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说了,以后是机动车辆之间的,但是自行车只能算是人力车。”李三反驳道。
“是,师兄你说的没错,但是你知道在短期内我们很难用机动车辆,而且即便拥有了,没有两年的时间,我们也很难把机动车辆在军队中普及开来,所以现在这段时间我们需要有一只可以灵活运用的快速反应部队。”余飞耐心的给李三解释着,也就只有面对这个师兄,余飞才这么有耐心。
听了余飞的话,李三开始觉得有理,但是有一点他不是很明白“什么是……快速反应部队?”
看见师兄有些心动的样子,余飞知道这次没白说,于是心情也好了起来,开始给师兄详细解释所谓的快速反应部队。
其实这个所谓的快速反应部队,余飞还是冷不丁的想起后世的时候想起来的,那时侯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快速反应部队,用来应付紧急和突发状况。但是在如今这个时候,他想不出能如何能训练出一只快速反应部队来。后来被他看见了自行车,于是这个想法才诞生。
“原来,在关键时刻能快速加入战斗啊,你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样就要他们的车技好的不得了才行。”明白了余飞想法的李三,立刻开始帮着余飞出谋划策。
“那是当然,所以我才决定让你现在成立,我估摸着自己待在太原的时间不多了,因此才准备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的把这只队伍成立起来。虽然我们这支队伍的弱点是不适合山地,但是我们以后打仗的前沿刚好是在沿海平原地带,所以,问题并不大。”
顿了顿,余飞继续说道“以后我们这个快速反应部队的标准配制就是自行车一辆,改装步枪一把,左轮手枪一把,恩……等以后冲锋枪研制出来之后,再一人配备一把冲锋枪。自行车我前些时候已经去制造厂给他们打过招呼了,很快就会有部队专用的军用自行车生产出来,到时候这种型号的自行车将会优先装备我们的快速反应部队。”
余飞的话,说的李三一楞一楞的,很多东西他平时都不清楚,就好象那冲锋枪,虽然他也能进实验室,但是他从来没有进去过,什么都不懂,过去给人家捣乱去啊,还有那什么军用自行车,那玩意跟现在民用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其实余飞口中的军用自行车,说白了就是后世在马路上跑的飞快的赛车,在如今的普通自行车上经过余飞改进和设计,增加了减压弹簧,变速器等辅助设施。这样一来可以让骑车的人在上坡的时候更省力气。
经过余飞的解释,连李三也开始对这个快速反应部队更加的敢兴趣了。二话不说拉着余飞去了军部,开始筛选。
由于快速反应部队的高死亡率,(这个是根据后世的经验余飞估计出来的,毕竟现在是战争年代,经常出现在最危险的时刻,不死才是命大呢。)所以相应的给出的条件和平时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所以余飞已经解释之后,大家都争相报名,这年头人命不值钱,所以余飞稍微来那么一点什么国家荣誉之类的,在加上有鸡有肉的生活,人人趋之若骛。
后来经过综合考核,进行了自行车技术比赛,射击比赛,格斗比塞,选出了其中综合实力排名前三千的人,编入了快速反应部队。
于是,骑着自行车的快速反应部队,也可以称的上是中国第一个快速反应部队,就此成立。
而最初的这三千人,以后都称的上是快速反应部队的老功臣。
—://。。
第125章最早的飙车族
更新时间2006…6…719:06:00字数:4063
自从快速反应部队成立以来,太原城里多出了一大堆的飙车族(飙自行车),每日都用各种吓人的骑术在马路上骑车,各种精彩至极的动作一个个出现,不过同时,太原城发生撞车的几率也大大增高。
不是今天的水果贩子被撞,就是明天的早饭摊子被幢。还好的是,人被撞的占少数。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是大大的引起了众怒。
于是在太原开始出现如下一幕。
每天只要看到身穿军装骑着单车的人出现在街头,地上总会不经意的多些不起眼的微型铁蒺藜,让这些曾经中国最早的单车杂技爱好者们寸步难行,往往刚刚才补过的车胎,没过几分钟就瘪气了,或者是自行车刚刚停放在路边,早饭吃完之后再去骑就会发现气米芯被人给拔去了。
