说道。

“。。。。。。”

王武见她不太想去,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的傻女儿,你不去的话,不是显得小心眼儿了么?”

“我才不是小心眼儿呢。”王冰解释道。

“爹当然知道,可别人不知道呀。”

王武说道:“你不是一直贴身当他的随从么?扮回男装便是。”

王冰闻言想了想,这才点了点头。

李修文接着又拜访了马明达,赵推官等人,一一送上了喜帖。等忙完这些后,李修文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日暮时分。

如今已经开始转入秋季,天气倒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炎热了。

吃完晚饭,李修文便坐在了自己的小院里。荷儿知道他的习惯,他刚坐下不久,便已经沏好了一杯武夷岩茶,给他送了上来。

“一杯清茶,几碟小菜,三两知己,随意而坐。”

李修文感慨道。其实他蛮喜欢这种悠闲的日子,只是这样的日子得来不易。前世他要为了车子、房子去奋斗,来到这大明朝,成为一位富家少爷时,却又卷入一场又一场的纷争。

“少爷,你说的这些,不都是很寻常之事么?”

荷儿疑惑地问道。她实在是想不明白,以李修文的家世,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感慨。

李修文笑了笑,也不解释。出声问道:“你是几岁来的李家?”

荷儿不知少爷为何问起这个,只好答道:“奴婢十二岁来的,如今已经过了三个年头。”

十来岁的年龄,本就是个孩童。可这些丫鬟们,却已经开始学着侍候别人。想到这些,李修文就唏嘘不已。

这个时期的人重男轻女,而这些丫鬟,多是灾荒战乱时,一些百姓家里养不起,才将女儿给卖到牙行,再由牙婆转手,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

在他们看来,让大户人家买去当丫鬟,倒好过跟着自己过穷困日子。

“明日便是中秋节了,想家人了么?”李修文问道。

荷儿一听,脸色顿时苍白如纸,跪下来哭泣道:“是不是荷儿做错了甚么事情?少爷只管打罚便是,只求少爷别赶荷儿走。”

李修文见状一愣,才知道是自己的话让她误会了。忙将她扶起来,笑道:“我何时说过要赶你走了?”

荷儿这才安心,抹着眼泪道:“谢少爷开恩!”

李修文无奈,这些丫鬟的下人观念已然根深蒂固,既然难以改变,他也不想多费唇舌。忽而心思一动,对荷儿说道:“去帮我取古琴过来吧。”

“是,少爷。”荷儿应了声,便快步去取来了他的古琴。

李修文坐下,手抚琴弦道:“我教你唱首小曲儿吧?”

荷儿闻言紧张道:“啊?荷儿不会呀。”

“不是说了,少爷教你么?来,我唱一句,你跟着。”李修文笑道。

随后,伴随着琴音,小院里传来一男一女,一前一后的歌声。

—————————————

ps:嗯,过了12点,便是中秋节了!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另外,看在我节日时,还这么勤恳码字的份上,看官们就投几张推荐票吧?嗯,没收藏的也要记得收藏哦。

第099章 月圆之夜

一大早,李家的丫鬟们在私底下里,都各自议论纷纷。他们谈论的事情,无非就是李修文昨晚教荷儿唱歌的事。

“你听说没?荷儿那死丫头,昨晚跟着少爷学小曲儿呢。”一个丫鬟说道。

“可不是?昨晚我可也听到了,要说这荷儿运气还真不错,能让少爷给看上了,那可是几世才能修来的福气吶。”另一个丫鬟叹道。

“哎,她昨晚该是让少爷给收了房吧?人家长得也不差呀,少爷怎么就看不上呢?”

