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商-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汪老爷子的老友,应该级别不低,最起码也是一州知府,这可得好好问明白了。晏世轮感慨归感慨,此时赶紧拽住犀利眼的胳膊,大幅度的摆动,道:“世兄,原来是一家人,敢问家师名姓?还有,世兄的名姓?”晏世轮此时有些迫不及待了,基隆、淡水两港百废待兴,金乡所处处需要建设,而眼看到手的琉球,又是需要有人主持,这天上蹦下来的文化人,怎能丢掉?

犀利眼神好像回过味儿来,赶紧低头施礼,用还没完全平复的语气,道“晏世兄,家师,家师是左公光斗,小弟,小弟姓史,名可法,字宪之,称呼我可法就行了。家师与汪公多年至交,而且我与汪公子从小玩到大,世兄说是兄弟,咱就是兄弟了”。晏世轮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不简单,这么快就和自己攀上关系,又滴水不漏,果然高手。只是,他说他叫什么?——“轰”,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劈在了晏世轮身上,他浑身竖起了汗毛,眼神僵直的望着犀利眼神,用猪八戒看到七仙女的语气,满口流涎的道:“你,你,你说啥?你说你叫啥?”,说罢眼睛通红的涨满血丝,鼓胀的一双大眼酷似铜铃,然后一双手如大力钳一样,紧紧的箍住了犀利眼的双臂,让这小子大呼“疼,晏兄弟,怎会激动如此?,小弟,史可法。”

“史可法?!哇哈哈哈哈哈哈”,晏世轮仰着脖子,兴奋的嚎叫着,甚至打扰到了别人吟诗作对,纷纷投来仇恨的目光。晏世轮赶紧一缩头,躲在一个黑番鬼身后,这才没有打搅到大家兴致,继续吟。

晏世轮高兴是有理由的,这史可法可了不得,是明末能数得上的能打之人,脑海里他的记录是这样的: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祖籍北京大兴县,河南开封祥符县人。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的老师是左光斗,与汪应蛟私交甚厚。民族英雄啊!可是和郑成功相提并论的人物,能不高兴吗?而且此人不仅颇有勇力,还是治政能手,尤其是懂得兴修水利,认为只有兴修水利,让旱涝保收,才是平止民乱的根本。这样有眼光、有能力、懂水利、懂种田的能人出现,自己怎能放过?

他的兴修水利的能力,是得自其老师,另一个大牛人——左光斗。在天启元年(1621年)时,左光斗领直隶屯田事,,主持水利。左光斗出京掌管屯田事宜后说过:“北方人不知道兴修水利,一年地就荒了,二年老百姓就往外地迁徙,三年就土地全荒,老百姓也走光了。现在要想旱不成灾,涝不成害,只有兴修水利一个途径。“于是,他奏上三因十四议:一因天时,二因地利,三因人情。一议浚通河流,二议挖渠,三议引水,四议修坝,五议建闸,六议设坡,七议地势,八议筑塘,九议招徕百姓,十议选人,十一议选将,十二议兵屯,十三议种田赋额,十四议富民可以拜爵。法度井井有条,诏令全部实行,水利得到大规模兴修,北方人也才开始种稻。邹元标曾说:“三十年前,京师人不知道稻草为何物,现在到处都种稻,农民感受到了种水田的收获。“

也就是说,要不左光斗,大明北方还不会有水稻。而且史可法青出于蓝,已经能够合理搭配田间作物,以保蓄地力,能够让大明部分贫瘠的土地,最大限度的产出粮食。赚大了,晏世轮心想,果然是富贵险中求,要是刚才直接偷偷溜回琉球,不就错过了?

此时望着晏世轮那通红的,充满某种原始**的眼神,史可法突然有些异样,赶紧收回自己握向晏世轮的双手,心里想:“这晏兄弟不会是有什么特殊癖好吧?这人有钱了,就会有娈童癖、娈男癖,看着那小子的邪恶眼神,……”史可法阵阵恶寒,还好,晏世轮很快回复了正常,只是眉目间多了一丝兴奋,道:“原来是史大哥,咱们算是同辈,别那么见外了,我看史大哥长我几岁,就让我叫一声大哥吧!”

