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有效战术建议的汉特·威廉也是获得了三百两银子的奖赏。
不得不,林哲的这一次奖赏是大方的,基本上出征苏南的余胜军将士人人有份!
当然了,代价也是高昂的,这一次的封赏林哲可是拿出了好几万两银子,不过相对于数十万两银子的缴获而言并不算什么。
当林哲在城内把刀会搜刮而来的财物清扫一空,吴健彰也终于是进了上海城。
这并不是吴健彰不想在破城的第一天就进城,而是因为破城当天以及次日,余胜军为了独吞战利品根本就没让吴健彰以及任何其他非余胜军的人进城。
并对吴健彰,现在城内贼军还没有完全清剿完,请吴健彰稍等片刻再进城。
这一等就是等了两天,一直到第三天吴健彰才是被获准进城!
而等吴健彰带着仅存的官员以及少量清军绿营士兵进城后才发现,昔日的上海道台衙门已经空无一物,别以往的那些存银了,就连一些瓷器书画,贵重木料制作的家具之类都被搬了个精光,基本上除了房子外啥都没剩下。
对此吴健彰心里头肯定是存有疑问的,但是看着余胜军士兵里的洋枪以及对他完全应付了事,一副不耐烦模样的沈驰云,他还是选择了闭上嘴巴。
现在上海已经夺了回来,自己的官帽也大有希望保住,这才是正经事,至于钱财什么的,那都是浮云,更何况,这钱也不是他的钱,是朝廷的钱。
既然这些余胜军是被贼军拿走了,那就算是被贼军拿走了吧!
吴健彰的进城,那么就是宣告余胜军对上海的独自强力掌控,而未来余胜军是否能够留在上海,林哲是否能够插足江苏官场,为余胜军的未来和发展取得便利,这一切都还不得而知。
但是你让林哲什么都不做直接就回浙江,他自然是不甘心的!
第六十五章 吴健彰进城
吴健彰回到那连椅子、桌子都没有的苏松太兵备道衙门后,很快就是重新建立清廷对上海的统治,发布了诸多劝民告示,贼军已经被完全歼灭,百姓以后可以安居乐业云云。
其实他这话没对,上海的这些刀会虽然被余胜军击溃了,但是依旧逃走了不少人,根据外头的消息是逃出生天的刘丽川已经收拢溃兵两千余人,并度过黄浦江朝着奉贤县、金山县等地而去。
上海刀会起义军在上海一役里可谓损失惨重,在余胜军攻城的前两个时里还好,起先也就就死伤数百人而已,后来余胜军炸毁城墙并杀进城内的时候,已经开始崩溃并失去组织的起义军伤亡急剧增加。
等他们逃出城后,又被钱牛北的骑兵连持续追击又是死伤不少。
事后统计,余胜军在此战一共击毙上海刀会起义军一千三百余人,伤者未计,刘丽川后来收拢的溃兵只有两千余人,这么算下来的话就会发现,上海一战,刀会起义军里死伤的人数远远不如溃散不知所踪的六千多人。
刀会起义军人数虽然上万,但是绝大部分月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城破的那一刻绝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扔下刀枪,脱下了军服摇身一变就成了老百姓。
这就是余胜军无法杀伤更多起义军的最大原因,不是打不过,而是人家直接跑掉并脱下了军服扔掉了刀枪,你还真分不出来他们是起义军还是普通百姓。
当然了,这同样也是刘丽川无法收拢更多溃兵的原因所在,虽然逃出城的起义军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是直接跑回老家当农民去了。
刘丽川收拢的两千溃兵除了部分刀会核心老成员外,其他的也都是挟裹而来的逃兵。
击溃了上万人,杀伤了一千多敌军的余胜军自身伤亡有多少呢?
三十八人!
