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枭雄-第4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又驻防上海的第七军中第六师、第七师中各抽调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连以及若干辎重部队。用于组建第三混成旅,该混成旅由于是利用现成的部队直接组建。所以不存在磨合问题,组建的当天就是在上海登上了海军方面的运输船只,准备通过河运直接增援皖南方向。

此外林哲特地诏令第一近卫师、第二近卫师抽调精干部队,组建一支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混成部队,以近卫师混成旅的临时番号调往皖南地区的当涂,后续视战局发展增援前线。

而被抽调走部队的第五军所欠的一个师则是由新编第十三师步入,使得中华军在镇江、扬州、江阴一线继续保持两个师的驻防兵力,用以控卫京畿。

驻防上海的第七军两个师被各自抽调走了一个团,则是无现有部队可以补充,只能是后续新编练两个团补充,用以恢复上述两师的满编制。

驻防南京的两个近卫师的话,则是情况比较特殊一些,本来一些近卫师将领是反对把近卫师调往前线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任务就是保卫林哲,而离开林哲到前线打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但是当林哲听到这话的时候,却是黑着脸对第一近卫师师长林迈岚道:“近卫师自去年编练以来,一枪未放,一血未留,如此近卫师能保护朕、保皇室安全?”

听到这话,林迈岚才是意识到了过去一年多来他执意不肯派近卫师上前线的做法并不被林哲所认同!

林哲当初编练近卫师的时候,目的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为了包围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全,让近卫师成为自己最忠诚,最可靠的部队。

而林哲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过去一年多以来,从第一近卫师的编成再到现在第二近卫师的编练,首重的就是忠诚问题。

首先是兵员,继第一师、第十师之后,第一近卫师也是开始接纳所谓的龙兴之地,即绍兴府的兵员。1857年下半年,也就是定都之后,中华军已经是打破了以往的固定征召地的模式,新兵往往是就近补充,比如说现在在北方作战的第一师,该部原有的士兵都是绍兴府的士兵,但是现在都跑到直隶打仗了,总不能死伤一个就千里迢迢从绍兴府补充一个不是。

如今第一师的兵力补充主要是从苏北、皖北一带招募的士兵,由军训部招募,训练后直接补充进去。

而这也是目前中华军大部分部队的补充模式,缺额士兵就近补充为主。

但是近卫师却不是如此,第一近卫师在编练之初,其士兵就只限于绍兴府,但是考虑到中华军连续多年在绍兴征兵,而且每年招募的士兵相当多,从1853年开始,绍兴一府八县足足有超过两万人加入中华军,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相当高的,由此绍兴府的兵源已是临近枯竭。

所以第一近卫师只在绍兴招募到了三千人后,剩余部分的士兵是从浙南地区招募,为什么从浙南招募呢?

因为浙南在这年头就是穷地方,要田没田,要水没水的,除了山还是山,而穷山恶水出好兵,这年头不管是中华军还是清军又或者是湘军,大家编练新军招募士兵的时候,都有一个非常统一的喜好,那都是喜欢到偏远穷苦地区招募士兵,湘勇、当年李鸿章的淮勇其实都是一群苦哈哈。

而第二近卫师编练的时候,首选士兵来源同样是绍兴府,而且由于应募的兵源不足,近卫师还特地跑到老家余姚县那边进行宣布,号召本县子弟踊跃参加,保卫陛下。

所以这一年多来,绍兴府那边虽然兵源已经不多,但是依旧有部分适龄子弟参军,而且一般只去近卫师,不再进入普通部队服役。

第二近卫师的其他士兵则是和第一近卫师一样,同样是在浙南地区招募而来。

除了大规模使用绍兴府籍的士兵外,军官方面往往也是多以亲朋好友为主,早年许多林府护院出身的士兵以及军官们都是被调到了近卫师服役,另外一些和皇室沾亲带故的军官们也是相当多被调到了近卫师。

两个近卫师的军官里头,和皇室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剩下一般都是从各部队抽调过来的精锐军官。

然而尽管林哲用各种关系控制了人员,同时保持对近卫师的丰厚待遇等,用以保持近卫师的忠诚,然而这些手段只能加强他们的忠诚,但是却不能加强他们的战斗力。

就跟满清的八旗一样,说起对满清的忠诚,肯定是他们最忠心,然而他们对满清对忠诚并不代表他们能打!

