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者一追一逃。不用多久就是跑到了台湾海峡里。

不过这个时候,一直前面逃跑的华盛顿号却是竟然的开始转向,然后降下了风帆,开足了蒸汽机的马力逆风而上,直接迎向了正在追击中的怀俄明号。

后头的怀俄明号虽然也是及时改变航行,但是它只能顺着风向改,然而此时已经完全依赖蒸汽动力的华盛顿号却是可以无视风向,保持着八节以上的高速接近怀俄明号。

当怀俄明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机动性甚至速度后,那么等待它的结局也就成为了注定。

经过两个小时的追、逃纠缠中,华盛顿号用一百五十毫米以及一百二十毫米的后装火炮把怀俄明号击沉在台湾海峡内。

此战虽然是两艘战舰之间的单挑,不过台湾海峡乃是中国沿海最为繁忙的一条海峡,自然会有众多来往船只经过。

此战被路过的几艘商船详细的记录了下来,而一艘英国商船的船上艺高人胆大,甚至靠近了观察,详细记录了两舰的每一次转向以及开火的时机,这份记录肯定上帝视角,比起当事人的作战记录都要详细。

为此,这个英国肩章把这份交战记录交给英国皇家海军的时候,还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因为这不仅仅是美国人自家的内战,更是中国生产的铁甲舰的首次实战,如果能够得到一些详细数据,比如说舰炮的射程,威力,射速,以及战舰的航速等,这能够更加了解中华帝国的造舰水平以及海军实力。

那些落水,然后被过往商船救上来的美国北方政府的水兵们很快就是向关注着华盛顿号的人们送去了一条信息,那就是华盛顿号的机动性能以及火力都异常强大,他们追赶华盛顿号的时候,甚至发现他们一度跑出过十四节的高航速,而上面的四门一百五十毫米以及四门一百二十毫米的火炮在射速,射程以及精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前装滑膛跑。

身在南京的林哲得知美国人在台湾海峡里打了一场小海战,而且自家为美国南方联邦海军建造的华盛顿号还小露一手,击沉了怀俄明号后并没有感到太大的意外。

这标准排水量一千八百多吨的铁甲舰去欺负一艘一千吨都不到,只有六门前装滑膛炮的风帆战舰,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办到,更别说现在操控华盛顿号上的海军军官以及水手还是人家美国南方联邦海军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

此战对于林哲来说不是什么意外,不过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影响就有些大了,意外还有不少人怀疑铁甲舰的实力,这铁甲舰的造价那么高昂,如果战斗力没有和预期中的那么厉害的话,那么到时候可就亏大了。

而如今,华盛顿号就是向他们直接证明了铁甲舰的实战性能!

甚至,短时间内让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内又是掀起一番铁甲舰的**,而更多的海军军官们则是翘首以盼,就等着帝国海军的第二艘铁甲舰,同时也是帝国的第一艘远洋铁甲舰的建成服役。

帝国目前为止,已经建成并服役了近海铁甲舰一艘,是为女蜗号,另外在去年又下了一艘近海铁甲舰的订单,不过女蜗级铁甲舰作为典型的近海防御铁甲舰,其作战效能太单一。

其装甲和火力虽然强大,但是由于没有风帆系统,所以续航能力相当悲剧,而由于分配给动力系统的空间和重量都不算多,所以航速也不高。

这女蜗级铁甲舰,就是用来保护港口的,或者在距离补给港口近的近海进行作战。

其实说白了,这女蜗级铁甲舰就是大号的炮舰。

真正承载着帝国海军希望的还是盘古级铁甲舰,这艘排水量高达两千多吨的铁甲舰各方面的性能均衡而优秀,拥有纯蒸汽动力下的十二节航速,风帆蒸汽混合动力下,最高航速可达十六节,拥有四门一百五十毫米和六门一百二十毫米一共十门后装露天旋转炮台舰炮。