看来后世人看谁不顺眼,就拔他气米芯的习惯就是从这个时候养成的。为此太原城里那些修车的人可高兴坏了,小小的太原城虽然自行车没有几辆,可是修自行车的却成群结队。
为什么?还不是每天补胎的人太多了。
不过虽然骑自行车的军方飙车族在太原带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但是却不知不觉的带动了太原人对自行车的爱好,特别是那些年轻人,简直就是疯了一般的练习耍单车。
这个时候的太原城,你手上有一辆自行车,那么只要你上街立刻就会成为那些小姑娘的注目的对象,如果你能在用自行车玩上几手绝活,那么惨了,太原的小姑娘都会为你疯狂。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候的单车,简直就跟后世的宝马没有什么区别。就这还是余飞下令反应部队所有人的车子都编上号,平时训练之后,要放进储备库,任何人不的以任何理由私自把车骑走。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自行车,就跟后世的军车没有什么两样。
后来鉴于飙车族在太原产生的影响,余飞为此专门在太原城东开辟出了一块地方作为反应部队的训练场地。以后部队但凡单车训练都通通改在了这里,就算是那些家里有单车的手下,也被余飞郑重警告,不得在外边耍车技,用余飞的话说就是,此时部队所训练的车技都是属于军事机密,任何人都不的外泄,否则,就直接开除。
眨眼间,祸害太原城十多天的军事飙车族消失了,那些业余的,却由于民众的大力打击,而渐渐的销声匿迹,可惜了这个刚刚轰轰烈烈火起来的单车杂技艺术,就此在余飞和百姓的共同打击下如同昙花一现般消失了。
当然,在军队中,这项艺术却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城东训练基地,两个方队,每队十行,每行十五人十五辆自行车,总共三千人。别看现在他们练习用的还是普通的单车,但是这些人玩单车的技术都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五百多米的距离,余飞说一声停,大家刷的一声全停住了,阵容丝毫不乱,车轮好想被线拉过的一样整整齐齐。
停车、卧倒、射击,动作整齐划一,除了练习步枪之外,还练习五十米单手骑车射击,当然用的肯定是手枪,步枪一个手肯定是把握不来的。
而练习的射击靶则又分动态靶和静态靶,也就是反应部队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到,可以迅速随意的在骑车的时候打中动态靶和静态靶。不能完成这个标准的都将被踢出反应部队。可见训练之严酷,要求之严厉。
同时还要训练每个人的耐力,车上绑着一百五十斤的负重,骑车三十公里、骑车五十公里,并且还会有时间限制,所有时间达不到标准的都要被进行特训,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然后又训练两个人的合作能力,一个人骑车,一个人在后坐进行射击,这主要是训练团队合作能力,两个人合作,每人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这样也更能专注各自的事。
在余飞这种近乎苛刻的训练之下,一个月的时间大部分的反应部队成员都可以基本达到余飞的要求。只是不怎么熟练,不过余飞可并没有就这样放过他们,玩命一样的训练仍旧再继续。而在训练时余飞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可惜这种让余飞过足教练瘾的日子,并没有多太长时间,很快,李鸿章那满含暴躁意味的电报就发到了太原,四国的联军开始了又一轮的进攻,而美国和德国好象也研究出了新式武器一般,再次在渤海以及南海等地嚣张,两江以及福建等地再次受到联军的攻击。
虽然余飞对两江发生的事,也可以说是对刘坤一的死活并不怎么感兴趣,不过,毕竟总统都已经发话了,不管余飞想不想,都要去做做面子不是。
于是在发了一番牢骚之后,又磨蹭了几天,等到军舰和潜水艇都改装好了之后,余飞这才心不甘情愿的从水路出发了。
不过在出发前,余飞却专门把师兄李三叫到了屋里,两个人嘀咕了老半天,没有人知道他和李三说了什么,只知道自从余飞离开之后,太原立刻加大了训练以及招兵的活动。
余飞的船队,说是船队,其实就两艘军舰,和一艘在水下的潜水艇,表面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