其中战死者十二人,另外有二十六人受伤,其中大部分伤亡大部分都是第一步兵团士兵在刚冲进城的时候,和起义军进行的的短促肉搏而造成的,剩下少部分则是骑兵连在追击敌军的时候受到的伤亡。
再加上在青浦、嘉定等战役,余胜军进军苏南以来,目前伤亡人数控制在百人以下,而这个伤亡数字还包括非战斗期间因为各种意外所造成的伤员。
而他们积累击溃刀会起义军总数将近一万五千人次,并击毙起义军超过一千八百人。
这种巨大的伤亡率比差再一次证明了,手持冷兵器的封建军队在拥有火炮以及米尼步‘枪的近代军队面前,只能遭受单方面的屠杀而已。
包括余胜军的战例,两次**战争以及国外的其他战例都已经明,近代军队和封建军队之间的差距几乎是全方位的。
吴健彰回到上海县城办公后,上海城很快就是恢复了原有的秩序,唯一和以往不同的是,城门以及城内随处可见的余胜军士兵。
心惊胆颤了一个月多才上街的上海县城百姓们,经常可以看见大队的身穿怪异军服的余胜军士兵排着整齐的队列从大街上巡视,偶尔还可以看见穿着战马,身穿双排扣军服的余胜军军官们招摇而过。
今天的上海和以往的上海都不一样了!
这个不一样同样体现在上海官场上,昔日的吴健彰回到上海,并带来了部分量的原苏松太道的官员,然而除了这些官员外,这个城市里还有另外一个人。
他就是林哲。
林哲进城后,他并没有把县城里的县衙、府衙之类的当成自己的驻地,而是和在湖州驻防的时候一样,林哲进城后,把军部选择安置在靠近北城门的一座院落,而余胜军的士兵则是把靠近北城门的一片原来被刀会起义军征用的房屋作为军营。
林哲之所以没有去直接征用当地的官方衙门作为驻地,一方面是避免和地方官府的各种扯皮、麻烦。
第二就是他还是习惯把自己的军部驻地放在军营内部,不然的话他没安全感。林哲本质上还是个怕死的人,你让他离开军营住进道台衙门,实话林哲还真不放心。
而今天,靠近北城门的余胜军军营内的一座普通院落里,林哲在这个临时军部驻地接见了吴健彰以及其他官员。
这些官员大部分和吴健彰一样,都是在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后逃到了附近府县,有些直接逃进了租界,有些更是直接跑到松江,现在余胜军夺回了上海后,他们就是连忙跑回来继续当他们的官。
“吴大人,此番能够把城内百姓快速安抚下来,还是多靠了你能够及时回来啊!”林哲面对这些人,有一句没一句的着。
吴健彰也是略微看出了林哲语气中的敷衍和不耐烦,但是他并没有露出任何的不悦神色。
吴健彰虽然是苏松太兵备道,乃是实打实的朝廷四品官,放在以前的话他百分百瞧不起林哲,就和当初的湖州知府曲胜潮瞧不起林哲一样。
然而现在,见识了林哲麾下的余胜军之后,对林哲的态度几乎是立马发生了转变,他知道能够这么快夺回上海,靠的就是林哲的余胜军。
再者,这个林哲年纪轻轻就是一支数千大军的统帅,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还连战连胜,放眼不远的将来,这个年轻人爬上高位是大有可能的。
面对一个有可能爬上高位的人,吴健彰自然不可能因为对方的态度有些敷衍就露出不满之色。
那些因为心中受了些许委屈就恼羞成怒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更不可能成为朝廷中高级官员的。
不管什么年代,也许这些官员们会贪腐,被人指责为庸碌无为等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能够在数亿人口的国度里能够成为中高级官员的他们绝对不是什么无能之辈,相反,他们一个个都是人精。
比如这吴健彰,此人实际上并不简单,乃是中国近代少有几个能够和洋人打交道的中高级官员之一,朝廷给他的考语是‘通夷之才’。
吴健彰亲自负责谈判并签订了‘上海英法美租借地章程’‘海关征税规则’,亲自促成了上海法租界、美租界的成立,并让上海租界获得了行政管理权、征税权,让上海租界正式成为国中之国,此外还直接促成了中国海关的成立并让洋人插足中国海关系统。
如此丰功伟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毕竟要卖国也得有那本事才行,至少网络上无数美分带路党多就是嘴上而已,要想卖国,他们还没那本事!
吴健彰无疑是属于有本事的人,所以他对林哲明显的敷衍态度没有表达出任何的不满,反而是继续笑眯眯的道:“林大人严重了,吴某不过是做了本职工作而已,城内能够如此快恢复平静,还是靠了贵军将士有力的维护了城中秩序啊!”
林哲和这吴健彰又是闲扯了两句后,吴健彰正色道:“来之前,我已经接到了抚台大人的行文,抚台大人明日即将率军抵达上海!”
林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