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煌焚天-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萧昇没有及时发现这情况,任由魔气不断壮大的话,迟早三枚剑丹都会彻底被魔气操纵。细思之下,委实可怖之极。

  此刻萧昇主动驱使剑丹,要驱除天魔真气。没想到魔气只是稍受惊动,立刻便产生激烈反应,竭力吸取剑气以壮大自身,企图一举侵蚀剑丹,毕其功于一役。

  只可惜,从天魔真气侵入体内到现在,满打满算,还不满一个时辰。这么短的时间里,不管魔气如何壮大,始终也有限。想要一举侵蚀三枚剑丹,把萧昇化为傀儡,根本便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

  顷刻之间,萧昇心念乍动,上中下三处丹田内的剑丹,同时金光绽射,把丹田内映耀成一片黄金世界。紧接着,三枚剑丹齐齐发出雷霆轰鸣,径直冲往紫府识海。三头天魔则穷追不舍,誓要吞噬剑丹而后快。

  弹指刹那,三枚剑丹,三头天魔,同时进入紫府识海。只听得“轰隆”巨响骇然炸裂。三枚剑丹相互融合,凝成一柄金光闪烁,辉煌灿烂至极点的昊日煌权。但那边厢,三头天魔同样汇聚融合,摇身一变,竟变成一头三首六臂,空前狰狞,绝后猛恶的三首大天魔!

  天魔汇聚,气势陡增!一瞬间,紫府识海几乎尽被魔气感染。昏天黑地,鬼哭啾啾,魔啸连连。

  三首大天魔的六只眼眸内,同时绽放出血红赤光,六爪齐探,猛地抓向昊日煌权。然而就在此刻,奇变陡生!

  刹那,但见剑化惊虹,袭地贯天。龙吟虎啸,声若天籁,响彻十方。万万千千,千千万万,数之不尽的无数剑气剑虹剑光,尽从昊日煌权之上分化衍生。无穷剑气无尽叠加,赫然化为一道浩浩荡荡,仿佛横贯银河,不知其所来,更不知其所终的浩瀚长河。

  长河奔腾,长河怒吼,以滔滔不尽,无涯无际之势擎天而立,随即更不犹豫,猛然往天魔一斩。其中蕴含的威力,竟似足以开天辟地,破碎星辰!

  “锵”

  无尽剑声过处,万籁俱寂。但见由天魔四蚀真气所凝聚的狰狞天魔,应声一震。魔躯正中,赫然浮现一道细细红线。随即,魔躯缓缓裂分成两半,颓然倒下,当场崩溃。

  之前被吸取的剑气,当即山洪倾泻,再度被释放归。紫府识海之内,魔氛登时为之一清,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澄明纯粹。

  “嗡嗡嗡”

  三声轻响过处,昊日煌权重新分化为三枚剑丹,各自归上中下三处丹田,就此蛰伏不动。但若凝神细看,却能发现这三枚剑丹的锋芒,相比之前,赫然又再凌厉了一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芒磨砺出。剑者,杀伐之器也。本来就必须不断厮杀争斗,不断面对强顽巨寇。一次接一次地痛饮败者鲜血。如此,才能让宝剑更加锐利。

  乱世天魔的本意,虽是想要利用天魔四蚀来控制萧昇。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所为,到头来竟是间接帮助萧昇,让他得以在剑道之上,更进了一步。假如他知道真相的话,想必定会愕然惊诧,后悔不已吧。

  “呼”

  寝室中。萧昇微微吐出一口长气,随之徐徐睁开了双眼。嘴角边自然而然,便带上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内忧隐患除尽,修为更得以再上层楼,萧昇已经迫不及待,要在明天再开的招贤大会上,一试自己的利剑了。

  长夜过尽,白昼天明。全新一日,终于来临。但见“剑阁”大门从中开启,全氏三姐妹之中的大姐,天外三魔女的黑蛛全秀妍,再度充当车夫,赶着马车从府内驶出,离开宫镇,再往万安寺而去。

  万安寺内,今日状况不同昨日。昨天因为参加初选的江湖好汉人数太多,故此必须筑起八座擂台,让群豪分成八组,同时上台比武。

  但经过一整天比斗之后,大部分人已经被淘汰了。剩余有资格进入第二轮初选的人数,并不算很多。故此,那八座擂台都在一夜间被拆掉,取而代之者,就是一座比之前大了整整三倍左右的全新擂台。

  擂台旁边,依旧是八大高手的坐席。但在八大高手正对面,赫然又设置了一座看台。此时此刻,这边看台上已经座无虚席。从入席者的衣着打扮,神态气度看来,赫然尽是身负爵位的蒙古王公贵族。

