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辎重团的队列崩溃前后只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然而实际情况是接下来的数分钟甚至更久的时间里,太平军的骑兵依旧只能陷入一片同样的混乱砍杀辎重团的时间,想要重新整队进行冲击,至少也得半个时以后。
然而,王吕云可能给他们半个时吗?
不可能,别半个时了,王吕云连五分钟的时间都不给他们!
就当董阳红率领着大批骑兵杀进辎重团的阵列当中后,左侧方的王吕云就是率领麾下骑兵对太平军骑兵的侧翼发起了冲击!
五十对八百!
这是一个绝对的劣势兵力对比,这个兵力对比甚至足以让任何一个军事将领绝望,然而王吕云却是毫无畏惧之色的朝着超过自己十五倍的太平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这不仅仅是因为王吕云是个悍将,具有超越常人的勇气,而是因为对面的太平军骑兵虽然整体数量上远远超过亲卫队。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前文过,太平军的骑兵冲击是和传统骑兵冲锋一样,是采用多轮冲击,以形成多层次的冲击力量,虽然这种冲锋方式效果不错,让他们冲击辎重团的时候伤亡大大减少,并且顺利突进了辎重团的阵列当中。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就是,太平军的这种战术就导致了前后骑兵拉的非常远,甚至出现前锋骑兵已经在和辎重团的士兵短兵相接了,但是最后面的骑兵依旧还在数百米开外。
此外,这种多排的冲锋模式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纵队。
而现在王吕云要做的就是,从这条纵队中选择一个进行冲击,冲过去之后把敌军骑兵分割开来,然后再掉头冲锋,直到自己战死或者敌军崩溃为止。
如此也就造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当王吕云朝着八百敌骑发起侧翼冲锋的时候,实际上他直接面对的敌军骑兵数量不会超过一百骑。
要不然你以为王吕云真是莽夫啊,用着五十多骑的兵力冲击人家八百骑,这不是勇敢,而是犯傻了!
直接冲十多倍的敌军是一回事,但是如果集中在一个,那么冲击不过两倍数量的敌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王吕云相信,自己麾下训练有素的兄弟们是不惧怕区区两倍数量的敌军的。
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王吕云手中的长枪已经是开始放下,在他的身旁,其他骑兵也是和他一样放下了长枪。
一支支两七米长的长枪形成了道道密集的枪林,这是标准的近代枪骑兵冲锋队形。
看着一群排着密集队形,挺着长枪冲过来的清妖骑兵,那些太平军骑兵们有些是被愣住了,待在原地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而有几个反应过来的骑兵军官则是大喝着,勒令自己麾下的骑兵跟着自己进行反冲锋。
第四十一章 三冲敌阵
太平军骑兵已经反应了过来,并有一部分骑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进行反冲锋,此外前后方的太平军骑兵也是有一部分跑过来试图进行夹击。
面对这一切,王吕云浑然不管不顾,他眼中只有眼前的敌军!
三十米,二十米!
十米,此时王吕云看准了前面一个穿着盔甲,似乎是太平军头目的骑兵,直接把手中的骑枪对准了他,瞬息后,长枪已经是贯穿了敌军骑士的身体,于此同时这杆长枪也是瞬间折断了。
什么,长枪竟然折断了?