标准排水量达到两千四百吨,比女蜗级大了几百吨呢。

这款战舰虽然在火力和装甲上还不如女蜗级,但是其实际作战效能绝对是要远远超过女蜗级的。

一开始帝国海军虽然看重盘古级铁甲舰,但是也只下了盘古号,祝融号这两艘订单而已。

但是当美国南北海军之间的台湾海峡海战的消息传过来后,帝国海军的反应相当迅速,仅仅是半个月后,他们就已经向上海造船厂下了第三艘远洋铁甲舰的订单。

同时这艘铁甲舰的订单并不是原来的盘古级,而是海军内部的造船科对盘古级铁甲舰进行了船体的扩大化,并改进了诸多细节问题。

船体的扩大,武备的增加,也就造成了该舰的排水量急速增加,按照设计,该型铁甲舰的标准排水量将会达到四千吨。

而这个吨位将会给帝国的造船工业带来极其严峻的考验,至少目前上海造船厂就没有制造四千吨以上船只的经验,更别说是战舰了。(未完待续。)

PS:  二合一章节!

今天是除夕,在此雨天给大家拜早年了,祝各位阖家幸福,身体安康!

第四百八十章 炎帝号铁甲舰

在台湾海峡爆发的美国华盛顿号和怀俄明号的战斗尽管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战斗,甚至都称不上是一次典型的战斗,对于世界海军史而言并不具备什么开创性的战术或者战略意义。

但是对于帝国海军而言却是意义重大,因为这是帝国制造的铁甲舰的首次海上交战,这一次交战充分证明了帝国的海军之前采用的诸多新式技术是正确并具备极大优势的。

不管是露天旋转炮台还是柚木锻铁混合式装甲,都是取得了让帝国海军相当满意的结果。

此举直接促进了帝国海军加大了对铁甲舰的投入,并下了第三艘远洋型铁甲舰的订单!

该艘铁甲舰订单在海军部内部造船科的设计代号为甲五型战舰,根据造船科的设计代号,其中的甲即代表海军远洋主力战舰,五型即是海军造船科内部的第五个方案。造船科在数年前就开始构思设计海军的新一代主力舰了。

在盘古级铁甲舰正式动工后,新一代的主力舰设计就成为了造船科的主要工作,过去的两年来造船科的多名设计师提出了多达七八种方案。

其中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一号,五号以及八号方案,其中的一号方案乃是全新设计,吨位直追英国最新大吨位铁甲舰,设计吨位高达九千吨,依旧采用风帆蒸汽混合动力,武备上拟采用二百五十毫米以上的后装火炮。

这个设计方案虽然看似高大上,但实际上对于帝国造船以及舰炮工业而言根本就是空中楼阁,不管是上海造船厂还是海军自行投资建设的青岛海军造船厂,根本就没有能力制造九千吨的庞大船体。

再就是舰炮,不管是提出的二百五十毫米还是二百八十毫米的舰炮,对于目前的舰炮唯一供应商江南武器公司而言,都是属于天顶星科技。

目前江南武器公司的主要舰炮产品依旧是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后装火炮,即1857年型150毫米舰炮以及1857年型120毫米舰炮。

虽然已经生产这两款舰炮多年,但是江南武器公司一直在努力改进后装火炮制造成本高昂以及炮管寿命较低还有可靠性的问题。

数年过去后,最新生产的后装火炮和早年生产的相比。可靠性方面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同时非常重要的是制造成本有所下降,为大规模制造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因此从技术还有成本的角度上来考虑,江南武器公司是希望海军持续大规模采购这两款火炮的。毕竟他们搞这两款火炮这么多年,如今才算是堪堪解决了大部分问题,让这两款火炮进入成熟稳定期,这要是海军不继续大规模采购的话,他们过去这几年花费的改进研究经费岂不是得打水漂?

在这种大背‘景下。其实江南武器公司对其他型号的后装火炮投入的研发力度比较小,虽然也有对一百八十毫米以及两百二十毫米这两种口径的研发,不过受限国内的配套企业,嗯,主要是江南矿务公司的钢铁质量问题,这两种大口径的舰炮研发进度是非常缓慢的。

虽然江南武器公司已经初步掌握了后装线膛火炮的技术,但是制造一百二十毫米以及一百五十毫米的火炮和制造两百二十毫米甚至两百五十,两百八十毫米的火炮是两个概念。

更大口径的火炮,需要更大的原材料,需要更大的加工设备。比如水压机,锻压一百五十毫米火炮需要的水压机和锻压两百五十毫米火炮的水压机可是两码事。

如果要制造更大口径的舰炮,江南武器公司需要做什么工作呢?火炮的设计都是最简单的,随便一个火炮设计师来就能完成这个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