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4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林哲暂时也没有能力解决这种麻烦,毕竟天上不可能掉下来好几万个接收到近代教育的官员给他。

所以尽管大部分的地方官员能力都不怎么样,但是林哲也得捏着鼻子继续用着。

好在帝国中央各部门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中央各部门做制导,那些地方官员们就算是颁布就班来做,估计也出不了多大的问题。

关于移民屯边的事,林哲算是准许了,不过却是要求毕余同先展开试点。等摸索出适当的经验后,再大规模推行。

得到林哲的准许后,毕余同很快就是行动了起来。以内阁农林部为主导,然后民政部进行配合,开始前期的移民囤边试点。

由于一开始没有经验,各方面的准备也不是很充足,加上毕余同急迫的希望短时间内看到成效,从而在自己的政绩簿上记上一笔,所以首期的移民囤边规模并不大,首期移民大概是一万人,移民主要来源于直隶、山东两省的无地农民。

安置地则是在东北沈阳附近(盛京)。

这些新移民将会以极为廉价的价格从国家手中获得大量土地。这些土地虽然不是免费发放,但是地价极为低廉。只有关内地价的十分之一左右地价价格,同时允许移民分十年时间以收获的农作物偿还。

同时实施前两年免税。后三年半税一共五年的优惠政策!

然后官方还会向农民提供种子,必要的农具、耕牛租用等生产资料,当然同样不是免费的,只是价格相当低廉,而且允许多年分期偿还。

这些都是优惠政策都是为了降低新移民的生存难度,毕竟帝国只给了一大片荒地给他们,如果不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扶持的话,他们别说给帝国缴纳税收的,能不能活下来还是问题呢。

至于这些廉价提供给移民的土地,主要是来之于国有土地,大部分都是从满清贵族以及皇室等手中没收的各种田庄、围场、林场等。

再加上地方官府自身保有的大量官田等,也就导致了东北地区,尤其是比较偏僻的地方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是国有土地,私人土地主要是集中在辽河一带以及辽西等地。

为了配合移民囤边的政策施行,林哲也是正式在东北建省。

东北地区和关内地区不同,满清时代是没有直接建立行政省份的,而是以黑龙江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三大辖区为主,行政体制和关内地区都不一样。

随着中华军的第十四师逐步把东北地区的残余清军清剿完毕后,内阁派遣的地方官员也是陆续入住。

一开始因为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一共才那么几百万的人口,而且主要集中在辽阳地区,黑龙江和吉林以及更北边的外兴安岭都是属于地广人稀的地方。

人口总数都没有江南等地一个府那么多!

所以帝国一开始在东北那边只设置了一个辽阳省,辖区包括了前清三大将军辖区,基本上就是整个东北了。

但是后来意识到那么大一个地方只设一个省的话实在太不像话。但是如果分割出来设立好几个省的话,辽阳那边还好一些,好歹有几百万人口。但是黑龙江和吉林的话可就真没什么人了。

所以内阁那边就是纠结好久后,但是还是妥协了。按照前清的三大将军辖区进行细分,直接分化为‘辽阳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个省份的辖区和后世现代的三省辖区不一样,比如说黑龙江省,其辖区南邻蒙古、东临吉林,西邻额尔古纳河、北邻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至外兴安岭。吉林省的话,北邻外兴安岭以南(尼布楚条约待议地区),东临大海。南面和和朝鲜、辽阳省相邻,同时包括库页岛。

只是新设立的这三个省份里,帝国能够彻底控制的只有辽阳省以及黑龙江省的南部分地区、吉林省的南部分地区。

而广大黑龙江以北地区则是处于事实上无法控制地带!

