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重点,能够和强大的帝国相抗衡,甚至取得一定的战术优势才是重点,所以皇家武器公司生产的一系列1857年型后装舰炮的安全性实在堪忧,但是帝国海军也是继续硬着头皮继续使用,不过却已经是颁布了诸多条令。比如限制装药量,限制一定时间内的射击次数,到了预定射击次数后就必须更换炮栓,以避免发生事故。
倒是英国那边要谨慎的多。他们认为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缺陷实在太严重了,英国海军内部已经有撤销后装炮,并大规模列装前装线膛炮的浪潮。
帝国海军的则是没有回头装备前装线膛炮的打算,他们的打算是持续改进1857年型系列后装炮,另外也是开发新式的后装炮。
不过这又会涉及到钢铁产业的技术问题。
没有高质量的钢材。是不可能解决目前后装火炮的应用问题的。
军事的发展是由新式武器推动的,而武器技术的发展又是由钢铁,化工等基础技术推动的,由此可见,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民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是带动国防实力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因此受限于国内钢铁技术的不足,帝国陆军要想大规模的服役新式后装线膛炮还很困难,海军要想换装新式的后装线膛炮也比较困难。
不过这也不仅仅是帝国一家的问题,目前这种技术难题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现在帝国的国防工业界,还有军方那边。都是把希望放在了江南矿务公司的新式炼钢法上。
希望着江南矿务公司能够尽早的研发并生产出质量更为优秀的钢材,这样帝国才能够生产并装备更加先进的武器。
只是这种希望短时间内没可能看到,因此最近几年里,帝国的火炮依旧还是以前的产品,海军用阿姆斯特朗式的舰炮,陆军用前装线膛炮。
而这两款产品也都出口过,1857年型系列舰炮,之前曾搭配在华盛顿号上出售给美国南方联邦,此外美国北方政府以及南方联邦也是单独采购了若干1857年型系列火炮,用于配属在他们新购或者自行建造的铁甲舰上。不过数量都不多,只卖出去十几门而已,毕竟现在除了帝国的1857年型系列后装炮外,还有一个原版的阿姆斯特朗火炮呢。人家的才是原版货!
不过前装线膛炮倒是出口了不少,现在中华帝国的铁铸前装线膛炮已经和1858年型林德步枪一起,成为了中华帝**械出口的搭配产品。
一般来说购买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都是搭配购买一批前装线膛炮。
这是因为1858年型林德步枪的有效射程已经非常高了,传统的滑膛炮在射程和精度上已经无法跟上后装步枪的步伐,使用线膛火炮才能够有效的配合作战。
线膛火炮里的后装线膛野战炮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用呢。所以前装线膛炮就成为了最佳选择。
美国,越南、宁王朝甚至泰国都是购买过中国生产的前装线膛野战炮。
如今日‘本人大量采购前装线膛炮也是理所当然的。
日‘本人从帝国手中得到了大量枪炮后,一部分用于换装现有的军队,而另外一部分则是用于组建新军。
这组建的新军以及以武士阶层为主,但是为了弥补兵源的不足,幕府方面已经是小规模的尝试直接从普通农民里招募士兵,不过这种尝试的规模还太小,远远不如长洲藩等改革派的军队里已经是拥有大量的平民子弟了。
幕府得到了帝国的军械援助,帝国甚至还临时派出了少量教官帮幕府训练军队,于此同时长洲藩和萨摩藩等倒幕派也没闲着,正在用一切办法加强军力,就等着和幕府决一死战。
组建军队,打仗,然后再组建军队,再打仗,这就是目前日‘本国内幕府和倒幕派之间的基本步调了。
而经过长达两个月的休整后,长洲藩和萨摩藩以及其他若干中小大名的联军再一次出兵,举旗了进攻江户的大旗。
此时,虽然训练还严重不足,士兵们甚至都没有经过完整的三个月新兵训练期,但是幕府的军队也是不得不迎战,从而开上了战场。
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幕府军队里有了多名来自帝国的军事顾问!(未完待续。)
第五百一十二章 真假天皇
1864年底的日‘本内战,和历史上的日‘本局势虽然有着诸多相同点,但是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是因为中英法三国的插手!