林哲可不想让近卫师演变为八旗之类的军队,这驻扎在南京保护自己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一年到头不动啊,这一支军队如果不动起来,生了锈还有何用?用来看吗?

为了让近卫师获得实战经验,增强战斗力,这才是林哲亲自诏令近卫师抽调出部分兵力来,然后组建一支临时的混成部队参战。

考虑到这国内统一战争一时半会也打不完,林哲甚至是想着采用轮换的制度,把两个近卫师里的各团各营挨个派上去。

对于林哲的亲自决定,林迈岚等近卫师的军官们即便是不理解,但是也不敢有任何的反对的,所以是按照林哲的诏令,从第一近卫师、第二近卫师里头各自抽调部队,然后组建了一个混成旅准备派遣到赣北作战。(未完待续。。)u

第三百七十二章 利者欲也

为了增加这个近卫师混成旅的实力,林迈岚还特地把近卫师系统里的大部分现役的1858年型林德后装步枪给了他们,让这个混成旅成为了除了第六军以外,第二支大规模使用1858年型林德后装步枪进行实战的部队。+,

对于该近卫师混成旅的旅长人选,林迈岚自己也是想着是不是亲自上,另外野战军那边也有不少人盯着,但是林哲却是越过了其他人,直接任命一个名不经穿的林伟为旅长,而且还顺手晋升他为陆军少将,仗还没打呢,就给他授了一个男爵的头衔。

这让很多人对林伟这个新晋少将羡慕嫉妒的同时也是非常好奇,我靠,这人那里冒出来的,咋以前没怎么听过啊!

然而详细一打听,一个个都是闭上了嘴巴,为什么?

因为他们发现这个林伟和林哲有同一个高祖父,也就是说这个林林伟是林家族人。

林哲所在的林家血脉单薄,林哲自己是两代单传,林哲没有兄弟,唯一算得上堂兄弟只有隔了两代的堂兄林岚,这两人有同一个曾祖父。

除了林岚之外,其他远方族亲却是不少,林哲的祖父那一带是兄弟三人,除了长房这一支血脉单薄外,其他的倒是开枝散叶颇为茂盛,至于更久远的也就更多了,严格上说起来,这余姚老家里林家村里的人都算是他林哲的远方族亲,以往林哲没从军的时候,就有不少族亲在林氏商行林做事。

不过三代以外,也就没谁会说自己是林哲的亲戚了,只能说有同一个祖宗,同一个姓而已。

林哲建立余胜军后。以军入政,那时候开始就有不少族亲投靠他,尤其是这两三年来投靠他的人就更多了。

不过来投靠他的人从军的却是不多,很多都是进入政界,或者是到了宫务厅做事,尤其是皇室产业那边。

从军的估计也就那么十来个而已。而真正有军事天分,能够在短短两三年里爬起来进入林哲视野的,目前就林伟一个。

尽管林哲和林伟的亲戚关系已经远道竿子都打不着,但好歹也勉强算是远方堂兄弟呢,此外更重要的是,林哲目前需要一个具有皇族身份的人在军方,尤其是在近卫师系统里掌控部分权利。

这种时候林伟出现了,而且表现出来了尚可的军事天分,这两三年没在林哲的刻意扶持下能够爬到陆军上校这一职务。说明他也不是无能之辈。

虽然他只是随营学堂第散期的学生,和第一期、第二期的前辈相比资历差了些,但是他好歹是1855年就毕业的随营学堂第三期学生,比后面的第四期,第五期以及第六期好得多。

自己的家族里好不容易才冒出一个看似可以栽培的人才,林哲自然不会说弃之不顾。

林哲并不是一个喜欢任人唯亲的人,更别说他和这个时空里的所谓家人,族亲并没有任何的感情之类了。他用这些族亲。尤其是把少数几个族亲退出来培养,留待以后重用。还是出于忠诚方面的考虑。

和普通大臣将领们不一样,他们的荣华富贵固然是林哲赏赐给他们的,但是林哲之所以会赏赐给他们荣华富贵,依靠的却是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1858年的今天,能够进入内阁当上疆臣的文官们又或者是在军方里能够率领一军一师作战的高级将领们。他们的地位并不是天上掉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