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鹪谇嗪谏侥μ炝敫浇鬃匝《艘淮π鲁е贰�

那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到处都是悬崖峭壁,与外界仅有一条狭窄的,便是连马车都无法通行。而且到处都是原始密林,植被茂密,隐蔽性极佳。

在选定了新厂址之后,杨震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机械设备拆散之后与日军仓库之中的半成品、原材料秘密运至那里。为了满足兵工厂的电力需要,杨震甚至将日军仓库之中两台小型发电机与一台手摇发电机也运输到那里。甚至将缴获的堆积如山的汽油中一半都运了过去。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将兵工厂建立起来,杨震不惜中断了工兵团的训练,专门抽调了一批老骨干专门协助建立兵工厂。好在那里的原始森里提供了足够多,也足够大的木材。本身又有一个大型的天然山洞。只用了半个月便可以投入运行。

为了保卫这个兵工厂的安全,杨震除了抽调最有战斗力的两个连作为专门警卫部队之外,还从日军仓库之中挑选了一部最好的十五瓦电台与最好的一个报务员。

在转移兵工设备的同时,仓库之中的物资也陆续开始转移。装备、弹药、被服、医药、粮食,除了留下部分备用之外,全部分散到小兴安岭的原始密林之中。所有物资的转移行动,都是在夜间进行。

运输部队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动用的都是老黑顶子秘营训练出来的老骨干,新兵一律不用,做到了严格的保密。

储备物资的秘密地点以及兵工厂的具体地点,只有杨震与总指挥、李延平、郭炳勋等有限的几个人清楚。别说一般的干部、战士,便是几个团长都不清楚。那张标有具体位置的地图,杨震一直随身携带。

为了保护好这些物资不出现差错,不因为保管不善而损失,尤其是弹药、粮食和被服等怕受潮的物资,杨震几乎用光了这个日军仓库之中的油布。

同时在不可能留下部队保护的情况之下,为了避免被现在还很多的野生动物破坏,这些物资储备地还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修缮。最起码一个鼠害就需要进行严格的防范。

转移这些物资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是极难。既要做到严格保密,又要做好预备物资储备地点的修缮工作,以免出现非战斗损失,又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这个工作难度可谓不小。

好在杨震进占这里之时,这个日军战备仓库还没有最后完工,各种物资与工具还是很充足的。在杨震大量动用缴获的日军军车协助运输的情况之下,经过十几昼夜的努力,这些工作还是抢在了月底之前完成。

当然像日军这种大规模的修建仓库是不可能的,杨震没有那么的劳动力,也没有那么多的钢筋混凝土。最关键的是没有那么的时间。只能在现有条件之下,尽可能的做好防护措施。

看着搬空了一多半的仓库,郭炳勋对杨震道:“司令员,只要这些物资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今后就有了与日军硬碰硬的底气了。不说别的,就这些粮食与被服,就可以保证我们在冬季不挨冻、不挨饿。”

对于郭炳勋的感慨,杨震微微点了点头道:“在这人烟稀少、冬季气候恶劣的北满,我们的敌人不单单是日伪军。更多的时候,我们还要与老天爷斗。”

“在这里的冬季,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对我们的威胁,甚至比日伪军还要大。饥饿与寒冷,可以说是我们,也是所有的抗日武装最大的敌人。”

“去年冬天,抗联的很多部队不是被打垮的,是被冻垮、饿垮的。当初总指挥去老黑顶子秘营时的样子你还记得吗?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还穿着单衣那种感觉是什么滋味?为了部队今后的发展与生存下去,这些物资必要保管好,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

郭炳勋点了点头道:“是啊,这些物资可以说就是部队的命根子。一旦有失,在这地广人稀的北满,想要在补充就相当的困难了。尤其在日伪军严密封锁、控制之下。单单这数万件冬装,就很难解决。有了这些物资在手,我们大致可以说的上后顾无忧了。”

第132章辉煌的开端(三)

说到军装。郭炳勋指了指身上除了军衔之外,全套的日军军装道:“司令员,是不是该考虑换换军装的样式了。我们穿着这身小鬼子的军装,只是一时之需,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总是穿着鬼子的军装,让老百姓怎么看我们?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鬼子那。况且,对部队的士气也有影响。仓库之中,还有不少的鬼子军装的原材料,还有十几台缝纫机。我看了一下,至少能给每一个干部、战士做一套单军装。您看是不是考虑一下,给战士们换换军装?”