历史上,日‘本的倒幕战争是先经历了尊王攘夷运动,然后是长洲藩和萨摩藩被幕府击败并屈服,再到长洲藩、萨摩藩联合,开始武装倒幕运动,由此正式掀起了倒幕战争,也就是历史上的戊辰战争,在战争里幕府一败涂地,最后日‘本建立了全新的明治政府,进行了各种现代化改革,即是明治维新。
然而现在呢,因为中华帝国的出现,中华帝国先是拉着英国出兵攻打萨摩藩,并全面支持幕府武装新军,武力镇压并征讨长洲藩。
幕府没有和历史上一眼屈服,如此也就导致了长洲藩和萨摩藩提前结盟,并正式开始武装倒幕运动,尤其引起了日‘本的全面内战。
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依旧是坚定的支持德川幕府政权,英国方面也是一开始支持幕府,现在嘛,英国人也是开始置身之外,只是在外交上支持中华帝国以及幕府。
而法国方面,历史上它应该是支持幕府,但是现在德川幕府的最大支持者变成了中华帝国了后,和中华帝国在越南问题上有着严重矛盾冲突的法国很自然的就是转头支持长洲藩和萨摩藩等了改革派了。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是正常的国际关系,这和法国人是否对日‘本的改革派、幕府有好感无关,实际上人家法国人都不关心日‘本人的死活,他们才不在乎日‘本会不会完成近代化改革呢,他们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给中华帝国和英国拆台。
中英法三国的插足,也就导致了如今日‘本国内的局势更加混乱!
并直接导致了日‘本比历史上提前好几年全面爆发内战!
1864年十二月,日‘本当代的四强藩,包括长洲藩和萨摩藩以及土佐藩、肥前藩宣布迎王政复古。号召日‘本各藩出兵江户,撤销德川家茂的将军职务,废除幕府制度。
当月底,已经被倒幕派控制并软禁的孝明天皇突然暴毙。消息传到帝国驻日公使李博仓耳中的时候,他是连接召见了德川家族的多名实权人士,但是德川幕府的实际权力掌控者德川庆喜面对李博仓的询问,却是坚定的否决了是德川家族杀害了孝明天皇。
孝明天皇死了并没有什么,更关键的是孝明天皇刚死呢。孝明天皇那个只有十来岁的儿子,即睦仁亲王(后明治天皇)就是失踪了好几天。
但是没有多久,睦仁亲王就在京都重新出现,并在德川幕府的支持下以迅速无比的速度举行了登基仪式,颁号‘明治’,即明治天皇。
而不久后,日‘本又是冒出来一个新天皇,幕府也是宣布他们已经把孝明天皇的唯一独子睦仁亲王护送到了江户,并在幕府的支持下也是登基为天皇,颁号‘智仁’。是为智仁天皇。
然而就算是普通人都知道,孝明天皇只有一个独子,即睦仁亲王,然而现在却是冒出来两个睦仁亲王,这毫无疑问其中有一个是假的。
然而幕府说自己支持登基的智仁天皇才是真的,倒幕派却是说被自己掌控的明治天皇才是真的,这真真假假却是谁也搞不清楚的。
李博仓甚至都私底下向德川庆喜询问过,这智仁天皇到底是不是孝明天皇的儿子啊?德川庆喜当即就是亲自带着李博仓面见了这个智仁天皇,结果让李博仓颇为意外,他之前也是见过睦仁亲王的时候。而现在看到的智仁天皇看上去很明显就是以前的睦仁亲王啊。
无独有偶,因为日‘本破天荒的同时出现了两个睦仁亲王,并各自登基为天皇,毫无疑问其中肯定有一是假的。支持四强藩倒幕的法国人也是为了避免自己搞出笑话来,所以也是特地派遣了见过睦仁亲王的外交人员前往京都确认,结果也是让人颇为以为,因为法国人看到的明治天皇同样和之前的睦仁亲王有九分像。
不用说,双方里肯定有一方是找了一个和睦仁亲王非常相像的人去假冒!
然而到底谁是真谁是假的?
双方总不能把两个天皇都拿出来面对面进行辩论啊,所以两个天皇就两个天皇吧。反正天皇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面旗帜,举起来就是用来进行战争的!
随后,倒幕派和幕府都是相继得到了所谓的天皇诏书,智仁天皇是要求幕府彻底歼灭叛乱的长洲藩,萨摩藩等倒幕派,逮捕谋害孝明天皇的倒幕派凶手,以及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