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荒谬的是将王宫中的美貌侍女带回营中侍寝,疏于防范,以致于被西突厥军以及龟兹叛军偷袭得手,自身以及长子郭待诏一同战死当场不说,还连累了两千大唐将士随其血染疆场。
郭孝恪若是没死,那一切都好办了,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扣下去,虽不致问斩,贬谪难逃,偏偏其战死了,还死得极为英勇,力战而亡,如此一来,该如何给其盖棺定论可就有些令人头疼了,兵部那头的主流意见是人死为大,念其往昔之功,当以抚恤为主,可礼部、太常寺两衙门的官员们却不认同这么个说法,认为此战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折损,全是郭孝恪玩忽职守之结果,虽力战而死,也须得严惩不贷,两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官司自然就打到了身为首辅大臣的陈子明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弄得陈子明一时间也不好轻易下个结论,李恪闻讯,也觉得颇有些棘手,没旁的,郭孝恪一直就是李勣的亲信部下,彼此间关系极为的密切,打狗终须看主人不是么?尤其是在这等政权即将交接的敏感时分,于军中素来威望极高的李勣显然不好轻易得罪了去。
“微臣叩见陛下。”
朝堂争议既起,叙功之事自是不宜久拖,与李恪紧急商议了一番之后,最终还是认定此事须得紧着报到御前为妥,毕竟李恪如今已没了监国的名头,仅仅只是以帮办的名义在御书房里帮着批折子罢了,似此等军中要务还是须得太宗做出定夺方可,当然了,出面奏事的人只能是陈子明,而不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李帮办。
“免了罢。”
尽管已从李淳风处得知了自己的殡天时日,可太宗却并未因此放弃最后的努力,不单不曾停用金丹,在用量上反倒是更加大了几分,至于效果么,倒不是没有,至少在服用金丹后一两个时辰里,精气神还是不错的,只是过后么,那就真的是彻底萎靡了,以致于太宗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加大着用量,完全就是在饮鸩止渴,具体到眼下,于陈子明进来前,太宗才刚又服下了枚金丹不久,气血正自翻涌着,面色自也就显得格外的潮红,乍然看上去,似乎精神抖擞的样子,叫免的声音也自颇为的洪亮,只是两暗淡的眼圈却是明显在宣示着太宗的龙体已然处在了崩溃的边缘。
“谢陛下隆恩,微臣此来,是有一事要奏,灭龟兹国一战中,郭孝恪力战而亡,虽勇烈,然,其在军务调度上却有疏失之过,且,擅自劫掠龟兹王宫,擅取财货及侍女自用,亦与军规有违,朝中诸般臣工在叙功上争议颇多,有言恤者,有言谪者,相持不下,微臣不敢擅专,特来请陛下明训则个。”
陈子明恭谨地谢了恩之后,也自无甚虚言,开宗明义地便将前来求见的事宜道了出来。
“子明怎么看此事?”
太宗如今虽是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追求长生之上,可耳目并不闭塞,自不会不清楚朝中对叙功一事的争议,心下里也早有了定夺,但却并未就此说破,而是不动声色地将问题又丢给了陈子明。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功过须得两分,郭孝恪调度不力,守御轻忽,擅取财货等,皆是大过,按律当得严惩,然,力战而亡之勇烈也须得有所表彰,是故,窃以为应先免其爵,再追赠其功,厚葬,如此,或可平争端焉,此微臣之浅见耳,还请陛下圣裁。”
于陈子明来说,这等裁断的事儿不过只是小事而已,他心中自不会缺了解决的手段,之所以不居中调停,只不过是因此事涉及到了李勣,陈子明不愿轻易表态罢了,这会儿太宗既是有问,顺势仲裁上一番也自无甚不可之说。
“嗯……,子明所言甚合朕意,此事就这么定了也好,至于追赠一事,卿且与恪儿商量着办了去便是了。”
陈子明所言正是太宗心中之所想,他自是不会有甚异议,紧着便表明了态度。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见得太宗已然有所指示,陈子明也自不敢轻忽了去,恭谨地称颂了一句,便要就此告退而去。
“不急,朕好几天没去外头走走了,难得今日有兴,子明就陪朕逛逛好了。”
自开春以来,陈子明隔三差五地也总会来寝宫向太宗请示重要公务,大多时候都是公务谈完便走,太宗也知陈子明肩头上担子重,一向不会特意挽留,可今日却是怪了,居然提出要陈子明陪他去散步,当即便令陈子明不由自主地便是一愣。
“诺,微臣遵旨。”
尽管对太宗这么个提议颇为的诧异,然则太宗的金口既开,却是断然不能拒绝的,对此,陈子明纵使满心疑惑,也自不敢有违,只能是紧着躬身应了诺。
“朕不用人扶,都退下罢。”
太宗精神虽看似不错,可身体到底还是虚着的,这一起身,立马便有数名小宦官紧着抢上前去,齐齐伸手扶持,然则太宗显然没打算让人服侍,但见其一摆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令。
“陛下,请容微臣放肆一回了。”
太宗有令,众宦官自是不敢有违,问题是太宗人虽站了起来,可身子却是一直在轻摇着,明显站立不稳,弄得一众小宦官们上前也不是,退下也不是,好在陈子明出头解了围,但听其告罪了一声,人已是几步迈到了太宗身边,伸手扶住了太宗的胳膊,略一用柔劲,便已稳住了太宗摇摇欲坠的身子。
“嗯,走罢。”
太宗并未拒绝陈子明的搀扶,只是眉头却是不自觉地皱了皱,显然对自己的孱弱身体大为的失望,可也没多言,仅仅只是拍了拍陈子明扶持的手,语调淡然地便吩咐道。
“诺!”