别惊讶,这并不是王吕云手中的骑枪质量不过关,而是骑枪及时折断是一件大好事,因为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护了他自己的安全。
枪骑兵发起冲锋的时候,由于巨大的冲击力,骑枪刺出去命中敌军后会遇上极大的反作用力。
这种情况下如果骑枪不能及时自己折断,那么就会伤害到骑士自身,因为被你刺中的敌军骑兵遭到了多大的冲击力,你就受到了多大的反作用力。
如果采用硬度、韧性都非常强的长枪,这一枪刺下去,敌人固然会死伤,但是骑士自己也会被废掉,运气好只是废掉手臂,运气不好甚至有可能整个人都被反作用力带下马,然后被友军的战马活生生踩死。
实战中一杆优良的骑枪,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刺中敌人的那一瞬间能够自己折断,从而保护己方骑士,这骑枪就是个一次性武器。
扔掉已经折断的长枪,王吕云直接拔出了马背上的马刀,他也没有太过用力向前挥砍,他只是把刀尖对准某个倒霉蛋,然后在战马的巨大冲击力下,那柄马刀就能够轻易的砍翻任何敌人。
王吕云一边用马刀砍杀敌军,一边还在持续不断的催动胯下的战马保持奔跑,他不需要,也不能停止来和敌军进行缠斗,他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内冲垮这一股敌军,甚至杀伤多少敌军骑兵都是不重要的。
从后方林哲所在的视角看下去,就可以发现亲卫队的五十多名骑兵列成了非常紧密的队形,然后直接冲上了松松垮垮的太平军骑兵纵队的中部靠后位置,前后左右太平军骑兵兴许有超过百骑。
但亲卫队的当面之敌,也就是挡在亲卫队冲锋路上的太平军骑兵则是要更少一些,大约五十骑,而由于亲卫队的冲锋速度相当快,并且是一个整体,那些前后试图夹击的太平军骑兵虽然也跟了上来,但是很难追上并交战。
如此也就导致了王吕云率领的亲卫队就是一道‘飞奔的骑兵墙’前期用骑枪,随后用马刀砍杀,更主要的是用马匹的冲击力,硬生生的把挡在前方的四十五名太平军骑兵冲的死骨无存,其声势之浩大甚至迫使两侧的太平军骑兵主动退后避让。
如此一来,从空中俯视就会发现,太平军前后约两百米的骑兵纵队在中间靠后的位置上被冲开了一个巨大的宽大近五六十米的缺口,太平军的骑兵部队被分割为前后两部分。
前面那部分依旧在和辎重团的士兵们进行混战,虽然混战中太平军的骑兵占尽了优势,但是话怎么呢,既然太平军的骑兵冲击挺了下来并进行了缠斗肉搏阶段,那么就别指望能够在短时间内脱身了。
用夸张的话来就是,就算是三百头猪一个个伸直了脖子让你杀,你也得砍好久不是,更何况辎重团的士兵虽然不如正规步兵,但是好歹经过了基础的训练,手中的米尼步‘枪上的刺刀也不是白看的,偶尔也是能够捅下来几个太平军的骑兵。
辎重团败是败了,但是太平军的骑兵最少也得花费五六分钟甚至十分钟以上的时间来解决战争,也许会觉得五六分钟已经很短暂了,但是这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这段时间已经足以爆发太多的转折了。
如今的林哲麾下余姚县勇营和林成庭所部太平军之间的战斗,每一分钟都可能出现不同的变化,甚至别一分钟,甚至三十秒,二十秒的时间都可能出现不可预测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大可,随时都可能影响全面的战局。
董阳红的骑兵绕过第二步兵团,改而冲击余姚县勇营炮兵阵地以及中军所在,余姚县勇营抽调辎重团迎敌,亲卫队开始迂回侧击。
再到太平军骑兵突进辎重团阵列内,而王吕云开始对太平军的骑兵发起侧翼冲锋,这前后用语言来描述兴许会觉得很漫长,但实际时间只有几分钟而已。
而这几分钟的时间,已经足以影响今天的胜负!
在这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决定战局的关键时刻里,亲卫队的骑兵们已经从太平军的骑兵纵队中间冲了出来,虽然有多名骑兵在冲阵的过程中死伤落马,但是亲卫队的骑兵们依旧保持了一个紧密的整体。
只见他们毫不停留的冲过敌军队列后,速度开始减缓然后转弯,只见他们在战场上划出了一个完美的半圆形,然后重新加速朝着太平军骑兵部队的后方冲了过去!
王吕云高举着马刀,口中大喊着:“兄弟们,杀啊!”
“杀啊!”经过首轮冲锋的亲卫队骑兵们在王吕云的率领下转弯,再一次呐喊着冲进了太平军的骑兵阵列之中。
高速疾驰的骑兵阵列如同流星一样,横扫着任何阻挡在前面的零散太平军骑兵!
此时,亲卫队和太平军的骑兵交战,呈现了一种在外人看来非常诡异的情况!
仅仅五十骑的亲卫队竟然对八百之数的太平军进行了反复冲锋!
而更让人惊讶的是,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太平军骑兵竟然是没有任何抵抗之力,亲卫队第一次冲锋的时候,太平军骑兵没能挡住,然而亲卫队第二次冲锋的时候,他们依旧没能挡住。
其实这不能怪他们,因为太平军骑兵是典型的东方骑兵的阵型,哪怕是列队冲锋也是松散的队形,哪怕是总兵力远超亲卫队,但单位时间里,和亲卫队进行直接交战的兵力其实也就几十个人,而这几十个人往往还是分散的。
如果亲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