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高远有儿子了,有儿子了!”高远跑出厅堂,仰天高呼,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高远,有儿子了。
这一方天地间最有权势者,拥有了继承人,但凡听到者,皆拜倒在地。
第二百零三章珍贵的礼物
公元203年十月初,并州迎来了大丰收,各地府库充盈,各家各户的粮囤里都是满满的。各地百姓有是拜谷神,又是拜领袖,庆祝大丰收的同时,当播种下种子后,就可以守着丰收的粮食,休闲过冬了。
月底,高府满月宴,在丞相府盛大开席。
“恭贺主公,喜得贵子!”从太阳升起来开始,高远就没闲下来,一波一波的拜见,早来的都是嫡系自己人。
似司马懿等人,那真是喜形于面,比自己生儿子还要开心。主公有了继承人,这意义是相当重要的。这意味着以高远为首的整个势力,后继有人,不会出现旱花一现的现象。
对于依附高远的人来说,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就算现在高远嗝屁了,手下也有效忠的对象,势力不会散,因此人心巩固,根基愈加厚重。
消息传出,山西大地上的百姓,自发的组织了起来,载歌载舞,普天同庆。
各地官员也都到来恭贺。
“恭贺丞相,喜得贵子。”百官也来道贺。
一时间,数百官员云集在了丞相府,高官显贵齐聚一堂,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各种礼物更是堆积如山,那真是金玉满堂,珠光宝气,一般的礼品更不就上不了台面。
往日里高远是不接受礼品的,不过这一次,也是破了例。至于这些值钱的东西,并不是因为官员贪污**有钱,而是因为高远实行的是高薪政策。
相府各处披红,洋溢着喜庆的气息。
许多基层官员,没有资格参加宴会,只是送来了礼物。挂个名就走。高远后世而来,不似当世这些人,不能打消手下的积极性,一个势力强盛与否,靠的就是基层的领导者。于是传下命令,但凡到来祝贺的。不分品级全部留下入席。
这可把到来的基层官员高兴坏了,那一个个激动溢于言表,忠心度噌噌的往上升。
因此,丞相府各处,皆设下席位,整个爆满。
而在丞相府主厅内,是朝廷的三公九卿。原本高远打算安排司马懿、徐庶等人在这里的,但却遭到了反对。
“恭喜丞相……。”
伏完、杨彪等人一阵祝词,心说皇上一个还没有。这边一下子就是俩,哎~,这就是命呀。
高远一家伙就有了两大胖小子,那嘴都合不拢,心情自然不用说。这边与三公九卿喝了几杯后,就去府中各处敬酒。
似乎司马懿和徐庶这些人还能自如应对,基层官员没想到丞相会来回敬自己酒,一个个激动坏了。激动中跪拜之间,不知打翻了多少案几。
这时。有高雅前来汇报,“主公,府外有百姓来贺,您看,如何处理?”
高远听到后十分高兴,这说明自己在百姓心中有位置。平日里的工作没有白做,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他急忙整理一下衣衫,挥手道:“快快,不能让百姓就等。这就去看看。”
大多数人只以为高远会派个人出去打发走,没想到亲自去,一个个大跌眼镜。
伏完、杨彪等高官连连摇头,心说我等皆是高贵之人,接受这些下贱之人道贺,岂不是污了贵气。
然而高远手下这些嫡系文武,则是露出钦佩的模样。高远丝毫没有犹豫,就去接见百姓,还整理衣衫,从这些小事情上,就能够看出,高远心中是真的装着百姓,而不是为了名声装模作样。
“自古如此亲民者,唯有主公一人!”