陈子明恭谨地应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扶持着太宗,缓步便出了寝宫,一路向御花园方向漫步了去。
“子明啊,可还记得卿第一次见朕之情形么?”
太宗一直保持着沉默,直到出了承庆殿之后,这才突然发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记得,那应是贞观七年十一月初四,是时,微臣不过微末小将而已,为求侥进,不惜擅闯演武场,大闹了一回,本是死罪,幸亏陛下圣明,不单不曾降罪微臣,反倒升了微臣的官,此等隆恩厚爱,微臣自当三生铭记,岂敢或忘焉。”
陈子明记忆力素来过人,哪怕这都已是十数年前的事了,他也能清晰地回想起来,就连时日也都记得个一清二楚。
“是啊,十五年半过去了,卿如今已是百官之首,为我大唐江山社稷立下了不世之功勋,朕可是一直都看在眼中的,我大唐能有今日之富强,卿居功至伟啊,朕是须得好生谢谢卿的。”
听得陈子明说起了当年的往事,太宗心中明显颇多的感触,但见其伸手拍了拍陈子明的手臂,感慨万千地给了陈子明一个极高的评价。
第497章 残阳如血(二)
“陛下谬赞了,微臣不过尽本分事耳,微臣得蒙陛下不弃,起于微寒,若非陛下恩宠有加,微臣实不知当死几回矣。”
听得太宗给自己的评价如此之高,陈子明不单没半点自得之心,心里头反倒是颇为的忐忑,哪敢真就这么自认了下来,紧着便出言谦逊了一番。
“在朕面前,子明就不必过谦了,身为臣子,卿已是做到了极致,朕确是该谢谢你的,然,身为父亲,朕对卿是却有怨气的。”
果然不出陈子明所料,太宗嘉奖了陈子明几句之后,话锋陡然一转,已是意有所指地点了陈子明一句道。
“陛下,微臣惶恐,微臣……”
太宗这么句话听着平常,可内涵却是惊人至极,这可不是君臣奏对之格局,而是要问罪之前奏,饶是陈子明心性沉稳,额头上也自不免见了汗,偏偏又不好在这么个话题上胡乱辩解,只能是满脸苦色地告罪不已。
“惶恐?嘿,卿倒是该好生惶恐上几回的,朕的儿子,卿都敢随意摆布,真当朕是木雕泥塑么,嗯?”
陈子明告罪的话都尚未说完,就见太宗突然站住了脚,侧头望向了陈子明,声线阴冷地问出了句诛心的话语。
尽管太宗并未明说被陈子明摆弄了去的皇子是谁,可陈子明一听便知太宗指的是当初他在京中游走于三位嫡子之间,巧妙设法,以促成诸嫡子尽墨一事,很显然,太宗对此事已然有所猜测了的,这当口上,若是陈子明再敢胡乱辩解的话,下场只会有一个,那便是死!
“陛下明鉴,微臣心中只有社稷,苟利之,生死以之!”
生死之间可是有着大恐怖的,哪怕活了两世,陈子明也不以为自己就是命运的宠儿,更不敢在此际胡乱赌人品,他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坦然言事罢了。
“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嘿,若是换了个人在朕面前这么说,朕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