这主要是这片地方实在太大,而东北方面的中华军只有区区一个第十四师,比如说偌大一个黑龙江辖区,第十四师竟然只有区区三千人左右的驻军,而且还是分布在诸多据点里。

至于库页岛,因为距离实在远得很,所以军方只是随便在库页岛的南部地区派遣了一个连过去驻防,打算修筑一个小要塞之类的。给北上的海军船只提供一些少量补给,至于普通百姓一个没有,官员也没有。而对岸就是同样处于蛮荒之地的虾夷岛,即后世日‘本的北海道。

当然了,中国在黑龙江以北地区的军事存在相当薄弱,也就是一个据点里有几十人百来人,然后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两三千人,但是对面的俄军也没有多少,满打满算也就几千人而已。

不过除了士兵外,这些地方还有大量的民众,只是这些民众都是被流放过来的罪犯啊什么的。拿起枪支也是能够战斗的,所以算得上是武装民兵。这些都加起来的话,俄国人在远东地区的武装力量是可以达到五千人以上的。

在这片不毛之地里。双方都没有能力维持一直大规模的部队,彼此都只有几千万把人而已,所以什么大规模战争是打不起来的,顶多就是武装冲突而已。

而这种武装冲突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战争,今天我突袭一个你的移民据点,然后你明天过来摧毁一个我的前哨点都是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林哲甚至都没有对这些事搭理过。

反正那鬼地方自己也很难派遣更多的部队,现在第十四师上万人马的后勤供应就让辽阳地区的压力相当大了,如果派过去几万人的话,辽阳那边供应不了,难不成还要自己千里迢迢从南方运粮食过去不成?

反正现在有冲突就有冲突呗,慢慢耗着,反正情况再糟糕也不过损失几个前沿据点损失几百人而已,这俄国人还没有这个能力在远东地区大规模出兵,调集万人左右就是它的极限了。

林哲倒是要看看,这俄国人能和自己好多久,然后才愿意放弃他们搞出来的所谓瑷珲条约!

如果一直都那么坚持,惹恼了林哲的话,他连一百多年前的尼布楚条约都不承认,他倒是要看看这俄国人愿不愿意在广泛的北方和自己来一场大战。

不管是东北还是西北中亚地区又或者是蒙古地区,其实双方都面临着补给线太长,无法维持大量常驻兵力的困难,在没有修成铁路之前,双方的战争顶多就是万人左右的规模,超过万人是相当困难的,要在新疆以西地区维持一个师作战花费的各种资源,比在中原地区维持十万大军作战的花费都要高。

而且就算前线失败了其实影响也不大,比如说在中亚战败了损失了几千人,林哲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立马再派一个师过去,自己要打过去拿下中亚地区虽然可能性很渺茫,但是它们俄国人要是能够打进新疆来,林哲的名字就倒过来写!

大体上双方都是属于乌龟壳,我奈何不了你,你也奈何不了我的那种!

所以尽管和俄国人的边境冲突非常频繁,但是林哲并没有放在心上,要想解决北方边境问题靠纯粹的军事行动是无法达成的,最有效同时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移民!(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一章 郭龙云巡视

在边境不安宁的大环境下,毕余同提出的移民囤边就是得到了林哲的大力支持,一时间,毕余同是为这事忙前忙后,其忙碌程度丝毫不比经济大臣的郭龙云差多少,甚至还要更忙一些。

但是在毕余同刻意做出忙碌姿态,试图夺取郭龙云近期的风头时,郭龙云却是丝毫都没有在意毕余同的举动,而是悄无声息的带着经济规划委员会的一群官员们外出巡视。

郭龙云的出巡计划西抵武昌,北邻天津然后还得去广州,至于扬州、苏州、杭州以及上海通通都在视察的行列之内,这么多行程至少也要好几个月的时间啊。

当毕余同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却是有一丝酸酸的感觉,这算什么啊,自己卯足了劲和你争夺风头呢,你这个时候来一个外出巡视,剩下我一个人在京师折腾,这知道的人还好,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毕余同闲的蛋疼没事找事呢。

毕余同心里头暗藏的这些竞争想法外人自然是不知道的,郭龙云自然也不知道,他的外出巡视计划自然和毕余同没有哪怕一丁点的关系。

他的巡视计划是早在上任之初就安排好的,他这个经济大臣是需要负责统筹全国经济发展,制导国内工业的均衡健康发展的,而要做到这些就不能和毕余同这些内阁大臣们一样天天高居庙堂,他需要亲眼去看一看目前帝国的各方面情况,到地方上亲眼看过了,他才能够知该用什么方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