“得民心者的天下……。”
司马懿等人也是急急忙忙跟了出去。
相府外,街道上,密密麻麻全是百姓,到来的人实在太多,卫兵们只要封锁了街道。
百姓们也知道,一窝蜂过去也不好,因此自发组织起来,选出十几名德高望重的老者,请求能够前去道贺。
因此高远出府的时候,就见到了十二个老人家,白发苍苍,诚惶诚恐。
高远疾步下了台阶,抢先一礼,道:“惊动了诸位老人家,实乃高远之过。”
这乡里乡间的平凡念过之声,出自尊贵的丞相之口,令诸位到来的老人家激动不已。
只见这些个老人家,好几个人打着万民伞,这说明他们代表万民而来。
“恭祝丞相万福,子孙万代福禄永享……。”老人家们颤颤巍巍拜倒在地,又从怀里摸出来一物,举过头顶,呈了上去。
对于高远来说,万民的祝贺,比百官的祝贺份量重的太多,他心里暖洋洋的。就在一名老人手中取过来,原来是一把长命锁,上写福禄寿,泛着古铜的光泽。
伏完等人看到后,不禁嗤之以鼻,心说什么破铜烂铁,亏也拿得出手。
老人家们好像是听到了,一个个十分惭愧,为首一人急忙解释道:“丞相,这是俺们村的心意。俺知道比不过大人们的金玉……。”老人家说到这里,却是坚定了起来,“今年有是好收成,俺们都说好了,来年,一定打制一块……。”
高远面色严肃,止住了老者的话,他知道老者接下来要说什么。百姓拿出积蓄,为他庆贺,他十分感动,又岂能嫌贫爱富。这块铜质的长命锁,在高远眼中,却是比百官的金玉珠宝还要贵重,这是民心呀。
他轻轻抚着长命锁,又连续收了好几块在怀里,并将这满是民心的珍贵礼物高高举起,大声说道:“这是本相的儿子,得到的最好的礼物。本相会让他一生戴在身上,当他懂事的时候,本相会让他知道,不是本相养育了他,是千千万万勤劳的百姓,养育了他。”
“丞相……。”听到这真挚的话语,老人们哭了。
伏完等人十分尴尬。
徐庶等人心中激昂。
“丞相万岁!”百姓发自内心的高呼,全城陷入到欢呼的海洋。
高远也就知道,各地到来了许多百姓代表,因此,他便在街上布下席位,接待到来的各地百姓,三天三夜不停。
伏完等人见到后,忍不住发牢骚,“丞相这是仁义过头了,将陛下盖宫殿的钱,都请了贱民吃饭了。”
然而高远不会在意这些,他宁可自己不吃饭,也要让百姓吃饱饭。何曾有丞相请老百姓吃饭的,经历过这件事情后,高远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暴涨,统治得到了巩固,不在话下。
而张辽、赵云等侠义之人,个个摩拳擦掌,誓死为主公效力。
然而,欢乐总是短暂的,当十一月的大雪纷飞,高远不得不面对一个极大的难题。
就是他被袁绍封锁了。
袁绍风风火火调集重兵来到冀州与并州接壤的边境,而洛阳的曹操又没有动静,高远便感到事态十分严重。
第二百零四章突然袭击
高远只有一州之地,而袁绍却有六州之众。
古代作战,最终是守备方大占优势的攻城战,高远虽然有精兵十万,但一出并州就是邺城这样的雄城。十万大军虽然众多,但面对带甲百万的袁军,想要攻下邺城概率不大。
因此,高远几乎是被封锁在并州里面了。
这几日又有消息传来,袁绍在邺城之前临近并州的县城,驻扎重兵。这分明就是要在邺城前,再布置一道防线。
这一日高远聚众议事,商议如何打出并州。这窝在家里,虽然别人打不进来,但外面广阔的田地,就没自己什么事情了。
司马懿和徐庶,一直就没有放下打出并州的事情,然而他们对视一眼,道:“主公,平心静气,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高远一听,眉头就皱起来了,这道理说起来,他也是懂得。比如说刘邦、勾践一类的,那一等就是十来年出去了。然而,他是后世来的,后世都是快节奏。高远虽然已经在这个时代好几年,但若让他等十来年,这无疑与要他的命。
众将纷纷点头,赞同两位军师的建议。
就在这时,有特情卫统领高雅,亲自前来,奏道:“主公,关外到来了一些百姓,带来了一些情报,我想,您应该亲自听一听。”
这关外,就是壶关外,泛指袁绍的地盘。
不一会后,就来了三个老百姓。是从梁期县跑出来的。
这梁期县高远知道,是邺城西边,最靠近壶关的一座县城。
他们带来的消息是:自从高远撤回壶关后。士族就从邺城回到了地方,这一家伙,百姓就遭了秧。分的土地,粮食都被抢了回去。士族还变本加厉,打杀迫害百姓。百姓们哀嚎遍野,活不下去,就有人跑了出来。请求高远能够出兵相救。但凡高远的大军所到之处,百姓们必定群起相助。
高远好言相慰,就命人好生接待这些关外的百姓。
送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