  辰时一刻,但看旁边十三层佛塔之上,身影乍现。奇皇后与皇太子,再度现身。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居高临下,轻轻一挥手。霎那,锣鼓齐响,震响喧天。招贤大会第二日的比武,正式开始。

  过千江湖群豪济济一堂,人人屏息静气,双眼一眨不眨地,注视着负责主持比武的那位红衣喇嘛。众目睽睽下,只见这红衣喇嘛登上擂台,熟门熟路地伸手探入签盒之中,取出两支竹签,高声宣布道:“今日第一场比武,甲号七十二,辛号六十六,请上台。”

  萧昇微微一笑,越众而出,来到擂台东侧,踏步走上。擂台西侧,却是一阵骚动。紧接着,一条魁梧高大之极的身影,赫然驾驭着形如弯月,比人更大的一口宝刀腾空而起,携一身如狼似虎的霸道气势,闯至擂台之上。正是那名自称大秦第一勇士的色目人高手。

  修为高深的剑道高手,可以驭剑飞行,上天下地,来去无踪,快若闪电,急逾迅雷。尘俗世间,往往称呼这类高手为“剑仙”。

  眼下这名色目人高手,虽然并不用剑。但却可以驭刀腾空,与驭剑飞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他在昨天的大会上,却并没有展露这一手。可见他当时是有意藏拙。今日则再不保留,决意要大展身手,一鸣惊人了。

  近千江湖群豪震惊赞叹的目光中,擂台上的裁判翻开登记册中,大声道:“甲号七十二,司马剑君,修练自创的十二恨剑道。辛号六十六,百里震怖。修练武功是至尊魔功!”  

747:宗室诸王

  元朝,是一个由蒙古人建立的朝代。蒙古人崛起于草原之上,本来是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游牧部族。这些部族各有地盘,各拥军队。虽然,成吉思汗把所有这些部族,全部统一到自己麾下。但即使是一代天骄,也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彻底打破祖制,完全剥夺这些部族首领的权力。就像中原的皇帝一样,实行以文治武的流官制。

  退而求其次,成吉思汗只能承认现实,同时实行以亲藩制衡外藩的政策。他大肆册封自己的儿女子孙为王,不断加强自己这一系。确保亲藩的实力,永远凌驾于外藩之上。以此保证黄金家族的统治地位。

  成吉思汗死后,继位的历任蒙古大汗,都继续实行这种政策。至今约莫一百五十年左右,元朝合共有十一位可汗在位。几乎每位皇帝上台之后,都会分封自己的子女为王。故此,元朝的朝廷之内,诸王林立,形成了一股非常强大的政治力量。

  当然,时间足以改变一切。这么多年下来,诸王的力量也有很多盛衰起落,并非一成不变的。曾经位高权重的宗王,逐渐变得无足轻重,沦为闲散宗室,单靠吃俸禄过活。这种事,也并不稀奇。

  当今朝廷之内的诸王,说到威望,以两位为最。第一位,是梁王。第二位,则是泰永王。

  梁王这一系,始祖是忽必烈的孙子甘麻剌,成宗铁木耳之庶兄。他被忽必烈册封为梁王,出镇云南。之后甘麻剌的子孙,便世代镇守云南。封地除去云南之外,还包括四川和贵州的一大部分。当地官员的任用,赋税的征收,律法的制订,各类诉讼的审判,全部都由梁王作主,俨然国中之国。

  当今这位梁王,名为把匝剌瓦尔密,是第六代的梁王。他继任王位之后,励精图治,整军经武。一方面以铁腕手段,残酷镇压反元势力。同时,却又善用各种利诱的手段,对治下百姓施以小恩小惠,进行分化拉拢。

  故此,云、贵、川等一带,局势大致上还保持着稳定。反元义军也渗透不进去。元朝之所以还能保住西南方这半壁江山,并且源源不断地从云贵川等地,收上来赋税支持朝廷运转,梁王居功至伟。理所当然地,梁王的地位,也随之在朝廷里水涨船高,成为宗室诸王之中的一根擎天巨柱了。

  泰永王,名苏胡理多尔。他并没有出镇地方。自从成年以来,一直都留在京城。说起来,在具体事务上,他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功绩。

  然而,泰永王的出身,却十分显赫。他父亲名为和世?,同时也是至正皇帝的生父,庙号明宗皇帝。换言之,泰永王是至正皇帝硕果仅存的兄弟。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还有雪山皇子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