史可法赶紧低头施礼,“晏兄弟,折煞晚辈了,这样,咱们还是兄弟相称吧。”史可法见到晏世轮没有进一步动作,放下心来。

“史兄弟,去岁吾闻之家师之殇,感念万分,家师清正严明、碧血丹心,屯田利民,造福百姓,为挽救明王朝做出了许多努力,却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而含冤下狱,并被狱卒杀害。兄弟自会昭示天下,还左公一个朗朗乾坤,兄弟在所不惜!”晏世轮知道这一段历史,阉党极力打压东林党,这左光斗为人正派,但过于耿直,最终含冤下狱。不管是出于对左光斗的不公,还是对阉党的愤恨,自己定要找准机会,让左光斗平复,还他历史清明。

这一招十分奏效,此时的史可法,仅仅是秀才之身,由于阉党气焰嚣张,左光斗倒下后,只能暂委身于福州衙门,任小小书吏,而历史上他出任西安府推官,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时,要到崇祯元年(1628年),此时,正是这位民族英雄最最低谷的时期,话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晏世轮此时表达出对阉党的愤恨,还有对左公的同情,是对陷入低谷的史可法最大的支持和安慰,史可法再也控制不住眼泪,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古时,忠、孝二字,何等重要?终于有人肯为家师出头了!看来大明还是有希望的!

见到史可法眼泪掉了几大颗之后,晏世轮道:“史兄弟,你我都是亲近兄弟,只是有事不明,这福州府衙门,动辄干系海防要事,不怕逾越吗?”

这个史可法是知道的,道:“晏兄,你有所不知,朝廷废了市舶司,但是福州、泉州、漳州等地,与外界的海贸还是有的,一旦陷入无序,则大明海防危矣。三地的知府,同时监管着原市舶司之职责,若因通商引来夷人攻讦,则知府项上首级不保也”

“我说的吗,怪不得这齐大人大张旗鼓的摆下阵势,不过这齐知府貌似还粗通海事,若是一个浑人,也这样的临阵御敌,岂不坏事,那个海防指挥使职位是摆设吗?”

听到这里,史可法赶紧叫停,道“晏兄,禁声,这又涉及到了文武之事,莫要声张啊”

晏世轮想到,也难怪,碰到了会打仗的文官,肯定没问题,但是要都是一些吟诗作对之徒,海防危矣,大明危矣!

“史兄,吾观之,汝不愿与其他文官为伍,为何?”晏世轮问出了最后一个疑问,

“晏兄,直说了吧,船上诸人,除了你我二人,接楚党人士也,咱不防着人家,人家还放着咱嘞”史可法警惕的望向四周,紧张的道。

这么一说晏世轮明白了,这是国人的特性,自己一时半会是扭不过来的,索性不去管。此时甲板上方一阵聒噪,原本吟诗作对的诸位大人突然间躁动起来,晏世轮抬眼望去,看到费绍航领着七八十名金乡水师军士,抬着若干个金乡特产的编制箩筐,走上了甲板,随着众金乡军士拿出箩筐里的吃食,诸位大人陷入疯癫了。

第十八章 陨落(四)

在灯笼的映照下,只见费绍航从肩膀上放下一张编制细密的绸缎(水力织布机纺的军用会议室桌布),随后吩咐众人从箩筐当中,取出一盘盘(藤条编制盘)的卤煮鸡蛋、鸭蛋,随后又在众目睽睽下,用配刀抛开一盒盒熏肉罐头。这罐头所用的马口铁,经过水力锻床、水力滚压机之后,已是厚薄均匀,颜色统一,锃明瓦亮,而且气密性更好,使得这罐头竟然保质一年而不腐。罐头里熏肉的原料就是“立体农场”出产,熏猪排,采用的是蚯蚓、麦麸等喂大的猪,各个膘肥体壮,出栏快速,熏鸡腿,就是养鸡场的散养小鸡,天天吃虫子和糠,也是肥硕超常,再加上罐头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食材原有的香气,顿时,甲板上弥漫了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儿。最后,费绍航又命人抬过来几十箩筐的煮地瓜、煮土豆,每一框熟货当中,又配上台湾特产的小咸菜,晏世轮直接让众兄弟分发到各个船上,务必每船至少一筐地瓜,十盒罐头。而这艘旗舰上,宁凤晨亲自与费绍航抬着个超大号的箩筐,后面又跟着十二金刚中的六人,共抬了四大箩筐,里面散落了白白净净的馒头!

诸位文人雅士再也矜持不住了,这是馒头!不是窝头。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官员家也吃不饱饭,这个见面礼太贵重了!太特么合适了!

虽然贵为一州知府,平日里也只是粗茶淡饭,逢年过节,才见荤腥,不是没钱买,而是有钱都买不到。众位文官武将在岸上时,也没少往基隆商馆跑,但是要么限于兜里的银两不足,要么限于商馆里的产品销售过于火爆,往往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