对于郭炳勋的提议,杨震沉思了一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军装,代表着军人的身份。总穿着鬼子的军装的确有些不合适。而且小鬼子现在这种窝窝头似的军便帽也实在是有些过于难看。但部队现在训练极为紧张,上那去找那些人手做出数量足够的军装?

犹豫了一下,杨震道:“老郭,你说的没错,总穿着鬼子的军装不是长久之计。但现在部队训练这么紧张,咱们每一个做一套军装肯定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我们也没有地方去找足够多的裁缝做军装。”

“这样,老郭,我看军装就不必了。我们暂时就先穿着鬼子的军装,不过军帽可以换换。同时在左胸上加上一条印着东北抗日联军字样,用来表明我们身份的白底黑字的胸章。在制作一些臂章,表明部队的建制与番号,就像当初你在国军时候使用的那样,你看怎么样?”

“这么做即与鬼子区别开,又没有增加多少工作量。也用不到找那么多的裁缝,有几个会使用缝纫机的战士就足够了。至于这个军帽的样式?我看这样,制作大檐帽太过繁琐。船形帽又不太适合咱们中国人的头型。不如就制作这个样子,你看如何。即简单,又省事。”

说罢,杨震从小虎子身上背的挎包之中掏出纸笔,几笔便勾勒出一个军帽的样式。杨震这个家伙自然没有设计师的本事,也没有那个能力。不过虽说设计没有本事,但剽窃还是可以的。

他画的这个军帽样式,正是后世六五式军装的军帽样式。本来杨震准备直接使用现在中国军队配发的民国二四式军装的军帽样式,因为他很喜欢这款军帽比较经典的样式。感觉比那些什么大檐帽、船形帽要好看的多。但不知道怎么的,杨震心思一动,最终还是选择了六五式军帽样式。

看着郭炳勋仔细看着自己绘制的军帽样式,杨震道:“先制作出来,配发下去把鬼子那顶难看的窝窝头军便帽替换下来。至于帽徽,等将来有条件了在制作。”

说实在的,曾在号称时装之国留学多年,见惯了西方军队,尤其是法国军队那些各种造型独特军装的郭炳勋,对杨震勾勒出来的这款造型简单到了极点的军帽样式并不是很满意。总觉得太过于简单了,而且圆头圆脑的,也实在有些不太好看。

但杨震说的也没有错,他们现在没有能力去替换身上这身鬼子皮,只能暂时先换下军帽以证明自己并不是日伪军。这款军帽虽然并不好看,但胜在制作简单,比较实用。对于部队来说,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而不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

两个人定下了军装的问题之后,郭炳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道:“司令员,你看看我们是不是该授军衔了?我知道十八集团军并不挂军衔。”

“但军衔是表明军人等级的一种凭证。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部队的正规化建设。”

“佩戴军衔,在不同建制的部队协同作战的时候,不至于因为职务的高低出现指挥上的混乱。咱们这两万余大军,不可能相互之间全部都认识。一旦两个不同的,甚至陌生的连队在必要的时候协同作战,完全可以按照军衔的高低来理顺指挥关系吗。”

对于郭炳勋提出授军衔的要求,杨震琢磨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道:“这个问题,等过一段时间再说吧。军衔的好处,我知道。但现在将干部、战士界限分的太清楚,不利于士气。”

“尤其没有经过战斗的考验,部队档次还没有拉开的时候。你总不能一个部队,二等兵占了绝大多数吧?况且我们现在实行的是供给制,部队不发工资。军衔的高低无法与薪金的收入挂钩,这个荣誉感也就缩水了很多。最起码,士官提军官,与班长提排长,带来的荣誉之间我想差别不会太大。”

“况且,军衔是要上级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