那丫鬟说道。语气里有些羡慕,又有些不甘心。

“那倒没有,我昨晚一直在看着呢。哼哼,她倒是想。可依我看吶,少爷许是看不上她的吧。”

另外那丫鬟如是说道,语气里同样有些嫉妒。她们都比荷儿要稍微年长些,让个小丫头爬到自己上头,这也难怪她们会不服气。

这时期的等级制度森严,丫鬟们都属于下等人。从小被卖到大户人家里,做些侍候人的事情。丫鬟到了年龄后,除非主人心善,放其出去嫁人。不说这是极其少数的,单是在这之前,她们也难免已经让男主人染指、侵犯过。

所以,她们无非有三种出路:一是让男主人收了做个通房丫鬟;二是配给同样身份的小厮,以后生子生女,都一样在主家做奴仆;三是转卖嫁人,同样沦为别人的小妾,只是这身份地位,却是比一般的妾室还要低的。

大户人家的小妾,那都是可以随意赠送买卖的,更遑论她们这样的侍寝丫鬟?可若能让男主人收了房,身份地位比之普通的丫鬟,却是要高上不少的。

李明珊来到大哥的小院时,便听到了一些她们的话。喚来个丫鬟问清情况后,便径直往前走去。

来到了李修文晨练的地方,李明珊不满地开口说道:“大哥,你这都快要成亲的人了,也不悠着点儿。”

此时,李修文刚走完一遍剑法,听到这话后淡然一笑,说道:“怎么?你也听到她们的闲话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看你到时怎么和嫂子交待。”李明珊哼哼道。

“我什么都没做,有什么好交待的?”

李修文有些好笑地说道。这八卦精神,看来不是21世纪独有,而是自古就传下来的。

“谁信你呀!”李明珊撇了撇嘴。

“不信就算了!”李修文翻了个白眼儿,懒得再去解释。

李明珊忽然好奇道:“你教荷儿的,是什么小曲呀?”

“你真想听?”

李修文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攸然说道:“等今晚赏月,再让荷儿唱给你听吧。”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是与春节齐名的重要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

文人士子们自然也会举办些诗会。李修文先前因为身体的缘故,很少与这些人往来。可他现在是开封府的名人,自然也是收到了邀请的。只是这些邀请,都让李修文寻了个借口给婉拒了。

这些个读书人,多数都是只会夸夸其谈,吟诗作赋的空谈之辈。李修文是一个务实的人,实在是懒得去和她们打交道。在他看来,诗词歌赋只是闲暇时,用来消遣娱乐的。与其和一群大男人吟诗作赋,倒不如在家里,和一群丫鬟们过节来得逍遥自在。

南京人过中秋节时,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其实就是“金陵盐水鸭”,这道菜在后世,那也是有名的金陵菜。

桂花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的季节,制作出来的鸭肉色味最佳。

南京人过中秋节,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

李家有个厨子,媳妇是金陵人。所以在这天晚上,李修文也尝到了这道美味的菜肴。

虽然开封城的土壤,不太适宜种桂花,可李家却也是有种的。只是这做出来的鸭肉,就比不上金陵本地做的味道正宗了。

晚饭时,李修文和父亲饮了些桂花酒。酒后,他们也吃过了糖芋头。晚饭结束后,李鸿深没有和李修文兄妹一起过节。他说是“男不圆月,女不祭灶”,便回到自个儿的小院,寻个清静去了。

李修文兄妹却知道,他这是想起了母亲,俩人也没有去打扰他。

每逢过节,李修文的小院里,总是最热闹的。一大帮的丫鬟们聚在一起,在明亮的月色下,说着女儿家的话题。

“大哥,你说过晚上让我听曲的。”李明珊说道。

李修文自然是欣然应允,便让人取来古琴,李修文端坐于古琴前,调了下音,才吩咐荷儿道:“你来唱吧。”

“是,少爷。”荷儿脸色红润,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

随着李修文的琴音响起,荷儿便跟着唱了起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李修文弹奏的曲调流水行云、飘渺高远,配合着荷儿清澈空灵的声音,将苏轼这首《水调歌头》的意境,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李修文引用的曲子,自然是后世邓丽君那首歌的曲。虽然在这时听来,会让人觉得有些怪异,却是丝毫不影响其中的美妙韵律。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明珊和在场的丫鬟都惊呆了。这首词在这个时期的青楼场所等地,也是有卖艺之人传唱的。只是那些人唱出来的曲子,却是无法与李修文的曲子相媲美的。

当然,若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